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7  2023-10-09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练习语文试题
人大附中2024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练习
语文
命题人:张晓媛 审题人:廖琳
2023年10月5日
说明:本试卷共12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个人信息,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修炼不够,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阴,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就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笔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
文化的发展总是一层一层,积累而成。在这个积累过程中要有个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创造,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的欧、颜、柳、赵,王羲之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书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了“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它们是永远的参照点。
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后人时时地想起、品味、研究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借鉴它,以便去创造自己新的经典,就像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爱因斯坦和牛顿都不失为经典。齐白石谈到别人学他的画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因为每一个经典都有它那个时代、环境及创造者的个性烙印。你只能创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这种“绝后”性,才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我们对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的挖掘。
经典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哲理的内涵,唯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只有理性的东西才经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证,而它又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的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有释放不完的能量。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都是永远的经典,早超出了当时的具体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小提琴曲《梁祝》中爱的旋律,还有毕加索油画中的哲理,张旭狂草中的张力也都远远超出自身的艺术价值而有了生命的启示。
总之,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每一次重复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像一块糖,因为有甜味人才会去嚼,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而味终不淡,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而一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节选自梁衡《说经典》,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能经受得住一遍遍、一代代的重复,而不会被可怕的重复之斧劈碎。


浏览完整试题B.要让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就要设法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水平,还要有个性,有新的创造。
C.后人品味、研究经典,都是为了创造他自己的高峰和新的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
D.经典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对经典的每一次重复,不是表面的阅读,而是一次新的挖掘和印证。
2.文中第三段画线句子中的两个“重复”的含义是否相同?请说出其具体内涵。(3分)
材料二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固然与人们的阅读,阐释和评价有关,但从根本上讲,决定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品质。换句话说,经典不是被说成是经典的,而是自己生成为经典的。因此,经典的秘密和律则,只能到作品里面去找。
纵观横察,概而言之,经典作品似乎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都遵从以下的几个律则.
第一,易感性。叔本华说:“我们发现每一位真正伟大的作家都尽可能洗练、明晰、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单纯质朴总是被看作真理的标志,而且也是天才的象征。”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有朴素、明白的特点,都是让人一看就懂但又觉得意味无穷的,比如唐诗、宋词、元曲,大都明白如话,清新自然,读之如饮佳醒,快何如战!其实,文学创作的一个美学原则,就是用最简约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意思,让读者费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收获,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学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仅仅二十个字,就写出了五个物象、三个动作、两种心象(疑和“思”),描绘出一幅静夜思乡图,表达了一种像月光一样流转无已的乡愁冲动,其中没有一个难认的字,没有一个晦涩的惠象,谁读了都明白,谁看了都觉得好。
第二,普遍性,经典作品不是琐碎无聊的个人经验,恰恰相反,在那些伟大的作品里,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对有限的个人经验的超越,可以看到伟大作家对人类普遍经验的关注,那些伟大的作品,都能让人们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相反,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轰动一时的作品,却终因缺乏普遍的人性内容,缺乏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而被人们弃置一旁。
歌德说:“真正伟大的作品,是百读不厌的,很难甚至不可能抵抗它的魅力,它留给你牢固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一般地说,凡是古往今来人人爱读的诗文,你可以认为它是真正美的、真正崇高的。”经典就是这样一种让人不断回味和回忆的伟大作品,它总是吸引、召唤许许多多的人去阅读,去品味。
总之,经典是几乎所有人的朋友,是几乎所有人亲切而温馨的精神家园。第三,永恒性。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追求不朽,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人类的生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生活,就在于从空间上说,人总是向往着别处的生活;从时间上说,人总是充满一种未来感,总是渴望在肉体生命结束以后,自己的精神可以延伸下去,从而获得不朽。可以说,人类之所以写作,某种程度上,就是希望借助作品的不朽,以实现精神的永生。
