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哲学思维、科学思维和诗(艺术)的思维,是人类的三种既相关又不同的思维方式。诗的思维是具象的、感性的,而且常常是跳跃的、片断的,本不大适合作哲学的思考,然而陶渊明巧妙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了。他的思考在当时支持他不与腐朽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躬耕于庐山之下,干干净净地度过了一生。在今天,当物欲几乎要统治人的精神使人成为它的奴隶时,曾经支持过陶渊明的那种智慧和力量也许能给当代人一点帮助,使人站立起来。 (摘编自袁行霈《陶渊明的哲学思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源于自身生活体验、具有实践性,具有顿悟性,是陶渊明哲学思考的三个鲜明特点。 B. 陶诗与玄言诗都表达哲理,不同之处在于哲理的来源、表现哲理的方式和有无诗意。 C. 陶渊明有一双慧眼,能从具象中看出人生真谛,这使他获得了彻悟人生的哲人智慧。 D. 王、孟、书、柳诸人学陶诗却不得陶诗真谛,其原因在于缺乏对宇宙、人生的彻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对陶渊明的哲学思考,既指出其来源等诸多特点,又对其内容作了概括评析。 B. 文章从慧眼、心境、对诗的态度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这是对第二段文意的递进。 C. 文章通过杜甫、王安石、王之涣等人的事例,对比出陶渊明作诗不求刻意雕琢, D. 文章基于诗的思维与哲学思维的差异,彰显了陶诗巧妙融合诗与哲理实属难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以返归“真我”应对社会腐败,虽然无法医治社会,但能提升其个人品德。 B. 跟陶诗相比,在激昂情绪之下完成的诗作,其悠然气度与透彻的力量会有所逊色。 C. 玄言诗之所以缺乏诗意,跟它未能将哲学思维与诗的思维有机融合大有关系。 D. 若能吸取陶渊明哲学思考中的精神成果,也许能帮助当下人们摆脱物欲的奴役。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概括不当。“具有顿悟性”有误,根据第一段可知,陶渊明哲学思考的第三个特点是“以诗的形式表现”,而且原文“这使它类似南宗禅的顿悟”表明,是“类似……顿悟”,而非“顿悟”。 C.因果颠倒。“能从具象中看出人生真谛,这使他获得了彻悟人生的哲人智慧”错误,根据第四段可知,先具备“彻悟人生的哲人智慧”,然后才能“有一双慧眼,能从具象中看出人生真谛”。 D.信息遗漏。“其原因在于缺乏对宇宙、人生的彻悟”有误,根据第七段可知,原因还有“那种不以诗为诗的超脱态度”。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能力。 C.材料和观点不一致。王之涣的例子不能“对比出陶渊明作诗不求刻意雕琢”,而是通过对比表现陶渊明作诗“无逞才祈誉之心”。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B.“在激昂情绪之下完成的诗作,其悠然气度与透彻的力量会有所逊色”推断不当。根据第五段可知,陶渊明的作诗方式能让自己的作品激情内蕴,因而“自有一种悠然的气度和透彻的力量”,但不能由此扩大范围,得出“跟陶诗相比,在激昂情绪之下完成的诗作,其悠然气度与透彻的力量会有所逊色”的结论。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备受各方关注的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月球探测自此踏上新征程。 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6个重大专项之一,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将服从和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满足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为目的,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放在首位,力求发挥更大的作用。整个工程规划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循序渐进,持续发展,为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嫦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 嫦娥工程的一期工程——绕月飞行,即发射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首次绕月飞行。目前一期工程的目标已经在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后全部实现。 嫦娥工程的二期工程——落月探测,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俗称月球车),在着陆器落区附近进行就位探测,这一阶段将主要突破在地外天体上实施软着陆技术和自动巡视勘测技术。 嫦娥工程的三期工程——采样返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并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进行详细研究。