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5  2023-11-08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情模拟调研卷
第01卷: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情调研模拟卷(解析版)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细读”是被普遍使用的批评方法。往久远了追溯,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大都可以算作“文本细读”。从批评模式上看,这些批评实践虽然有着不同的文本聚焦点,但都可以统称为“文本批评”。王先需、胡亚敏主编的《文学批评导引》中写道:“‘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受这一批评范式的影响,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在总体上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型:在此之前,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这一转型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是不合理的。美国文论家韦勒克作为英美新批评的后期代表人物,对此亦有反思。他在《批评的诸种概念》中写道:“我曾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称为‘内部的’研究,将对作品同作者思想、社会等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外部的’研究。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应忽略甚至是蔑视渊源关系的研究,也并不是说内在的研究不过是形式主义或不相干的唯美主义。”这就是说,韦勒克把文学研究与批评分成“内部的”研究与“外部的”研究两种形态,而二者又是潜在地、深刻地联系着的,内部研究要顾及外部关系,外部研究要隐含内在的文本。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心理下创造出来的,必然带上写作者的主体性特点,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尽管“文如其人”未必是绝对真理,也常常有“文”与“人”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但“以文证人”或“以人证文”,依然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在细读式批评中,联系作家本人、社会背景,对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是有益而无害的。
事物的发展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们意识到“文本批评”模式存在的问题之后,就纷纷跑到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的怀抱中去。他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太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是更加关注其中暗含的“倾向性”。这时候,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对作品自身逻辑的细读,在批评实践中受到忽略了。这是我们在当下呼吁重建文学性、加强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背景。因此,在批评实践中,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需要双向运动,形成一种互动、互生的立体运行。只有这样,批评家才可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文本细读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又融入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分析学等方法,似乎更吻合读者的口味。它以“内部批评”为中心,又承袭了既往的社会历史批评,成为一种兼容并蓄的细读式批评。这正如陈晓明所说:“试图从小说艺术、思想特质以及历史语境三个维度来展开对文本的解读,由此来突显当代中国小说的艺术变革所创造的新型的文学经验。”细读法首先对文本内部研究有用,但也适用于外部研究。之所以我们关注外部的某个因素,是因为文本内部有一定的“触发点”,正是这一点引导评论家去进行相关的外部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读法可以很好地连起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浏览完整试题因此,好的文学批评,对于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精读作品,又要“出乎其外”——跳出作品,即从个别、特殊走向普遍、共性。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批评可以引入社会、人生,引入作家、读者等维度,但须在文本相关的范畴内,不能话题无边、“喧宾夺主”。理想的做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而不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优秀的、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要通过细读找到文本内外诸多因素的复杂关联。因此,文本解读要跳出作品中的有形时空,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形而上王国。
这其实需要批评家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一个批评家要懂得多种文体的艺术规律。当下很多评论家介入文学创作,这是很好的事情。这样的评论家在细读、批评作品时,才容易深入肌理、细部、空白处,进而达到对整个作品的宏观把握。由于打通了创作与批评,他们的思维也不局限于作品,他们往往更关注广阔的社会人生。这其实也有助于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在批评实践中,还需要评论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细读式批评,着力的是对文本的剖析、阐释,批评家的判断、评价,就包含在述评中。你不能把一般作品说成是优秀作品,把优秀作品拔高到伟大作品,坚持艺术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这使人想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斐•拉萨尔历史剧本《济金根》的评价。他们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剧本,认为故事情节让人“惊叹不已”“比任何现代德国剧本都高明”,另一方面坚持“最坦率”的批评,指出了剧中人物身上的“席勒式”的概念化倾向。由此,他们还升华出一系列文学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作家的批评实践,值得我们很好地研习与借鉴。
(摘编自段崇轩《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细读”也称为“文本批评”,是被普遍使用的批评方法,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B. 把批评的首要职责放在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和评判上,这种做法被质疑为割裂了文本与外部的联系。
