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说,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文献,有许多是散佚的古籍,有些甚至是此前没有见过的古人著作,因此十分珍贵。从敦煌学开始以来,一般都是用传统的观念,把敦煌写本文献放到中国传统的“四部书”系统当中,以版本学的方法,按照不同的书籍、不同的作者,分门别类,对一位作者、一部书或一类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产生了很多“补遗”之作,也有一些分类合集。然而,这样整理出来的敦煌写本文献,显然不是中古时期文献的原貌,甚至把原本相关联的内容割裂开来。近年来,“书籍史”的研究给敦煌文献的整理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我们必须采用“书籍史”的方法,引入“写本学”的技术手段,来重新整理敦煌写本文献,重新评估写本文献的特点和价值。 从美术史的角度看,敦煌石窟壁画提供的丰富图像资料,很早就受到美术史学界的重视。敦煌藏经洞中保留的莫高窟壁画榜题的抄本,将在莫高窟壁画榜题的整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莫高窟壁画榜题的系统、全面整理,将会对敦煌壁画的内容一定做出贡献。有些千佛图像的整理,还需要与不同系统的《佛名经》加以对比,厘清其归属的系统。一旦这种文本和图像对应成立,则可以整体阐明图像的内涵,使石窟壁画满壁生。敦煌无疑是同时保留中古时期大量图像和抄本的少数地方,应当在图文对照方面给一般的美术史提供更多的方法论例证。 从学术增长的角度看,敦煌应当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从学术发展的一般逻辑可知,跨学科研究是推动学术繁荣发展的最好路径。敦煌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拥有大量的图像和文本资料,应当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进行跨学科研究,与其他学科实现共赢。敦煌保存的大量美术资料,曾经受到美学家的关注。敦煌学此后的发展,并没有主动向美学研究者伸出橄榄枝。这方面合作研究的空间应当更大,更加值得期待。 (摘编自荣新江《谈谈敦煌学研究的新问题与新方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都肯定了我国敦煌学研究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指出了当前研究的缺憾和不足。 B. 材料一认为敦煌文化没有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敦煌偏居一隅。 C. 材料二认为,敦煌文书资料中原始性、边缘性、民间性的材料是观察一个时代历史的最好材料,具有极高的价值。 D. 材料二指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敦煌文献资料,涉及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比敦煌石窟壁画更具有学术价值。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不属于敦煌学研究新方法的一项是( ) A. 利用敦煌资料中记载的有关“玄武门之变”的人物和事件对史实进行补缺 B. 依照敦煌原始公私文书以编年体方式撰写敦煌地方政权“归义军”的历史 C. 与不同系统的《佛名经》对比,厘清一些千佛图像和榜题的归属系统 D. 在整理敦煌写本文献时引入语言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理论方法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阐述敦煌文化特点时,既有结合地理位置、社会背景进行分析的事理论证,又有举例论证。 B. 材料一“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美美与共”“和谐共在”的引用增添了论证语言的文化韵味。 C. 材料二开宗明义,指出敦煌学需要研究新问题与新方法,接着从历史学、文献学、美术史等角度进行阐释。 D. 材料二的第二段先破后立,在指出按照传统学术方法对敦煌文书材料进行研究的危害后,提出了新主张。 4. 敦煌文化有哪些独特性?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5. 新时代敦煌学应进行哪些方面的创新研究?请结合两则材料提出建议。 【答案】1. A 2. A 3. D 4. ①一直坚守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②处处体现对现实世界的关怀;③融合吸收了各种文化的营养,具有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 5. ①研究内容方面,重视敦煌文化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对其进行系统阐释;②研究方法方面,直接用敦煌原始材料书写历史,引入写“本学”的技术手段,进行文本和图像的研对应研究,进行跨学科研究。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其主要原因在于敦煌偏居一隅”强加因果,依据材料一第二段“不管洞窟外 自然环境多么单调、严酷,洞窟里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千百年间,这种价值取向一直得以坚守”和第四段“敦煌虽偏居一隅,却气度极大,气象极盛”可知,这两部分内容是从两个方面陈述的,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原始性、边缘性、民间性的材料是观察一个时代历史的最好材料”曲解人意,依据材料二第二段“然而,敦煌材料最重要的价值是它的原始性。