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0 2023-11-08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
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大题23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3.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
4.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饿了么”的全职骑手2017年月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能力出众的“单王”月收入甚至可达3万元,这已远超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者的月均薪资。据报道,2018年富士康工人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更何况普通制造业工厂根本拿不出富士康这么高的工资。结果就是:人往高处走,制造业则招不起人。
外卖骑手平均年龄在26-30岁之间,35岁以下占近70%。富士康27万名员工中,30岁以下的员工占到59.65%,看上去还算和外卖行业旗鼓相当,但相比2012年,青年人的比例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不能吸引年轻人是对制造业的致命打击,一个失去年轻人的行业将会如同一潭死水。
不妨参考一下美国的情况。1970年后,美国传统制造业所在的“铁锈八州”人口增量严重放缓,反倒是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三州人口激增。“加德佛”三州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此次人口大迁移,其实是就业人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结果,被称为“服务业革命”。因此,外卖行业从制造业抢人,从本质上说,属于中国式服务业革命中的一个具体场景。
(摘编自吴晓波《为什么几百万中国年轻人愿意送外卖不想去工厂》)
材料二:
制造业工厂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日益完善,从根本上削减了工厂对普通工人的用工需求。根据对国内2000家企业的调研,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为19.6%.在技术迭代的形势下,外卖员成了国内制造业工人转行的主要选择之一,由工人转行的外卖员成了行业主流。
受疫情影响,今年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明显,但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各技术等级或专
业技术职称的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2.0。尽管如此,收入相对较高的技工,依旧很难成为年轻人的优先职业选项。从一个基层劳动者的角度看,在大致相当的薪资区间,相比能快速入行的快递外卖员,花费更高的培养成本、冒着更大风险去学习高级技工,则显得投入产出比太低。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快递外卖员们,也很难找到快递行业之外的工作。
从整体上看,中国制造业的年轻劳动力就业确实在萎缩,新经济下的新兴服务业更能吸引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更重视工作性价比、岗位尊重、工作环境等因素,工厂要想留住年轻人,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提升。
(摘编自赵一苇《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中国的制造业怎么办?》)
材料三:
最近,“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些媒体将某些工业生产厂家的用工荒与外卖送餐骑手数量迅速增长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表面看似有理,实际上不合逻辑。
在相对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向体现了市场的价值取向。外卖送餐骑手巨增和工业生产用工荒,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是劳动力市场流动和选择的结果。那些“宁愿……也不……”式的思维,其实还是受另一个非市场的价值标准支配着,这种认为去工厂高于当骑手的价值取向是那么令人不安。
浏览完整试题
然而,市场的无形之手正是通过配置资源来不断提高市场效率的,配置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劳动力市场价值的过程。工业生产用工荒,实际上反映了工业生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价值倒挂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在减少外卖骑手的数量和收入上打主意,也不能在其他行业制造挤出效应以迫使劳动力转向工业生产行业,而只能顺应劳动力市场的行情,要么给劳动力以应有的价值,要么转业。那种“给6500元月工资还招不来一个成衣厂普工”的说法就多少显得矫情。6500元还招不来工,说明一个普工的劳动力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当然,个中原因并非仅仅是用工者付酬问题,更多的是整个市场价格信号体系以及税收、劳工保护、社会管理等体制性问题,而这也正是中国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理由所在。跳出“宁愿……也不……”式思维,才能找到工业生产用工荒的症结。
