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0 2023-10-12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一年级9月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
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洲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300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
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中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
但是,桉树毕竟是桉树,即便是桉叶油含量稍低,但是终归是有中毒风险的。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一只成年考拉每天最多会吃下约400克的桉树叶。
考拉会细嚼慢咽,考拉的进餐时间通常为4~6小时。考拉吃下去的桉树叶,进入胃肠道之后,其中活跃的微生物不仅能将叶片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更可以分解其中的毒素,避免中毒。而考拉的这种做法显然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节能”,毕竟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依赖于这半斤八两的桉树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拉总是懒洋洋的样子,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能量进行剧烈运动,只能选择慢吞吞地生活。
要说到解毒能力,马铃薯甲虫必然是能数得着的狠角色。1824年,科学家首次在美国落基山脉东坡发现了这种甲虫,谁也没想到这种生活在野生杂草刺萼龙葵上的小小甲虫,最终变成了人类农业生产的“噩梦”。这种虫子也被称为“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目前,马铃薯甲虫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的主要马铃薯产区,成为农田一霸。
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马铃薯的茎叶绝对不是什么好食物,因为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说这些物质可以让动物闻风丧胆一点都不为过。首先,龙葵素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乙酰胆碱大量累积,以致胆碱能神经兴奋增强,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再者,龙葵素还能与生物膜上的甾醇类物质结合,导致生物膜穿孔,引起膜结构破裂。当龙葵素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就会随着血液循环破坏胃肠道、肝脏等体内脏器的细胞结构。高剂量的龙葵素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
浏览完整试题
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马铃薯甲虫体内拥有高效的解毒体系。在马铃薯甲虫体内活跃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这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
更重要的是,马铃薯甲虫对多种农药都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今天人类手中的大多数农药已经无法对抗来势汹汹的甲虫大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用量最多的农药之一,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农药几乎已经变成了饮料。就连新型的Bt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类农药在对付马铃薯甲虫的时候也显现出了颓势。
(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风报信”在文中指金合欢在感受到大量乙烯后,就会主动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
B. “只可远观”在文中指食草动物因桉叶油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般不敢食用桉树叶。
C. “节能”在文中指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
D. “噩梦”在文中指马铃薯甲虫因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和抗药能力强对农业影响很大。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植物中含有的单宁一旦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B. 考拉采用少吃多消化的进食方式,成功地稀释分解了桉树叶中含有的有毒成分,避免中毒。
C. 马铃薯的茎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这种物质能够保护它不被大多数动物啃食。
D. 马铃薯甲虫体内的解毒体系,能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颈鹿、树袋熊等动物采用挑选食物的方式来对抗植物毒素,都能通过稀释毒素来降低中毒的风险。
B. 桉树分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桉叶素来抵御动物的侵害,很多动物都难以解除桉树的这一防御武器。
C. 龙葵素既可以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中毒症状出现,也能引起生物膜结构破裂。
D. 马铃薯甲虫对各种农药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即使新型的Bt蛋白类农药也难以将它彻底杀灭。
4. 科普文和科学论文一样,也同样讲求严密的逻辑性,这篇文章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 动物世界的解毒办法究竟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 C 2. A 3. C
4. ①全文结构层次安排逻辑严密。文章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开篇,引出下文;然后分别从“挑选食物”和“解毒能力”两个角度引出对长颈鹿、树袋熊的介绍和对马铃薯甲虫解毒能力的介绍。②巧妙运用一系列衔接性词语,使前后衔接更加紧密。“当然有”“还有”“但是”等词语的使用,使文段衔接紧密,段落内部层次清晰。
5. ①学会挑选食物,尽量选择毒素含量少的植物;②减少有毒植物的摄入量,延长进食时间;③有效利用体内拥有的高效解毒体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根据原文意思,应该是食用的桉树叶较少,因而提供的能量不足以进行剧烈运动,这就决定了考拉需要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而不是“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说法绝对,原文是指“过量的单宁”,并非只要单宁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张冠李戴,文中只提到树袋熊稀释毒素,并没有说长颈鹿也 这样。
B.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信息提到桉树释放桉叶素目的是抵御侵害。
D.说法绝对,原文“对多种农药”,并非“各种农药”。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的能力。
①全文结构层次安排逻辑严密。“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文章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开篇,引出下文;然后“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洲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要说到解毒能力,马铃薯甲虫必然是能数得着的狠角色”分别从“挑选食物”和“解毒能力”两个角度引出对长颈鹿、树袋熊的介绍和对马铃薯甲虫解毒能力的介绍。
②巧妙运用一系列衔接性词语,使前后衔接更加紧密。有“当然有”“只要……就”“因为”“接着”“还有”“但是”“更重要的是”等词语的使用,使文段衔接紧密,段落内部层次清晰。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并非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 300 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可知,学会挑选食物,尽量选择毒素含量少的植物;
结合“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可知,减少有毒植物的摄入量,延长进食时间;
结合“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马铃薯甲虫体内拥有高效的解毒体系”可知,有效利用体内拥有的高效解毒体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嘱 咐
孙犁
太阳落到西边远远的树林里去了,远处的村庄迅速地变化着颜色。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他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家近了,就要进家了!家对他不是吸引,却是一阵心烦意乱。他想起许多事。父亲确实的年岁忘记了,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的病。还有自己的女人,正在青春,一别八年,分离时她肚子里正有一个小孩子。房子烧了吗?他走的很慢,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
黄昏时候,他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的家就住在村边上。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的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天天闹,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展开余下试题
那孩子从睡梦中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还睡去吧。”女人安排着孩子睡下,盖上被子。
女人说:“你想过家吗?”