我们要观察一个时代的历史,更好的是用原始材料”可知,应是“敦煌材料的原始性”,没有“边缘性、民间性”;再者,“最好材料”说法也不严密,应改成“更好材料”。 D.“比敦煌石窟壁画更具有学术价值”无中生有,依据材料二第二段“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文书资料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和材料二第四段“而莫高窟壁画榜题的系统、全面整理,将会对敦煌壁画的内容一定做出贡献”可知,二者都有一定的价值,没有大小之分。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依据材料二第二段“但按照传统学术方法从事敦煌学研究的学者,大多数都把敦煌文书看作拾遗、补缺的资料”可知,“利用敦煌资料中记载的有关‘玄武门之变’的人物和事件对史实进行补缺”是传统学术研究方法。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材料二的第二段先破后立,在指出按照传统学术方法用敦煌文书材料进行研究的危害后”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二段“但按照传统学术方法从事敦煌学研究的学者,大多数都把敦煌文书看作拾遗、补缺的资料”可知,“指出按照传统学术方法用敦煌文书材料进行研究”没有提到危害,所以也不是“破”。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在敦煌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贫穷和饥饿,但是从敦煌的典籍、壁画中可以看出,敦煌文化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的”可知,敦煌文化一直坚守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2)依据材料一第三段“敦煌文化中还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此外,敦煌的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可知,敦煌文化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 (3)依据材料一第四段“它融合、吸收各种文化的营养,成为‘美美与共’‘和谐共在’的文化整体。它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具有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可知,敦煌文化融合、吸收各种文化的营养,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具有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1)依据材料一第一段“但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系统阐释”可知,研究内容方面,重视敦煌文化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对它要有足够重视和系统阐释; (2)依据材料二第三段“这样整理出来的敦煌写本文献,显然不是中古时期文献的原貌,甚至把原本相关联的内容割裂开来。近年来,‘书籍史’的研究给敦煌文献的整理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我们必须采用‘书籍史’的方法,引入‘写本学’的技术手段,来重新整理敦煌写本文献,重新评估写本文献的特点和价值”可知,研究方法方面,采用“书籍史”的方法,引入“写本学”的技术手段,来重新整理敦煌写本文献,重新评估写本文献的特点和价值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玉兰吾妻 乔叶 奶奶说她自己是文盲,我原本是信的。直到在村小上了学,才发现她也能识些字。有一次,我在写天字,写得马虎,那一撇便往上顶破了横。她路过时看了一眼便站住问,你写的这是个啥。我说是天。她说我看像是夫。我说就是天。她说天字出头就是夫,我不耐烦地说夫什么夫,她说丈夫的夫。我翻眼看她,她却突然红了脸,疾步离开了。 再后来我才知道,在同村的老太太里,只有她识些字。她不仅会写自己的名字,这认识和自己名字相近的字,和玉长得像的王、主,甚至圭,和兰形貌近的羊、美、竺家这个字她也认识,还知道女和子凑在一起是个好。村里刷标语,她能准确地读出农村形势、建设、贡献之类的词。我写作业时她常在旁边入迷地看着,尤喜欢听我读出来越大声越好。有时我故意扯破了喉咙读,然后喊累,让她给我烙鸡蛋饼,要油大的、层多的。她一边骂一边做,骂时做时都喜滋滋的。 那个初秋的中午,院子里晒满了预备过冬的被褥枕头,屋子里的箱柜也都大敞着口。奶奶和七娘在院子里说话,我吃完饭,还不到上学时候,有些无聊,也有些好奇,便往箱柜里翻,忽然翻到一个卷得很紧的包袱,便一层层打开,是一件大红碎花的棉袄,虽是一股子陈气,颜色却还很艳。抖开来,掉出了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一封信。屋里光线昏暗,我便拿到堂屋去看,不自觉地读出声来: 玉兰吾妻: 见字如面。我这里都还顺利。勿念。你在家照顾老小,我知十分辛苦,实为不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农村很需要建设,你要多参加新社会的学习,要多做贡献。现在形势大好,我估计最迟到明年春天就能完全胜利,安心等我回来就好。 夫绍功即日 有些字我还不认得,就只能蒙个音儿。正磕磕巴巴地念着,奶奶就跑了进来,边跑边喊,你个小妮子在那儿干啥哩?