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7  2024-03-15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
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一个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撞而契合的产物,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将“意”和“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和“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在艺术欣赏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
“意象”作为一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范畴,它经历了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作品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取材于雷江红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意境为什么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首先在于它含有生动的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人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要经过情感的过滤,是情中景。艺术家抓住了自然形象中那种富有诗意的特征来创造意境,所以意境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意境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还因为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的感情,形象成为艺术家情感的化身。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是统一的,而且前者从属于后者。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作品中时,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一种创造。“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这个“闹”字,就体现了运用语言技巧的创造,这个“闹”字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它既反映了春天杏花盛开,雀鸟喧叫,自然从寒冬中苏醒,一切都活跃起来,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喜悦。如果没有笔墨技巧,只有思想感情,只有胸中对景物的感受,也形成不了作品的意境。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正是这种创造使得意境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意境中的含蓄,给人以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强烈的艺术美感。意境的这种特性是和它对生活形象的高度概括集中分不开的。所谓“意则期多,字惟求少”,这是说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用以少概多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容,关键在于抓住境中那能够唤起人的情感的特征,而不必罗列全部细节。所以在意境中既能做到形象鲜明,又不是一览无余。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抓住了景物中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就能够调动读者的想象,发挥意境感人的力量。


浏览完整试题(取材于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
材料三
意象是关于美的本体形态的指称。审美主体对自然物象、社会事象和艺术品等的鉴赏,以意象的创构为旨归。陆时雍说:“诗之可观者,意象之间而已。”把意象看成诗歌可观的风采。罗庸则将其推及一切艺术,认为:“意象是一切艺术的根源,没有意象就没有艺术。”在文艺创作中,艺术家的感发在意象创构中起着主导作用。意象中的象,既包括艺术家感官所感受到的物象和事象,也包括艺术家的拟象。意与象交融为一,正是艺术家的情意与艺术家所体悟的物象、事象和拟象的浑然一体。
审美主体通过意象建构的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就是意境。境在审美对象中通过“象”得以呈现,经由审美主体基于感性又不滞于感性的超感性体悟在心中成就意境。境既有疆域、界限的意思,也有层次的意思。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的整合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并在意象所依托的时空中得以体现。意境中的形象包含着真情实感,创作者情真意切,方能创构真境界。
总而言之,意境是意象的境界,是审美主体在欣赏中由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所创构的整体效果。艺术家通过情景交融创构了意象,而意境则是意象或意象群作为具体感性形态在特定时空氛围中所呈现的整体效果。意境以意象的具体感性形态为基础,乃是艺术家即心即境、即象即境的产物。意境侧重于意象内在的度,是对其抽象特质的指称,从而有力地拓展了意象范畴。
(取材于朱志荣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意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象”的作用与地位体现在文艺创作中,也体现在文学鉴赏中。
B. 早在晋代,挚虞就提出了“意象”这一概念,可见它出现得很早。
C. “意象”先是哲学、文化概念,后演变到了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
D. “意象”不是那种一般意义的具体形象,而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
2. 根据材料二,下列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经过情感的过滤的景物不能成为意境中的景物。
B. 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所以自然是它的根本特性。
C. 意境创造中,只要有思想感情,自然会有笔墨技巧。
D. 意境的高低,关键在字数的多少,字数少则意境高。
3. 根据材料三,下列诗句或词句中不能体现“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的整合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的一项是( )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B.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C.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D.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三中,罗庸认为意象是“一切艺术”的根源,可见材料一从文学评论角度来谈意象有些狭窄。