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作为新业态的组成部分,外卖送餐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前景看好,社会效益也同样很好。不能将这种市场现象与用工荒对立起来,进而做出损害外卖行业发展以补救工业生产用工荒的蠢事。
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街道或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中,快递车辆几乎抬眼可见。流通产生价值,流通实现价值。外卖送餐骑手是物流行业的劳动力,物流业是工业生产的延伸,是工
业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外卖送餐行业发展迅速,说明其找准了市场需求,其结果是极大地扩容了餐饮市场空间,既提升了市场效率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关数据显示,仅美团外卖一家的日订单就达2400万,维系着360多万家商户和60万外卖骑手的生计,三成骑手月收入5000元以上,此外去年还有200多万兼职外卖骑手从平台获得了收入。这样的市场规模,吸引那么多“宁愿”的年轻人,奇怪么?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为什么有人惊诧于年轻人宁愿送外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物流外卖等服务业吸纳了普通劳动力中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已高于服务业。
B.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不超过两成,其他的岗位必须使用人工,所以才出现用工荒。
C.技工的薪酬相对于普通劳动力岗位虽高一些,但培训的成本也比较高,有一定的风险,因而难以吸引年轻人。
D.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前景良好,而传统制造业已是一潭死水,这都是市场作用下优胜劣汰的结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外卖行业从制造业“抢人”是必然的,不应人为阻挡。
B.发达国家服务业革命已先行一步,中国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要有所借鉴。
C.美团能吸纳数百方骑手的原因是外卖骑手的从业门槛低,不需要专业技能。
D.“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危及中国制造业的壮大发展。
3.下列对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在文中无据可依的一项是(3分)
A.现代服务业将会吸纳更多的普通劳动力。
B.服务业和制造业薪酬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C.工厂通过自我提升能够重新吸引年轻人。
D.市场配置资源使制造业劳动力价值提升。
4.材料一和材料二话题相同,表达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分)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误 会
柳 青
那是落雪季节。我在一次考察旅行中,到了一个乡镇,是在后方,当我在八路军兵站医院和那里的政治委员谈毕话,已是黄昏。天气很冷,我想吃一点东西,就跑到一家小饭铺里。
在那里,我和他初次相遇。
他年约二十四五岁,瘦长的脸上长着一张长嘴巴,不但嘴巴长,而且似乎很多嘴,能同各种的人谈各样的话,看他那憔悴的容颜,一身灰布棉军衣整齐的样子,我想他可能是兵站医院的休养员。
坐在饭铺小炕凳时,我咒骂这令人生厌的雪天。山头上、街道上、院子里……到处是白茫茫的。
“好同志,就这天气,前方一样要打!”那个长嘴巴漠然地说着。
他开始问我“贵姓”和“哪一部分”一类的见面话。我看他的样子,并不懂我说的“部分”。因为在这个偌大的战争中,“部分”实在多极了。不过,他好像由我出身的地方判断,我并非什么坏蛋,因此,他很高兴和我谈。
“很辛苦吧,嘿嘿……”当他知道我长足旅行时,他不甚健康的脸和善地笑着。
开始筹饭时,我递给他一支烟,他谦逊地接受了。吸着烟,我们渐渐谈得很亲热,仿佛老友相遇。
“你哪部分的,同志?”我问。
“一一五师!”他说。
“一一五师哪部分?”我接着问。
“听说现在归陈支队了。”他看我的脸,吸了两口烟。
“那么,”我说,“你是挂了彩在这里休养的。”
“对!”他点头说,“快好了,个把月工夫就回前方去。”
一切都表现得很直率,我想:假若问他是怎样挂彩的,也许可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但是他等待的两碗水饺,这时端来了。他扔掉烟头子,就将一碗摆到我这边来,示意我吃。我坚持不扰他。他也就安然地吃起来。他身体很虚弱,吃着吃着就满头汗珠。他用手揩一揩额头,擦一擦眼窝,向我解释着:他开刀才十多天。大腿上子弹是取出去了,可身体还没复原。他想多吃点好东西,早点好了就回部队去。
吃过饭,他就比山说水地回答我怎样挂彩的问题。
那是一九三八年九月十四日。他们一营人在薛公岭截击日本汽车。薛公岭是座乱石山,汽车路一转一弯、一上一下地盘着这座山。这一回,日本汽车要从东边到西边去。
“这儿,你看!”他用食指在桌上画着,“这边一道沟,这边又一道沟,汽车路就在这中间通过。我们占领了这两道沟旁边的这个山头,这个山头……日本汽车过来了,这边沟里就打;往这边冲,这边也打;往山头上冲,山头也打。这样,他们就上了我们的摆布……”他停了,缓了一口气说,“这回搞到的东西可多啦,枪呀,炮呀,白米呀……”
“那么,你是怎么挂的彩呢?”我问,忍不住笑。
“你不要忙啊!”他改变了坐姿说,“战斗快解决时,我听见渠里有人呻吟,原来是一个同志挂了彩,我就背他往上走。猛然觉得大腿上一痛,血就淌出来了……”
“血就淌出来了”“个把月工夫就回前方去”“就这天气,前方一样要打”……我几乎把他的话都在脑子里转了一遍。我竭力想了解他。
展开余下试题
“你参加八路军几年了?”
“四年了。”他说。
“四年了!你是不是……”我考虑着词句问,“你是一个党员,是不是?”
