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7  2023-11-13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
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邢台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质检联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第三单元第7课和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古诗词诵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诗词的复兴首先要解决好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问题。何谓现代化?可以从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两个层面去理解。所谓物质现代化,是指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发明创造、材料制作、生产劳动等所构成的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所谓精神现代化,是指适应当代物质生活条件与人际交往的人类精神活动。中华诗词的现代化,即中华诗词体现了当代的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汉语言文字,同时也创造了中华诗词。体现汉语言文字美质的诗词,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低吟浅唱,不仅记录了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修养与精神塑造。一部中华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华诗史。
唐诗、宋词、元曲是诗词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清朝是诗词的中兴期,作品数量之多和诗人、词人之多都是前朝不可比拟的。但是清朝的诗词高度与诗词影响力无法和唐诗、宋词比肩。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对比考察并分析唐、宋、清的诗词面貌,它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一样的封建社会,一样的农耕文明,一样的语言体制。也就是说时代并没有给清诗词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养料与物质条件。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也成为当今中国的显著特征。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又蓬勃地发展起来。1984年中国韵文学会的成立,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2011年中华诗词研究院的成立,毫无疑问是诗词发展的趋势需要,是诗词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事情。几十年来大陆诗词社团遍地开花,诗词爱好者、诗词写作者、诗词吟诵者大量涌现,诗词队伍远在百万人以上,年创作量更是一个海量数字。诗词除了反映个人的日常生活,还以极大的热情与人文关怀,积极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以及自然灾难发生时对人心的温暖与拯救中来。如香港、澳门回归,奥运会,汶川特大地震,“一带一路”倡议等,诗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中华诗词正由复苏走向复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个事实还表现在诗人的当代意识与四十年前比明显增强。具有当代语言、当代意象、当代表现手法的诗词作品也相继产生,只是还没有形成诗词写作的共识与主流。
但是,在今天诗词发展形势向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诗词写作遇到的困境。一种是诗词观念还比较“旧”,缺乏大胆的创新精神。固守旧体诗词的旧形式、旧格局,对旧的诗词意象,创作方法、表现手法津津乐道。甚至认为旧体诗词是贵族文学,用不着献媚社会,讨好大众。一种是想创新但又不知如何创新:一想到创新,就想着如何突破形式、格律、声韵,往往进行一种写作冒险。因此写出来的诗词既不像新诗,也不能算旧诗,往往处境尴尬,费力不讨好,以致招来非议。今天的诗词作品存在着一些问题:语言陈旧,不鲜活;意象老套,无生气;构思板滞,少变化;审美疲劳,不少旧体诗词容易给人千人一面、读多生厌的感觉。
我们需要用全新的现代化视角打量诗词。诗词写作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要强健诗人的脾胃来消化现代化,彰显现代化,让诗词焕发新的时代生机。


浏览完整试题今天,中华诗词面临时代的巨大挑战,但时代也给诗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世间从来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转换思维,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华诗词继唐宋后,就能够创造一个新的时代高度。时代已经在不同方面发生了变化,也就为诗词提供了新的机遇。
第一大变化是语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主要是文言文写作.今天白话文对文言文已经全面覆盖,白话文生态已经形成。如果我们的诗词创作仍然离不开文言文,就会对今天的阅读产生语言障碍,也会因为不能充分吸收时代鲜活的语言营养而妨碍诗词的发挥。因此,今天的诗词写作要尽可能适应当代语境,用当代语言来写当代诗词。
