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新诗在音乐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局限与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过度强调诗歌的功用性。新诗伊始,侧重的是打破传统而非建设,即使后来的新月派和象征派关注新诗的音乐性,力促新诗美学的回归,但新诗仍被赋予过多的载道属性,影响其音乐性的发展。 对音乐等领域了解不够深入。各派诗人、评论家为新诗的发韧、发展与繁盛贡献很大,但他们几乎无一精通音乐,这一局限自然会限制他们把音乐元素融入新诗的创作和批评中。戴望舒将中国古典诗律与法国象征派诗人的音乐技法融会贯通,写出音乐性极强的《雨巷》,但他本人却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要去了音乐的成分”“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诗歌批评界也鲜有学者具备足够的音乐识见,因而未能及时总结成就、指出不足。以上这些都限制了新诗音乐性的拓展与深入。 对中国的优秀诗学传统继承不足。自古以来,音乐和诗歌一直相得益彰,“所谓诗歌即是音乐,所谓诗经即是乐经”。但只有新月派和象征派少数诗作中留有《诗经》音乐性的一点余脉,大多数诗人对中国古典诗学的音乐性缺乏体认。 借鉴国外成果时缺乏甄别与提炼。郭沫若很推崇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草叶集》,“采用了长短多变的句式,不依赖音步的重复而是借助节奏单元和字、词、句、行的反复、平衡与变化来获得诗歌的节奏感”。遗憾的是,此类国外优秀成果没有及时得到译介、研究与借鉴。就诗歌音乐性而言,新诗人对诗歌的节奏感比较重视,对结构感普遍不够敏感,对现代西方音乐的复调曲式结构缺乏了解,所以大都是对西方诗歌音乐结构的片面模仿。 总之,新诗的成就值得关注,但新诗人普遍对诗歌的音乐性认知不够,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制约了新诗的进步与成熟。业界应在已有基础上,对新诗的音乐性继续做出不懈努力。 (摘编自陈历明《新诗的音乐性:回顾与反思》,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80年代以后,由于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诗歌创作过于个人化、碎片化。主题写作可以对这一状况予以斧正。 B. 生态写作或者说自然写作,是指诗歌应表现对自然生态保护的主题以及在新时代对世界、天下、宇宙等的重新认识。 C. 中国新诗诞生以来,其音乐性就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只有夏济安把新诗的音乐性作为一个问题正式提出。 D. 诗人及诗歌评论家很少有人精通音乐,这限制了音乐元素融入新诗的创作和批评中,阻碍了其音乐性的拓展深入。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诗歌十年,女性诗人逐渐占据诗坛主导地位,这是以往所没有的现象。 B. 闻一多提出系统的新诗格律理论,推动了新诗的发展进程,其作用举足轻重。 C. 诗歌的功用性和音乐性是矛盾的,强调前者,会影响后者的发展,反之亦然。 D. 两则材料都分析了新诗发展的有关问题,前者分析其成就,后者分析其不足。 3. 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新时代新诗十年具备新气象”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一行10多位作家、诗人开展脱贫攻坚走基层主题采风活动。 B. 中国诗歌网上,一群年轻诗人创建的青春诗社,在各种新旧诗派中脱颖而出。 C. 《诗刊》先后推出青年女诗人专辑、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显示了一种趋势。 D.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陈独秀的《敬告青年》都传达了关于青春的主题。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写作思路。 5. 新时代的诗人在新诗的音乐性方面还应做出哪些努力?请从对中西方文化的学习借鉴方面简要概括。 【答案】1. A 2. B 3. D 4. 材料二首先指出新诗的音乐性历来备受重视,并简要概括诗歌音乐性的体现;然后以闻一多为例阐述诗歌音乐性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事实;接着分析新诗在音乐性发展方面存在局限与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希望,点明题旨。 5. ①要加强对中国优秀诗学传统的继承和体认,尤其是诗歌音乐性的体认;②对国外优秀的成果应及时译介、研究并借鉴;③了解西方音乐的复调曲式结构特点,增强对诗歌结构的敏感度。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 A.“由于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说法不当,对原因概括不全面,由材料一第二段可知,还应包括“中国特殊的情况”“中国新诗起源之后遭遇变数太多”等因素。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新时代诗歌十年,女性诗人逐渐占据诗坛主导地位”说法不当,材料一中说的是“去年英国《卫报》根据大数据统计,目前无论是年度畅销榜名单、各大获奖名单还是文学新人名单,女性作家都逐渐占主导地位”,但并不是中国新时代诗歌十年期间; C.