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9  2024-02-07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
《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
《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
【基础演练】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敏于事而慎于言 ①敏:机敏 ②慎:谨慎
B.质胜文则野 ①文:华美、文采 ②野:不受拘束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①喻:比喻 ②利:利益
D.迩之事父 ①迩:近 ②事:侍奉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莫学夫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不可以已
C.天下归仁焉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克己复礼为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知者不惑 D.未成一篑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文胜质则史 B.请事斯语矣 C.非礼勿视 D.敏于事而慎于言
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 朝闻道,夕死可矣 B. 风乎舞雩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见贤思齐焉
6.下列句子为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克己复礼为仁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文胜质则史 D.如礼何
7.下列有关《论语》的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8.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一行叫一佾,八佾即六十四人。《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公用六佾,诸侯用四佾。
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C.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统治者”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
D.士,在商、西周、春秋时期,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底层。也泛指读书人。本文中就是后一种用法。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的: , 。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 ”。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 。
(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 。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 ”。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 , 。


浏览完整试题(7)在《<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8)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
(9)《<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就是指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       。
(11)在《<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  
(12)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
(13)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十二章》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
(14)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
(1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 ”,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 ”。
(1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        
(1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 ”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 ”的效果。
(1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

(1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 ,
(2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 , ”,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2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从近切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主的句子是“ , ”。
【课文阅读】
一、下列各句对前六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B.“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的,互相依存,不可分离。人的外在与内在是同样重要的。
C.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而孔子赞赏的君子就是只重义而不重利的人。
D.“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子认为君子求学应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不仅仅是为了吃饱饭和睡舒服,更要努力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言论谨慎,好学不厌。
二、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根据上面两个选段内容,简要概括儒家君子观的内涵。 



2.联系实际,谈谈儒家君子观的现实意义。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译文:
2.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译文: 
四、对《<论语>十二章》中有关章节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孔子在《八佾》中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他认为礼与乐是外在的表现,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
B.“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仁义之道”,要懂得仁义的道理,就要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真理而牺牲。
C.《卫灵公》一节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孔子主张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D.在《阳货》一节中,孔子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强调了《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经》。
五、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认为,“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且责任重大,应为此奋斗终生。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的义利观,从个人道德着眼,主张个人在面临选择之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主要是私利。
C.“克已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从这个层面来说,“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
D.孔子认为学《诗经》好处很多,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
【拓展阅读】
一、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袭,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颜渊、季路侍 译文:颜渊、子路伺机跟孔子交流。
B.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 译文: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直到这些东西破旧了才不用。
C.愿无伐善,无施劳 译文:希望不讨伐善良之人,也不烦劳他人。
D.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让所有朋友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①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展开余下试题(《商君书·农战》)
(注)①纷纷:指民心不统一。
1.上面两段文字,都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治国策略。
2.请指出两则材料在治国策略方面的不同之处,并作简要评析。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题目。
  ①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②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
  ③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1.孔子认为不学习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2.材料所说的“好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阅读《论语•季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注] 这段文字生动地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陈亢:字子禽,孔子的弟子。伯鱼,即孔鲤,孔子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尝独立  尝:曾经 B.鲤趋而过庭 趋:小步快走
C.闻斯二者 斯:这 D.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远:远离
2.从伯鱼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家教有什么特点?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B.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C.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D.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襄公二十二年”,属于王公纪年法,此外还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以及年号干支兼用法等。如“元和十年”就属于王公纪年法。
B.“字”,人的表字。古人常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叫作“字”。
C.“累绁”即“缧绁”,“缧绁”指捆绑犯人的绳索,在文中,“缧绁”指监狱。
D.“行”有兼摄官职之意,“摄”亦有代理官职之意。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有很多,如“假”“权”“署”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出身贫寒,但年少好礼,具备从政的才能。孟釐子曾在死前告诚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向孔子学习。孔子在季氏手下当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牲口的小官,都做得非常好。
B.孔子答复齐景公之问,展现了其非凡的政治见识。齐景公询问孔子秦穆公称霸的原因
孔子说那是因为秦穆公不但志向远大,而且中正无私。他虽然不能称王,但称霸是应该的。
C.孔子代理国相一职时,管理有方。孔子参与鲁国政权仅仅三个月,那些贩卖羊羔、猪仔的人们,就不再以次充好、漫天要价,四面八方来到鲁国的客人,都能够各得所需而归。
D.孔子经历坎坷,但乐观幽默。在郑国时,孔子和弟子走散了。郑人告诉子贡,孔子萎靡不振,像丧家狗。孔子听说后开心地笑了,他说对方称自己为丧家狗,真是对极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


(2)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语言运用】
观察“孔子应聘”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用自己的话说说漫画中“?”“!”包含的意思。要求语言简洁、鲜明。


(2)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寓意。

【片段写作】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无数仁人志士置生死于不顾,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经历此次疫情,你是否对《论语》中的“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请结合疫情中仁人志士的光荣事迹,谈一谈你对《论语》中“士”的认识以及对你的启发。要求:观点明确,语言准确,条理清楚。180字左右。
  参考语句: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论语》十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