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8  2023-11-20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
北京市交通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3北京交大附中高二(上)期中
语文
2023.10
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 ),但实际上 。______________“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_________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损害、束缚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浪漫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_________避弃现世,__________并不否定生命,而毋宁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 但是 而且 却 B. 不仅 而且 即使 也
C. 虽然 但是 即使 也 D. 不但 而且 尽管 却
2. 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括号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个消极避世②一个出世③一个乐观进取④一个入世
A. ②①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②③① D. ①③④②
3. 根据上下文,在波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 D 2. C
3. 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复句关系并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答题空1、2两处,根据“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中“也”的提示,前句应该表达的是递进关系而非转折关系,排除答案A、C;答题空3、4两处,根据句意,“避弃现世”和“并不否定生命”存在转折关系,同时,庄子的“避弃现世”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非一种“假设情况”,可以用让步关系来表达,但不能用假设关系来表达,排除答案B。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
根据上文,“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应该是先谈儒家,后谈道家,据此排除答案A、D;且“消极避世、乐观进取”是对“出世、入世”的具体解释,应该先说“出世、入世”,再说“消极避世、乐观进取”,同时现象B中②④的顺序不能与前文交叉对应,排除答案B。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根据“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但实际上……”这句所表达的转折关系,该答题空处应该填一个与“离异而对立”意思相反的句子,可以填写如“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或如“它们刚好和谐而互补”。


浏览完整试题二、本大题共小10题,共26分。
(一)课文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完成问题,共8分。
4.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C. 非恶齐声而然也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
D.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规律,道理/道路,路途”。句意: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
B.“从事,实践/事情”。句意: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C.均为“代词,这样”。句意: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
D.“动词,治理/治理的好”。句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
故选C。
5. 下面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
B.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C.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D.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失败。句意:与越人水战时,打败了越国。
B.“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句意: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使自己的内心端正。
C.“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句意:因此得道的圣人追求人们所不要的,不看重难得的财货。
D.“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皲裂。句意: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
故选C。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而不仁,如礼何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B.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C. 颜渊曰:请问其目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因果,所以。句意: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我因为它无用所以击破了它。
B.介词,把;/介词,因为。句意:都应该把修养自身的品德作为根本。/因此,圣人顺应自然无所作为,也就不会招致失败。
C.代词,它的;/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句意:颜渊说:请问它的条目。/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D.都是介词,在。句意:古代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品德的人。/不是因为想要在同乡朋友中博取名誉。
故选D。
7. 选出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请买其方百金
B. 敏于事而慎于言
C.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 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请(以)百金买其方。句意: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事敏而于言慎。句意:做事勤奋敏捷,说话谨慎。
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宋有善为不龟手之药人。句意: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未有为之,于未乱治之。句意: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故选C。
(二)课外部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取材于《墨子》)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①);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②);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③)。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②,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
