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1  2023-11-08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
2024届全国高考仿新课标卷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全国高考仿新课标卷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刘士林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就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总括起来说就是: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强调“美在意象”,有力地揭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真谛。与西方古典美学精神重视“理性写实”不同,中华美学精神更侧重“诗性写意”,在中国书画、建筑园林、乐舞、戏曲等文艺创作与表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下,我们有必要把握和激活其当代价值,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贡献新的思想智慧,为社会生活的团结稳定和谐美丽开出新的美学良方。
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有助于通过生命体验,对大自然审美认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诗性智慧。“诗性写意”精神具有“人文关怀”的品格。在人与自然的对待性向度上,它引领我们体验自然风物,关心人文生态,在诗歌的视界中构建人与物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海德格尔以前的西方人多选择了科学分析的方式来考察自然,自然虽然也进入艺术家的创作视野,但更多的是一种“主客二分”的关系,呈现对立的、紧张的、分裂的、局限的、间断的状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激活和弘扬中华美学的“诗性写意”精神。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污染、生活食品安全等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反思过往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行为。“道生万物、天人合一”“福祸相依、物极必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激活中国人“诗性”智慧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正视现状,破除主客二分思维,调节心物失衡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有助于引领当代中国人超越生活俗常,挣脱功利束缚,过一种诗意化、审美化的人生。“诗性写意”精神具有“审美超越”的品格,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对待性向度上引领人解放自我,诗意栖居。优秀的诗人能结合自己的悲苦生命体验,点燃自己的创作诗情,通过描绘外物来发泄内心痛苦,通过艺术审美来超越俗常困顿。刘小枫等学者曾指出,中国文化美学的理想,不是科学实证的,也不是宗教幻想的,而是艺术审美的。中国人在不得志时,选择独善其身,或隐逸林泉、躬耕田亩;或游山玩水、窥情风景;或寄情于琴棋书画,怡情养性,追求人格解放和心灵自由。不同于西方信仰上帝、基督,寄希望于天堂;亦不同于印度佛教,游心于来世。他们追求当下性、现实性,在诗歌及其他艺术的抒情世界里来探寻人生问题,达到艺术、审美与人生的贯通,回归自由、和谐、完满的状态。