“想过。”
“在什么时候?”
“闲着的时候。”
“什么时候闲着?……”
“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
“你这几年不容易呀?”
“嗯,自然你们也不容易。”水生说。
“嗯?我容易,”她有些气愤地说着,把饭端上来,放在炕上:“爹是挺不容易的一个人,他不能看见你回来……”她坐在一边看着水生吃饭,看不见他吃饭的样子八年了。水生想起父亲,胡乱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一直呆望着孩子的脸。她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孩子好像是从别家借来的,好像不是她生的,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走得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经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
“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
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好像是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
“猜不出来。”水生笑了笑。
“我们想你,我们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候日本人就在咱村边儿。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是能够吗!”
从窗户上那块儿小小的玻璃上结起来冰花,夜深了。水生说:“明早就要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
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好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
出了村,她要丈夫到爹的坟上去看看。水生说等以后回来再说,女人不肯。她说:“你去看看,爹一辈子为了我们。八年,你只在家里待了一个晚上。爹叫你出去打仗,是他一个老年人照顾了咱们全家。这是什么太平日子呀?整天价东逃西窜。因为你不在家,爹对我们娘俩,照顾的唯恐不到。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每逢夜里一有风声,他老人家就先在院里把我叫醒,说:水生家的起来吧,给孩子穿上衣裳。不管是风里雨里。多么冷,多么热,他老人家背着孩子逃跑,累得痰喘咳嗽。是这个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他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
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面,撑起了杆。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她轻轻地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杆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像飞一样前进,好像离开冰面行走,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面前打起团团的旋花。
太阳从冰面上升出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水淀中央没有边际的冰场,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咱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八年,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
“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太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在被大雾笼罩、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他望着呆呆站在冰床上的女人说:“你们也到村里去暖和暖和吧。”
女人忍着眼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减)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孩子“是她在那潮湿……丢鞋甩袜抱养大的”,从侧面控诉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人民为抗战做出的牺牲。
B. “女人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一句,说明女人面对归来的丈夫从心里充满了怨恨之情。
C. 听到水生说明天一早就要出发参加战斗,女人犹豫、伤感、不舍,但随后表现出对丈夫的支持,表现了女人的深明大义。
D. 小说借助女人的叙述,巧妙地点出水生爹生前的嘱咐,塑造了一个理解革命、支持革命、盼望胜利的老人形象。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段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水生即将到家时的复杂心理,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水生为抗战所做出的牺牲。
B. “女人一直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不是她生的”,通过神情描写,表现了女人长期在生活重压之下产生的错觉。
C. 小说以妻子与水生分别前“嘱咐”做结尾,既照应了题目,又表现了水生妻的家国情怀,同时也深化了小说主题。
D.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间、渲染了气氛,与情节发展相呼应,又增加了小说的散文化特色。
8. 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9. 小说以对话作为主要叙事方式,这样叙事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B
8. ①“轻轻地跳下”“轻轻用杆子一点”等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水生妻子身手矫捷、动作轻灵、娴熟的形象特点。
②“摧起的冰屑”“团团的旋花”,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了水生妻子美好的心灵。
③运用比喻,将女人比作蜻蜓,将冰床子比作草叶,生动地表现了女人动作的轻灵以及冰床子的轻捷。
9. ①丰富了小说内容。通过人物对话,补充交代了故事发生背景,让读者可以了解水生十四年抗战和女人在家 生活情况。
②有利于直接表现人物形象。如回到家中的对话表现了夫妻彼此深深的思念;送丈夫回前线的嘱咐,表现了女人深明大义。
③使故事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如水生说第二天要参加战斗,引出下文分别的场景。