第二大变化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华诗词从农耕文明的土壤里生长出来,对农耕文明有着天然的适应与亲近。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农耕社会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诗词生长环境与生长土壤变得多种多样了,诗词无疑要在当代文明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三大变化是诗人身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社会大众成了诗词写作的主体。诗人身份的解放,带来的是诗人队伍的扩大,诗词作品量的激增,这也是产生好诗词的重要条件。
第四大变化是诗词地理。改革开放之前,大多数诗人、词人只能在非常有限的地域内写作,虽然也有出使国外或游历世界的域外写作,但那也是极少数。现在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诗人可以满世界行走。诗词地理的改变带来的是诗人视野的改变、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诗词观念的改变。
第五大变化是传播方式。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改变了世界。诗词的传播方式更是今非昔比了。今天不仅出诗集非常容易,而且各社交平台弹指一挥间就能将诗词传播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且还可以“面对面”进行讨论交流。
第六大变化是人的现代化。这一点最易为今天的诗人、词人所忽略。其实,现代化突出表现在“物”上,但深层表现在“人”上,是人的思想、人的精神,人的当代风貌,人看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才是根本的因素。
当然还可以列出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既是今天的时代特征,也是诗人值得骄傲的创作资源与施展才华的舞台。今天的诗人面对我们光辉的诗词传统,完全可以拿出唐人、宋人的勇气与担当,抒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雄浑壮阔而又鲜活透亮的诗词作品。
我们肯定唐诗宋词的成就是对的,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但也不能低估时代的作用和人的能力。今天的诗词得到了现代文明的浇灌,土壤是肥沃的,空气是清新的,我们要增强自信,大胆实践,创造新的时代辉煌。
(摘编自《中华诗词复兴面临时代挑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问题可以从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两个层面去理解,精神现代化比物质现代化更加重要。
B. 清朝是诗词的中兴期,作品数量和诗人、词人数量以及诗词影响力都是可以与唐代、宋代、元代相提并论的。
C. 当代诗词不仅反映个人的日常生活,还积极参与到国家大事中,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D. 我们拥有光辉的古典诗词传统,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抒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雄浑壮阔而又鲜活透亮的作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体现汉语言文字美质的诗词,不仅记录了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修养与精神塑造。
B. 今天诗词写作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如观念陈旧而固守旧体诗词的旧形式、旧格局,想创新但不知如何创新。
C. 今天白话文对文言文已经全面覆盖,白话文生态已经形成,我们的诗词创作要充分吸收时代鲜活的语言营养。
D. 人的现代化也是中华诗词面临的时代机遇,现代化突出表现在“人”上是最易被今天的诗人、词人忽略的。
3. 根据材料,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华诗词面临的时代机遇”范畴的一项是( )
A.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具有当代语言、表现手法的诗词作品相继产生,但没形成主流。
C. 社会大众成了诗词写作的主体,诗人队伍扩大,作品数量激增。
D. 今天出诗集很容易,而且各社交平台能方便、快速地传播诗词。
4. 班级学习小组开展关于“中华诗词复兴”的探究学习活动,你将在活动上进行发言。请结合材料,从四个方面写出你的发言提纲,要求简洁、准确。
5. 本文对我们今天的诗词创作有哪些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 D 3. B
4. ①中华诗词复兴要解决好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问题。②中华诗词正由复苏走向复兴。③中华诗词发展遇到的困境和问题。④中华诗词复兴面临的时代挑战和机遇。
5. ①转变观念,不因循守旧。不固守旧体诗词的旧形式、旧格局,不固守旧的诗词意象、创作方法、表现手法。②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要用全新的现代化视角打量诗词,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让诗词焕发新的时代生机。③抓住时代机遇,大胆实践。如诗词写作要尽可能适应当代语境,用当代语言来书写,反映当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精神现代化比物质现代化更加重要”分析不当,原文说“可以从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两个层面去理解。所谓物质现代化,是指……所谓精神现代化,是指……”,没有比较谁更加重要。