浏览完整试题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可以为建构当代“民族化”“本土化”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提供精神学养。“诗性写意”的精神还具有“涵养创化”的品格。黄会林先生指出:“中国古典戏剧、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在处理时间和空间的技巧上,常常与蒙太奇镜头语言处理画面的方法神似;细加分析也常有运用特写、远景、中景等画面和画面组接的技巧,这为我们影视艺术创作和发展,提供了美学的启示。”的确,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涵养的艺术构思论(如感兴、物化等)、艺术创作论(如虚实、有无等)、艺术表现论(如情理、情景、文质等)、艺术形象论(如形神、意境等)、艺术风格论(如自然、风骨等)中均有值得我们检视、整理和传承的学养。《天云山传奇》有一个场面:女主人公在风雪弥漫中,用板车拉着病重的罗群,在冰天雪地间渐行渐远的瘦小身影……那分明是苏东坡特有的意境:“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其萧瑟惆怅之意,尽在不言中。通篇整体的精心营构,使这部洋溢着民族文化氛围的作品,列入了中国电影精品画廊。(摘编自何世剑、袁轶凡《试论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的当代价值》)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B. “诗性写意”精神虽然源自于诗歌,但在其它领域文艺创作与表现中也有充分渗透与体现。
C. 中西方美学精神截然不同,西方古典美学重视“理性写实”,而中华美学则重“诗性写意”。
D. “诗性写意”的精神可以引领我们关心大自然,正视当下的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引用《谏太宗十思疏》的话,形象阐述了文艺创作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底子”。
B.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首,新时代下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C. 中华美学精神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但我们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激活它的当代价值。
D. 在西方人用科学分析的方式来考察自然时,自然与人在大多数时候未能走向“主客相融”。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诗性写意’精神具有‘审美超越’品格”的观点的一项是
A. 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B. 谢灵运《七里濑》:“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C. 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4. “诗性写意”精神是如何体现中华美学“托物言志、寓理于情”特征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天云山传奇》的成功,对当代影视剧创作有何启示?请结合材料简析。
1. C 2. B 3. D
4. ①托物言志的体现:“诗性写意”精神,引领人们借助对自然风物的艺术审美,发泄内心痛苦,超越俗常困顿;
②寓理于情的体现:“诗性写意”精神,引领我们在抒情的艺术世界里探寻人生问题、调节心物失衡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
5. ①当代影视创作要有“诗性写意”精神的“涵养创化”品格。《天云山传奇》“女主人公在风雪弥漫中,用板车拉着病重的罗群,在冰天雪地间渐行渐远的瘦小身影”,借鉴了中国古典艺术中感物寄兴(感兴),虚实结合(虚实)、情景交融(情景)等艺术创作手法,丰富了画面内涵。②当代影视创作要体现“诗性写意”精神中的“民族化”、“本土化”的审美风范。《天云山传奇》形神兼备的画面、萧瑟惆怅的意境,明显化用了苏轼诗作的意蕴,展现了中华审美风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黎明前的故事
茹志鹃
这个故事发生在解放以前,虽说是故事,但事情都是真实的。
