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2  2024-03-0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
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调研试卷及答案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班级开展“共谱故乡恋歌”主题研学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参与。
一、追溯历史敬故乡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14分)
在故乡广(mào) ▲ 的土地上,演绎着多少如歌的往事:“夹谷会盟”,孔子 ▲ ( kè)守周礼,智胜齐景公;秦始皇挥鞭赶石,筑就“秦山神路”;“青口十八勇士”荣誉战旗迎风飘扬;《三体》中“江苏赣榆太阳观测站”惊鸿一现……故乡早已赞誉无数,成为我辈荣光。其实故乡也在期待我们绽放,有时她还拖曳 ▲ 着影子,令我们生出挥之不去的乡愁。
故乡,是一句句淳朴的诗行,流淌在游子的笔尖;故乡, ▲ , ▲ 。我们应在保护、传承、认同中,绵延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初心不走偏,使命无旁骛。一个不热爱故乡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空心人。
1.在上文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字音或字形。(3分)
广mào ▲   kè ▲  守     拖曳 ▲  
2.下列选项中对“使命无旁骛”中“骛”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纵横    B.奔驰   C.追求     D.鸭子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修改句子。(3分)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儒林外史》中“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
B.“一个不热爱故乡的人,纵然他有高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空心人。”是条件复句。
C.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且“崇祯五年”中流露出张岱的故国之思。
D.鲁迅小说《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5.请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仿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
二、一枝一叶念故乡
6.填写诗文名句。(8分)
古往今来,乡愁是人们内心深切的怀想,无数文人墨客借助物象抒写着深情。“鸡声茅店月,① ▲ ”,雄鸡报晓,桥上的足迹,道尽早行之人的羁旅艰辛;“云横秦岭家何在?② ▲ ”,山高路远,云遮雪塞,回荡着韩愈被贬离家的悲慨;“③ ▲ ,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着刘禹锡久谪归乡,面对世事沧桑的乐观豁达;“但愿人长久,④ ▲ ”,寄寓着苏轼思念亲人,由己及人的美好祝愿。心境不同,故土也以不同的方式被忆起,范仲淹极写登岳阳楼会有“去国怀乡,⑤ ▲ ”的萧然之悲;许浑登咸阳楼远眺,则是“一上高楼万里愁,⑥ ▲ ”,愁绪扑面而来,突兀而浓厚。⑦“ ▲ , ▲ ”(填写连贯的两句诗文)中的乡愁也已经荡成人们心中的涟漪,使得无数游子思归心切。那山那水,一草一木,都是人们精神的归依。
三、放舟羁旅离故乡
研读下面三篇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踏足先贤的精神原乡。(25分)
【甲】
晚泊岳阳①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浏览完整试题【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
县有州帖②,祈雨诸祠。县令至愚以谓雨泽颇时③民不至于不足不敢以烦神之视听。癸丑,出于近郊,见民稼之苗者荒在草间,问之,曰:“待雨而后耘耔。”又行见老父,曰:“此月不雨,岁将不成。”然后乃知前所谓雨泽颇时者,徒见于城郭之近,而县境数百里山陂田亩之间,盖未及也。修以有罪,为令于此,宜勤民事神以塞其责。今既治民狱讼之不明,又不求民之所急,去县十余里外,凡民之事皆不能知,顽然慢于事神,此修为罪,又甚于所以来为令之罪。 欧阳修《求雨祭汉景帝文》(有删改)
【注释】①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因疏救范仲淹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欧阳修携家人沿水路前往贬所,于九月初四夜泊岳阳城外的洞庭湖口。②本文写于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夷陵大旱之时。帖:官府公文。③颇时:颇为按时。
7.下列对甲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停舟的地点和时间。两句倒装,因“系舟岳阳城下树”才“卧闻岳阳城里钟”,起句朴素自然。
B.颔联的“空江”两个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的空旷景象,也点明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一点轻快之情。
C.月下歌者夜归,作者触景生情,触发了他系舟城下时内心的悲凉凄楚之感。