这一步将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 (中新网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工程发展规划:“绕、落、回”三步走》) 材料二: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3月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7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卫星成功发射,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月面,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随后,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标志着嫦娥三号软着陆成功。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为人类和平利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贡献。 (摘编自百度百科《中国探月工程》) 材料三: 十年磨剑,载誉归来!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 11月24日,长征五号准时成功发射,之后探测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两两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今天再入返回、安全着陆,整个工程任务现在转入科学研究的新阶段。 “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说,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余下试题求索寰宇开新篇。据介绍,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新华社记者张泉、彭韵佳2020年12月17日报道) 4. 下列对“嫦娥工程”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工程”是一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服从和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 B. 2007年10月发射的嫦娥一号已经完成了预定的绕月飞行任务,嫦娥二号的顺利发射是嫦娥工程一期工程圆满完成的标志。 C. 2013年12月发射的嫦娥三号把玉兔号月球车成功软着陆到月面并开始月面勘测任务,标志着嫦娥二期工程的成功实施。 D. “嫦娥工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的名字,后来开展的行星探测工程也相继加入到“嫦娥工程”之中。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9年3月,嫦娥一号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一步到位地实现了“绕”和“落”两项规划任务。 B.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采集到 月球样品成功着陆,标志着嫦娥工程的三期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C. 嫦娥五号发射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太空调控,历经20多个日夜,最终安全着陆,嫦娥工程开始转入科研新阶段。 D.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经过十多年砥砺奋斗,嫦娥工程取得了重大成功,我国后续的航天探测计划也将陆续实施。 6. 材料三中的“新跨越”“开新篇”具体指什么?从中反映了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回答。 【答案】4. D 5. A 6. “新跨越”,指圆满完成“采样返回”的“嫦娥工程”三期任务(我国已经具备地月往返能力。)“开新篇”指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 特点:①有严谨科学的长期规划;②有明确、合理的航天探索目标;③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步步推进。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D.“后来开展的行星探测工程也相继加入到‘嫦娥工程’之中”错误。“嫦娥工程”之后的行星探测工程不在探月工程项目内,没有加入到“嫦娥工程”之中。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A.“一步到位地实现了‘绕’和‘落’两项规划任务”错误。“落”是指月球软着陆器软着陆月球,嫦娥一号最后的“撞月”,是硬着陆。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新跨越”指“任务的成功实施”,即圆满完成“采样返回”的“嫦娥工程”三期任务。 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求索寰宇开新篇。据介绍,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可知,“开新篇”指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特点 根据“整个工程规划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嫦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可知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有严谨科学的长期规划; 根据“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目前一期工程的目标已经在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后全部实现”“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可知,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有明确、合理的航天探索目标; 根据“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可知,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步步推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狙杀良心 余显斌 突然,荒野传来啪的一声枪响,撕破了无边的寂静。