当时,在上海某一条里弄里,住了一个很特别的人——秦易名。他的妻子叫韩慧,是小学教员。一个女儿叫米米,十一岁;一个儿子叫小小,八岁,都上学了。这些,当然都不是他什么特别的地方。他特别的地方,别人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他傻气,是个呆子;有的却说他是个大好人;有的又说他是“娘娘腔”。事实是这样:他在里弄里是个公用的人,他没有工作,但每天比谁都忙,哪家吵嘴了,要他去调停;哪家女人生孩子,买不到红糖,他就骑上脚踏车,给到处去觅。这些事情,大家只觉得他呆气,好笑。有些老年人更觉得他这么个壮壮实实的男子汉大丈夫,不出去做事赚钱,反在家里给老婆孩子烧饭,洗衣裳,多古怪。不过这些古怪事情,大家见惯了,也就不以为怪了。
上面说过的这些事情还不算特别,他最特别的事情,大概也只有他的两个孩子,就是米米和小小才知道。这就是爸爸的那个阁楼。每次夜里米米或小小起来小便,总听见爸爸住的阁楼上,有一种很轻很轻的声音,一到白天,这种声音又没有了。而且平时这阁楼总用锁锁着,除了爸爸自己,谁也不能上去,甚至连妈妈也很少上去。米米和小小想上去看看,这小小的阁楼上到底有些什么东西。有一次,米米和小小有机会上了楼,就见妈妈帮着爸爸往一个煤球箱子里收东西,似乎是一些灯泡和无线电的零件。爸爸、妈妈一见他们上来,好像都吃了一惊,不过也没说什么。米米和小小不知为什么,忽然也心里怦怦地乱跳起来。
阁楼上又发出那种很轻很轻的声音,夜已深了,一切似乎都很安静,米米迷迷糊糊地也入了睡梦。
米米和小小突然给一阵猛烈的骚乱声惊醒了,一睁眼,姊弟俩就给面前的景象吓呆了。
妈妈脸色灰白,直挺挺地站在床前,阁楼上“砰嘭哗啦”,乱成一片。一会,就见几个穿短衫的人,拿枪押着爸爸下来了。爸爸双手被铐着,人好像一下变瘦了,嘴角破了,血一滴一滴地向下流。米米和小小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睁着眼,迷惘地看着爸爸,爸爸赶紧用肩膀擦了擦嘴上的血,对米米、小小笑了笑说:“不要怕,不要怕,小孩子要学得勇敢一些。”妈妈一听这话,就转过头去了。那些人给妈妈也铐上了手铐,说:“走!”几个人过来就推着走了,爸爸走到门边,又回头看了一下。


展开余下试题不知是爸爸逮去的第几天,半夜里,米米给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吵醒了。
“爸爸!爸爸回来了?”小小也坐起来喃喃着。米米赤着脚站在地上,看他们把爸爸拉上了阁楼,关上了楼门。
一会,那个非常熟悉的很轻很轻的声音就嗒嗒地响了起来。
小小一听这声音,猛地想起一件事来:曾经有一次,小小夜里醒来,问过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妈妈想了想,就倚在床上,沉静地说道:“小小,这是一只奇怪的鸟,它只给给好人唱歌,它唱的歌从来不肯给坏人听到。它从晚上唱到天亮,一边唱一边飞,许多漂游在大海里的人,一听到它的歌,就知道海岸不远了。许多迷失在森林里的人,一听它唱歌,就找到了方向。要是它一停止唱歌,许多人就会丧失勇气,迷失方向,所以它永远是一边唱一边飞,唱得嘴里流血了,它还是唱,没有力气了,它还要唱。有坏人要打它,它就飞到更高的云层里去唱,它飞着唱着,一直到天亮……
“啪哒”一声,那个轻微的嗒嗒声停止了,接着就听见爸爸轻快地说道:“对不起,我收不到。”
“啪!啪!”两声,好像是动手打了,接着又是“哗啦”一声,似乎所有的枪都顶上了子弹。有人轻轻地问道:“你收不收?”米米一把紧抱住弟弟,屏住了气,四周的空气也似乎凝固了。静止了一会,爸爸又说话了,声音还是那么轻快:“我不想收了,收也是白收,你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米米和小小都深深地换了一口气。接着就听到刚才那个轻轻说话的人又开口了,声音还是很轻,不过这一次,一字一字都是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要放明白些,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你只要把那边的报收过来,你就可以和你老婆一起回家……”
“嗨嗨……我倒是想回家,就是收不到报,所以也不敢想……嗨嗨……”爸爸笑了。米米更紧地抱住了弟弟,但弟弟却在想,奇异的鸟不肯给坏人唱歌,妈妈讲过的,它只唱给好人听的……阁楼的门开了,那些人押着爸爸下来了。爸爸胡子很长,脸也变得黑了,他微微笑着,两排牙齿显得又白又亮。他的腿好像跛得很厉害,走路简直像是在用一条腿跳。那些人推着他走,爸爸只来得及回头向米米、小小笑了笑说道:“喂,不要哭,爸爸不会死……”话没说完,就跌跌撞撞地被推出了门。米米和小小愣了一刻,赶紧追到门外去看,不禁又呆住了:一辆汽车停在弄堂口,在弄堂里,爸爸在爬着走,一条腿歪歪斜斜地拖在身后……爸爸的腿已经断了……