D.全诗写旅中思归,却深藏不露。景中自有缕缕情思,以有意之“听”照应无意之“闻”,表现了感情的变化。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伛偻提携 ▲ (2)颓然乎其间者 ▲
(3)徒见于城郭之近 ▲ (4)顽然慢于事神 ▲
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县 令 至 愚 以 谓 雨 泽 颇 时 民 不 至 于 不 足 不 敢 以 烦 神 之 视 听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5分)
(1)此月不雨,岁将不成。(2分)
(2)为令于此,宜勤民事神以塞其责。(3分)
11.请赏析甲诗尾联。(4分)
12.三篇古诗文皆是贬谪之作,结合上述古诗文,谈谈欧阳修的品质。(6分)
四、一片冰心在故乡
赣榆乡贤馆还原了吴敬梓的文木山房场景,这里记录了他在赣榆的青少年时光。让我们一起重温《儒林外史》,完成下面小题。(12分)
13.吴敬梓善用讽刺艺术塑造人物,在《儒林外史》中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刻画了“喜极而疯”的范进、“伸着两根指头难以咽气”的 ▲ 、以及标榜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却拦劫别人家猪的 ▲ 。(2分)
14.有人说,“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请从下面的回目中,选择一个事件,分析匡超人的这种变化。(4分)
相关回目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15.不同的讽刺笔法,让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请结合具体语段说说《儒林外史》讽刺手法的运用。(6分)
语段一:
“......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牛布衣见他如此说,也不和他辩。
语段二:
浦郎自想:“这相国、督学、太史、通政以及太守、司马、明府,都是而今的现任老爷们的称呼,可见只要会做两句诗,并不要进学、中举,就可以同这些老爷们往来,何等荣耀!”因想:“他这人姓牛,我也姓牛。他诗上只写了牛布衣,并不曾有个名字,何不把我的名字,合着他的号,刻起两方图书来印在上面,这两本诗可不算了我的了!我从今就号做牛布衣!”当晚回家盘算,喜了一夜。
五、山川异域寻故乡
(一)方言指路
赣榆方言,以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而闻名,并富有地方传统特色,你是怎样看待方言的呢?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1分)
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
李晓
①贺知章垂暮之年,告老还乡,见物是人非,不禁生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乡音”是一枚镌刻在我们身上的独有印记,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
②方言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琐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的智慧,采集了地域的精华。翻过一座山,音调就转变;走过一陇田,意义大不同。正是因为这种特色,才赋予了方言承载文化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个载体,我们的文化才得以遍地开花、异彩纷呈。以融入了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还是京剧黄梅,那些生动鲜活、合辙押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试想,如果唱词千篇一律,那么何来不同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何来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因为方言的独特性,才带来它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价值连城。
③如今,传统的乡音却变了味道,它被贴上了“土、俗”的标签,并成为衡量“有无文化”的标尺。打工返乡的青年们羞愧于它的腔调;一些年轻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普通话,即使自己会讲方言,但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往往很少教孩子说方言。方言的日渐衰落,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还折射出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这或许是我们最该扼腕叹息之处。


展开余下试题④文化不能简单地用“优劣”二字加以评判。你可以津津乐道上海方言的机智敏捷,也可以大加赞赏天津方言的诙谐幽默,还可以对齐鲁方言的纯粹耿直加以欣赏,它们是多元、独特而又平等的。对于方言的流失,我们更应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考量。今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频繁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员流动日见增多,这种流动对方言的冲击显而易见。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碾压式的优势显现,使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不断被漠视,而这种文化信号的衰减很可能是无可补救的。
