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2  2023-11-08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
重庆市巴南区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高2024届 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法国国王亨利四世颁布的《南特敕令》(1598)的开头是这样的:
我们通过这项不可更改的永久性敕令确定和宣布:一方或另一方从1585年3月到我们获得权柄,在之前的困难中或者由于这些困难而做出的一切行动的记忆将被持续抹杀和遗忘,就像它们从未发生过一样。
这项遗忘政策的引入是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宗教战争重新出现。在这场战争中,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胡格诺教徒)对抗了30多年。亨利四世要求他的臣民忘记已经发生的事情,希望为这个饱受创伤的国家带来和平。但这个通过遗忘促进和解的政策只取得了暂时的局部成功。身为胡格诺教徒的亨利四世在1610年被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刺杀。几年后,宗教冲突重新开始。1685年,路易十四废止了《南特敕令》,导致大批胡格诺教徒离开法国。事实证明,前一个世纪的关于战争的记忆是不那么容易遗忘的。
如果忽略是操纵历史真相最简单的形式,那么偏差选择可能就是最常见的形式了。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具有这项技能。没有人需要在指导手册的帮助下在简历中强调我们过去最拿得出手的经历。如果你问12岁的孩子放学后做了什么,他可能会强调他完成的作业,而不是他玩了哪些电脑游戏。
选择性历史叙述可能极具误导性。我可以像下面这样非常真实地描述某个历史事件:重要技术被开发出来,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餐具和个人卫生领域。民主制度蓬勃发展,许多人加入了工会,获得了选举权,社会变得更加公平。许多穷人的膳食得到了改善,他们变得更加健康和强壮。婴儿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上升。酗酒人数有所下降。工作岗位,尤其是女性岗位有所增加,这增进了性别平等。
我在谈论什么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这场战争期间,飞机、不锈钢和卫生巾的技术得到了发展。在英国,全体男性获得了选举权,大约40%的女性也首次获得了投票权。德国、奥地利、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帝国崩溃了,这使更加民主的政府成为可能。许多入士兵的伙食比他们在家里吃到的食物更有营养,其中英国士兵“每天都能吃肉”。当数百万男性被派往前线时,弹药制造和农业生产工作被提供给了女性,充分就业使许多家庭实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生活标准。新的法律降低了酒精的消费量,减少了家庭暴力。英国工党政客、后来担任首相的拉姆齐•麦克唐纳对战争持反对态度,但他也表示,这场战争对于英国社会改革的作用比过去半个世纪工会和人道主义者所做的一切努力还要大。
不过,这些事实不足以完整地描绘一场导致1500多万人丧生的战争。
英国首次试图加入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时,法国总统还是夏尔•戴高乐。戴高乐否决了英国的申请。4年后,英国再次提出申请,但是戴高乐再次提出了反对。在欧共体成员中,只有法国反对英国的加入。
看到戴高乐如此对待一个曾经大力帮助他的国家,许多人感到愤怒,包括戴高乐的亲密同事、法国前总理保罗•雷诺。雷诺向戴高乐写信抗议。戴高乐给他寄了一个空白信封,并在信封背面写道:“如收信人不在,请转到阿金库尔或者滑铁卢①。”戴高乐以这种方式说明了他的历史参考框架。他曾宣布:“我们最大的世仇不是德国,而是英国。”他对历史真相的选择使他的行为对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现在可能依然存在。


浏览完整试题我的一位历史老师曾将历史比作一碗意大利面。他说,许多面条被混在了一起,历史学家需要选择一根面条,将其从其他面条之中抽出来,以便描绘出关于过去的连贯画面。我现在仍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比喻。每根意大利面都是一个竞争性真相:你选择抽出来的那根面条将决定你对过去的理解,而你的理解又会影响你现在的行动。
这不仅仅适用于地缘政治和公司历史。谁没有尝试过重新解读一段关系或一种观点的历史?对过去的理解对于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非常重要。我们的历史塑造了我们的身份,它影响了我们的思考方式。
