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30 2023-11-08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
2024届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模拟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卷模拟试题
设题人 杨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 50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10.3%,连续11年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呈现蓬勃向上发展态势,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支柱地位更加凸显。
的确,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开始思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数实融合”议题就此展开。其中,二者最根本的逻辑关系即: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也需要数字经济的技术和平台。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产生了海量数据资源,各种数字应用渗透率位于世界前列,推进“数实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必修课”。
简单理解“数实融合”,就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化向实体经济的应用、渗透和重塑,使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成为引领和支撑我国数字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引擎和主战场。
“数实融合”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数实融合”以技术、数据、产业融合为核心,促进产业要素重组、业务环节重构、商业模式重塑、价值链条延伸,日益催生融合性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融合”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途径。“数实融合”通过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提升“产品+服务”价值链水平,深化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数实融合”全方位重塑传统产业的创新范式、生产方式、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效率变革。“数实融合”发挥数字化发展优势,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先进制造业新方向,加速实体经济发展动力变革。
“数实融合”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数实融合”深化数字技术、数据流通,以需求定制指导柔性生产,促进实现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通过网络化、平台化组织方式,推动个人与企业从雇佣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变,从而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再分配;推动构建数字供应链体系,助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同时,“数实融合”发挥数字平台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的优势,推动国内产业链向全球范围延伸,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在“数”“实”融合过程中,实体经济是核心,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数字技术,搭建数字平台,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制造业领域,数字化生产已经成为普遍趋势,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也在不断推进;在零售业领域,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主流,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在不断加深;在金融业领域,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已成常态,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如今,一批又一批传统企业正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拓展市场和服务范围,实现转型升级;一些数字平台也在积极探索实体经济的应用场景,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
浏览完整试题
新形势下,“数实融合”不只是锦上添花,更关系到产业的基本盘和增长盘。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推动“数实融合”,成为它们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确定选择。数字技术融入实体经济可以带来效率变革和体系重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重构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体系,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未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更广泛深入,例如,在制造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会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智能制造将会成为制造业的新趋势;在零售业领域,无人零售和智能零售将会成为新的商业模式,线上线下的融合将会更紧密;在金融业领域,区块链技术将会成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数字货币将会成为新的支付方式。
总之,“数实融合”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双向融合,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基础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数实融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必将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摘编自《中国科技信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的驱动力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下,展开了“数实融合”议题。
B.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为数字经济的壮大夯实基础,它们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C.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融入实体经济各领域,实体经济将在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发展动力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
D.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新趋势、智能零售成为新商业模式、数字货币成为新支付方式是展望“数实融合”前景的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有关“数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大,增速快,各种数字应用渗透率位于世界前列,“数实融合”的发展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