指挥官一头栽下马来,带着一声长长的惨叫声,把黄昏震得一漾一漾,夜色就如水一样扩展开来。 荒原上,传来一声瘆人的猫头鹰的叫声。 一群正在荒原的暮色里寻找狙击手的士兵中,枪声再次响起,一个黑影倒下去。 其他人都吓得匍匐在地,继而惊慌失措地退走。枪声,再次传来。 第二天一早,《丰城早报》就公布了一条消息:昨天傍晚,大日本帝国的岗村少将被一枪狙杀。另外,有三个日本武士也随之殒命。 一时,“皇军之咒”真正成了日军的魔咒。每一个日军听了都会不寒而栗,不敢再随意走出军营耀武扬威。 可是,坂田二郎却相反,他来了,专门来寻找“皇军之咒”。 他蜥蜴一般溜进草丛,静静地埋伏着,一动不动,盯着前方。一个王牌狙击手的成功,固然凭着百发百中的枪法,更主要的是得有钢铁般的毅力和高超的隐蔽手段。 这些,坂田认为自己一样不少。 在那条枪下,已经倒下了四十一个大日本勇士,其中还有赫赫有名的岗村少将。为此,司令官昨天上午特地召来他,脸上的肌肉滚动着,仁丹胡一翘一翘的,许久,拍着他的肩道:“你的,我们的‘天皇的佩剑’,你得教训教训那个支那人。” 他立正、敬礼,身板直得如一杆标枪道:“一定的,将军。” 对方不现身,他有的是办法,他悄悄用枪挑起自己的钢盔,在草际轻轻一晃,如一个人的脑袋在仰起张望。随之,啪的一声,钢盔落地。他的枪闪电而出,对着刚才子弹发射的方向,反方向呈斜角啪的就是一枪。那边,传来啊的一声长长的惨叫。 他内心一喜,这是自己狙击生涯里常用的绝招,看来再次成功。 他蛇一样向前游走,百草丰茂,却纹丝不动。 他无声无息地靠近了惨叫声发出的地方,却没有人影。他脑门上唰地一下冒出汗来。随之一声枪响,他肩膀一热,知道自己负伤了。 他再次蛇一样一蹿,进入草丛深处。 他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第四十二个倒在对方枪下的大日本武士。同时,他又有点沮丧,自己竟然上了对方的当,险些毙命。 “天皇的佩剑”,皇军的枪神,这个绰号简直白当了。他想。 突然,他眼睛一亮,他找到对方的弱点了,不,应该说是对方的一个特点。他想起一件事,对方阻击的四十一个大日本士兵都是成年人,竟然没有一个孩子。皇军中,不缺乏未成年的士兵啊。 他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一丝得意的笑挂在嘴角上。 他悄悄缩着身子后退,蛇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草丛里。 再次出现在荒原的时候,坂田的面前走着一个日本的孩子兵,一脸的稚气,十四五岁的样子。他用枪顶着这个孩子的背,弯着腰,跟在后面,一步步向另一个片寂静的草丛逼近。 这个孩子脸色煞白,显然,他也知道这儿是死亡之地。 同时,他更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盾牌。 太阳照在荒原上,草尖上泛着阳光,一直延伸到天边,延伸向大地的尽头。远处,有淡淡的热浪伴着烟雾飘起来,以至于更远处的草原一晃一晃地动着,如海市蜃楼一般。这一刻,广漠的荒原静悄悄的,仿佛没有生命,仿佛沙漠一般。 一步、两步、三步…… 白亮的阳光下,一个人影呼地一闪站了起来,手中枪对着前面,待看到那个孩子一脸的惊恐时,那人愣了一下。板田要的就是这一刻,一颗子弹嗖地飞了出去。枪声中,那人晃动一下,缓缓倒下去。 他哈哈大笑,快速跑了过去。 对方仰躺在草地上,双手张开着,已经停止了呼吸,这是个中年汉子。他的身上没有多余的证件,只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个孩子,十五六岁的样子,露着虎牙微微笑着,望着前面,孩子的眉眼间有着“皇军之咒”的轮廓和样子。
展开余下试题坂田冷哼一声,狠狠一把撕了照片。现在,自己就是不败的枪王,是当之无愧的“天皇的佩剑”。 突然,寂静的荒原上,再次传来一声枪响,清脆,响亮,震得阳光晃了晃。坂田缓缓地倒下,闭上眼前,他看到那个娃娃兵手中举着一支枪,枪口正冒着袅袅的蓝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对荒原中枪响声和惨叫声的描写,使用了夸张、比拟手法,突出了环境的死寂、枪声的恐怖。 B. 文章插入对坂田奉命狙击的介绍,补充了相关内容,设置了悬念,为下文扣人心弦的情节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 C. “他悄悄缩着身子后退,蛇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草丛里”,通过生动的描写,表现了坂田的狡诈和内心的懦弱。 D. 画线部分点面结合,刻画了烈日下荒原特有的景象,表面平静的环境中,蕴藏着一场生与死较量,预示着紧张情节的到来。 8. 中年汉子是小说中着墨极少的人物,也是很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在表现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采取了什么方法?请概括分析。 9. 小说中“天皇的佩剑”坂田最终死于日本娃娃兵枪下,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有什么样的考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第一问:①身负民族之恨的热血抗日者;②枪法高超、机智勇敢的神狙手;③心地善良,心念孩子,不滥杀、爱憎分明的真英雄。 第二问:侧面烘托。文章开头写日本士兵接连倒下,“皇军之咒”等,又在与坂田的对决中一步步丰富了他的形象。 