看他的眼色,他见怪我了。
“不是……”他迟疑了一下回答。
我觉得空气很不自然,想找别的话头来改换一下。“陈支队里有多少人呢?”我问。
“咱也不晓得。咱下火线多时了。”
他简单地说了这一句,看了看我的脸。这样,空气依然是不愉快的。
我自认我的态度是无邪的,一个想写点文章的人要求知道得更多更清楚的态度,而他却好像有了什么心事。当我用八路军生活很苦一类的话对他表示同情时,他竟开始说起反话来,说着一些同起初显然矛盾的话。
“八路军太苦,真不想干了……”说话完全没有讲他挂彩时的庄重。
一会儿,我要的面条也端来了。他看了看天色说:“天黑了。你吃饭,我要回去了。院部还要查房哩。”他付过饺子钱就走了。
当我正要起身回住室时,一道电光直向饭铺的门,接着进来一群人。我看他们一共五个人:一个拿电筒的,好像是头目;两个背步枪的,还有两个徒手,其中一个就是长嘴巴。他这时做出凶狠的样子,长嘴巴更长了。
拿电筒的将电光在屋里兜了一圈,问长嘴巴:
“在哪里?在这里?”
“就这个!”他两只眼睛死盯着我回答。
我是有根有底的——哪里来哪里去,办什么事,带护照……可没办法,那个长嘴巴又多嘴起来了,好像我们结了冤仇一样。
“带护照不干正经事的可多啦!”他那长嘴巴很快地煽动着。
拿电筒的很稳健,用半命令式的口气说:
“既然你讲认识我们的政治委员,就麻烦你踏踏雪,跟我们去院部一趟吧!”
我们披着雪花,踏进院部门槛时,那天同我谈了一下午的政治委员就从桌前站起来,惊奇地叫着:
“啊——捉了这样一个汉奸!”
“哈哈……”他和我的笑声重叠着。
政治委员向我解释误会,说有个休养员报告街上有个人,可能是汉奸。他表示他恨极了,说非把他抓住不可。
“没关系。”我一直微笑着,感到这误会很使我愉快。
不久,我要辞别了。当我转到门口大院子时,后边雪上有些微小动静,转头一看,那个长嘴巴不声不响地赶上来了。我听见他说话的声音——很小声的抱歉音调,他说完,还继续跟我一齐走着,暗中找寻着我的手,找到一只就握住它。在那落雪的夜间,我只感到他的手才是温暖的——不,是我的心感到他的心是温暖的!
一九三八年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来后方考察旅行的目的是写点文章,因此我对长嘴巴挂彩的故事饶有兴趣。
B. 吃饭时满头汗珠、讲故事时缓了口气,表明长嘴巴伤情不轻,身体依然虚弱。
C. 面对我的不断追问,长嘴巴说起反话来,这表明他开始对我的身份产生怀疑。
D. 这次误会让我看到了后方战士的斗争风貌,给了我别样体验,因此心生愉快。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长嘴巴来称呼休养员,既强化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又使他的告密行为显得合理。
B. 长嘴巴讲述薛公岭战斗时,破碎的语言配上比划的动作,贴合人物的身份与心情。
C. 小说中人物对话占较大篇幅,使情节更为集中紧凑,同时又有助于人物形象刻画。
D. 小说表现敌我斗争,回避正面战场的描写,而选择叙写后方平凡小事,选材独特。
8. 在接触过程中,长嘴巴对我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 请谈谈小说是如何围绕“误会”把故事讲得曲折生动的。(4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本题20分)
材料一:
凡世莫不以其所以乱者治,故小治而小乱,大治而大乱,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奚谓以其所以乱者治?夫举贤能,世之所治也,而治之所以乱。世之所谓贤者言正也所以为善正也党也。听其言也,则以为能;问其党,以为然。故贵之不待其有功,诛之不待其有罪也。此其势正使污吏有资而成其奸险,小人有资而施其巧诈。初假吏民奸诈之本,而求端悫其末,禹不能以使十人之众,庸主安能以御一国之民?彼而党与人者,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上举一与民,民倍主位而向私交。民倍主位而向私交,则君弱而臣强。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彼言说之势,愚智同学之,士学于言说之人,则民释实事而诵虚词。民释实事而诵虚词,则力少而非多。君人者不察也,以战必损其将,以守必卖其城。故有明主忠臣产于今世而散领其国者,不可以须臾忘于法。破胜党任,节去言谈,任法而治矣。使吏非法无以守,则虽巧不得为奸;使民非战无以效其能,则虽险不得为诈。夫以法相治,以数相举者,不能相益;訾言者,不能相损。民见相誉无益,相管附恶;见訾言无损,
习相憎不相害也。夫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臣故曰:法任而国治矣。
(节选自《商君书•慎法》)
材料二: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着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节选自《韩非子•定法》)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出恰当的字母。(3分)
世A之B所C谓D贤E者F言G正H也I所J以K为L善M正N也O党P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贵,使……显贵,与《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不贵难得之货”的“贵”字意思相同。
B.资,凭借,与《谏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的“资”字意思不相同。
C.御,治理,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御”字意思不相同。
D.倍,背叛,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鞅以任用贤人为例,阐明了国君依照法度来提拔臣民,才可能减少小人施展巧诈、臣民倾向私交的情况,利国利民。
B.商鞅认为如果树立了官民进行欺诈的根本,是不该希望他们长出端正诚实的枝叶的,以此告诫君主不能用乱国之法治国。
C.君主运用法度治理国家能够让百姓相互监督,依附坏人但不损害他人,进而达到喜爱而不偏私、憎恶而不贬损的至高境界。
D.韩非子以穿衣和吃饭对人的生存的影响来类比申不害和商鞅二人的学说对治理国家的影响,使说理通俗易懂且具有说服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2)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14.韩非子说申不害、公孙鞅二家之言“不可程”,请简要说明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展开余下试题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注〗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杜二:杜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日题诗寄草堂”,起句便单刀直入点题。“遥怜故人思故乡”,“遥怜”的“怜”,正是表示二人感情的字眼,通篇都围绕这“怜”字生发展开。
B.春天到时,柳叶萌芽,梅花盛开,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但在飘泊异地的游子心中却“不忍见”,一见就“断肠”,感情不能自已。
C.“身在南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这让远离京国,身在南藩的高适始料未及,因而诗人心中充满忧虑。
D.本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浑朴自然的语言中蕴藏着肺腑之情,抑扬变换的音调,很好地传达了起伏跌宕的感情。