B.“在数实融合过程中,实体经济是核心”,由此可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检验“数实融合”实际成效的重要标准。
C.“以需求定制指导柔性生产”,这说明传统产业如不借助数字技术,将很可能出现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
D.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双向融合,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保障。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八段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深圳市依托智慧燃气物联网及智能终端等项目,推动了燃气管网全方位感知,实现了燃气运营风险主动预警。
B.中国一拖借助5G高速网络和 AI算法,实现了发动机产品检测全程“无人化”作业,产品检测时间降低 30%。
C.特斯拉汽车通过 FSD 全自动驾驶技术自动上传大量行车数据信息,将汽车变成数据信息自动收集系统的终端。
D.阿里云发布行业解决方案“汽车云”,在研发、制造、流通三个业务场景提供“产研供销服”全周期的技术支持。
4.本文在论述时使用了“必修课和“双向奔赴”两个词语,请分别对它们的作用加以赏析。(4 分)
5.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在我国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6 分)
1.D(同A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一、二自然段。同B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九、十自然段段。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十一自然段。同D项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倒数第二自然段,此项错误在于判断失误:根据文本“智能制造将会成为制造业的新趋势;……智能零售将会成为新的商业模式,数字货币将会成为新的支付方式”的说法,可知此项中的“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新趋势、智能零售成为新商业模式、数字货币成为新支付方式”,只是对未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一种预测,而非“展望前景的依据”。)
2.A(同A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此项错误在于无中生有:文本中虽有“数字经济规模庞大,增速快,各种数字应用渗透率位于世界前列”的文字,但这只能反映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并不能说明“数实融合”的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同B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五自然段,此项推论正确。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七自然段,此项推论正确。同D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3.C(解答此题,应该先概括正确第八段观点。第八段强调的是“实体经济是核心,数字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提供数字技术,搭建数字平台,促进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C此项“特斯拉汽车通过自动驾驶技术收集数据信息,体现的是数字技术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的说法,不符合该段的核心观点。)
4.①“必修课”:使用比喻手法,将“数实融合”比作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修课”,生动形象地强调了“数实融合”的必要性,从而自然引出后文对深度融合的定义以及推进“数实融合”的原因;②“双向奔赴”: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展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主动融合互相促进的美好现状,为“深度融合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观点提供了论据支持。(解答本题,要先指出该词语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分析其在论述中所起的作用。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①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经济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大,数实融合是大势所趋。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助推其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的壮大为数字经济提供支撑和服务。③着眼未来,数实融合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关系到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答此题,最好在逐段归纳各段大意、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肥
[美]雷蒙德•卡佛
我坐在朋友丽塔家里,在和她说这件事。
那是个清闲的星期三,这个肥男人来到我的服务区时已经不早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见到过的最肥的人。他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巨大的。但最让人难忘的是他的手指。我停下来照料他邻桌一对老夫妇时,第一次注意到他的手指。它们看上去有常人手指的三倍那么大——又长又粗,全是脂肪。
晚上好,我说。可以为您服务吗?我说。把菜单递给他。
丽塔,他块头那叫个大,我是说巨大。
晚上好,他说。你好,可以,他说。我想咱们可以点了,他说。
展开余下试题
他的这种说话方式很奇怪。——你也这么觉得吧。他还经常发出些喘息声。
我想咱们先来个恺撒沙拉,他说。然后来碗汤,外加额外的面包和黄油,如果可以的话。羊排,我想不会错,他说。烤土豆加上酸奶油。咱们待会再考虑甜食。非常感谢,他说,把菜单还给我。
我快步走进厨房,把菜单递给鲁迪,鲁迪接过单子时做了个鬼脸。你知道鲁迪,他上班时就那么个德行。
从厨房出来时,玛戈对我说,你的胖子可真是肥得可以。
现在进入正题,我认为下面才是这个故事真正关键的部分。
我是在他的桌上做的恺撒沙拉,在这期间他一直发出一种唑咝的声音。结果,我不知是太紧张了还是怎么搞的,一下子打翻了他的水杯。
真对不起,我说。真的很抱歉,我说。您没事吧?我马上让服务生过来收拾干净,我说。
没事,他说。没关系的,他说,喘口气。咱们不介意的,他说,还冲我微笑并挥挥手。我回来给他上沙拉时,发现他把面包和黄油都吃光了。
过了一会,我给他拿来了更多的面包,而他已把沙拉吃完了。你知道这些恺撒沙拉的分量有多大吗?
你真好,他说。面包太好吃了,他说。
谢谢您,我说。
咱们说的是实话。咱们并不总是这么爱吃面包的,他说。
他不是那种你会轻易忘掉的人,丽塔窃笑着插了一句。
给他上汤的时候,我发现面包又没了。他正把最后一片往嘴里送。
相信我,他说,我们并非总是吃成这样。他说,并且喘气。你要原谅我们,他说。
请千万别这么想,我说。我就喜欢看男人享受自己的食物,我说。
我也不知道,他说。我想可以这么说吧。喘气。他理了理餐巾。然后拿起调羹。
我又放了一篮面包和一些黄油。汤怎么样?我说。
谢谢。很好,他说。非常好,他说。他用餐巾擦干净嘴唇,又轻轻抹了抹下巴。是这儿本来就热,还是我的原因?他说。
不是啦,这儿本来就热,我说。
也许我们应该把外套脱了,他说。
请随便,我说。舒服最要紧,我说。
说得对,他说。说得非常对,他说。
但过了一会儿我见他仍然穿着外套。
我在土豆上放了很多的酸奶油,在酸奶油上撒了些咸肉末和细香葱。我给他拿来了更多的面包和黄油。
请慢用,我说。我打开糖罐的盖子看了看。他点着头,在我离开前不停地看着我。
甜食,我对胖子说,我们有特制的绿灯笼,就是加了调味的布丁蛋糕,有乳酪蛋糕,还有巧克力或香草冰激凌,还有菠萝果汁。
咱们没耽搁你吧,有没有?他说。喘气,看上去有点担忧。
没有没有,我说。当然没有,我说。慢慢来,我说。
那咱们就照直跟你说吧,他说。他在椅子上动了动身体。咱们想要这个特制甜食,但咱们也还想要一碟香草冰激凌,上面加一滴巧克力糖浆,如果可以的话。咱们跟你说过咱们很饿,他说。
我去厨房查看他的甜食,鲁迪说,哈里特说你从马戏团弄来个胖子,是真的吗?