9. ①这样写既出人意料,又符合读者的心理预期,形成了情节上的突转和高潮;②一脸稚气、脸色煞白的日本娃娃兵举枪击毙强大的日本狙击手坂田,在前后对比中引发读者对良知问题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恶。③“一声枪响”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结构圆融。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内心的懦弱”错误,结合语境“突然,他眼睛一亮。他找到对方的弱点了,不,应该说是对方的一个特点。他想起一件事,对方狙击的四十一个大日本士兵都是成年人,竟然没有一个孩子。皇军中,不缺乏未成年的士兵啊”“他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一丝得意的笑挂在嘴角上” “再次出现在荒原的时候,坂田的面前走着一个日本的孩子兵”可知,此时坂田找到强敌的弱点,想到对付强敌的办法,所以“他悄悄缩着身子后退,蛇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草丛里”这一描写应是表现出坂田的狡诈阴险。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手法技巧的能力。 第一个问题。对于人物形象题,要先确定人物的身份,坂田是日本侵略者,作为坂田的对手,自然是抗日者,是一位抗日狙击手; 然后寻找能展现人物形象的内容,如“荒野传来啪的一声枪响,撕破了无边的寂静。指挥官一头栽下马来”“一群正在荒原的暮色里寻找狙击手的士兵群中,枪声再次响起,一个黑影倒下去”“其他人都吓得匍匐在地,继而惊慌失措地退走。枪声,再次传来”“第二天一早,《丰城早报》就公布了一条消息:昨天傍晚,大日本帝国的岗村少将被一枪狙杀。另外,有三个日本武士也随之殒命”“在那条枪下,已经倒下了四十一个大日本勇士,其中还有赫赫有名的岗村少将”,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作为狙击手,中年汉子枪法高超; 如“一个人影呼地一闪站了起来,手中枪对着前面,待看到那个孩子一脸的惊恐时,那人愣了一下”“枪声中,那人晃动一下,缓缓倒下去”,看到坂田面前作为盾牌的日本孩子,中年汉子没有开枪,自己却倒在坂田的枪下,这可以看出中年汉子心地的善良,是一个爱憎分明的真英雄; 如“他想起一件事,对方狙击的四十一个大日本士兵都是成年人,竟然没有一个孩子”“他的身上没有多余的证件,只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个孩子,十五六岁的样子,露着虎牙微微笑着,望着前面,孩子的眉眼间有着‘皇军之咒’的轮廓和样子”,从这些信息可以推知,照片上的少年应该是他的孩子,由此可以看出他不但身负国仇,还兼有家恨,所以是一个身负家仇国恨的热血汉子。 第二个问题,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正面描写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侧面烘托主要是环境和他人的烘托。就本文来看,中年汉子仅在最后露面,即“白亮的阳光下,一个人影呼地一闪站了起来,手中枪对着前面,待看到那个孩子一脸的惊恐时,那人愣了一下。……。枪声中,那人晃动一下,缓缓倒下去”“对方仰躺在草地上,双手张开着,已经停止了呼吸,这是个中年汉子。他的身上没有多余的证件,只有一张照片”,所以正面描写不是本文塑造汉子的主要手法;文章主要使用侧面描写,如“在那条枪下,已经倒下了四十一个大日本勇士,其中还有赫赫有名的岗村少将”的介绍,如对手坂田的表现,有二人对决时候坂田的各种反应,还有坂田对待日本孩子的态度,这些都是对中年汉子的侧面衬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首先明确结尾的方式,小说结尾“天皇的佩剑”的坂田最终死于日本娃娃兵枪下,这个结尾属于欧亨利式结尾,坂田是入侵者,娃娃兵与坂田同属日本兵,却杀死坂田,这本身是出人意料的,但这样的结尾符合读者的心理预期,因为前面坂田用娃娃兵作为盾牌的时候,娃娃兵的表现“脸色煞白,显然,他也知道这儿是死亡之地。同时,他更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盾牌”,尤其是有了中年汉子做法的比较之后,坂田显得极为卑鄙,娃娃兵对坂田自然是仇恨的,所以杀死坂田就成了必然。 然后分析这一结尾在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之前的娃娃兵“脸色煞白”,此处的娃娃兵举枪击毙了坂田,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一对比中凸显了二人的形象;同时娃娃兵杀死坂田应该是收到中年汉子善良的感召,所以这一情节让中年汉子的形象显得极为高大。再分析这一结尾在主旨上的作用。这篇小说标题是“狙杀良心”,坂田为了杀中年汉子用日本娃娃兵做盾牌,良心全无;坂田借助中年汉子的善良杀了中年汉子,良心全无;日本娃娃兵凭着良心最终杀死坂田,这一切都是侵略战争造成的,所以小说的结尾表达了侵略战争的厌恶,也引发读者对良知的思考。结构上,“寂静的荒原上,再次传来一声枪响”“一声枪响”照应开头“突然,荒野传来啪的一声枪响”,首尾呼应,结构圆融。 二、古代诗文阅读(1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雅,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时遣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还,入觐,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时丞相阿合马为盗击死,世祖亦悟其奸,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历吏部、礼部郎中,审囚河南,多所平反。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铨选江西。入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