B.“作品数量和诗人、词人数量以及诗词影响力都是可以与唐代、宋代、元代相提并论的”不合文意,原文是“清朝是诗词的中兴期,作品数量之多和诗人、词人之多都是前朝不可比拟的。但是清朝的诗词高度与诗词影响力无法和唐诗、宋词比肩”。
D.“……所以……”强加因果,原文“今天的诗人面对我们光辉的诗词传统,完全可以拿出唐人、宋人的勇气与担当,抒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雄浑壮阔而又鲜活透亮的诗词作品”,可见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现代化突出表现在‘人’上是最易被今天的诗人、词人忽略的”不合文意,原文是“第六大变化是人的现代化。这一点最易为今天的诗人、词人所忽略。其实,现代化突出表现在‘物’上,但深层表现在‘人’上”。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谈的是中国诗词发展的现状,不属于“中华诗词面临的时代机遇”范畴。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中华诗词的复兴首先要解决好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问题”可知,中华诗词复兴要解决好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问题。
②由“中华诗词正由复苏走向复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可知,中华诗词正由复苏走向复兴。
③由“但是,在今天诗词发展形势向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诗词写作遇到的困境”“今天的诗词作品存在着一些问题”可知,中华诗词发展遇到的困境和问题。
④由“今天,中华诗词面临时代的巨大挑战,但时代也给诗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务件和机遇”可知,中华诗词复兴面临的时代挑战和机遇。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由“在今天诗词发展形势向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诗词写作遇到的困境。一种是诗词观念还比较‘旧’,缺乏大胆的创新精神。固守旧体诗词的旧形式、旧格局,对旧的诗词意象,创作方法、表现手法津津乐道”可得出,转变观念,不因循守旧。不固守旧体诗词的旧形式、旧格局,不固守旧的诗词意象、创作方法、表现手法。
②由“一种是想创新但又不知如何创新:一想到创新,就想着如何突破形式、格律、声韵,往往进行一种写作冒险。因此写出来的诗词既不像新诗,也不能算旧诗,往往处境尴尬,货力不讨好,以致招来非议。今天的诗词作品存在着一些问题:语言陈旧,不鲜活;意象老套,无生气;构思板滞,少变化;审美疲劳,不少旧体诗词容易给人千人一面、读多生厌的感觉”可得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要用全新的现代化视角打量诗词,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让诗词焕发新的时代生机。
③由“我们需要用全新的现代化视角打量诗词。诗词写作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耍强健诗人的脾胃来消化现代化,彰显现代化,让诗词焕发新的时代生机”“第一大变化是语言”“第二大变化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可得出,抓住时代机遇,大胆实践。如诗词写作要尽可能适应当代语境,用当代语言来书写,反映当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 心
邢庆杰
太阳刚落山,千户营派出所指导员钟方格就接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的指令,要他组织全所所有干警、辅警在晚上8点前到局里集结。
千户营是本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离县城40多公里,全是窄窄的乡村公路,没有一个小时到不了。自从半个多月前李所长被局里抽调到外地执行任务,所里的工作一直由钟方格负责。他当即把所里的十几个人召集起来,分乘三辆车赶赴县公安局。
今天又是什么任务呢?钟方格脑子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作为刑警出身的资深警察,他多次被抽调参加紧急行动,因此他知道,只有集合起来,把手机都收上去以后,才会知道行动地点和目标。
一个小时后,钟方格接到了具体的抓捕任务,去端一个涉毒的地下酒吧。
起初行动很顺利,钟方格他们从前后两边同时破门而入,把七八个正在吞云吐雾的人堵在了屋子里。
“蹲下蹲下,抱头抱头……”
在一片嘈杂声中,钟方格看到了一个人,脑袋“嗡”地响了一下,暗叫:真倒霉。
那个人既不抱头,也不蹲下,他安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吸着一支烟。竟然是县公安局新到任的副局长刘东来。
见他不配合,一个民警拿出了手铐。
怎么办?钟方格的大脑急速运转起来。
钟方格原是刑警大队的一名中队长,参加工作以来,屡次立功,本来前途一片光明。6年前,他打掉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团伙,团伙的头目,竟然是局长的表侄,局长让他想办法给表侄脱罪,但当时已经铁证如山,他不愿昧着良心办假案冤案,最后局长的表侄被判了10年。事后不久,他竟被派到偏远的千户营派出所,成了一名普通干警。几年来,他一直被“穿小鞋”,几次升职的机会都与他擦肩而过。直到去年,那个局长被“双规”,新来的陈局长上任,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才把他提拔为派出所指导员。最近,局里空出一个刑警大队长的位置,听说要搞竞争上岗,钟方格觉得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这个刘副局长就是分管刑警大队的,今天要是得罪了他,恐怕这次竞争上岗又没戏了。唉!刘副局长怎么会有这么个恶习呢?