不过,历史可能是一碗极为复杂的意大利面,有几千根不同的面条可以选择。即使我们现在没有明确的意图,我们也需要从关于过去事件的各种描述中做出选择,因为没有一种叙述能够将可能影响解读的所有人物、行动、细节和外部因素结合在一起。误导者可以仅仅谈论他们发现的一根面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歪曲历史。
关于过去几千年,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是,女性的数量和男性差不多。你无法从历史书中知道这一点。除了圣女贞德、安妮•博林、伊丽莎白一世、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玛丽•居里和其他少数被人记住的名字,传统历史记录的都是男性。历史学家并不是故意将女性排除在他们的叙述之外(尽管一些人可能会这样做)——他们只是觉得女性不像统治国家、指挥军队和领导叛乱的男性那样重要。大多数普通人也是如此:历史书很少讲述他们的故事,尽管他们的信件、日记和记录保存了下来。
当你叙述你非常了解的地点或组织的历史时,你也常常不得不漏掉这段历史的大多数元素,你没有时间描述所有的会面、交易、报告、成就、失败、混乱和建议——即使你还记得所有这些事情。所以,你会很自然地进行选择。通过选择,你改变了历史。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注]①阿金库尔战役是1415年10月25日,英军和法军在法国圣波尔县(现加来海峡省)阿金库尔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结局是英军获胜。滑铁卢战役是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决战,结局是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是为了告诉人们法国以后不会再发生宗教战争,进而给法国带来和平。
B.偏差选择是每个人必须习得的技能,让人能够在没有特意指导的情况下就会强调他最为优秀的方面。
C.拉姆齐•麦克唐纳采用竞争性真相评价“一战”对英国社会改革的作用,容易对大众产生误导。
D.人们会很自然地有选择地叙述某段历史,所以即使他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提到十二岁孩子可能会强调他放学后完成的作业而不是他玩的游戏,是为了证明偏差选择是操纵历史真相最常见的形式。
B.纷繁复杂的历史信息就像是一碗意大利面中几千根不同的面条,误导者往往只通过选择其中的一根加以描绘,因而会歪曲历史。
C.对历史的曲解可能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致,也可能是误导者的有意所为,历史叙述者会有目的地做片面选择,他们更无法做到全面叙述。
D.有证据表明,几千年来,男女比例差别不大,但这一事实还是被绝大多数历史记录者做出偏差选择,因此女性故事很少被记录下来。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偏差选择操纵历史”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司马懿征辽东胜利后,认为辽东偏远不好控制,就把此地大量的原东汉居民迁入内地,这个决定使高句丽和鲜卑人大量涌入,彻底动摇了朝廷在辽东的控制力。
B.清朝咸丰年间,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初期总是战败,其给咸丰皇帝的奏折上写道“屡战屡败”。但幕僚把它改为“屡败屡战”。咸丰帝看后褒奖了湘军的勇武精神。
C.清朝末年,清政府规划沿京杭大运河修建津浦铁路,途径扬州,但扬州的乡绅以破坏风水为由反对,于是改走洪泽湖以西。后来,扬州从“扬一益二”衰变为一个旅游城市,而蚌埠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一座大中型城市。
D.德国杂志《鹰》:对我们德国人来说,“敦刻尔克”一词将永远表示史上最佳大型歼灭战的胜利。不过,对于当时那里的英国人和法国人来说,这个词语将会使他们终生记住一场过去任何军队都没有遭受过的沉重失败。
4.文中引用戴高乐写给保罗•雷诺信件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后真相时代,人们怎样才能避免竞争性真相的误导?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童年合欢花
肖复兴
第一次见到合欢,在台基厂。从我家出来,往东走不远,穿过后河沿,正对着的就是台基厂。这是一条老街,明朝建北京城时,工部设立备料的五大厂:台基厂、大木厂、黑窑厂、琉璃厂和神木厂。台基厂是唯一建在内城的,离皇宫很近。台基厂北口,即是长安街,和王府井遥遥相对。这条街两旁种的行道树便是合欢。