炮声,伴随着江南的春雷隆隆地从北边滚来。解放军过了长江,直向南,向南,日夜地向南进军。(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日常生活中,秦易名很古怪,他做事没有原则,总是无理由地为里弄居民做各种琐事,也不收取报酬。
B. 夜里阁楼上“很轻很轻的声音”“轻微的嗒嗒声”等暗示了爸爸的身份,也为下文情节发展作出了铺垫。
C. 爸爸的腿受伤了,只能在弄堂里爬着走,这是爸爸被捕后受到严酷迫害的表现,揭示了敌伪特务的残忍。
D. “炮声,伴随着江南的春雷隆隆地从北边滚来”一句采用拟物修辞格,形象生动写出革命进程发展迅猛。
7. 关于文中妈妈回答小小“这是什么声音”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是一只很聪明的鸟,它为了避开坏人的干扰,特地选择在晚上唱歌。
B. 这只鸟的歌声具有魔力,能给漂游的人们导航方向,增添勇气和力量。
C. “鸟”“唱歌”“海岸”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值得细细揣摩品味。
D. 妈妈的话语转移了小小的注意力,消除了她的疑惑,守护了相关秘密。
8. 捕捉“有包孕的片刻”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能让作品产生丰富意蕴。小说多次写到爸爸的“笑”,请选取三处简要分析。(6分)
9. 故事、价值、视角是判断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在要求,请结合文本简析《黎明前的故事》入选“100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理由。(6分)
6. A(A项错误在于“他做事没有原则”的说法,文本并没有提到什么“原则”,只是说:“他特别的地方,别人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他傻气,是个呆子;有的却说他是个大好人;有的又说他是‘娘娘腔’。”)
7. D(D项错误在于“妈妈的话语转移了小小的注意力”的说法,文本中关于妈妈对奇异小鸟的话是小小的爸爸被敌人抓捕后所想到的,因此并不存在“转移注意力”的情况。)
8. ①爸爸赶紧用肩膀擦了擦嘴上的血,对米米、小小笑了笑说:“不要怕,不要怕,小孩子要学得勇敢一些。”这是爸爸用笑来缓和紧张气氛,不让孩子太害怕,表现了爸爸为孩子着想以及他自己勇敢无畏的精神。②“嗨嗨……我倒是想回家,就是收不到报,所以也不敢想……嗨嗨……”爸爸笑了。这是爸爸故意在与敌人周旋,这里的笑是对敌人的轻蔑,嘲笑。③那些人押着爸爸下来了。爸爸胡子很长,脸也变得黑了,他微微笑着,两排牙齿显得又白又亮。这是一名革命战士面对危险和困难时泰然自若的笑,表现其满腔忠诚、临危不惧的坚强品格。(回答此题,要先将文本中写“爸爸的笑”的部分找出来,然后再根据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身份地位分析“爸爸”作为一个革命者的品质进行分析。)
9. ①故事情节具有吸引力:小说讲述了秦易名秘密接发电报被捕后英勇不屈的故事,故事性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②主题价值具有引领性:小说歌颂了革命者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引领读者思考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明晓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③儿童视角具有亲和性:小说大量篇幅采用儿童视角,通过米米和小小的见闻来展开故事,让孩子读了有亲切感。(回答此题,要扣紧题干中“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一词语,从作品的吸引力、主题、适合儿童等角度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孙伯融传
方孝孺
孙炎,字伯融,金陵句容人。身长六尺余,面黑如铁,一足偏跛。持辨风生,举辞如云,以经济自负,常轻视章句儒。众中常自许曰:“孙炎男子,岂死蒿下耶?”会江淮大乱,今皇帝①渡江来金陵,闻炎名,召见与语。累千数百言,劝上延揽贤士,以成大业,上甚悦之。