(取材于《荀子•乐论》》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吹竽笙而扬干戚 扬:发扬
B. 制《雅》《颂》之声以道之 道:引导
C. 敌国不敢婴也 婴:侵犯
D. 然后名声于是白 白:显赫


展开余下试题9.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利人乎即为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B. 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C. 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D. 非为其目之所美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10. 根据文意,将下面词语对应的字母,分别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
A顺 B敬 C亲
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
因此减损掠夺百姓作为衣食之用的财物
B. 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
使那乐声能够充分表达快乐却又不放纵
C. 比物以饰节者
也配合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秦
D. 以至足其上矣
从而能够使自己得到极大的满足
12.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厚措敛乎万民
②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13. 选文中墨子认为兴乐是不对的,荀子不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他们的理由。
【答案】8. A 9. B
10. BCA 11. D
12. (1)向百姓横征暴敛。(2)音乐影响人深远,(它)教化人迅速。
13. 墨子反对“兴乐”的理由:兴乐会加重百姓负担,是不仁的行为;兴乐对于改善百姓生活、国家平定祸乱没有具体作用。
荀子认为应该“兴乐”的理由:音乐是人情的自然流露,君王通过音乐可以引导人心向善;音乐能够使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音乐能起到教化百姓、团结民众的作用,有利于君王的统治。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A.“扬”,舞动;句意:吹竽笙,舞动干戚等兵器。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语助词,表示停顿/同“于”,在。句意:对人有利的就做。/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在江湖浮游。
B.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并且仁者替天下考虑。/人们做事情,常常失败于差不多就要成功的时候。
C.“句末语气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则’、‘于是’”。句意:使那些奸邪污浊之气没有途径能和民众接触。/必须知道混乱从何处产生,才能治理它。
D.“介词,为了/动词,用土堆”。句意: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补写 能力。
第①空:语境为“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上下群臣之间应该是恭恭敬敬的关系,孟子说“君臣主敬”,所以第①处填B项“敬”;
第②空:所在语境为“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 )”,父子兄弟之间是“亲”情,所以第②处填C项“亲”;
第③空:所在语境为“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 )”,相邻之间追求“和睦顺从”,所以第③处填A项“顺”。
故答案依次为BCA。
故选BC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D.“足”,使……足,满足;“上”,君主。
大意为:从而使自己的君主得到满足的。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厚措敛乎万民”,状语后置,“乎万民厚措敛”;“厚”,多多地;“措敛”,聚敛;“乎”,相当于“于”,向。
(2)“入人”,影响人;“化”,教化;“速”,迅速。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分析文段一:墨子反对“兴乐”的主张在文段中为“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意思是“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是错误的!’”,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理由为“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意思是“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无补于事的”,具体而言“姑尝厚措敛乎万民”,意思为“且向万民征敛很多钱财”,所以用自己的话概括理由为兴办音乐加重百姓负担,是不仁义的,而且对于改善百姓生活、为天下除害是没有具体作用的。
分析文段二:“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这是荀子的音乐观,转换成自己的话理由(1)便是音乐是人情的自然流露;
“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足以感动人之善心, 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把它转换成自己的话就是理由(2)君王通过音乐可以引导人心向善;
“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足以治万变”,从中可总结出荀子主张兴乐音乐的理由(3)能够使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据此可以总结为理由(4)音乐能起到教化百姓、团结民众的作用,有利于君王的统治。
参考译文:
墨子说:“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天下的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并且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使身体安适。让这些来掠取民众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
民众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累的人得不到休息,这三样是民众的最大忧患。然而当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干戚等兵器,民众的衣食财物将能得到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现在大国攻击小国,大家族攻伐小家族,外寇内乱盗贼共同兴起,不能禁止。如果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干戚,天下的纷乱将会得到治理吗?我以为未必是这样的。所以墨子说:“且向万民征敛很多钱财,制作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无补于事的。”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是错误的!”
(取材于《墨子》) 