那一年暑假,我马上读五年级,自觉得长大了,第一次去王府井,因为王府井南口有当时北京最大的新华书店,我想到那里看书、买书。刚进台基厂南口,一眼看见合欢,满树开满的那种花,我从来没有见过。不是常见过的红色、猩红色和粉色,是那种梦一样的绯红色,毛茸茸的,那么轻柔,仿佛一阵风吹来,就能把花都吹得飞起来,像跳着芭蕾舞一样,轻盈地飞满天空。台基厂整条街两旁,都漂浮着这样绯红色的云朵,我像走进童话的世界。
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我怎么也忘不了那种花。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那一年的暑假,我常走那条街,为去新华书店,更为看合欢。
有一天下午从新华书店出来,走到台基厂的时候,光顾着抬头看花,没留神撞到一个人,是一个中年女人,个子很高,微微发胖,面容白暂,很漂亮,穿着也很漂亮的连衣裙。我连忙向她道歉,她笑笑,没说什么,只是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发,便向前走去。我跟在后面,好几次想快走几步超过她,赶紧回家。不知怎么搞的,总不好意思,就这么一直跟在她后面,看看合欢的花影落满她的肩头,连衣裙的裙摆被风微微吹起。
她就那么不紧不慢地在我前面走着,没有想到,她走过台基厂,走过后河沿,走到我家住的那条老街,居然也是往西拐,一直走到我读书的前门第三中心小学,走到乐家胡同的时候,拐了进去。我愣愣地站在乐家胡同口,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尽头。好长时间,我都弄不清当时我为什么望着她的背影,望了那么久。


展开余下试题暑假过后,开学第一天,上学路上,我居然又遇见了她。和她擦肩而过的时候,她又冲我笑笑,好像也认出了我。但是,没有和我说话,也没有摸一下我的头发。
以后,几乎每一天清早上学的路上,总能遇见她,每一次,她都冲我笑笑。笑得很和善,很慈祥,很好看。在以后的日子里,回想起每天上学路上和她的邂逅,我才发现,是自己的潜意识里,觉得她的样子、她的笑,像是妈妈的样子、妈妈的笑。其实,早在我五岁的时候,妈妈去世了,妈妈的样子、妈妈的笑,我没有一点儿印象。直到有一天上学的路上,看见她向我走过来,有几个小孩子从我身边跑过,一边叫着方老师,一边向她跑过去,我才知道,她是老师。进乐家胡同不远,是贾家花园小学,我们院里的孩子,有在那里上学的。自从知道她是贾家花园小学的老师,不知怎么搞的,我异想天开,总想转学到贾家花园小学,她当我的老师才好。只是,这样的念头,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贾家花园小学是私立学校,家里花不出那样多的学费。
我和这位漂亮的女老师每一次上学路上的邂逅,都会让我忍不住想起第一次和她在台基厂合欢树下的相撞。长大以后,几乎每一次看到合欢,总忍不住想起她。尽管她从来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我并不了解她,对她一无所知。但是,她那温和、善良、慈祥又美丽的笑容,温暖了我小学五、六年级两年的时光。她是我苦涩寂寞童年的一束光,让我对母亲对未来对美好充满想象乃至梦幻。
读中学以后,我再没有见过她。偶尔,我会想起她。高一那年的暑假,我重走台基厂,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书,绯红色的合欢依旧满树轻柔地飘浮。我再一次想起了她,写了一篇作文《合欢》。
1973年秋,父亲突然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北京,一时待业在家,母校第三中心小学的校长,好心要我去代课。
第一天早晨上课,走过乐家胡同的时候,我再一次想起了她,甚至幻想,会不会像小时候能再次遇见她?乐家胡同已经改名同乐胡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心里想,不知道动荡的前些年她的情况怎么样,她是那样的时髦,漂亮。台基厂街两旁的合欢树,说开的花太过缠绵,是资产阶级的树而被砍伐一空。粉碎“四人帮”后,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合欢路口》。我将合欢树,从台基厂移植到我家前这条老街;我和她在合欢树下重逢。这是我一直的愿望。
如果有什么花可以象征一个人的童年,合欢,是我的童年之花。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光顾着抬头看花,没留神撞到了方老师,对于“我”的道歉,她“笑笑”,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发,表现了她的和善、大度与睿智。
B.文章先写“我”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却弄不清凝望的原因,后写到“我”发现“她的样子、她的笑”像是妈妈的样子和笑,文章层层深入,情感逐步增强。
C.与方老师第二次相遇、擦肩而过的时候,她冲“我”笑笑,但再没有摸一下“我”的头发,说明她并没有记住我,从而让“我”感到非常失落。
