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余下试题生养孩子不易,命名权可不是比黄金还珍贵吗?《诗经》早已检索,《史记》也已参看,能征求的意见也都征求了,这个过程,可不比十月怀胎轻松。可是,苦思冥想,怕还是挡不住大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据报道, 2010年后的男孩,子轩、雨泽、宇轩遍地,女孩则多有子涵、雨涵、欣怡。这些重名,再次说明审美是时代雾气下的露珠。有网友因此调侃,50年后的场景怕会是:“子萱大妈,去跳舞啦”“子璇大妈好巧啊,你也来啦”“子旋大哥,您老也来凑热闹啦”。 (摘编自何鼎鼎《在姓名中辨认时代的脉动》) 材料三: 出生姓名是人格尊严的稳定起点。首先在于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关键基础,而这个基础的起点是姓氏,因为姓氏是标示家族血缘的文字符号。在现代国家,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也是一种法律制度。子女的姓氏不是父母无拘无束自由选择的,而是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制。以往多数国家都在婚姻法中规定“一家一姓”原则,旨在保障家庭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和同一性。到了20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强制要求妻改夫姓,子女随母姓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 出生姓名是人格尊严稳定起点的另一层含义在于,一个新生儿不仅需要家庭的呵护,也需要宪法保护其人格尊严。姓名是人格的一部分,姓名体现的人格尊严不在于姓名有多么高雅、独特或者响亮,而在于稳定。对于一个新生儿而言,最重要、最基本的人格尊严莫过于随父姓或随母姓,登记于这个家庭的户籍本中,在法律上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分子。一个新生儿需要有一个安定、稳固的起点,才能自由发展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随父母姓氏正是这个起点。 与姓氏不同,宪法对于名字没有强制性要求,父母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子女的名字。当然,自由并不等于无拘无束,因为每个儿童都需要获得正常的名字,作为其人格自由发展的稳定起点。汉字博大精深,用规范汉字取名足以容纳父母的意愿和情感。 (摘编自刘志鑫《称姓取名,不只是私事儿》)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只要不给生活带来困扰,任何汉字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到姓名之中。 B. 姓名的流变史是一部社会发展史,所以姓名必然反映某方面的时代特征甚至形成普遍定势。 C. 姓氏过去是标示家族血缘的文字符号,如今它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法律制度。 D. 出生姓名是人格尊严的稳定起点,新生儿不仅需要家庭呵护,也需要宪法保护其人格尊严。 6.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盂仲叔季”等传统文化式取名,与宇轩、诗涵等流行文化式取名比,前者更有文化,后者更洋气。 B. 重名现象,并不是否定父母给孩子取名时追求个性化的初衷,而是凸显了时代审美对个体的影响。 C. 新生儿如果不能随父母姓氏,不能有正常的名字,那么就会影响他自由发展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受流行文化影响的一代人为孩子取名,但两文作者对其感情倾向并不一致。 7. 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农耕时代,农民们取的名字常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有关,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水生”“根发”等。 B. 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名字或许取自《孟子》名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大气恢宏,寓意深远。 C. 以南宋历史为背景的《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杨康这两个名字,寄寓“靖康耻,犹未雪”之意。 D. 改革开放初期,“富起来”是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于是“帮富”“永旺”等名字比较受人青睐。 【答案】5. D 6. A 7. B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 能力。 A.“任何汉字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到姓名之中”过于绝对。由原文“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或者给生活带来困扰,符合顺口好记易写等基本的标准,任何汉字都可以自由使用”“与姓氏不同,宪法对于名字没有强制性要求,父母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子女的名字。当然,自由并不等于无拘无束,因为每个儿童都需要获得正常的名字,作为其人格自由发展的稳定起点”可知,并非任何汉字都可以用到姓名中,名字的自由度要大一些,但姓氏只能随父母的。 B.“所以姓名必然反映某方面的时代特征甚至形成普遍定势”曲解文意。由材料三可知,姓名必然反映某方面的时代特征甚至形成普遍定势是原因,而姓名的流变史是一部社会发展史是结果。 C.“过去……如今……”曲解文意。由原文“姓氏是标示家族血缘的文字符号。在现代国家,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也是一种法律制度”可知,原文没有将过去和如今作比较;原文是“在现代国家,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也是一种法律制度”,并未否认其在现代“标示家族血缘的文字符号”的作用,选项变成“成为一种法律制度”否定了其标示家族血缘的作用。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前者更有文化,后者更洋气”曲解文意。由原文“无论取什么样的名字,……不涉及所谓‘土洋’或者‘优劣’”可知,二者不能进行比较。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名字反映时代特征”。 B.强调的是名字有出处典故,有内涵。 故选B。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分) 8. 下列对曹操《短歌行》的两个主题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是感慨时光易逝,二是渴慕贤才。 B. 一是感慨时光易逝,二是及时行乐。 C. 一是感慨时光易逝,二是对女子的追求。 D. 一是对女子的追求,二是对事业的追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能力。命题从全局入手,直接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和概括。此类试题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在历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中都有重要体现。考查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就诗词中某一句或几句话设题,要求结合诗歌的意象特征、诗歌的表现手法去分析情感;一种是从整体入手,要求考生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本诗的主旨主要抓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慨时光易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表达对贤才的渴慕。 故选A。 9. 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 A. 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 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 C. 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 D. 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是现实世界的缩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D.“是现实世界的缩影”错误,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也是现实世界的曲折反映,作者通过曲折的反映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寄托之情。 故选D。 10. 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现了作者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