C. 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背景下创作的,研究作品同作者思想、社会等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文本。
D. 文学作品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因而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文学批评导引》的内容,阐述了文本批评的概念,指出该概念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影响之大。
B. 文章阐述了“文本细读”这一方法在文学批评中的发展过程,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论述。
C. 文章结构严谨,采用提出观点、分析观点、提出方法和要求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D. 文章末段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对《济金根》的评价,是为了论证批评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3. 下列对文本的解读,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对《再别康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一句,有同学提出梦是无形、无重量的,怎么可以沉淀?这显然是矛盾的。
B. 《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对“念了什么书”前后的回答完全相反,从中可看出黛玉的聪慧和小心谨慎。
C. 《荷塘月色》的标题是偏正结构还是并列结构?学完课文后,同学们认为把标题理解为并列结构更为适宜。
D. 《念奴娇•过洞庭》中“表里俱澄澈”一句不仅写景,也写品格之美,是词人对自己因被谗而免职的申诉。
4. 中国的文学批评经历了哪些变化发展?请简要说明。(4分)
5. 怎样才能做出好的文学批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1. D 2. B 3. D
4. ①最初,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主要关注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
②“文本批评”模式及其细读法受到质疑后,人们纷纷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和文化批评,忽略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对作品自身逻辑的细读。
5. ①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而不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
②批评家要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在批评实践中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艺术标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文学作品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错误,“文学作品”扩大范围,原文是“优秀的、杰出的文学作品”;“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以偏概全,原文第五段为“往往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按照时间 先后顺序进行论述”错误。由原文“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和“‘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以及“文本细读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又融入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分析学等方法”可知,应该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逻辑顺序进行论述”。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BC三项都只对作品进行了内部研究,就是只对作品本身进行了研究,没有进行外部研究;只有D项既对作品中的句子进行了分析,同时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在此之前,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可知,最初,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主要关注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


展开余下试题由原文“‘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是不合理的。”和“人们意识到‘文本批评’模式存在的问题之后,就纷纷跑到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的怀抱中去。他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太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是更加关注其中暗含的‘倾向性’。”可知,“文本批评”模式及其细读法受到质疑后,人们纷纷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和文化批评,忽略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对作品自身逻辑的细读。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好的文学批评,对于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精读作品,又要‘出乎其外’——跳出作品,即从个别、特殊走向普遍、共性。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批评可以引入社会、人生,引入作家、读者等维度,但须在文本相关的范畴内,不能话题无边、“喧宾夺主”。……因此,文本解读要跳出作品中的有形时空,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形而上王国”可知,解读对象既要“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而不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
由原文“这其实需要批评家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一个批评家要懂得多种文体的艺术规律”和“在批评实践中,还需要评论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把优秀作品拔高到伟大作品,坚持艺术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可知,批评家要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在批评实践中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艺术标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意挂上了树梢
