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9  2024-01-15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
《六国论》课堂作业
《六国论》课堂作业
【基础演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得下咽(yàn) 思厥先祖父(jué) 抱薪救火(xī)
B.如弃草芥(jiè) 暴霜露(bào) 弊在赂秦(luò)
C.燕赵之君(yān) 洎牧以谗诛(jì) 为国者(wèi)
D.当秦相较(tǎnɡ) 革灭殆尽(dài) 日削月割(xuē)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B.当与秦相较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暴霜露,斩荆棘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独完(保全) 始速祸焉(招致)
B.六国互丧(相继) 盖失强援(因为)
C.非兵不利(兵器)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胁迫,挟持)
D.率赂秦耶(概率) 洎牧以谗诛(等到)
4.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子孙视之不甚惜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7.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③赵尝五战于秦 ④洎牧以谗诛
⑤后秦击赵者再 ⑥斯用兵之效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③④不同,⑤⑥相同
C.③④相同,⑤⑥不同 D.①②不同,⑤⑥不同
8.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里将“论”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政论即“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六国论》。
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候、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诸侯有自己的封地,面积大小一样,必须服从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
C.“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始见于春秋时期,不同朝代称谓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设立郡,汉增加郡的数量,隋唐废郡设州,明清称府。
D.“六国”指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因为都在崤山以东,也被称为“山东”六国。
9.下列关于作者和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位列 “唐宋八大家”。
B.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就中心论点层层深入,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浏览完整试题C.文章借评析六国灭亡的根源——“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否则,其结果将比六国更为悲惨。
D.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有反问、夸张、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相得益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认为燕国灭亡的原因是“ , ”。
(2)《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将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 , , 。
(3)苏洵在《六国论》中以“ , ”两句回忆了六国先辈们开辟事业的艰辛。
(4)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越急的句子
是: , 。
【文本阅读】
一、阅读文章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对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非兵不利 兵:兵器 B.破灭之道也 道:规律
C.与战败而亡者 亡:丧失 D.固不在战矣 固:本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 二败而三胜 B.弊在赂秦也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固不在战矣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破灭之道也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先用双重否定,既而又自为设问,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B.文章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与战争的损失差不多。
C.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D.作者在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用巧妙的引用,精当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二、阅读课文第三段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  未尝:不曾
B.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不免:免不了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是故:因此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革灭:消灭
2.作者说“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根据是什么?选出全能说 明
这一原因的一项是(  )
①齐人勿附于秦 ②斯用兵之效 ③李牧连却之 ④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⑤智力孤危 ⑥三国各爱其地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③④⑤
3.对这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作者肯定了燕赵“用兵之效”,也点出了“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说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当初不这样做,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①。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②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就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③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④可也。”


展开余下试题——左丘明《子鱼论战》
[注]①禽:通“擒”,俘虏。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②勍(qíng)敌:强敌,劲敌。③胡耇(gǒu):年纪很大的人。④儳(chán):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亲附
B.始速祸焉 速:招致
C.楚人未既济 济:过河
D.既陈而后击之 陈:安放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及楚人战于泓 赵尝五战于秦
B.楚人伐宋以救郑来 至丹以荆卿为计
C.勍敌之人,隘而不列 苟以天下之大
D.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既济而未成列
3.下列对两篇文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六国论》用一个“赂”字,把六国对秦国的方针路线、秦国的野心揭示出来了。“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句中的“为国者”,一语双关,明指六国统治者,暗指北宋统治者,将“借古”和“论今”联系在一起。
B.《子鱼论战》一文中的宋襄公是个迂腐愚昧的君主。既然要讲仁慈,为何要与人为敌呢?既然为敌了,却偏又讲起仁慈来了。实在是前后矛盾。结果搞得宋军大败,自己的大腿受了伤,护卫官也全被杀死。
C.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类比论证,如苏洵的《六国论》中将北宋和六国放在一起类比。昔日,六国虽“弱于秦”,但倘不“赂秦”,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和西夏,如重蹈六国覆辙,自然连六国都不如了。
D.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假设论证,比如《子鱼论战》中子鱼认为敌人受了伤还没死,如果不忍心再杀他们,就不如起初就不伤害他们。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阻 而 鼓 之 不 亦 可 乎 犹 有 惧 焉 且 今 之 勍 者 皆 我 敌 也 虽 及 胡 耇 获 则 取 之 何 有 于 二 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B.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C.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D.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在战国时,指函谷关、崤山以东的地区。
B.“而韩、魏乘之于后”中的“乘”指四马一车。古代四马一车为一乘。
C.商鞅,卫国人,战国时政治家。主张重农抑商,他在秦国的改革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
础。
D.“背盟败约”中的“盟约”指结盟时订立誓约或条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由读史引发对六国灭亡的思考,借此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六国灭亡皆因它
们不了解天下的形势。
B.韩、魏两国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秦国得韩、魏则得灭齐、楚、燕、赵之势,齐、
楚、燕、赵失韩、魏则失保国家之势。
C.第二段列举范雎、商鞅建议秦国先收韩、魏的策略的史实,说明商鞅等人明天下之
势,暗含对齐、楚、燕、赵四国的批评。
D.第三段通过比喻论证再次指出:不了解天下大势,没有采取厚韩亲魏的策略是六国
相继被秦国吞并的原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译文: 
(2)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译文: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心术
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 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①而按剑,则乌获②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四部丛刊》本《嘉祐集》,有删改)
(注)①袒裼(tǎn xī):脱去上衣露出身体。②乌获:古代大力士。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B.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C.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D.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燧:烽火。古代边防警报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燃火叫“燧”。这里泛指军队的警戒工作。
B.斥堠: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瞭望。
C.黄帝:传说中我国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相传曾在战争中多次取胜,打败了炎帝、蚩尤, 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D.冠胄衣甲:冠,帽子。胄,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衣,衣服。甲,铠甲,古代战士穿的用皮革或金属片制成的护身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项是(   )
A.当将领的道理,首先应当培养智谋胆略,这样才可以控制战争形势有利与不利的变化,才可以应付敌人。
B.大凡用兵,应当崇尚正义,只有正义才能激怒士卒,当士卒激起义愤时,就可驱使他们百战而不殆。
C.要使战斗力无穷无尽,既要能利用形势来巩固军队的阵容,又要能够利用形势来巩固自己。
D.邓艾用绳索挂着士兵翻山越岭,偷袭蜀国,因为刘掸的昏庸,蜀国的百万大军才会束手就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所有不可措手足也。

(2)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语言运用】
1.将下列句子合成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
②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并“施之于今”。
③苏洵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④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
⑤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
⑥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A.③①⑤⑥④② B.⑥②④⑤①③ C.⑤③④②⑥① D.⑥④①③②⑤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片段写作】
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有人认为此观点有失偏颇。请你结合你了解的史实,选择六国中的任意一个国家对苏洵的观点加以补充。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200字左右。
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引用此句,运用比喻论证方法,把六国用土地贿赂秦国的事实和导致灭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请你也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简单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250字左右。
答: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六国论》课”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