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序言》) 【注】应试者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呈送给有地位者,以求推荐,称为“行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唐朝,写诗是全民性活动,人人都会写诗,各行各业都有诗作传世,甚至不乏无名氏的诗作流传于世。 B. 唐诗成为经典,不仅因为其艺术造诣登峰造极,更重要的是诗歌数量和诗人数量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C. 因为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所以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进士考试,直接促进了唐诗的创作繁荣。 D. 唐朝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使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有利于诗歌的创作和流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不仅诞生了李白,杜甫这样的世界级诗人,还出现了初唐四杰、王孟、高岑、小李杜等卓有成就的名家。 B. 唐诗的繁荣兴盛,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得益于当时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 C. 《红楼梦》“香菱学诗”中的观点,代表了曹雪芹和清代很多作家、学者的观点:自宋以后学写诗,也以唐诗为榜样。 D. 后世读者读唐诗时,只要随时把带有时代因素的理解填充进去,就能豁然开朗,与作者发生跨越时间的共鸣。 3. 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 B.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欧阳修)//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C.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杨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D.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 在评价唐诗的成就时,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相近或者相同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1. D 2. D 3. B 4. ①整体上为递进式论证结构。首先提出问题“唐诗何以成为经典”;然后分析唐诗成为经典的原因;最后得出“唐诗的发展过程就是其不断经典化的过程”的结论。 ②主体部分为并列式论证结构。分别从数量(诗人、诗作)、艺术造诣登峰造极、风格多样、具有强大的时间穿透性等四方面分析唐诗成为经典的原因。 5. ①写诗成为全民性文艺活动。②诗歌题材丰富多样。③唐朝诗歌盛况空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人人都会写诗”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一原文“写诗几乎成为当时唐朝全民性 文艺活动”可知,并不是“人人都会写诗”,而是“几乎”人人都会写诗。 B.原因分析错误。有材料一可知,唐诗成为经典是因为“从作者的身份、诗作的数量和诗人的数量来看,唐代诗歌都达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程度”“艺术造诣登峰造极”“风格非常多样”“具有强大的时间穿透性”等因素促成的;另外从材料二来看,“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可知,唐诗成为经典,绝非“其艺术造诣登峰造极”和“诗歌数量和诗人数量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两方面促成的。 C.“因为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所以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进士考试”强加因果。依据材料二原文“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决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可知,“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和“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进士考试”并不是因果关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D.“只要随时把带有时代因素的理解填充进去,就能豁然开朗,与作者发生跨越时间的共鸣”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原文“经典在流传过程之中,会得到不断的阐释和接受,会融入很多时代因素,成为作者和读者的一个公共空间,作者在写的时候就会留下空白,等着读者去填充。读者在读一首诗的时候,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忽然之间豁然开朗,领悟到诗歌的真谛,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和作者发生了共鸣”可知,读者在读诗时,要有特定的“时间节点”,然后才“豁然开朗”,但这并不是说“只要随时把带有时代因素的理解填充进去,就能豁然开朗”。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的能力。 B.由题干要求“不能支持‘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这一观点”可知,“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出自宋朝文学家欧阳修的诗作,“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朝文学家王安石的诗作,用宋朝文学家的诗作不能支持“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这一观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能力。 首先,文章开头即提出“唐诗何以成为经典”的问题,属于提出问题部分。 其次,又分别从“从作者的身份、诗作的数量和诗人的数量来看,唐代诗歌都达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程度,堪称中国历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即诗人的身份、诗作数量和诗人数量;“唐诗之所以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主要是因为它的艺术造诣登峰造极”,即艺术造诣方面;“不仅如此,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而且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的发展,在唐代都达到一个全盛时期”,即体裁风格多样;“唐诗之所以经典,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经典是要经过长时间检验的,而唐诗具有强大的时间穿透性”,即唐诗具有强大的时间穿透性等四方面来进行分析唐诗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展开余下试题B. 