⑤方言早已成为与故乡这片土地难以割裂的一部分,任何语言不假思索地堆砌于此,便会显得水土不服、格格不入。好比我们的容貌与声音,与生俱来,独一无二,倘若真用人工的方式加以改变,自会有它的蹩脚与尴尬。方言就是那告知了我们“从何处而来”的文化源头,我们在奔波忙碌中找寻地域文化自信,却不经意间忽视了它。它以自身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因素汇集起来,无论是民俗故事,还是戏曲民谣,以及属于这个地域的秉性与品格,这都是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链接一:
赣榆地处苏鲁交界,方言处于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和胶辽官话的过渡地带,归中原官话郑曹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言。在造词理据方面,赣榆方言的比喻造词极为丰富,反映了赣榆人民具有的社会心理更趋向于具象思维模式。赣榆方言在词的色彩意义上,因赣榆地处沿海,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含蓄委婉的表达;特色量词的运用表现了赣榆人民对周围事物的个性化观察和特殊理解。对方言词汇文化内涵的探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回已经消失的民俗,深层次反映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选自《赣榆方言词汇研究》,有删改)
16.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上海方言机智敏捷,天津方言诙谐幽默,齐鲁方言纯粹耿直,都可以看成是文化生命力的延续。
B.方言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珍贵文化财富,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C.当今社会,由于人们漠视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所以出现城市文明碾压乡村文化的现象。
D.研究赣榆方言可以帮助我们找回已经消失的赣榆民俗,深层次反映赣榆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17.请从论证方法角度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18.文章第③段提到“方言的日渐衰落,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还折射出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5分)
(二)海外来客
2023年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诞辰100周年,阅读作品,完成小题。(20分)
月亮与霓虹灯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夜晚,霓虹灯耀眼的光亮持续了二十秒钟后熄灭了。二十秒钟的瞬息间,整个夜空露出笑脸,金色的新月像一把镰刀高高挂在空中,一朵淡淡的云彩遮住了它的笑容,显现出若隐若现的月晕;星星眨巴着亮晶晶的小眼睛,熙熙攘攘,缀满天空,一直连接上银河的明亮光带。二十秒后,霓虹灯重新亮起来。
这个霓虹灯是高悬在对面楼顶上高大霓虹灯广告的一部分,每隔二十秒钟亮一次,一次亮二十秒钟。每当它亮的时候,夜空就变得平平坦坦,漆黑一片,月亮蓦然惨淡无光,星星失去了光彩。
马科瓦尔多一家住在霓虹灯对面一幢楼的阁楼里。
马科瓦尔多很想教给孩子一点天文知识,便慨然指着天体星辰的位置:“看,那是大熊座,一、二、三、四,那儿是勺把,那是小熊座。北极星指示北方。”
“那么,那一颗指示什么?”孩子指着霓虹灯中的字母C天真地问。
“那是字母C,跟星辰没有关系,它只是霓虹灯广告的最后一个字母。星星指示方向:东、西、南、北。现在是新月,因为月亮的弦峰朝西隆起。记住,上弦近望,下弦近晦。”
“爸爸,那么C要落了? 因为C是下弦!”
“这跟升还是落没关系,那是商业公司安上去的广告灯。”
“那么,月亮又是哪个公司安上去的?”
“月亮不是任何公司安上去的,是一颗卫星,永远存在。”
就这样,每当霓虹灯闪亮的时候,马科瓦尔多的星辰总是和地球上的商业广告纠缠在一起,解释不清。
这时,孩子两掌合拢,形成一个机关枪,朝着耀眼的霓虹灯打去,哒、哒、哒……
“但愿把它打灭了!”父亲情不自禁地说,“这样的话,我指给你看狮子座、双子座……”
“狮子座!”孩子顿时高兴起来,“等一下!”他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拿来弹弓,掏出经常装在口袋里的石子,安在弹弓上,用尽浑身力气向霓虹灯射去。石子飞过去,亮闪闪的霓虹灯熄灭了,在广告牌的框架上左盘右旋的字母变得模糊不清,黑乎乎一团,宛如缠绕在棚架上的葡萄蔓藤。
马科瓦尔多很想揍孩子一巴掌,但胳膊刚抬起来,又停住了。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站在高高的阁楼里,仿佛飘飘然升到了奇妙的宇宙空间。抬头环视,天穹像一个无限大的球体囊括一切,无边无际。微小发亮的星星镇满天穹。月亮依然显露出一个不透明球体的自然容貌,反射出动人的光辉。
马科瓦尔多久久倚在阁楼窗户上眺望。
第二天上午,两个电工出现在对面楼上霓虹灯的框架中间,检查灯管和电线。马科瓦尔多将头伸到窗外,看着这情景,恍郁地说:“今天晚上又是一个霓虹之夜,那种神情很像一个善于预言天气的老人,
有人在敲阁楼的门。房门打开了,走进一个戴眼镜的先生。他对马科瓦尔多说:“请原谅,能从你们的窗户看看吗?多谢,多谢!”