④有利于彰显主题。小说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了以女人、水生爹为代表的普通百姓对革命的理解和支持,和以水生为代表的革命战士火热的革命激情,讴歌了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说明女人面对归来的丈夫从心里充满了怨恨之情”分析错误。“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反映了女人在水生回家后的幸福与激动。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长期在生活重压之下产生的错觉”分析错误。此处的神情描写,表现了女人面对突然降临的幸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使她暂时忘记了以前的种种艰难与辛酸,故而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动作描写上,“轻轻地跳上”“轻轻用杆子”描写了水生妻子跳上冰床子滑行的动作,连用两个“轻轻”,表现她身手矫捷、动作轻灵、娴熟,从侧面表现出水生妻子经常滑冰床子的事实。
展开余下试题
景物描写上,“摧起的冰屑”“团团的旋花”描写了冰床子前进时激起的水花,以景衬人,景象优美,以美好的景物衬托人物美好的形象和心灵。
修辞上,“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像离开了强弩的箭”两处运用比喻,前者以蜻蜓的形象比喻女人,以草叶比喻冰床子,表现其跳上冰床子时动作轻盈;后者以箭比喻冰床子,突出其速度之快。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表达方式的能力。
文章的开头通过水生和水生嫂的对话,如“什么时候闲着?”“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等,交代了分别的八年间二人的生活,从而补充交代故事的内容。
夜深的时候,水生说“明早就要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分别时水生嫂嘱咐丈夫“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不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的场面。
“你想过家吗?”“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快去你的吧。记得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人物的对话是人物内心的表现,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出彼此的思念,从而也表现出二者的深明大义,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你这几年不容易呀?”“嗯,自然你们也不容易。”“爹是挺不容易的一个人,他不能看见你回来……”“快去你的吧。记得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通过人物等对话,展现战争年代留在家的女人、父辈和上战场的革命战士一样,对革命的理解和支持,讴歌了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郏子、苌弘、师袅、老聃。郏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文本二: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孟子A称B人C之D患E在F好G为H人I师J由K魏晋氏L以M下N人0益P不Q事R师。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者,指求学的人。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 巫医,即巫师和医师,古人多求助于鬼神以治病,故巫、医往往并提。
C. 古文,指唐朝以前的文章,这里主要指六朝以来的重文轻道的骈体文章。
D. 抗颜,意为态度严正,面色严正不屈。体现出柳宗元对韩愈为师行为的肯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运用对比论证,通过“嗟乎”“呜呼”的点染,再加之感叹、反问的语气,批判之意直接而鲜明,发人深思。
B. 文本一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C. 文本二中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目的是为了证明“今之世人”不事师有一定的合理性。
D. 文本二中“不顾流俗”“抗颜而为师”等表达体现了柳宗元对韩愈敢于为师的精神的赞扬。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14. 韩愈倡导的择师标准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并简要概括“当今”世人耻学于师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0. BJN 11. C 12. C
13. (1)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会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奉承
(2)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
14.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原因:①当今社会很久没有从师学习的风气了;②士大夫之族有“(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的错误心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
“称”是“说”的意思,后边为说的内容,在“称”后应断开,即B处;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中,“人之患”为偏正结构,作主语,“在”为谓语,“好为人师”为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师”后断开,即J处;
“由魏晋氏以下”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其后断开,即N处。
故在BJN三处句读。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C.“这里主要指六朝以来的重文轻道的骈体文章”错,文中“古文”是指先秦诸子散文。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C.“有一定的合理性”错误,首句引用孟子的话除了解释了当时形成“耻学于师”社会风气的原因外,还更加论证了韩愈抗颜为人师的勇气。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羞”,感到羞耻;“盛”,高,大;“近谀”,近乎奉承。
(2)“辄”,就;“笑”,讥笑;“以为”,以(之)为,把他看作。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可知,韩愈倡导的择师标准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原因:
①由原文“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可知,当今社会很久
上一篇: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篇:
山东省莱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镇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