我就堂而皇之地回答,认字呢。这是信吧?我念念咋啦?她伸了伸手,似乎想要夺过来,又缩回去,显然是怕把信扯坏了。瞪了我好一会儿,方才抖着手说,你给我搁桌上,赶紧爬去上学。 我便搁桌上,爬去上学。她激烈的反应让我越发有兴味,就总想再去偷看,她却换了地方。我找了又找,终于发现她藏在了枕头里,便故意拿到她跟前抖搂,这回她好像没那么生气了,温言款语地哄着我,叫我把信还她。然后她再藏起来,我再找。像捉迷藏似的,我们俩玩了好几个回合。 每到天气转凉,她就会开始泡脚,也让我一起泡。一个晚上,我们俩又泡脚时,她问了一番我的功课,我的语文刚考了个满分,看她喜悦,便顺势吹牛,说老师夸我在全班识字最多,普通话最标准。 就知道你精能得很。她摩挲着我的脸。 你把那信拿出来,让我给你念念。我大喇喇地说。 寻思了一会儿,她方才把信从贴身小衣的口袋里拿出来。信纸摸起来已经润润的了。你爷爷就写了这么一封信,就这一封。她说。你仔细拿着,好好给我念一遍。她说。不要声高。她又说。 被她的郑重拘着,我便好好念了一遍。也没有声高。念完才看见她满脸的泪。奶奶,你咋啦?被她的泪吓着,我瞬间也哭起来。 乖啊,不哭。她把我抱过来,却依然无声地哭着,哭着。我在她的怀里,也哭着。不明白她为什么哭,便哭得茫然。又因她的哭而难过,便也哭得恳切。我们两个就这么哭了好一会儿,她方止住。拍了一下我的脑袋说,这封信连你爸都没看过,咱家只有你看过,只有你啊你个小妮子。 小妮子到底是小,她的悲伤对我而言难以理解,那便不去理解。能确凿理解的是我已经掌握了她的核心机密,这让我越发有恃无恐,恃宠而骄,不知分寸地在作死的边缘反复试探,时不时地以这封信为把柄戏弄戏弄她。比如我会偶尔冷不丁地喊一声,玉兰吾—— 眼看她要打过来,再接上一个“奶”字,还戗她,咋啦,叫玉兰吾奶不中?玉兰吾奶,玉兰吾奶! 她便又气又笑…… 玉兰吾妻,玉兰吾奶——童年的记忆里,我从来只知道她叫玉兰,其实她还有个名字叫迎春。 迎春,是她出嫁前的闺名,玉兰应是爷爷在婚后给她起的新名。这两样花开的时令也一样,相较而言,迎春偏乡土,玉兰偏雅致。在那个年代,给妻子取一个新名,是不是相当于送上了一件非物质的爱情礼物?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出生的,他快一岁时,爷爷回家了一趟,住了几天就跟着队伍又要开拔。爷爷走后两个月,她收到了爷爷寄来的第一封信,也是唯一一封信。又三个月,消息传来,爷爷在解放大西南的一仗里牺牲了,和几个战友一起被埋在白水河边的一棵树下。 奶奶哭了两个月……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早已被奶奶当成了小闺蜜,最小最亲的闺蜜,才会和我分享这封信。只是这个小闺蜜实在是太小了,太糊涂了,以至于多年后才意识到,这封信就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情书。而这情书对她的意义也早已超越了情书本身,简直就是她的人生指南。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奶奶虽然说自己是文盲,但也识些字,和同村老太太相比,属于有点文化的农村妇女。 B. 奶奶最终让“我”念信,既是“我”不断纠缠的结果,也因奶奶自己想知道信的内容。 C. 看到奶奶听信时满脸的泪,“我”也跟着哭,但“我”对奶奶的心情并不完全理解。 D. 奶奶一直珍藏着爷爷的信,全家只给“我”看过,可见奶奶把“我”当成最亲的闺密。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 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从儿童的视角,写奶奶谈“夫”字的反应,写她喜欢听“我”读书,写祖孙两人因一封信“捉迷藏”,富有童趣。 B. “我故意扯破了喉咙读,然后喊累,让她给我烙鸡蛋饼”这一句写出了“我”的调皮可爱和古灵精怪,饶有兴味。
展开余下试题C. 插叙奶奶名字的由来和爷爷的事,为文章增添了更真切的背景,这样安排不仅使叙事变得复杂,也使主题更加多元。 D. 作者善于驾驭语言,人物语言多用方言土语,富有乡土味;叙述中又有“温言款语”“恃宠而骄”等书面语,典雅幽默, 8. 本文于一些看似矛盾 细节中表现奶奶的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那封信是理解本文内容的一把钥匙,请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C 8. ①一边骂孙女一边给孙女做烙饼,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②伸手想夺信怕扯坏又缩回去,表现奶奶对信的珍视;③让孙女念信又不要声高,表现奶奶的羞涩和对爷爷的敬重。 9. ①解锁了奶奶识字、说到“夫”字会脸红的原因;②透露了爷爷从军在外、奶奶辛苦照顾家小的往事;③爷爷对奶奶的安慰和嘱托,显示了爷爷的思想境界;④彰显了信在奶奶生命中的分量,是她的“人生指南”。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B.“奶奶自己想知道信的内容”有误,文中提到奶奶识字,信是很多年前来爷爷牺牲前唯一的一封信,奶奶早已知道信的内容,此处奶奶最终让“我”念信,其实是一种分享。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使叙事变得复杂,也使主题更加多元”有误,文章一直围绕奶奶的信叙事,插叙奶奶名字的由来和爷爷的事也是由信引起的,叙事没有变复杂,内容还是在表现奶奶的爱情和爷爷对奶奶的深情的线上,没有使主题多元。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细节描写赏析人物情感的能力。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找到文中关于奶奶的相关细节描写分析情感即可。 “她一边骂一边做,骂时做时都喜滋滋的”,一边骂孙女一边给孙女做烙饼,而且是喜滋滋地骂,那就不是真骂,而是疼爱,这一细节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 “她伸了伸手,似乎想要夺过来,又缩回去,显然是怕把信扯坏了”,伸手想夺信怕扯坏又缩回去,可见信在奶奶心中的分量,表现奶奶对信的珍视; “你仔细拿着,好好给我念一遍。她说。不要声高。她又说”,“声高”既是怕人听见,表明内心的羞涩;又因为是爷爷写来的信,高声大气的念显得不够尊重。让孙女念信又不要声高,表现奶奶的羞涩和对爷爷的敬重。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相关内容作用的能力。 书信是本篇小说中最重要的意象,小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主旨等都与“书信”有关。本题理解分析书信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和文章中其他内容的关系即可。 那封信原来是奶奶的“夫绍功”写的,心中提到“你要多参加新社会的学习”,照应前文“她也能识些字”“她说丈夫的夫。我翻眼看她,她却突然红了脸,疾步离开了”,解锁了奶奶识字、说到“夫”字会脸红的原因; 信中“你在家照顾老小,我知十分辛苦,实为不易……我估计最迟到明年春天就能完全胜利”,透露了爷爷从军在外、奶奶辛苦照顾家小的往事; “我知十分辛苦……农村很需要建设,你要多参加新社会的学习,要多做贡献”,爷爷理解奶奶的不易并安慰她,同时嘱咐奶奶上进,显示了爷爷的思想境界; “在同村的老太太里,只有她识些字”,奶奶能识很多字,说明听了爷爷的话在不断学习;爷爷早已去世,这封信成了奶奶的精神寄托,深藏着奶奶对爷爷的爱与思念,彰显了信在奶奶生命中的分量,是她的“人生指南”。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桓公忧天下诸侯。鲁有夫人、庆父之乱,二君弑死,国绝无嗣。桓公闻之,使高子存之。天下诸侯称仁焉。于是天下诸侯知桓公之非为己动也,是故诸侯归之。桓公知诸侯之归己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綦以为奉;诸侯之使垂橐而入,租载而归。故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国诸侯既许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可为动者为之动,可为谋者为之谋,军谭、遂而不有也,诸侯称宽焉。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本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救大成,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是故大国惭愧、小国附协。唯能用管夷吾、宁戚、鲍叔牙之属所伯功立。 (节选自《国语•齐语》) 材料二: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贰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家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霸形》)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天下小国A诸侯既许B桓公C莫之D敢背E就其利F而信G其仁H畏其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服,指穿着朝服,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朝服衣冠”的“朝服”意思不同。 B. 属,指类、等,与《琵琶行(并序)》中“名属教坊第一部”的“属”意思不同。 C. 有间,指不久,与《庖丁解牛》中“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的“有间”意思相同。 D. 席,指用草或竹篾等编织而成的坐卧用具,与成语“座无虚席”的“席”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国发生夫人和庆父之乱,两位国君相继被杀,没有了继承人,桓公听说这件事后,帮鲁国渡过危机,天下诸侯都称赞桓公仁义。 B. 桓公派军队消灭了谭、遂两国却不占为己有,把齐国的鱼和盐流通到东莱,让关市稽查并征收赋税,用这些方法为诸侯谋求利益。 C. 桓公对管仲非常倚重,在管仲和隰朋拜见时,看到有鸿雁飞过,他感叹自己有了管仲,就像飞鸿有了羽翼、过河有了船只一样。 D. 桓公接受管仲提出的建议,但要敬告先君然后再实行,他命令百官有司削好版牍、备好笔墨,第二天在太庙朝见,向百官确立了法令。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公知诸侯之归已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 (2)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14. 为成就霸业,齐桓公对内、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10. CEH 11. C 12. B 13. (1)桓公知道诸侯归附自己,因此让他们减轻进奉的礼物,而增加给他们的回礼。 (2)您想要成就霸王之业做成大事吗?那么一定要从根本的事情做起。 14. ①对外:施行忠信和礼义,用利益笼络,用诚信结交,用武力威慑。②对内:轻征赋税,宽缓刑法政令,减轻劳役。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因此天下小国诸侯已经许诺臣服桓公,没有人敢背叛他,接受他给予的利益而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