钟方格的这些思想纠结,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他下了抓捕决心的时候,那个民警已经给刘东来戴上了手铐……….
钟方格大喝了一声,都带走!
刘东来冷漠地扫了他一眼,顺从地和其他人一起被押了出去。
钟方格把抓捕的人员全部押送到局里,关进拘留室,就算完成了任务。
他在公安局院子里转了好几圈,纠结了一阵子,觉得还是应该把刘东来的事儿给一把手汇报一下。
陈局长上任以来,只要晚上有行动,他肯定在办公室值守,随时听取汇报,下达指示。他敲了门,刚进了陈局长的办公室,就听到有人喊道,钟大指导员回来了,刚才好威风呀!
竟然是刘东来!正坐在陈局长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冲他微笑。他吓了一跳,问,你……你是怎么跑出来的?
陈局长笑了笑说,没有提前告诉你,今天晚上,刘局是卧底,是配合你们行动的,要不,你怎么会抓得这么准?
钟方格恍然大悟,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不好意思地对刘东来说,刘局,对不起,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么个小案子,您会亲自去卧底。陈局长哈哈大笑了两声说,刘局可不是专门为了去做卧底,主要的,是对你进行了一场特殊考察呀!
钟方格的汗都要下来了,今晚的行动,竟然包含着对自己的考察,好悬呀……
陈局长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方格同志,我知道你以前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你经历了那一次不公处理之后,还有没有保留那一颗初心。
刘东来过来,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方格老弟,谢谢你,你给我们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钟方格心情骤然舒朗起来,他大着胆子问,领导,那这次竞争上岗,什么时候开始?陈局长和刘东来相视一笑,几乎同时说,已经结束了,钟方格同志,祝贺你!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钟方格原是刑警大队的一名中队长,屡次立功,却遭到报复,被派到偏远的千户营派出所,甚至一度做一名普通干警,但他初心未改。
B. 钟方格不愿昧着良心办假案冤案,甚至知道自己可能会遭受不公待遇也这样做,这是他身上最为闪光 优秀品质之一。
C. 新上任的陈局长了解到钟方格曾经是一名屡次立功的优秀资深刑警后,认为他是一个人才,才把他提拔为派出所指导员。
D. 局里空出一个刑警大队长的位置,且要搞竞争上岗,钟方格觉得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这说明他有较强的上进心。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钟方格所在的派出所在本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小说描述了其交通状况较差。
B. 资深警察成了普通干警,呼应了后文钟方格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的内容。
C. 画线句的心理描写不但无损于主人公的形象,反而使其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D. 钟方格带领警员们抓捕涉毒人员时而刘东来在场是文章的高潮,激荡人心。
8. 文章最后四段以三个人的对话内容作为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有哪些?
