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姜:你当初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文学概念呢?就“大地原声与现场精神,人间烟火与众生关怀”而言,其实所有文学种类都应该有着这样的理念啊! 杨:正如你所说,这个理念不仅是散文的,也是艺术的根本之道。“大地原声与现场精神,人间烟火和众生关怀”,这一理念不仅深植于我们传统文学的血脉,也是文学的本质所在。重新提出和张扬这样一个理念,一是基于当时的散文写作氛围。这一点上面已有解释。二是强调回归传统。所幸的是,大致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散文整体性地回到了传统甚至时代现场来了。这一点有目共睹。抒情、变异性的书写与呈现,怪癖和过度审丑的书写从大面积涌起到自觉地撤离,相信身在散文场中的人也是有所觉察的。 姜:现在,原生态散文的状态,与原生态散文刚刚提出伊始的状态相比,有了哪些变化呢? 杨:“原生态散文”从一开始就不排斥散文任何层面上的创新和想象力,尤其是采取多种方式发现和呈现当下时代之本质的高强度的“试验”与“创造”。“原生态散文”也绝不直接模仿和照搬现实生活,成为现实生活及其场景的“纸上陈列”。但是,最初的原生态散文,很多在文学的典型性和艺术性上做得不够,或者不够精致和独到。我愿意“原生态散文”的主张能成为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以才华和思想,能够真正书写并且建立起迥然相异于此前任何时代的、专属于我们这一时代的文学“万峰耸峙”与“江河并流”。 姜:还有个现象,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很多散文家,其实第一身份并不是散文家,而首先是小说家或诗人。散文倒是作为他们写作的“边角料”存在着的。恰恰是这些边角料,反倒别有情趣,也成为他们重要的文学存在。 杨:事实正是如此。专业的往往有匠气。当工匠时间久了,就有了套路和模式。我个人还是喜欢那种剑走偏锋的,不经意之间的自然书写。在文艺这条路上,自然永远是一种葆有创造力的“老师”。 (摘编自杨献平、姜广平《西湖•“散文是对时代的全息观察和反映”》,2015年7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不易策划、炮制,需要作者等待、酝酿和诱导,所以“原浆散文”的“原浆”稀贵,问世的作品数量少。 B. 《痛饮生活的原浆》一文明确了“原浆散文”的认定标准,把它编排在《原浆散文精选集》全书最前面,别有深意。 C. 提及原生态散文,姜广平自然想到其代表作家及理念的首倡者杨献平,并急于了解杨献平不愿被归类的原因。 D. 杨献平在《原生态:散文十三家》后记中援引古人的话,指出了散文的必备品质,这本书在散文界也颇有作用。 2.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我国当代散文史而言,即便是没有“原浆散文”,也会有类似的文学事件发生,以校正散文创作的问题。 B. 如果作者的文字不能表现生活的实际情况,即便作者在场,也和“在场主义散文”本真等特征不符。 C. 为校正当时散文写作的诸多弊端,杨献平倡导呼吁原生态散文的写作,他的主张在散文界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D. 杨献平认为专业散文家写的时间久了,难免会陷入写作的套路和模式化,也就丧失了文艺路上的创造力。 3. 下列对“原浆散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浆散文强调对材料的高要求,好比乡村酿谷酒使用真材实料,散文家创作原浆散文需要使用作家的直接人生经验或社会观察。 B. 范晓波用稻谷的有机生长、煤和石油的形成形象地譬喻了好的散文的创作过程,这一过程耗时良久,作家要有耐心,能等待。 C. 范晓波期待散文作家们“经历十年磨一剑的沉淀和发酵后,把个人经验和时代烙印融为一体”,是对原浆散文创作流程和工艺的提倡。 D. 相较于“原生态散文”“在场主义散文”,原浆散文的登场,虽难以彻底扭转散文界不良风气,其实践效果却大大优于前二者。 4. 材料二为人物访谈,请简要分析姜广平在这次访谈中的提问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5. 材料一认为,“原浆散文”可以被视作和“原生态散文”是一脉上的。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这一观点成立的理由。 【答案】1. B 2. D 3. D 4. (1)特点:①非常熟悉采访对象杨献平的情况,围绕“原生态散文”概念的提出、实践及发展等进行提问,针对性强;②提问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启发性强;③提问的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逻辑性强。 (2)作用:①有针对性的提问,拉近了自己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使访谈能够顺利进行。②最后一次提问对被采访对象未涉及的内容进行延伸,拓宽了对散文创作的认知领域,避免了片面性。 5. ①都更接近于文学事件和文学行动,二者都是对当时整个散文创作的呼吁和新的实践。 ②都以矫正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为目的。“原浆散文”意在矫正散文界由来已久的勾兑注水风气;“原生态散文”为了解决“新散文”疏离现实和大众,沉溺于智性和炫技等问题。 ③都针对散文的材料及创作提出了本质相似的要求。“原浆散文”要求作家将个人经验和时代烙印融为一体:作品要厚重;“原生态散文”要求散文要具有“大地原声与现场精神,人间烟火与众生关怀”的品质,不能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模仿和照搬。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问世的作品数量少”错误,由原文“……你可以等待、酝酿、诱导,却很难策划和炮制。那等待的过程,有时如稻谷的有机生长,需要耗费几个节气,有时如煤和石油的形成,要耗费几十年或上百年。和一般只看文本最后的呈现结果不同,这里将好散文的生成视为包含了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全程控制”可知,文中只说“原浆散文”问世的时间长,并未说问世的作品数量少,故此说法没有依据。 C.曲解文意,原文说“虽然我看到你在书上说,你不愿意站到某个旗帜下,也不愿意被归类。但至少,你是散文原生态的首倡者”,意在启发被采访对象对于首倡原生态散文原因的阐释,而不是“急于了解杨献平不愿被归类的原因”。 D.“援引古人的话”分析不当,原文说“其实这几个关键词,也不是我首创,古人早就说到了这层意思”,并非援引古人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