音乐,就是快乐,它是人的情感必不可少的。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人有快乐就一定通过声音流露出来,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人之所以为人,声音、行动、性情变化都表现在这音乐中了。所以人不能不快乐,快乐就不能不表现出来,这种快乐的表现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不可能不出现混乱。先王厌恶这种混乱,所以创作了《雅》《颂》的音乐来引导人们,使那乐声能够充分表达快乐却又不放纵,使那音律的宛转或舒扬、繁复或简单、清脆或浑厚、停顿或推进,都足够用来感动人的善良之心。使那些奸邪污浊之气没有途径能和民众接触。这就是先王设立音乐的原则,但是墨子却反对音乐,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音乐在祖庙之中,君臣上下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谐恭敬的;音乐在家庭之中,父子兄弟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睦亲近的;在乡里家族之中,年长的和年少的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睦顺从的。所以音乐是审定一个主音来确定乐调和谐的,是配合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的,是共同演奏来完成乐曲的,它足能用来率领统一的原则,足能用来整治各种变化。这是先王设立音乐的方法,可是墨子却反对音乐,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人们听那《雅》《颂》的音乐,意志胸怀就开阔了;拿起那盾、斧等舞具,练习那俯仰、曲伸等舞蹈动作,容貌就庄重了;跳在那舞蹈的行列位置上,合着那舞曲的节奏,队列就方正了,进退就整齐了。所以音乐,对外可以用来征讨诛伐,对内可以用来谦恭礼让。……音乐影响人深远,教化人迅速。音乐中正平和,那么民众就和睦而不放纵;音乐严肃庄重,那么民众就心齐而不混乱。民众和睦心齐,那么兵力就强劲,城防就坚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像这样,那么百姓就没有不安心地住在自己的住处,喜欢自己的家乡,从而使自己的君主得到满足的。然后,君主的名声就会因此而显赫,光辉因此而广大,四海的民众就没有不愿意得到他,并把他作为君长的。这是称王天下的开始。


展开余下试题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其四十六)
李白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①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②,闭关草《太玄》。
注:①当涂:当权。②扬执戟:指扬雄。汉哀帝时朝政腐败,扬雄不愿为官,专心著书。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起笔不凡,开篇即从唐王朝一百多年 历史入手,诗人以“何赫然”三个字来感叹大唐帝国的繁盛辉煌。
B. “隐隐”写长安城宫阙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与“横三川”相呼应;“峨峨”则突出这些建筑雄峻壮丽的气势。
C. 五、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众多宾客簇拥着权势显赫的王侯的场景,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
D. 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纵横,全诗融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笔墨酣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15. 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C 15. (1)对当权者的讽刺、蔑视,怀才不遇的愤慨;
(2)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3)对大唐帝国前途命运的隐忧。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有误;“王侯”二句言其众盛。以灿然罗列的星月状王侯,亦似见其华耀骄贵之相;以弥漫聚散的云烟状宾客,亦似见其趋走奔竞之态,并非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极力表现权贵权势之盛。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思想感情的能力。
从题干来看,应重点分析“诗歌后四句”,且应关注全篇。诗歌最后四句巧妙地运用扬雄的故事表明诗人的鲜明态度。“当涂”二句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班权贵不会有好结局,得意的日子不会长久。“翕忽”是飞速之意,形容青云直上。“独有”二句诗人以扬雄自比,向权贵们投以轻蔑的目光。借用这个典故,简约而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情操自守和对权贵们鄙视与决绝态度。在那繁荣昌盛的背后,竟是一群腐朽的权贵,不禁使人有大好河山、锦绣前程将被活活断送之感,而这也正是诗人悲愤之所在。
16.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要把修养自身的品性作为根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四章》中,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进酒》中,诗人举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从梦境回到现实中来,他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凄清幽独,黯然魂销。
【答案】 ①. 迩之事父 ②. 远之事君 ③.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④.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⑤. 三十辐共一毂 ⑥. 当其无 ⑦. 有车之用 ⑧. 鸿雁长飞光不度 ⑨. 鱼龙潜跃水成文 ⑩. 陈王昔时宴平乐 ⑪. 斗酒十千恣欢谑 ⑫. 料得年年肠断处 ⑬. 明月夜 ⑭. 短松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迩”“壹”“毂”“恣”“谑”。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大卫•科波菲尔》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要是米考伯先生的债主们不肯给他宽限时间,”米考伯太太说,“那他们就得自食其果了。这件事越快了结越好。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眼下米考伯先生根本还不了债,更不要说要他出诉讼费了。”
是因为我过早地自食其力,米考伯太太弄不清我的年龄呢。还是由于她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总得找个人谈谈。这一点我一直不太清楚。不过她一开头就对我这么说了。以后的所有日子里,她一直就是如此。
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过任何准备。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这班人没日没夜地找上门来,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作出抹脖子的动作来。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当然还带着一对双胞胎),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我就在这座房子里,跟这家人一起,度过我的空闲时间。每天我一人独享的早餐是一便士面包和一便士牛奶,由我自己购买。另外我还买一个小面包和一小块干酪,放在一个特定食品柜的特定格上,留作晚上回来时的晚餐。我清楚地知道,这在我那六七个先令工资里,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我整天都在货行里干活儿,而整个一星期,我就得靠这点儿钱过活,从星期一早晨到星期六晚上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这一点,就像我渴望上天堂一样,脑子里记得一清二楚!
米考伯先生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交通”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