萧 红
①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拖马车的马冒着气,马车夫们的大毡靴也不见了,行人道上外国女人的脚又从长统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商店为着快快地传播春天的感觉,橱窗里的花已经开了,草也绿了,那是布置着公园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时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她也戴着那样小沿的帽子。
②“天真暖啦!走路都有点热。”
③看着她转过“商市街”,我们才来到另一家店铺,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同时晒晒太阳。这样好的行人道,有树,也有椅子,坐在椅子上,把眼睛闭起,一切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唱……
④“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
⑤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象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
⑥有谁还记得冬天?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
⑦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扭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⑧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趁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⑨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
⑩“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
⑪她跑进屋去了。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
⑫夜,春夜,中央大街充满了音乐的夜。流浪人的音乐,日本舞场的音乐,外国饭店的音乐……七点钟以后。中央大街的中段,在一条横口,那个很响的扩音机哇哇地叫起来,这歌声差不多响彻全街。若站在商店的玻璃窗前,会疑心是从玻璃发着震响。一条完全在风雪里寂寞的大街,今天第一次又号叫起来。
⑬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有的连起人排来封闭住商店的窗子,但这只限于年轻人。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于年轻人。这好象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混在这些鬟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她和另一个也和她同样打扮漂亮的、白脸的女人同走……鬟发的人用俄国话说她漂亮。她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
⑭中央大街的南端,人渐渐稀疏了。
⑮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还望得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得见那边快乐的声音。
⑯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⑰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1936年5月回忆哈尔滨生活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部分,写春意来到哈尔滨,营造了风暖人笑、花开草绿的春天氛围,既照应题目,又为下文人物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场景。
B. 作者从衣着、语言、活动等方面,寥寥数笔勾勒出汪林形象,一个漂漂亮亮、衣食无忧、心中只有自我不关心底层人民冷暖的小姐。
C. 文章第⑧段,“倒不如趁早把他们消灭掉”等语句,以汪林的视角和心理,展现出这位小姐对底层人民浓烈的憎恶之情。
D. 文章以“春意”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结构谨严,展现了哈尔滨的白天和黑夜的不同场景,但重点不同,白天着重描写“点”,黑夜则着重描写“面”。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和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句意反复,固然写“实”,但也是写“虚”。
B. 第⑥段单独成段,不单纯是对春天环境的描写,而是充满感情的议论性文字。
C. 第⑨⑩两段画线句子中的“又”字,都颇具嘲讽意味,不着痕迹地展现人物特点。
D. 第⑩段画线句子,夜里人们看不见“嫩绿的芽子”,不单单是自然事实,也是象征性事实。
8. 本文题暖文冷,试分析文章题目“春意挂上了树梢”的妙处。(6分)
9. 本文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答案】6. C 7. C
8. ①“春意”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②“春意”并没有给底层人带来温暖,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期,扩大了审美的张力。
③富有象征意味,意蕴丰富。饱含作者对真正人间春意的呼唤,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民众的悲悯情怀。
9. ①汪林等尽情享受着春意和乞丐、盲人感受不到春意的对比。汪林在春光融融的白日打扮得漂漂亮亮,逛街,晒太阳以及后文的换衣服,寄情书等与叫化子乞讨的可怜、街头卖艺人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②少数人的彻夜狂欢和多数人痛苦哀哭的对比。春夜之中,作者集中两类人的夜生活,一边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狂歌疯舞,一边是饥寒交加,贫病交迫,哀号动地。
③自然的春景的温暖与亮丽与冻坏腿的乞丐无靠的盲人等的悲苦的对比。春天是真的来到了哈尔滨,但是这些悲苦的民众感受不到春天。
④作者对两类人不同情感的对比。以忧虑的笔触抒写了“春意”下的不平等,通过对比,谴责人世间的不公,呼吁真正的人间春意挂满树梢。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以汪林的视角和心理,展现出这位小姐对底层人民浓烈的憎恶之情”错,不是汪林的视角,是作者的视角,“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趁早把他们消灭掉”是反语,表现作者对底层百姓的同情。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都颇具嘲讽意味”错,“‘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是郎华随便说着的玩笑话,没有嘲讽意味。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春意挂上了树梢”是文章的标题。