鲁迪,他是很胖,我说,但还有别的。
鲁迪只顾哈哈大笑。看来她对肥胖的玩意儿感兴趣,他说。
我在胖子的面前放上特制甜食和一碗香草冰激凌,把巧克力糖浆放在一边。
谢谢你,他说。
别客气,我说——我突然有点感动。
信不信由你,他说,咱们不是每天都这么个吃法的。
我,我吃呀吃呀还是吃不胖,我说。我倒是想增点重量,我说。
千万别,他说,如果咱们有其他选择的话。没有,没有选择。
然后他拿起调羹吃了起来。
完了吗?丽塔说,把椅子往桌子那儿拉近了点。故事变得有趣了,丽塔说。
完了。没别的了。他吃完甜食就走了,然后我俩就回家了,鲁迪和我。
真是头肥猪,鲁迪说。像他平时累了那样伸了个懒腰。
我在炉子上烧上水后就去冲澡。我把手放在肚子那儿,想着如果我有了孩子,其中的一个变得那么胖,那会怎样。
我把水倒进壶里,摆好杯子、糖罐和奶,端着托盘去了鲁迪那儿。他好像一直在想这件事。鲁迪说,我小时候认识两个非常胖的家伙。我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了。“肥猪”,这是其中一个的名字,那个小孩就住在我隔壁。另一个孩子的名字就叫“站不稳”。除了老师以外,大家都叫他“站不稳”。鲁迪说。
我想不出来能说点什么,于是我们默默地就这么面对面坐着。我突然觉得自己很肥。我觉得我肥得吓人,肥得让鲁迪显得很小很小,小到几乎不存在。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丽塔说,但我看得出来她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感到沮丧。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与朋友丽塔的对话穿插于对整个故事的叙述中,既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同时又通过丽塔的反应提供了又一个表现人情世态的视角。
B.“我”尊重顾客,礼貌、平等地对待胖子是“我”的立场,是“我”与其他店员的不同,也是“我”与他们无法相互沟通、彼此理解的原因。
C.小说中,胖子说话时总是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咱们”代替平常人所用的“我”,这表现了胖子是一个具有乐观、开朗、随和性格的人。
D.“窃笑”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丽塔的关注点与兴奋点只在于“胖子”的胖,说明丽塔并不尊重胖子,她的戏谑与嘲讽中也有明显的恶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部分说“他的这种说话方式很奇怪”,指的是下文所说的胖子说话时经常发出喘息声。
B.从“鲁迪接过单子时做了个鬼脸”这句,可看出社会中很多人对弱势群体并不理解、并不包容。
C.“咱们不是每天都这么个吃法的”这句的言下之意是,胖子平时因为自卑,在别处不敢这样放开吃。
D.“我突然觉得自己很肥”与“肥得让鲁迪显得很小很小”两句,反映出“我”与鲁迪的差异和隔阂。
8.小说对“我”的描写塑造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从语言、动作三方面分别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6分)
9.将日常生活中毫不相干的事件、细节堆砌起来去反映市井生活的平凡琐碎的作品被称为简约派小说。本文作者雷蒙德•卡佛被称为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请从语言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本文中“简约主义”的体现。(4分)
6.C(此项中“表现了胖子是一个乐观、开朗随和的人”的说法错,应该是这表现了胖子内心的敏感、羞涩与极度的不自信。)
7.A(此文错误在于,“说话时经常发出喘息声”只是一种病态生理,而不是说话的方式。这里的说话方式指的应该是胖子在说自己时,因为不自信等因素而总不习惯用表第一人称单数“我”,而要用表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们、咱们”。)
8.①语言描写,比如“请别那么想,我很乐意看到一个男人享受美食”,表现了“我”的善解人意。②动作描写,比如“我在土豆上放了很多的酸奶油”“我给他拿来了更多的面包和黄油”,表现了“我”对胖子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一个快餐店服务员的职业素质。③心理描写,比如“我感到很失落”,表现了“我”讲述完胖子的故事后,并没有从丽塔那里获得理解和共鸣的失落。④对比反衬,鲁迪等人对胖子的不友好、嘲讽戏谑,反衬了“我”对胖子的友善、理解、关心尊重。(回答此题,在赏析每一方面时都应举出文本中的具体句子,然后分析其作用。)