D.“不知道动荡的前些年她的情况怎么样,她是那样的时髦,漂亮”——委婉表达了“我”的美好祝愿:岁月的长河中方老师青春永驻、笑容依旧。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详细描述台基厂的布局,既是为了引出长安街两旁种植的行道树合欢,又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让读者身临其境。
B.描写“我”第一眼看见的满树合欢像梦一样的绯红色、毛茸茸的、那么轻柔,充满诗情画意,为下文方老师的出场渲染出温馨的氛围。
C.写几个小孩一边叫着方老师,一边向她跑过去,衬托出方老师的和善、慈爱,从而引发“我”转学到贾家花园小学的强烈企盼。
D.文章中反复描写方老师的笑容,突出了方老师的性格特征,指出像极了妈妈的样子,从而揭示她留给“我”印象如此深刻的原因。
8.为什么说“合欢,是我的童年之花”?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9.文章的标题是“童年合欢花”,作者为什么要写高一暑假以及后来到母校代课时等的情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新州司马卢杞遇赦,移吉州长史,谓人曰:“吾必再入。”未几,上(唐德宗)果用为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应草制,执以白卢翰、刘从一曰:“卢杞作相,致銮舆播迁,海内疮痍,奈何速迁大郡!愿相公执奏。”输等不从,更命他舍人草制。乙卯,制出,高执之不下,且奏:“杞极恶穷凶百辟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何可复用?”上不听。补阙陈京、赵需等上疏曰:“杞三年撞权,百揆失叙,天地神祇所知,华夏、蛮夷同弃。倘加巨奸之宠,必失万姓之心。”丁巳,袁高复于正牙论奏。上曰:“杞已再更赦。”高曰:“赦者止原其罪,不可为刺史。”陈京等亦争之不已,曰:“杞之执政,百官常如兵在其颈。今复用之,则奸党皆唾掌而起。”上大怒,左右辟易,谏者稍引却。京顾曰:“赵需等勿退,此国大事,当以死争之。”上怒稍解。戊午,上谓宰相:“与杞小州刺史,可乎?”李勉曰:“陛下欲与之,虽大州亦可,其如天下失望何!”壬戌,以杞为澧州别驾。使谓袁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又谓李泌曰:“脱已可袁高所奏。”泌曰:“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舜之不逮也!”上悦,杞竟卒于澧州。
四年春二月,李泌自陈衰老,独任宰相,精力耗竭,既未听其去,乞更除一相。上曰:“朕深知卿劳苦,但未得其人耳。”上从容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曰:“卢杞忠清强介,人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曰:“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倘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颜真卿于死地,激李怀光使叛,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杞极恶A穷凶B百辟疾之C若仇D六军思E食F其肉G何H可复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播迁,指迁徙、流离,此处指卢杞做宰相期间,导致皇帝流亡在外。
B.速,突然、迅速,与《六国论》中“始速祸焉”中的“速”词义相同。
C.辟易中的“辟”通“避”,为通假字。《论语》中的“知者不惑”也有通假字。
D.何由,即由何,宾语前置,《将进酒》中“主人何为言少钱”中有同类倒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杞在遇到大赦调任吉州长史时颇为悲观,因为他认为自己必定会再次入狱,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事却并不像他事先所预料的那样。
B.应命起草诏书的袁高反对让卢杞担任饶州刺史,他找到宰相卢翰、刘从一并明确地表明自己反对的理由,希望二人能够坚持上奏。
C.陈京、赵需等上表,认为卢杞独掌大权三年之久,祸乱朝政,罪行很大,如对卢杞这样的巨奸加以宠幸,将会失去天下百姓的心。
D.卢杞当政之时,百官常常内心深感恐惧,感觉随时可能会遭受杀身之祸,这也是陈京等人极力反对再次起用卢杞的一个重要原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谓袁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
(2)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舜之不速也!