“反之亦然”说法不当,根据材料内容无法推导出这一结论; D.“后者分析其不足”说法不当,材料二既分析了新诗的音乐性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分析了不足。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梁启超、陈独秀的作品只能证明“青春写作是永恒的话题”,但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不是“新时代”,并不能证明“新时代新诗十年具备新气象”这一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自发韧以来,新诗的音乐性就引起闻一多、郭沫若、梁实秋、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学者的关注与论述”“这里所说的音乐性,主要包括音节、音韵、节奏与(音乐结构)再现等与音乐写作紧密联系的几个方面”首先指出新诗的音乐性历来备受重视,并简要概括诗歌音乐性的体现; 然后第二段“闻一多从本体立场出发反思新诗文体,及时纠偏,建构了系统的新诗格律理论,形成理论、创作和翻译之间的互动互证,在新诗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以闻一多为例阐述诗歌音乐性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事实; 接着第三到七段“新诗在音乐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局限与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度强调诗歌的功用性”“对音乐等领域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的优秀诗学传统继承不足”“借鉴国外成果时缺乏甄别与提炼”分析新诗在音乐性发展方面存在局限与不足的原因; 最后第八段“新诗的成就值得关注,但新诗人普遍对诗歌的音乐性认知不够,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制约了新诗的进步与成熟。业界应在已有基础上,对新诗的音乐性继续做出不懈努力”提出希望,点明题旨。
展开余下试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结合材料二“对中国的优秀诗学传统继承不足”“只有新月派和象征派少数诗作中留有《诗经》音乐性的一点余脉,大多数诗人对中国古典诗学的音乐性缺乏体认”概括出:要加强对中国优秀诗学传统的继承和体认,尤其是诗歌音乐性的体认; ②结合材料二“借鉴国外成果时缺乏甄别与提炼”“遗憾的是,此类国外优秀成果没有及时得到译介、研究与借鉴”概括出:对国外优秀的成果应及时译介、研究并借鉴; ③结合材料二“就诗歌音乐性而言,新诗人对诗歌的节奏感比较重视,对结构感普遍不够敏感,对现代西方音乐的复调曲式结构缺乏了解,所以大都是对西方诗歌音乐结构的片面模仿”概括出:了解西方音乐的复调曲式结构特点,增强对诗歌结构的敏感度。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硝烟下的流泉 符浩勇 战火前沿阵地最大的难处是供应中断。双方都断了水,但是水就在眼皮底下。在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就有股清泉,它日夜流淌,无人敢去汲水。那里暴露在双方的火力网下,一旦有人去汲水,只会白白牺牲而不会搞到水,所以断水三天来没有人打过它的主意。 前沿阵地断水后,最为心焦的是炊事员老苏,他认为前沿的同志吃喝不上水是他的失职。战争年代没有比失职更可怕的了。他虽然是个炊事员,但他有独特的见解:“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在前沿断水三天之后,他带了一筐萝卜在敌人炮火封锁区前等待了一天一夜。第五天清晨,无名高地漫了一层浓雾,他安全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区,来到前沿阵地,只是萝卜太少,每人分了两个,轻伤员三个,战士们拿到萝卜后,连泥也顾不上擦,就吃了起来。老苏找到白连长,白连长正闭着眼贴在石壁上吸凉气,这个壮汉子听见响动睁开眼对他笑笑,算是对老苏送萝卜的表扬。 “白连长,我想到下边山沟里汲桶泉水来。”老苏在白连长面前蹲下说。 “什么?”白连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到下边提桶泉水来。”老苏要求着。 “不行!”白连长忽地坐起来,“不行,对面敌人的几挺重机枪不是吃素的,你看——”他拉老苏来到一个狭小的道口,在地上拾了一个废罐头盒,装上土,用力向山坡上甩去,霎时,招来了敌人轻重机枪的密集射击,连长说:“听见了吧!你就是铁人也休想取回水来。” “让我试试吧!”老苏还是要求去。 “不行,我要对你的生命负责!”白连长恼火了。 “你对我负责,我也要对全连负责,五天了没有喝上水,谁能受得了,你知道不少人渴得喝尿吗?”老苏和白连长争论起来。 “我们没有水,敌人也没有水,他能忍受,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 “我们不是和敌人比赛谁耐渴,帝国主义要喝水,无产阶级也要喝水,两家都到了快要渴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够去汲水?”老苏继续争辩。 “小心敌人打你的冷枪。”白连长说。 “他不让我们喝,他自己也喝不上,他让我们喝,我们也让他们喝,现在就看谁能主动采取行动,敌人既不愿意死,又不会主动去提水,双方都得耐性留火了,现在正是我们采取主动的好机会。”老苏发表了见解。 白连长觉得老苏讲得有些道理,向他点头,意思是你去试试。 