①从结构看,文章以“春意”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结构谨严,展现了哈尔滨的白天和黑夜的不同场景,“春意”贯穿全文。
②从内容看,“春意”本是暖色的,开头部分,写春意来到哈尔滨,营造了风暖人笑、花开草绿的春天氛围;而下文写叫化子乞讨的可怜、街头卖艺人的艰辛,“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春天是真的来到了哈尔滨,但是这些悲苦的民众感受不到春天,表明“春意”并没有给底层人带来温暖,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期,扩大了审美的张力。
③富有象征意味,意蕴丰富。萧红以“春意挂上了树梢”为题,正是用饱含忧虑的笔触抒写了“春意”下的不平等,呼吁着真正的人间春意挂满树梢,饱含作者对民众的悲悯情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①汪林等尽情享受着春意和乞丐、盲人感受不到春意的对比。“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汪林等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尽情地享受春意,“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象不存在似的”“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扭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而乞丐们艰难讨饭、卖艺,这两方面形成强大反差。
②少数人的彻夜狂欢和多数人痛苦哀哭的对比。一边是少数人彻夜狂欢、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狂歌疯舞,一边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乞丐们饥饿交迫、贫病交加、哀号动地,这地方已没有真正的春天。
③自然的春景的温暖与亮丽与冻坏腿的乞丐无靠的盲人等的悲苦的对比。文章开篇写春意来到了哈尔滨,风暖人笑,花开草绿。在这样春意盎然的背景下,却出现了不协调的一面,“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④作者对两类人不同情感的对比。“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对快乐人群和哀哭人群的不同情感态度形成对比,用饱含忧虑的笔触抒写了“春意”下的不平等,呼吁着真正的人间春意挂满树梢。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惟视其举黜之当否,不以亲疏远迩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是故为君不劳,而为臣甚易:见一善焉,可得详而举也;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见一善焉,若亲与迩不敢举也,见一不善焉,若疏与远不敢去也。众之所同好焉,矫而黜之乃公也;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于是乎有违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愧之名;若然者,俗所谓良有司也。肤受之诉不行于君,巧言之诬不起于人矣。呜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为人向道者,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过也;则曰有司焉,则非有司之过也;则曰今举天下人焉,则非今举天下人之过也。盖其渐有因,其本有根,生于私其亲,成于私其身。以己之不直,而谓人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已矣乎,其终能复古乎!
若高阳齐生者,其起予者乎?齐生之兄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齐生举进士,有司用是连枉齐生,齐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抱负其业,东归于家。吾观于人,有不得志则非其上者众矣,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若齐生者既至矣,而曰:“我未也。”不以闵于有司,其不亦鲜乎哉!吾用是知齐生后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者也。
(节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第四卷》)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道之A衰B上C下D交疑E于是乎F举仇G举子之事H载之I传中J而称美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得明而去也”与“相去四十里”(《鸿门宴》)两句中“去”字含义不同。
B. “为人向道者”与“夫妻向隅,茅舍无烟”(《促织》)两句中“向”字含义相同。
C. “生于私其亲”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私”字含义相同。
D. “东归于家”与“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两句中“归”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称赞古代所说的用人不分关系亲疏远近、唯“宜”是举、公而无私的人,希望复兴古代用人的风尚。
B. 作者批评道义衰微时推举官员避嫌不举 做法,并指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君主、臣子和天下人的过错。
C. 作者认为因自己不正直就认为别人都这样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想根除它实在困难,除非能知命不惑才能改变。
D. 作者从齐生因避嫌不被任用后的表现推断齐生今后一定是个好官,能复兴古道,希望世人能从中得到启迪。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众之所同好焉,矫而黜之乃公也。
(2)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
14. 韩愈认为齐生是一个能改变时风、复兴古风的人,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10. BEH 11. B 12. B
13. (1)(遇到)众人共同喜欢的人,就违心取消他(的任命)(或译为“矫正过错并罢黜他”),认为这样是公正的。
(2)我(的学问)还没有达到,官员怎么会使我受委屈呢?(或译为“官员难道会冤枉我吗”)我将精进我的学业来等待时机罢了。
14. ①不恃才自傲,②不怨天尤人,③善于反省。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等到道义衰微的时候,上司与下属互相猜疑。在这种情况下,举荐仇人、举荐儿子的事情,只能被记载在书传中被称道赞美。
“及道之衰”,是后文“上下交疑”的时间状语,其后B处要断开;
“上下交疑”,是主谓句,结构完整,其后E断开;
“于是乎”是连词,放在后一句的句首,“举仇举子之事”是句子的主语,其后H断开,表示强调;“载之传中而称美之”是“举仇举子之事”的谓语部分,其中的“之”,指代的是“举仇举子之事”。
故选B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去”:舍去,不任用。句意:能够弄清楚后就不任用他。/“去”:距离。句意: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4届新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