第四,正极性,所谓正极性,指的是一部作品在价值观、情感态度和道德境界上表现出的一种高尚而伟大的性质,一部真正的经典,不会怀着陶醉的心情来渲染自私、冷酷和残恶,不会降低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境界,而是发掘并表现人性深处潜存的善良、正直、勇敢,通过塑造美好的人物,将人的精神提升,只有深刻地表现正极性内容的作品,才有可能是伟大而不朽的经典。
的确,一部真正的表现正极情感和正极思想的经典,必然具有升华性,必然会在精神上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换句话说,一切伟大的经典都具有灯与火的性质,既照亮世界,又温暖人心。
第五,给予性,那些真正的经典作品有着母性的慈爱气质,在这样的作品里,利他的牺牲精神,博爱的人道情怀,以及对自由、正义、平等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构成了像大地一样稳定的精神基础,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和丰饶的收获感。
总之,给予性是作家创造经典必须服从的律则,没有一部真正的经典作品不是给予性的,文学也是这样,越是表现给予性的慷慨与仁慈,越是能得到读者的喜爱,越有可能成为不朽的经典,这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最根本的律则。至于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示人们不要堕入俗流,有时称赞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好,会惊叹地说这是古人的文章,这是极高的奖赏。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节选自李建军《经典的律则》、刘梦溪《今天为什么还要读经典》,有删改)
3、材料二在谈经典的“易感性”时说:“文学创作的一个美学原则,就是用最简约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意思;让读者费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收获。”下列古诗中不符合这一美学原则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B.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刘禹锡《秋词》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4.下列对经典作品内容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中有许多精辟言论,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体现了经典的易感性。
B.《红楼梦》中,刘姥姥得到过王熙凤二十两银子的资助,一直对贾家感念于心,曾带瓜果蔬菜到贾府中看望大家;贾家败落后,巧姐遭难,刘姥姥出手相助,救回了巧姐,体现出经典的正极性。


展开余下试题C.鲁迅在《呐喊》中,描述了诸多人物头上都有“辫子”,如阿Q的“辫子”、小D的“辫子”“洋鬼子”的“辫子”、N先生的“辫子”、七斤的“辫子”、赵七爷的“辫子”等,体现出经典的永恒性。
D.《边城》细腻刻画了纯真的男女之爱、和美的亲属之情、质朴的邻里之睦,生动展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纯朴的民风人情,讴歌了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体现出经典的给予性。
5.根据以上两个材料,分条概括阅读经典的意义。(6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共20分)
王氏之先为常山真定人。公父武康公事太宗皇帝,秉节治戎,有劳有勤,报恤追崇。公少以父任为西头供奉官。至道二年,遣五将讨李继迁,公从武康公出铁门,为先锋,杀敌甚众。军至乌白池,诸将失期,不得进,公告其父曰:“归师过险,争必乱。”乃以兵前守隘,号其军曰:“乱行者斩!”由是士卒无敢先后,虽武康公亦为之按辔。追兵望其军整,不敢近。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子矣。”后以御前忠佐为军头巡检。邢洺男子张洪霸聚盗二州间,历年,吏不能捕。公以毡车载勇士为妇人服,盛饰诱之邯郸道中,贼党争前邀劫,遂皆就擒,由是知名。
  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乃罢公枢密。言者不已,即以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士皆为之惧,公举止言色如平时,惟不接宾客而已。既而,孔道辅卒,客有谓公曰:“此害公者也。”公愀然曰:“孔公以职言事,岂害我者?可惜朝廷亡一直臣。”由是言者终身以为愧,而士大夫服公为有量。
  庆历二年,契丹聚兵幽、涿,遣使者有所求,自河以北皆警,乃拜公保静军节度使,知澶州。公治其军,无挠其私,亦不贷其过,居顷之,士皆可用。契丹使人觇其军,或劝公执而戮之,公曰:“吾军整而和,使觇者得吾实以归,是屈人兵以不战也。”明日,大阅于郊,公执桴鼓誓师,号令简明,进退坐作,肃然无声,乃下令曰:“备糗粮,听鼓声,视吾旗所乡!”契丹闻之震恐。会复议和,兵解,徙知陈州。
  自宝元、庆历之间,元昊叛河西,兵出久无功,士大夫争进计策,多所改作。公笑曰:“奈何纷纷?兵法不如是也。使士知畏爱,而怯者勇,勇者不骄。以吾可胜,因敌而胜之耳,岂多言哉!”其在枢密,亦尝自请临边,不许,凡大谋议,必以咨之。其在外,则遣中贵人诏问,其言多见施用。公于是时,屹然为中国钜人、名将,虽未尝躬矢石,攻坚摧敌,而恩信已足抚士卒,名声已足动四夷。
公年七十有余,以疾薨于家。其遗言曰:“臣有俸禄,足以具死事,不敢复累朝廷,愿无遣使者护丧,无厚赙赠。”天子恻然,哀其志,以黄金百两、白金三千两赐其家,固辞,不许。明年,有诏史臣刻其墓碑,谥曰武恭。
(取材于欧阳修《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亦不贷其过 贷:宽恕
B.契丹使人觇其军 觇:参观
C.徙知陈州 徙:迁任
D.足以具死事 具:准备
7.下列对各句中“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文中句子 “为”字的几种解释
(甲)为先锋 ①充当,担任。②对,向。③成为,变成。④行为。⑤替,给。⑥因为。
(乙)虽武康公亦为之按辔
(丙)而士大夫服公为有量
A.(甲)③ (乙)⑤ (丙)④
B.(甲)① (乙)⑥ (丙)④
C.(甲)① (乙)② (丙)⑤
D.(甲)⑥ (乙)② (丙)③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举止言色如平时,惟不接宾客而已
武恭公的举动、语言、面色都像平常一样,只是不接待宾客罢了
B.明日,大阅于郊,公执桴鼓誓师
第二天,在郊外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武恭公拿着鼓槌击鼓誓师
C.备糗粮,听鼓声,视吾旗所乡
准备干粮,听鼓声号令,看我旗子指挥指挥的方向
D.其在外,则遣中贵人诏问,其言多见施用
他在京外时,黄帝派遣近臣去询问他的意见,他的话多有见地,对治国有大用。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康公侍上治军都颇有功劳,被怜恤推崇。武恭公因父亲的原因,担任了相关职务。
B.面对元昊的叛乱,朝廷军队久战无功,朝臣意见多被修改,武恭公却赞同这些意见。
C.作者认为武恭公是朝中的著名将领,恩信能抚慰士卒,声望可震动四方。
D.武恭公去世,皇帝十分悲伤,不仅重金厚慰其家人,还下诏为其刻墓碑。
10.将下面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其在枢密,亦尝自请临边,不许,凡大谋议,必以咨之。
11.欧阳修的碑志文借鉴了史家笔法,注重用简洁的语言记述人物事件及结果影响。文中用“由是士卒无敢先后”“由是知名”“由是言者终身以为愧”三句写出了武恭公言行的结果或影响。其中的“是”分别指代什么事件?根据文意,简要概述。(6分)
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完成12-13题。(共8分)(2022东城一模)
(1)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2)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3)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4)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子张》)
12.(1)从(1)—(3)概括孔子对为学有哪些认识。(4分)
(2)山东曲阜孔庙前的仰圣门上,题有四个大字:“万仞宫墙”。请结合第(4)则内容解释“万仞宫墙”的意思,并说明它题写在此处有何深意。(4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共12分)
题杜甫画像
王安石
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
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