经过周密的布置,老苏开始行动了,在坑道里找了一只S国加仑桶(一种手提汽油桶),站在交通沟里,中午十二点钟,双方阵地都停止了射击,沉寂得连对面敌人的咳嗽声都能听见。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S国兵没有丝毫动静,他们既没有射击,也没有投弹,好像装着没有看见一样。老苏心里有底了,他对白连长笑笑,白连长对机枪班长命令:“如果敌人开枪,你们轻重机枪一起掩护。”老苏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交通壕,他高举着水桶,弯着腰观察地下可能埋下的地雷,顺着山坡向泉水走去,他步子稳健,没有丝毫惊慌,好像经常去汲水一样。对面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常行动惊呆了,他们“咿里哇啦”地喊叫起来,一会,也从交通壕里爬出来一个黑人士兵,提着水桶向山泉走去。 从此以后,想不到在敌我接壤地带竟出现了没有经过谈判就达成的停火地段。每天中午十二时,双方各派一人去泉边汲水。据说老苏曾送给那个黑人士兵两包大前门香烟,对方也回赠了两包马蹄牌S国烟,连里怕敌人在烟里施放细菌,送到团部化验去了,老苏觉得没有抽到S国烟开开洋荤,实在是一辈子的遗憾! (选自《2020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6. 下列对小说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苏“带了一筐萝卜在敌人炮火封锁区前等待了一天一夜”和“战士们拿到萝卜后,连泥也顾不上擦,就吃了起来”等内容凸显战场缺水断粮形势严峻。 B. 老苏和白连长精彩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老苏对敌我双方形势的精细分析,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进一步向前发展。 C. “老苏曾送给那个黑人士兵两包大前门香烟,对方也回赠了两包马蹄牌S国烟”说明老苏通过赠送物资才达成不经谈判而停火汲水的默契。 D. “连里怕敌人在烟里施放细菌”,把两包马蹄牌S国烟送到团部去化验的举动表现了我军不信任对方,行事过度谨慎的风格。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一线串珠,情节紧紧围绕“硝烟下的流泉”这个线索展开,不蔓不枝,结构严谨,文脉清晰,中心突出。 B. 小说将主人公老苏置于与白连长的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冲突中,通过描摹他在矛盾冲突中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C. 小说开头对前沿阵地供应中断和汲水困难的叙述,为下文人物出场和情节展开做铺垫,后面白连长拾废罐头盒试探敌人的情节与之呼应,表现汲水难度的确很大。 D. 小说结尾互送香烟的情节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同时也带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体现小说体裁独特的艺术魅力。 8. 小说是如何塑造老苏这一人物形象的?请联系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9. 小说标题“硝烟下的流泉”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B 7. B 8. ①正面描写。通过对老苏动作和语言的精准刻画,表现出他不怕危险乐于奉献的形象及高度的责任感;②侧面描写。通过对面敌人惊呆的神态侧面表现出老苏勇敢智慧的形象;③细节描写。用特征鲜明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苏去汲水的“举”“敲”的细节凸显其沉稳;④情节设计上的反复手法的运用,文中“老苏要求”“老苏还是要求”“老苏和白连长争论起来”“老苏继续争辩”及去汲水时举桶敲桶等动作的反复凸显了老苏执着的形象。 9. ①“硝烟”指战场上的战火(答代指战争亦可),“流泉”指敌我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的一股清泉;②“硝烟”和“流泉”形成对比,战场缺水严重,战士取水迫切,战场紧张死寂,流泉自由奔流;③暗示老苏的重要性,敌我双方生死之际,老苏以他的灵活、智慧打破僵局,给死寂的战场带来转机;④战争毁灭生命摧毁人性,硝烟下的流泉却在关键时刻唤醒了敌我双方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引起人们对战争深层次的反思。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A.“缺水断粮形势严峻”有误,小说开头只提及断水,没说断粮,后来老苏冒险通过敌人的封锁区来到前沿阵地为战士们送萝卜,说明粮食没断;
展开余下试题C.“老苏通过赠送物资才达成不经谈判而停火汲水的默契”错误,应当是基于老苏的勇敢和对战场人性的洞察,以及他的大胆细致和冒险精神,才达成了这种默契,互送香烟只是对老苏预判的睿智的证明; D.“过于谨小慎微”解读有误,应是表现我军行事谨慎小心考虑周全的优良品质。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B.“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冲突”错误,白连长反对老苏汲水是担心老苏的安全,老苏与白连长的争辩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白连长觉得老苏说得有道理,同意他去试一试。