己亥十一月,擢行省都事。是年十二月,会师克处州,择守者。咸以处在山泽间,盗贼凭结不解,难其人。上既才炎,遂以炎为处州总制,钱谷兵马之籍,悉以委之,不取中报,且以勅牒未署者付之,听其辟任。炎至,召城中民列阶下,谕之曰:“元之不为天佑,人共知之。今四海裂为七八,然吾观其志,皆无以生民为心者;得天下者,必吾主上也。主上不忍加兵,故命我面谕尔民,将以安尔,非厉汝也。”民叩头拜谢,誓不敢二心。炎复择【】其勇健者【】练为兵【】将【】将【】教习之【】择其为众所服者为之长。有寇则率以御,无事罢归为农。民赖以安,人人谓愿得孙使君治吾郡。
时秀民有才能者,皆伏居山谷中不肯出,炎为书遣使者招致之,而故中丞刘基、章溢、知府叶琛皆为处士所推。基最有名,使者再往返,不起,以一宝剑送炎。炎作诗以为剑当献之天子,我人臣不可私受,封还之。草数千言,开陈天命以谕基。基不答,逡巡就见,置酒与饮,论古今成败之事如倾峡,滚滚不休,基乃深钦叹之曰:“基自以为胜公,观公议论如此,基何敢望哉!”炎遂致基于京师。
壬寅二月,贼将李某、贺某叛,炎被擒。炎始绐以生吾能为若用,贺、李知非其本情,恐留自遗患。以烤雁斗酒噉炎曰:“以此与公诀。”炎拔剑割雁,举卮酒曰:“嗟乎,我乃为鼠辈所陷!尔死,犬豕且不尔食。”贼持刀视,炎饮酒自如。贼叱其解衣,炎骂曰:“此紫绮衣,主上赐者,吾当服以死。”勿解,引枕而卧。贼不忍,伺其睡乃害之。


展开余下试题事闻,上嗟悼,以某年月日葬于金陵南门外聚宝山。(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炎复择【A】其勇健者【B】练为兵【C】将将【D】教习之【E】择其为众所服者【F】为之长。
10.BCE(解答此题,最好先读懂文段大意,然后以其中的动词及其主语或宾语为依据,参考一些标志性词语进行分析,用比较法做辅助得出答案。题中,动词“择”的宾语“其勇健者”之后应停顿。动词“为”的宾语“兵”之后应停顿。动词“教习”的宾语“之”之后应停顿。动词“为”的宾语“之长”之后应停顿。动词“御”之后无宾语,应停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在文中是治理邦国和济世济民的意思,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B.“己亥”是年份,用的是干支纪年法,从天干和地支中各取一字组合而成。
C.“勅牒”本指一种诏书,这里指的是授予官职的文件,相当于现在的委任状。
D.“使君”是官职名,古时候受皇帝之命出使到全国各地的官员被称为“使君”。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炎虽然足有残疾,但善雄辩,有经世济民的抱负,他看不起治章句之学的 儒士,不甘心默默无闻地老死民间。
B.在群雄纷争的年代,孙炎建议朱元璋广揽贤才,到任处州后,听闻刘基才名,立即亲自登门拜访,可见其远见卓识。
C.处州盗贼纠集,孙炎到任后安抚百姓,告诉他们朱元璋必能取得天下,他还组织训练地方武装,使百姓安居乐业。
D.孙炎被叛贼擒获,将被处死时,大骂叛贼,饮酒自如,毫无惧色,至死不肯脱去紫绮衣,表现出他的赤胆忠心。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主上不忍加兵,故命我面谕尔民,将以安尔,非厉汝也。
(2)炎始绐以生吾能为若用,贺李知非其本情,恐留自遗患。
14. 刘基最终为何答应孙炎的邀请出山?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3分)
10.A(解答此题,最好先读懂文段大意,然后以其中的动词及其主语或宾语为依据,参考一些标志性词语进行分析,用排谬法做辅助得出答案。题中,动词“择”的宾语“其勇健者”之后应停顿。动词“为”的宾语“兵”之后应停顿。动词“教习”的宾语“之”之后应停顿。动词“为”的宾语“之长”之后应停顿。动词“御”之后无宾语,应停顿。)
11.D(D项错误可根据文本分析得出:孙炎并没出使全国各地。这里,“使君”是对官吏、长官的尊称。)
12.B(B项错误主要在于“立即亲自登门拜访”一语,文本是说“炎为书遣使者招致之”。)
13.(1)主上不忍心使用武力,所以命令我当面告诉你们,我们会让你们生活安定,不会残害你们。(关键词:加兵、面谕、尔、厉,全句大意。)(2)孙炎开始用“让我活下来可以为你们所用”这样的话欺骗他们,贺某、李某知道这不是他的本心,害怕让他活下来会给自己留下祸患。(关键词:绐、若、情、恐,全句大意。)
14.①受孙炎恪守君臣之礼的感召。②钦佩孙炎的才华。③感受到孙炎再三邀请的诚意。(回答本题,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刘基回答孙炎的话语以及孙炎为此所作的举动,再扣住“邀请出山的原因”进行分析。每点1分,共3分)