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①。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
注释:①雕锼:雕刻。
1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浩荡八极”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洪荒天地之中,事物丰富繁多。
B.“丑妍巨细”两句说杜甫的诗写尽了世间百态,不见斧凿痕迹。
C.“瘦妻僵前子仆后”一句详细描绘了诗人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遇。
D.“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化用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14.“青衫老更斥”一句中以“青衫”代指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 )(3分)
A.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B.昔日青衫遇知己(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C.尚忆青衫陪众隽(陆游《书怀》)
D.青衫昔作督邮时刘克庄《挽黄岩赵郎中二首》
15.这首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16.用作品原文填空。(9分)
古诗文中,不乏写山水的佳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① ,② 两句写天姥山中云沉水荡,山雨欲来的景色;《登泰山记》中,作者用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③ 为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则有°④ ,⑤ 两句写出了江水澄澈,山峰林立的美景。


展开余下试题人间草木,最能传情。古诗文中常借草木营造气氛,表达感情.《琵琶行》
中,作者用“住近湓江地低湿,⑥ ”写出了作者住地环境的恶劣;《声声慢》中,李清照用“_⑦ ,到黄昏、点点滴滴”传递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愁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创下赫赫战功的词句是“想当年,⑧ ,⑨ 。”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17—20小题。
大敦煌
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凡一千一百余公里。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美不胜收,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
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
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与沧桑。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俱增。
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月洒下一地清辉。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之中。
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举目四望,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神沙山”。登临此山,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魄惊心。《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
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月牙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听导游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意境。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不是参观。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变换的事实。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进入盗宝的强盗,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一块条石上镌刻着的大字格外醒目,也格外锥心。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她在合适的时间被合适的人发现,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敦煌在被掠夺、被肢解中走向世界,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
面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掀起了一场敦煌大抢救运动。最先站出来的,是著名金石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法国人伯希和之手后,当即报告学部,要求即刻发令保护藏经洞遗书。紧接着,一批著名学者投入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校勘、刊布、研究中去。更有人远涉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那些流失的书卷。
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敦煌保护事业。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
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郑重嘱托。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
(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17.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不胜收:指从兰州到敦煌,一路上的异域风光让人觉得目不暇接。
B.心醉神迷:指月牙泉地区的满目苍凉带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不适应。
C.皓首穷经:指无数学者穷尽自己的一生,潜心研究敦煌的文献文物。
D.义无反顾:指中国学者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敦煌文化。
18.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种身为敦煌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
B.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在的敦煌仍然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
C.虽然敦煌莫高窟里的佛像已经残破,但是前往瞻仰的人们依然能够平静面对,这让人顿生豁达之心。
D.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煌学也回到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
19.作品第五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其作用。(6分)
20.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说。(6分)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受强热带风暴“飞燕”外围云系影响, 。 。 。 。15时,福建全省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40℃大关。明天高温天气还将继续扩张,并呈现出明显向北发展的趋势。
(2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不过“好景不长”,燕子飞走后,高温又迅速夺回阵地,今天白天,高温天气明显反弹
②14时监测资料显示,今日我国高温覆盖面积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海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