戴眼镜的先生又自我介绍:“我是戈迪弗露多博士,霓虹灯广告公司的专员。”
马科瓦尔多忐忑不安地说:“您看,是孩子随便拿石子打麻雀玩,不小心把对面的霓虹灯广告给打坏了。我已经狠狠地揍了他一顿……您尽管放心,保证以后再不出现这种事。”
戈迪弗雷多博士聚精会神地听着,认真地说:“说真的,那是斯派公司的灯,我不是为他们公司做事,他们公司快倒闭了。我属于另一家公司,我是来观察一下能不能在这座楼顶上安一个广告灯。不过,请您继续讲下去,您讲的,我很感兴趣。”
半个钟头以后,马科瓦尔多与戈迪弗雷多博士达成一项协议:只要对面楼顶斯派公司的广告灯一亮,孩子就用弹弓把它打坏。
月底的一天,戈迪弗雷多博士带着几个电工出现在阁楼对面的楼顶上。
那天晚上,比原先高一倍宽一倍的新广告灯闪烁着刺眼的光辉。从此以后,金色的月亮惨淡无光,亮晶晶的星星失去了踪影,无限辽阔的天穹和无比美好的夜景消失了。只有一排巨大的霓虹灯,每两秒钟亮一次,一次亮两秒钟。(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想教给孩子天文知识,却发现孩子分不清天上星辰与楼顶广告。
B.由于耀眼的霓虹灯遮蔽了夜空,父亲一再怂恿淘气的孩子去打碎它。
C.马科瓦尔多与博士达成协议这一情节,出人意料,充满了戏剧性。
D.第一次写孩子打碎灯,父亲“忽然感觉”升到了“奇妙的宇宙空间”,突显了没有霓虹灯干扰的夜空给他带来的审美愉悦。
20.小说中的月亮和霓虹灯分别有什么寓意和作用?(4分)
21.结合文段,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2.小说中的马科瓦尔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23.小说结尾耐人寻味,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6分)
六、此心安处是吾乡
24.作文。(60分)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
《红纸上的中国字》结尾写道:“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身居何位,过年的时候,千万别忘了让亲情回家,让思念回家,让文化回家!”是啊,回家,让美好的事物、真挚的情意、宝贵的精神回家!回到温暖的家园、友爱的集体、人的心灵深处……那是倦鸟归巢的踏实、迷途知返的庆幸、重新拥有的喜悦。


展开余下试题请自选角度,在“让 回家”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学情调研试卷
答案
1.3分,广袤 恪守   拖曳( yè) 
2.3分,C.追求  
3.3分,画横线的句子语序不当,应将“保护、传承、认同”改为“认同、保护、传承”。
4.3分,B 假设复句
5.2分,示例:故乡,是一支支古老的歌谣,回响在亲人的耳畔。
6.8分,人迹板桥霜 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
千里共婵娟 忧谗畏讥 蒹葭杨柳似汀州
示例: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提及乡愁即可)
7.3分,B项,“点明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一点愉悦之情”错误。“空江”二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时的一片茫然之情,天地的空阔正显出了孤舟(即诗人)的渺小孤独无助。
8.4分,(1)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2)颓然:倒下的样子。
(3)徒:只,只是 (4)慢:懈怠
9.3分,县令至愚/以谓雨泽颇时/民不至于不足/不敢以烦神之视听
10.(2分)①这个月不下雨,今年将不会有好收成。
(3分)②在这里任县令,应该多为百姓做事、侍奉神灵来弥补我的罪责。
11.4分,①诗的尾联勾画了诗人被触动的心绪,当他蓦然听到归舟晚唱时,不禁在寂寞的旅途中获得一丝心灵的慰藉,陶醉于清辉江月及水上歌声之中。②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这一阕歌声还没听完,已经远逝了,岳阳城外的一切又归于宁静,诗人以景作结,运用交错的声色描绘,以江面的歌声听不尽和轻舟疾行如飞的动态意象,反衬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③以乐景衬乐情,写渔人逍遥自在之乐,反衬出自己旅中思归,孤寂难言,仕途不顺的苦闷。(任意两点得满分)
12.6分,①高洁澄清的本心,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夜深江月弄清辉”意思是夜深了,江上的月色特别皎洁。一个被贬之人能欣赏“江月弄清辉“的美景,可以看出诗人高洁澄清的本心,坚守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②忧国忧民。诗人亲临夷陵城郊视察旱情,却听到“此月无雨,岁将不成”,“为令于此”却“又不求民之所急”,“去县十余里外,凡民之事皆不能知”,进而发出“修以有罪”的感慨,体现他的爱国爱民。③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欧阳修与百姓一同享受宴饮之乐,为百姓的富足而快乐。(结合诗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13.(2分)严监生(或“严致和”);严贡生(或“严致中”)