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由“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白连长,我想到下边山沟里汲桶泉水来”“让我试试吧!”“你对我负责,我也要对全连负责,五天了没有喝上水,谁能受得了,你知道不少人渴得喝尿吗?”等可知,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他不怕危险乐于奉献的形象及高度的责任感; 由“对面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常行动惊呆了”可知,运用侧面描写,用敌人惊呆的神态衬托出老苏勇敢智慧的形象; 由“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老苏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交通壕,他高举着水桶,弯着腰观察地下可能埋下的地雷,顺着山坡向泉水走去,他步子稳健,没有丝毫惊慌,好像经常去汲水一样”可知,运用细节描写,老苏去汲水的“举”“敲”的细节凸显其沉稳; 由“老苏要求”“老苏还是要求”“老苏和白连长争论起来”“老苏继续争辩”“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可知,运用反复手法,凸显了老苏执着的形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这篇小说以物象“流泉”作为标题,且将“流泉”置于“硝烟”的背景下,所以这里的“流泉”不仅指敌我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的一股清泉,且在残酷激烈的战争背景下,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和深层的主旨义:流泉自由地奔流与战场的胶着死寂构成鲜明对比,敌我双方困守战场,他们向往活力与自由,所以流泉象征着活力与自由; 老苏这个典型人物是通过流泉这一物象得以突显的,在敌我双方生死之际,老苏用他的灵活、智慧打破僵局,表现出老苏的灵动智慧勇敢的品质,所以流泉又是灵动智慧勇敢的象征; 流泉在关键时刻滋养生命救护生命,因汲泉水互送香烟的情节还体现了对对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与战争毁灭生命摧毁人性又构成鲜明对比,从而主题就凸显出来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H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符号列出来。 率其徒A持畚锸B以出C筑东南D长堤E首起F戏马台G尾属于H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难道,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的“顾”词义并不相同。 B. 冠,指的是加冠。在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C. 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的“会”词义相同。 D. 庐,泛指简陋的房屋,与诸葛亮《诫子书》“悲守穷庐”的“庐”用法相同。 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诤臣之志。 B. 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他既喜欢贾谊等人的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 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 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的父母官。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4. 概括选文中苏轼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 【答案】10. CEG 11. D 12. C 13. (1)(苏轼)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2)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 14. ①志存高远,好学有才华;②身先士卒,关爱百姓(一心为民、尽职尽责、细致周全);③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等。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 “出”是“其徒”的谓语,“以”在此处表修饰,“持畚锸”是“出”的状语,“率其徒持畚锸以出”句子结构完整,“以出”后断开,即C处断; “筑东南长堤” 动宾结构,后面断开,即E处断; “首起戏马台”和“尾属于城”结构相似,单独成句,中间断开,即G处断。 综上,CEG处断。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难道。/回头,回头看。句意: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B.正确。 C.正确。句意:适逢苏洵去世。/恰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 D.“用法相同”错误。动词,建庐。/名词,房屋。句意:苏轼建庐住在那上面。/悲凉地守着简陋的房屋。 故选D。 【12题详解】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