16.有评论家认为,像本诗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请结合全诗理解其中复杂的“胸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以形写声,生动描绘出了乐声的动听悦耳和变化多端。
(2)《过秦论》中九国之师武器锋利尖锐,而陈涉之徒手中只有“ ”之类简陋至极的武器。
(3)《诗经•采薇》是一首戎卒返乡诗,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这种情感表达的评价是“ ”。
(4)《将进酒》中,李白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以“ ”的消极办法来否定反抗权贵。
(5)《燕歌行》中“ ”一句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刚强的原因是“ ”。
(7)李华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全国非著名教师魏爱民老师认为可以直接用古人的七律诗句,比如“ , ”就很好。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从 2002年“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启动,到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和努力,非遗保护的中国方案取得了 ① 的成就。
时至今日,饱经岁月沉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再被 ② ,进而成为流行于当下、传承创新的经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成为传承非遗老手艺的新匠人。
近年来,渝北区90后花丝镶嵌技艺传承人辜国强一直都在思考非遗“破圈”的可能。他在传习技艺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进行创新,创作出许多紧跟时代、鲜活有趣的优秀作品,令人耳目一新。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使辜国强的花丝镶嵌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鲜明。辜国强的得意之作“凤引九雏”是一件仿明末诰命夫人的凤冠头饰。凤冠流苏触角轻颤,玉石璀璨,华贵精美。冠上的龙、凤、流苏都可单独拆卸,每一样也可单独搭配发髻装饰,增加了头冠的实用性。出生于1986年的黑龙江省级非遗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解永亮在注重各种表现技法的深度融合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反映民族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鱼皮画作品。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出修改后正确的选项。(3分)
A.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使辜国强的花丝镶嵌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具有浓郁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B.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辜国强的花丝镶嵌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C.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辜国强的花丝镶嵌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具有浓郁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D.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使辜国强的花丝镶嵌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鲜明。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2小题,9分)
家是国的基础,① 。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与“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以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原乡。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② ,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贡献,③ ,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21.下列各句中使用的省略号和文中画波浪线语句中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小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你……你们……快去看看,出事了!”
B.四季轮回、花开花落、潮涨潮落……自然界的周期重演每天都有。
C.母亲哼唱着《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
D.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
22.请在文段画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写一段文字记录心情,拍一段视频记录生活,贴几张图片记录点滴……近年来,各类“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衍生,深入日常、融入生活。
但“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也滋生了一些新问题。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自媒体”乱象不断、花样频出,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扰乱了网络秩序。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对于整治“自媒体”乱象,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A项,“绝大多数”于文无据 ; B项,其他岗位培养成本高,风险大; D项,“已是一潭死水”有误,原文为“将会如同一潭死水”。
2.C 以偏概全
3.B
4.材料一从年轻人职业选择的角度,分析了他们宁送外卖不去工厂主要原因是薪酬差距和服务业革命。材料二从制造业的角度,分析了技术迭代形势下工人转行外卖主要原因是教育程度偏低和缺乏专业技能。(共4分。每点2分)
5.①首先
上一篇: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上海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重庆市渝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