9.①语言:简洁凝练,客观理性。本文摒基本没有修饰性、描写性词句和议论性、抒情性语句,使作者与事件保持一定距离。②结构:简单,集中紧凑。本文对“我”在家向朋友讲述胖子的故事及“我”对故事内容的叙述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不蔓不枝,简洁明了,结构清晰。或:结尾留白,暗示“我”和鲁迪、丽塔等人的关系可能发生改变,意蕴深刻,引发了读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底层人、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的思考。(回答本题,应根据题干要求从语言、情节和结构上的特点进行分析。大意相合即可。)
展开余下试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燕饥,赵将伐之。楚使将军之燕,过魏,见赵恢。赵恢曰:“使除患无至,易于救患。伍子胥、宫之奇不用,烛之武、张孟谈受大赏。是故谋者皆从事于除患之道,而无使除患无至者。今与以百金送公也,不如以言。公听吾言而说赵王曰:‘昔者吴伐齐,为其饥也,伐齐未必胜也,而弱越乘弊以霸。今王之伐燕也,亦为其饥也,伐之未必胜,而强秦将以兵承王之西,是使弱赵居强吴之处,而使强秦处弱越之所以霸也。愿王之熟计之也。’”使者乃以说赵王,赵王大悦,乃止。
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郤,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或献书燕王:“王而不能【A】自恃【B】不恶【C】卑名【D】以事强【E】事强可以【F】令国安【G】长久【H】万世之计。以事强而不可以为万世,则不如合弱。将奈何合弱而不能如一,此臣之所为山东苦也。比目之鱼,不相得则不能行。故古之人称之,以其合两而如一也。今山东合弱而不能如一,是山东之知不如鱼也。胡与越人,言语不相知,志意不相通,同舟而凌波,至其相救助如一也。今山东之相与也,如同舟而济,秦之兵至,不能相救助如一,智又不如胡越之人矣。愿大王之熟虑之也。”燕果以兵南合三晋也。(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材料二:
赵地乱,武臣、张耳、陈余定赵地,立武臣为赵王,张耳为相,陈余为将军。赵王间出,为燕军所得,燕囚之,欲与三分其地,乃归王。张耳、陈余患之。有厮养卒谢其舍中人曰:“吾为公说燕,与赵王载归。”乃洗沐往见,张耳、陈余遣行。见燕王。卒曰:“君知张耳、陈余何人也?”燕王曰:“贤人也。”曰:“君知其意何欲?”曰:“欲得其王尔。”赵卒笑曰:“君未知两人所欲也。此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自立。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两贤王左提右挈,执直义而以责不直之弱燕,灭无日矣。”燕王以为然,乃遣赵王,养卒为御而归,遂得反国,复立为王。(选自《新序》,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王而不能【A】自恃【B】不恶【C】卑名【D】以事强【E】事强可以【F】令国安【G】长久【H】万世之计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六国论》“燕赵之君”中的“之”用法不同。
B.相与,本义是互相交往,与《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中的“相与”含义相同。
C.胡越,古代分别居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两个民族,因以“胡越”比喻疏远,隔绝。
D.谢,文中指告别,与《孔雀东南飞》诗中的“阿母谢媒人”中的“谢”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恢认为重要的是防患未然,对于这个观点,伍子胥等人不认可,而烛之武等人认可,所以前者没被重用,后者被重用。
B.赵恢以吴国攻打齐国的史实为鉴,通过一名楚将来劝说赵王不能攻打燕国,如果赵国攻打燕国,就会重蹈吴国的覆辙。
C.有人给燕王上书,认为燕国如果投靠强国却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那就不如选择与其他弱国联合起来,燕王接受了他的意见。