9. 这篇小说在短短的篇幅内情节起伏跌宕,究其原因在于设置了诸多伏笔。请找出小说有哪些伏笔。


展开余下试题【答案】6. C 7. D
8. ①“还有没有保留那一颗初心”呼应文章标题,使文章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②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歌颂了钟方格等人不忘初心、一心为公的高尚情操。
③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
9. ①钟方格作为刑警出身的资深警察,原是刑警大队的一名中队长,参加工作以来,屡次立功,为最后他竞争刑警大队长职位成功埋下了伏笔。
②县公安局新到任的副局长刘东来在吸毒现场,并且表现异常,为下文揭示他卧底的身份埋下了伏笔。
③钟方格一身正气,铁面无私,不愿意给局长表侄脱罪,为下文他可能竞争上岗失败也要抓捕刘副局长埋下了伏笔。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了解到钟方格曾经是一名屡次立功的优秀资深刑警后,认为他是一个人才,才把他提拔为派出所指导员”因果不当。由文章中“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才把他提拔为派出所指导员”可知,陈局长提拔钟方格不仅因为钟方格是一名屡次立功的优秀资深刑警,是一个人才,更重要的是钟方格大公无私却遭受不公待遇的经历和其优秀品质。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是文章的高潮”错,钟方格带领警员们抓捕包括刘东来在内的涉毒人员确实是文章矛盾较为尖锐的地方,但它只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部分,高潮部分应该是钟方格和陈局长、刘东来的见面及对话。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最后四段以三个人的对话内容作为结尾,从结构上看,“陈局长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方格同志,我知道你以前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你经历了那一次不公处理之后,还有没有保留那一颗初心”,陈局长的话“还有没有保留那一颗初心”,与文章标题呼应,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从主旨的角度来看,“刘局可不是专门为了去做卧底,主要的,是对你进行了一场特殊考察呀”“刘东来过来,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方格老弟,谢谢你,你给我们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等处可知,钟方格经历不公正的处理之后,仍然保留初心,结尾四段,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歌颂了钟方格等人不忘初心、一心为公的高尚情操。
从结尾的效果来看,“陈局长和刘东来相视一笑,几乎同时说,已经结束了,钟方格同志,祝贺你!”,以人物的语言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情节安排的能力。
由“作为刑警出身的资深警察,他多次被抽调参加紧急行动”“钟方格原是刑警大队的一名中队长,参加工作以来,屡次立功,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可知,钟方格作为刑警出身的资深警察,原是刑警大队的一名中队长,参加工作以来,屡次立功,为最后他竞争刑警大队长职位成功埋下了伏笔。
由“在一片嘈杂声中,钟方格看到了一个人,脑袋‘嗡’地响了一下,暗叫:真倒霉由”“那个人既不抱头,也不蹲下,他安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吸着一支烟。竟然是县公安局新到任的副局长刘东来”可知,县公安局新到任的副局长刘东来在吸毒现场,并且表现异常,为下文揭示他卧底的身份埋下了伏笔。
由“6年前,他打掉了一个拦路抢劫 团伙,团伙的头目,竟然是局长的表侄,局长让他想办法给表侄脱罪,但当时已经铁证如山,他不愿昧着良心办假案冤案,最后局长的表侄被判了10年”“钟方格的这些思想纠结,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他下了抓捕决心的时候,那个民警已经给刘东来戴上了手铐………”“钟方格大喝了一声,都带走!”可知,钟方格一身正气,铁面无私,不愿意给局长表侄脱罪,为下文他可能竞争上岗失败也要抓捕刘副局长埋下了伏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白,字太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删改)
材料二: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选自《唐才子传•李白》,有删改)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时宋若思A将吴兵三千B赴河南C道D寻阳E释囚F辟为参谋G未几H辞职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古人除了使用帝王年号纪年,还常使用干支纪年。
B. 故,因此、所以,与《归园田居(其一)》中“池鱼思故渊”的“故”词义不同。
C. 为,表示被动,与《短歌行》中“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为”词义不同。
D. 卒,死,古代表示死的隐晦说法很多,如不禄、薨、崩,其中“薨”指帝王之死。
12. 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州里推举有道科,李白不应举;益州长史苏颋见到李白而感到奇异,认为他已能比肩司马相如;后来李白到了长安,贺知章称赞他的诗文。
B. 唐玄宗诏命李白为翰林院供奉,皇帝曾突然心有感慨,想叫李白撰制乐章,于是召他人宫,当时李白已经醉倒,他稍稍醒酒后挥笔成文。
C. 永王李磷兵败,李白应当被处死。郭子仪为李白赎罪,皇帝就下诏将李白流放夜郎。恰逢大赦,李白回到寻阳,又因事获罪而下狱。
D. 李白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审问,李白在供词中写有“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等。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2)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14. 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李白的形象。
【答案】10. CEG
11. D 12. A
13. (1)(李白)前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惊叹地说:“你,是(上天)谪居人间的仙人啊!”
(2)县令(看后)又吃惊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邢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