14.(4分)示例一:杭州诗会上,结识了一群斗方名士,受他们影响,沽名钓誉,逐渐丢掉了淳朴善良的心性。
示例二:在潘三的带领下伪造文书、替人代考,大把敛财,失格失德。
示例三:逼妻回乡,隐瞒婚史,进京别娶,攀附权贵,背信弃义,丧失做人底线。
示例四:潘三入狱。拒绝探望,薄情寡义,今人不齿。
15.6分,语段一:匡超人由年少时的心地善良,事亲孝顺、淳朴可爱,到后来卷入一帮无法取得功名的假名士之中,渐渐变成了寡情薄义,虚伪之人,文段中匡超人不识“先儒”酿成笑话,抨击封建社会科举制度,讽刺那些装作有文化,不懂装懂的读书人。
语段二:牛浦郎在本在庵里读书,偷了牛布衣的诗集,想到“老爷们”愿意跟会作诗的人结交,于是冒名牛布衣,开始行骗,一路行骗的牛浦郎借牛布衣的名改变了命运,作者借此讽刺了当时读书人、为官者的不学无术,爱慕虚荣,附庸风雅,为了名利攀附权贵不择手段的社会风气。
16.3分,C,根据第④段“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碾压式的优势显现,使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不断被漠视,而这种文化信号的衰减很可能是无可补救的”可知,“人们漠视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并不是“出现城市文明碾压乡村文化的现象”的原因;
17.3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方言比喻成“容貌”和“声音”,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方言与故乡难以割裂”的观点。
18.5分,方言是“乡音”,是我们和故乡的联系纽带,忽视方言会疏远我们和故乡人的情感。同时,认为方言“土”“俗”,不愿讲方言,是对方言的不重视、不自信,更是没有正确认识方言的地域文化价值,久而久之,人们便忘了自己的根,从而影响地域文化的传承。
19.3分,B
20.4分,月亮,代表了美好的大自然,象征着马科瓦尔多一家人内心对纯真的向往;霓虹灯,则是商业社会的产物,象征着商业对自然的侵占,以及马科瓦尔多的追求的破灭。
21.(共3分)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如“金色的新月像一把镰刀高高挂在空中”,把新月比作镰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丽夜空中月亮的形状,表达了作者对夜空的喜爱之情(1分)。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如“星星眨巴着亮晶晶的小眼睛”,赋予星星以人的神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丽星空的灵动,表达了作者对夜空的喜爱之情(1分)
22(共4分)①热爱星空,热爱天文知识,喜爱大自然,向往自然的生活方式,对于真和美有追求。马科瓦尔多会耐心给孩子讲授天文知识,喜爱没有霓虹灯的夜空(2分)。②对于心中的追求不能坚持,内心不坚定,容易向现实妥协。马科瓦尔多虽然喜爱没有霓虹灯的夜空,也知道让孩子用弹弓打坏霓虹灯是不对的,但他还是为了现实利益跟戈迪弗雷多博士达成了协议(2分)。
23(共6分)①小说结尾出人意料,阁楼对面的楼顶上新换的霓虹灯广告比原本更大,闪烁得更厉害,更严重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表现出作者对商业社会的不满。②孩子打坏霓虹灯广告,换来了短暂的美丽夜空,原本以为可以减少商业活动对生活的干扰,最终反而成为商业竞争的手段,极具讽刺意味。③马科瓦尔多本来是一个对自然的真和美有追求的人,最终却放弃追求,亲自参与到商业活动中,这表明以霓虹灯广告为代表的商业社会的产物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了人们的心灵。④新换的霓虹灯广告更大、闪烁得更快,写出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无法逆转,展现了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无力、妥协和悲哀。(每条2分,答出任意三条即可得满分)
24.写作60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量表。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24学年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