展开余下试题14.四年春二月,在与唐德宗谈论卢杞时李泌是从哪几个方面答复的?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守岁①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②。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 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 少年犹可夸。
[注]①1061年,朝廷任命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遇到年终,写了这首诗寄给弟弟苏辙,苏辙此时在京师侍奉父亲。②挝: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把“垂尽岁”比成“赴壑蛇”,化虚为实,用游向幽壑、势不可挡的长蛇喻指华年已逝、容颜衰老的人。
B.“儿童强不睡”,描写儿童被强迫着遵循守夜的风俗,后来还是相守着在夜间笑语喧哗。
C.诗人善于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且”“畏”二字将诗人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致入微,表达了时光流的无奈。
D.诗歌语言晓畅,情感富于变化,最终表达出诗人愿与弟弟共惜年华,积极奋发,不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的愿望。
16.清代纪昀称此诗写出了“真景真情”,请分析本诗中的“真景”对表现“真情”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2)《大学之道》中点名获得知识途径的句子是:“ , ”。
(3)《老子》指出自我夸耀害处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换一种方式认识黄文秀,不同于以往 ① 的英模题材剧,《大山的女儿》情节跌宕起伏,节奏飞快,艺术表达新奇,开场就以倒叙手法将观众的情绪迅速拉到顶点。暴雨之夜,黄文秀独自驾车行驶在崎岖山路上,父母担忧行程中的女儿,百坭村同事不停打电话,挂念她的安危,村民们祈祷着她的平安,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该剧开篇用急促紧张的镜头真实再现了黄文秀生命的最后时刻,令人心痛。然而故事讲到这里,导演却 ② 地采用了打破第四面墙的电影语言——杨蓉饰演的黄文秀直接面对镜头,像对观众诉说一样,平静地介绍自己:我叫黄文秀,由此拉开了她30岁的无悔青春。
《大山的女儿》作为脱贫题材剧,无论是人物造型,故事场景还是人物表演都返璞归真,让观众 ③ ,直言土味十足,有《山海情》般的美学质感。没有美颜、没有美白、没有磨皮。剧中人物皮肤黝黑,穿着朴素,都以真实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非常接地气。崎岖的山路、绿色的大山,美丽但也贫苦,去一趟村里就要十几公里,不开车根本不行,村里也是萧瑟破败,当时广西百坭村的风貌也在剧中真实呈现,有着鲜明的“粗粝”感。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改成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I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 A ,使得小说家笔下的故事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叙事要引人入胜,就要找到一个好的立足点,也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对于故事的发展,叙述者可能置身其外,也可能身在局中。比如,铁凝《哦,香雪》的叙述者隐身于故事之外,鲁迅《祝福》中的“我”则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 B ,能够带来不同的叙事效果。
①叙事要引人入胜,就要注意情节的曲折起伏。②如《水浒传》里林冲的故事,③从“误入白虎堂”到“刺配沧州道”,④抑扬顿挫,扣人心弦,⑤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⑥同时,还要注意情节的情感,⑦如《祝福》中的祥林嫂,⑧一步步走向“末路”的过程中,⑨又有着求生的挣扎,⑩这就使得她的故事能导致读者的心灵震撼。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精彩的人生需要设计,我们应该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并以此确定自己前进的路径,即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出一种预见性的设计;也有人认为,对于人生,与其执着于设计自己的未来,不如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多种可能,因为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不确定性,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 以“人生是否需要设计”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 2 3 6 7 10 11 12 15
C A B B B BDG B A B
解析
1.A.“是为了告诉人们法国以后不会再发生宗教战争”错,根据原文“这项遗忘政策的引人是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宗教战争重新出现”“但这个通过遗忘促进和解的政策只取得了暂时的局部成功”可知,颁布《南特敕令》是为了让人们忘记这段毁灭性的宗教战争,而不是告诉人们法国以后不会发生宗教战争,选项主观臆断。
B.“偏差选择是每个人必须习得的技能”错,原文是“如果忽略是操纵历史真相最简单的形式,那么偏差选择可能就是最常见的形式了。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具有这项技能”,可知偏差选择是人们天生就具备的,不需要后天习得,选项曲解文意。
D.因果倒置。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是因,“人们会很自然地有选择地叙述某段历史”是果。
2.A.“是为了证明偏差选择是操纵历史真相最常见的形式”错,根据原文“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具有这项技能。没有人需要在指导手册的帮助下在简历中强调我们过去最拿得出手的经历”可知,文章提到十二岁的孩子可能会强调他放学后完成的作业而不是他玩的游戏,是为了证明人们天生具有进行偏差选择的能力。
3.根据文意可知“偏差选择操纵历史”是指带有主观性的选择叙述,以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的选择性叙述。
A.“彻底动摇了朝廷在辽东的控制力”不是司马懿有意要操纵的历史,所以不能支撑“偏差选择操纵历史”这个观点。
B.“幕僚把它改为‘屡败屡战’”是幕僚带有主观选择的改变,是想让湘军战胜太平军,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偏差选择操纵历史”这一观点。
C.扬州乡绅反对津浦铁路途径扬州,不是他们为了操纵历史而做出的选择,所以不能支撑“偏差选择操纵历史”这个观点。
D.只是强调德国和英法两国对于“敦刻尔克”的不同理解,所以不能支撑“偏差选择操纵历史”这个观点。
4.①许多人都把英国看作是曾经大力帮助法国的国家,而戴高乐偏偏记住英国打败法国的历史。②用典型事例证明人们习惯于用竞争性真相看待事情,这些竞争性真相又影响了人们当下的选择和行为。
5.①认清片面性真相是必然客观存在的事实,历史可以被无限改写,而偏差选择是操纵历史真相最常见的形式,所以要有意识地注意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市巴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