D.赵王被燕国囚禁,燕国要求赵国割地才放赵王,赵国有个士兵前往燕国,该士兵设身处地,晓以利害成功说服燕王,赵王最终回到赵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4分)
(2)况两贤王左提右挈,执直义而以责不直之弱燕,灭无日矣。(4分)
14.根据材料二,赏析赵国杂役兵游说燕王、让赵王武臣获释的语言技巧。(3分)
10.BEG(解答此题,应先读懂文段大意,然后以文段中的动词及其主语和谓语、宾语为主要依据断句。文段中,动词短语“不能”的宾语“自恃”之后应断句。“不恶卑名”是动词“事”的修饰成分,其后不应断句;动词“事”的宾语“强(大的国家)”之后应断句。动词“令”的宾语“国安”之后应断句。参考标点:王而不能自恃,不恶卑名以事强,事强可以令国安长久,万世之计。)
11.D(D项错误在于:《孔雀东南飞》诗中,“阿母谢媒人”的“谢”意为“推辞,谢绝”,而文中“有厮养卒谢其舍中人曰”中的“谢”含义为“辞别、告别”,意思不同。)
12.A(A项说法不正确,原文的意思是伍子胥等人防患未然,不被重用,而烛之武是除患的,被重用,所以出谋划策的人大多倾向于除患。)
13.(1)您为自己打算,这样做是可以的,但这怎么能够报答先王对将军的情谊呢?(关键词:“计”意为“打算”;“遇”意为“对”;“意”意为“情谊”。)(2)何况两位贤王相互支持,打着正义的旗号来讨伐理亏的弱小燕国,燕国灭亡是没有多少时间了。(关键词:“左提右挈”意为“相互支持”;“直义”意为“正义”;“责”意为“讨伐”。)
14.①杂役兵从“张耳、陈余何人也”和“其意何欲”两个貌似简单易答的问题入手,既利于打消燕王的戒备之心,又为下面的分析打下基础。②然后抓住燕王的心理,直接指出(燕王)“未知两人所欲”,用“无中生有”的办法杜撰出“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的虚假事实,③从而用“欲擒故纵”之计使燕王放掉赵王回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意思相同即可。回答本题,要仔细阅读杂役兵所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参考译文】
材料一:燕国发生饥荒,赵国准备攻打燕国。楚国派一名将军到燕国去,途经魏国时,见到了赵恢。赵恢对楚将说:“预防灾祸不让它发生,比救灾要容易得多。历史上伍子胥和宫之奇的劝谏都不被君王采用,而烛之武和张孟谈的谋略却受到君王的赏识。所以出谋划策的人都致力于除患的方法,而没有(致力于)防患未然的人。如今我与其送您百金,不如送您几句话。您如果能听我的话就去劝说赵王说:‘过去吴国讨伐齐国,是因为齐国闹饥荒,可是弱小的越国却趁吴国疲惫之机打败了吴国而称霸一方。如今大王要攻打燕国,也是因为他们闹饥荒,讨伐燕国未必能获胜,然而强大的秦国却可能在西部出兵乘机进攻赵国,这是让弱赵处在当年强吴的不利地位,而让强大的秦国处于当年弱越能过称霸的有利地位啊。希望大王仔细思考这件事。’”楚国的使者于是就用赵恢的这番话去规劝赵王,赵王听后非常高兴,就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乐毅逃往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燕王就派人责备乐毅,并且婉转地责备他说:“将军误听别人的话,因而对我有了意见,于是抛弃燕国投奔了赵国。将军您样做如果是为了自了打算,那还算是可以的,但是这种做法您怎么能够报答先王对将军您的情谊呢?”
有人送了一封信给燕昭王说:“大王如果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保存国家,不如不在乎名声的卑贱臣事强国。如果臣事强国就可以使国家长久,那这也是泽被万世的策略。如果臣事强国也不能奠定万世基业,那就不如联合弱国。(那这样就面临)如何(处理)弱国联合却不能团结一致(的问题),这就是臣下为崤山以东得各国诸侯感到忧虑的事。比目鱼因(两眼均长于同侧,必须两鱼配合才能同行;如果)两
上一篇:
2024届全国高考仿新课标卷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篇: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情模拟调研卷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24届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