炊事员、卫生员这样的战士都走上了阵地,足见战争的惨烈,更表明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C. 张守望之前就知道李满田是预备营长,所以他满心希望李满田派兵支援,这个信念支撑着他坚守阵地长达十三天。 D. 写整个军队从最初的几万人到最后仅存的稀稀拉拉的队伍,主要是为了展现汉江阵地的重要和敌我力量的悬殊。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阵地就如同一台绞肉机,张着血盆大口”,作者连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将血淋淋的战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B. 用语从“求援”到“恳求增援”到“求救”,暗示了张守望的一营伤亡惨重,也写出了他从焦急到无助的心理变化。 C. “机枪口打红了,冒着缕缕青烟”,颜色词的运用非常传神,一红一青给暗无天日的战场增添了一丝悲情的色彩。 D. 小说由梦境到现实再到回忆,通过李满田的思绪展现了志愿军在汉江保卫战中的壮烈与英勇,也加快了叙述节奏。 8. 小说第⑦段关于阵地的描写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流行歌曲《孤勇者》中用“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来描述“孤勇者”,小说中的张守望就是这样的孤勇者。请依据小说人物细节描写,简析张守望“孤勇者”的形象特点。 【答案】6. B 7. D 8. ①阵地焦煳,弥漫着血腥味等描写,照应前文一营战士大量牺牲,张守望带着仅存的十几人跃上阵地的情节。②坦克攻来,密密麻麻的美军,炮弹炸开等描写,既照应了前文美军的疯狂进攻,又为后文的弹尽粮绝,被迫撤退做铺垫,暗示了阵地的失守。 9. ①“红着眼睛,哑着声音喊:阵地是我们的坟墓”既表现张守望的孤立无援的处境,又表现他视死如归的气概,如同孤勇者在“黑夜里的鸣咽”。②“一遍遍地喊;打,射击,往死里打”展现了张守望痛击敌军时的勇猛无畏,符合孤勇者在坚持黑夜中“怒吼”这一特点。③最后“一遍遍地说,阵地都丢了”“抱着李满田哀哀地哭”表现了张守望对保卫阵地有极强的责任感,符合孤勇者虽然失败仍不失为英雄的形象特点。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李满田梦见张守望把阵地失守的责任归咎于他”错误,李梦田梦见张守望向他索要援兵而不是归咎责任。 C.“这个信念支撑着他坚守阵地长达十三天”错误,支撑他的是守护阵地的决心。 D.“主要是为了展现汉江阵地的重要和敌我力量的悬殊”错误,主要为了展现志愿军们为捍卫阵地而做出的牺牲。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加了快叙述节奏”错误,是使叙事节奏张弛有度。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第⑦段中有关“阵地早就焦煳一片,弥漫着一股血腥味,让人作呕”的描写,照应了前文一营战士大量牺牲,张守望带着仅存的十几人跃上阵地的情节。 第⑦段中有关“山下几辆坦克并排地向山上攻来,坦克身后是密密麻麻的美军。炮弹在焦土上炸开,细碎的粉尘遮天蔽日,犹如黑夜”的描写,既照应了前文美军的疯狂进攻,又为后文的弹尽粮绝,被迫撤退做了铺垫,暗示了阵地的失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 人物形象的能力。 文中“他还剩下一个连时,就恳求过邢团长增援”“再后来,他只剩下了一个排。电话线早就炸飞了,他就用电台向团里求救”“再后来。电台都被敌人的炮弹炸飞了,团部和他们彻底失去了联系” “红着眼睛,哑着声音喊:阵地是我们的坟墓”既表现张守望的孤立无援的处境,又表现他视死如归的气概,如同孤勇者在“黑夜里的鸣咽”。 文中“他的机枪口都打红了,冒着缕缕青烟。那会儿,张守望觉得自己已经飞起来了,身子似乎不存在了,轻飘飘的,他把打坏的机枪扔到一边,又端起另外一支枪向外击……”“一遍遍地喊:打,射击,往死里打”展现了张守望痛击敌军时的勇猛无畏,符合孤勇者在坚持黑夜中“怒吼”这一特点。 最后“一遍遍地说,阵地都丢了”“抱着李满田哀哀地哭”表现了张守望对保卫阵地有极强的责任感,符合孤勇者虽然失败仍不失为英雄的形象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庚申,太后欲造大像,使天下僧尼日出一钱以助其功。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①,制过宫阙。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又曰:“梁武、简文舍施无限,及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列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又曰“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又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遂罢其役。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羁而系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束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初,仁杰为魏州制史,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生祠。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 [注]①伽蓝,指佛寺。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B. 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擢柬之 /洛州司马 C. 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D. 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后,中国封建社会对君王母亲包括嫡母、生母、养母的尊称。 B. 生祠,旧时指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修建的祠堂,以此作为祭奠的场所。 C. 勤王,指封建社会中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时,臣下起兵救援君王。 D. 宫阙,指古代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有此称。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后想建造大佛像,狄仁杰极力加以谏阻:他认为建造佛教寺院既需要百姓出力,又需要百姓出物,不符合佛教慈悲的主张。 B. 狄仁杰认为,近来水灾早灾时有发生,加之边境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