【参考译文】孙炎,字伯融,是金陵句容人。身高六尺多,脸像铁一样黑,一只脚向一边跛。他在同别人辩论时十分活跃,词汇十分丰富。他因认为自己有治理国家的才能而自负,经常看不起讲究文章辞句的文人。他在人群中经常自我评价说:“我孙炎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哪里能够平平常常地死去呢?”这时恰好遇上江淮一带发生战争,当今皇帝朱元璋渡过长江来到金陵,听说了孙炎的名声,就召见孙炎去同他谈论。孙炎说了很多自己的见解,劝朱元璋招贤纳士,朱元璋很高兴。
己亥年十一月,孙炎被提升为行省都事。这年十二月,恰碰上部队攻克处州,要选择一个能把守处州的人。(但)大家都认为处州地处山川和水泽地带,盗贼凭借地形不好清除,这个人很难寻找。朱元璋既然认为孙炎有才能,就任命孙炎担任处州总制,把那里的钱财、粮食和兵马的大权,全部交给他负责,不需要上报朝廷,而且把那些还没任命的官职也托付给他,任由他选拔任命。孙炎到处州后,召集城中老百姓排列在官府衙门台阶之下,告诉他们说:“元朝之不被上天庇佑,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现在天下分裂成七八个部分,但是我观察他们的志向,都没有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人;能够得到天下的人,一定是我的主上(朱元璋)啊。我们的主上不忍心将战争加在(你们头上),所以委命我当面告诉你们百姓,让我来是为了让你们得到安宁,不是为了使你们更加痛苦的啊。”老百姓都叩头致谢,发誓说不敢怀有二心。孙炎又选拔那些勇敢健壮的人,把他们训练为士兵,率领将官教导训练他们。选拔那些被众人佩服的人作为长官,如果有贼寇就率领兵士抵御,没事就作罢回家当农民。老百姓因此得到安宁,人人都说希望得到孙使君来治理我们地方。
当时那些有才能的优秀居民,都隐藏在山中不肯出来,孙炎就写了信派遣使者去招致他们,那时以前(元朝)的中丞刘基、章溢、知府叶琛都是被处州人所推重的人。刘基最有名,(派去请他的)使者往返(请了他)两次,他都不来,用一把宝剑送给孙炎。孙炎写了一首诗,说宝剑应当献给皇帝,我作为臣子不能私下里接受,把宝剑封好送还刘基。并且写了好几千字的信,陈述天命来告诉刘基。刘基没有应答,不久就来会见孙炎,孙炎摆下酒席同刘基喝酒,好像将峡谷之水倾倒一样滔滔不息地谈论古今成败之事,刘基于是十分钦佩叹息说:“我自认为超过您,但我观察您如此的谈吐,我哪里能赶上您啊!”孙炎就送刘基到了京师。
壬寅年二月,贼将李某、贺某造反,孙炎被擒拿。孙炎开始时欺骗他们说如果能让我活下来我就替你们服务,贺某、李某知道这不是孙炎的本意,担心留孙炎下来会留下祸种,就用烤熟的大雁和一斗酒给孙炎吃,说:“(我们)用这个来为你送别。”孙炎拔下剑来切割大雁,举着酒杯说:“唉,我竟然被小人陷害!你们死后,连猪狗都不愿吃你们的肉。”盗贼们拿着刀看着他,孙炎像无事一样喝酒。盗贼呵斥让他解开衣服,孙炎骂着说:“这件紫绮衣,是我主上赐给我的,我应当穿着它去死。”孙炎不肯脱衣,把它当枕头睡着。盗贼不忍心杀他,等他睡着后才把他杀害了。
朱元璋听说这件事后,十分感叹,在某年月日将他的遗体安葬在金陵南门外聚宝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 题。
秦州杂诗①•其十八
杜甫
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
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
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
西戎外甥②国,何得迕天威。
【注】①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眷西行,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秦州,写下了著名的《秦州杂诗》二十首。②外甥:开元年间,吐蕃王上表给唐玄宗,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僻”“山高”表现戍边环境的艰苦,“客未归”三字表达将士归家无期的忧伤。
B.颔联明写阴云多现、日光变少的边塞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4届全国”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