B. 材料三中谈到的“拟象”可以理解为材料一中所说的艺术家们营构审美意象过程中的“胸中竹”。
C. 材料三中所说的意境中的形象所包含的“真情实感”与材料二里形象中寄托的艺术家的感情暗合。
D. 材料三中谈到的意境是“即心即境、即象即境”的产物,印证了材料二中运用技巧创造意境之说。
5. 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地说明杜甫《登高》中 “风急天高猿啸哀”这句诗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的原因。
【答案】1. B 2. A 3. A 4. C
5. 这句诗中,诗人营构了急疾的风、高远的天、哀切的猿啸声等能唤起读者审美感受的意象,读者在欣赏这句诗时通过这些密集的意象建构了一个满含真情的意境,这意境中包含着风、天、猿啸等生动形象的情中景,寄托着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是诗人用三个紧凑的主谓短语组合起来的艺术创造,含蓄而意蕴丰富,所以这句诗能引起读者强烈的艺术美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挚虞就提出了‘意象’这一概念”错误。由原文“将‘意’和‘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和‘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可知,挚虞并没有提出“意象”这一概念,他是只将“意”和“象”这两者分着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人,而南朝梁代的刘勰才是第一次将“意”和“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的人。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
B.“所以自然是它的根本特性”错误。由原文“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可知,意境中的形象虽然来自自然,但又能超脱自然,它从属于表现情感,所以自然并不是它的根本特性。
C.“只要有思想感情,自然会有笔墨技巧”错误。由原文“如果没有笔墨技巧,只有思想感情,只有胸中对景物的感受,也形成不了作品的意境”可知,思想感情与笔墨技巧之间不存在这种条件关系。
D.“关键在字数的多少,字数少则意境高”错误。虽有“意则期多,字惟求少”之说,但字数的多少不是评判意境的高低的标准,至少不能说“关键在”,字数少而意境低甚至无意境的文字也是有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该选项主要是客观地叙述了主、客的行踪及状态,虽隐含着一定的“意”,但缺少“象”,不能体现“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的整合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可见材料一从文学评论角度来谈意象有些狭窄”错误,材料一中不只是从文学评论角度谈意象,也包括从文学创作角度谈意象,而该选项却说“材料一从文学评论角度来谈意象”,这是该选项的第一个错误点;再有,材料一主要是从文学创作及鉴赏角度切入来谈意象的,这是作者对谈该问题的角度的选择,与材料三中谈到的罗庸将意象推及到一切艺术不在同一个出发点上,不顾出发点的不同而随意地将二者放在一起谈论是该选项的第二个错误点。


展开余下试题B.“可以理解为材料一中所说的艺术家们营构审美意象过程中的‘胸中竹’”错误。据材料三中将“物象”“事象”“拟象”并列地提出,及前面的“主体所体悟的”这一修饰语来看,这里的“拟象”应指材料一中的“眼中竹”,而不是“胸中竹”。
D.“印证了材料二中运用技巧创造意境之说”错误。材料三中谈“即心即境、即象即境”是在表明心、象、境之间的关系,而材料二中谈到的运用技巧创造意境是在说创造意境需要语言技巧,二者并无关联。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在艺术欣赏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而“风急天高猿啸哀”这句诗中,诗人营构了急疾的风、高远的天、哀切的猿啸声等能唤起读者审美感受的意象;“意境是意象的境界,是审美主体在欣赏中由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所创构的整体效果”,作者连用“风急”“天高”“猿啸”这三个意象,使读者在欣赏这句诗时通过这些密集的意象建构了一个满含真情的意境;“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人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要经过情感的过滤,是情中景”,这意境中包含着风、天、猿啸等生动形象的情中景,寄托着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正是这种创造使得意境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诗人用三个紧凑的主谓短语组合起来的艺术创造,含蓄而意蕴丰富,所以这句诗能引起读者强烈的艺术美感。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是时,有日蚀地震之变,上【1】问以政治得失,衡上疏曰:
臣闻五帝不同礼,三王各异教,民俗殊务,所遇之时异也。陛下躬圣德,闵愚吏民触法抵禁,比年大赦,天下幸甚。臣窃见大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此殆导之未得其务也。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纲纪失序。不改其原,虽岁赦之,刑犹难使错而不用也。
臣愚以为宜壹旷然大变其俗。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朝廷者,天下之桢干也。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则民不争;好仁乐施,则下不暴;上义高节,则民兴行;宽柔和惠,则众相爱。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成化也。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上克暴,贪财而慕势,故犯法者众,奸邪不止,虽严刑峻法,犹不为变。此非其天性,有由然也。
臣窃考《国风》之诗,《周南》《召南》被贤圣之化深,故笃于行而廉于色。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晋侯好俭,而民畜聚;太王躬仁,邠国贵恕。由此观之,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今之伪薄忮害,不让极矣。臣闻教化之流,非家至而人说之也。贤者在位,能者布职,朝廷崇礼,百僚敬让。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迁善日进而不自知。是以百姓安,嘉祥见。今长安天子之都,亲承圣化,然其习俗无以异于远方,郡国来者无所法则,或见侈靡而放效之。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
臣闻天人之际,事作乎下者象动乎上,阴阳之理各应其感,水旱之灾随类而至。今关东连年饥馑,百姓乏困,或至相食,此皆生于赋敛多,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陛下祗畏天戒,哀闵元元,大自减损,省甘泉、建章宫卫,罢珠崖,偃武行文,将欲度唐虞之隆,绝殷周之衰也。诸见罢珠崖诏书者,莫不欣欣,人自以将见太平也。宜遂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外内,近忠正,以崇至仁,匡失俗,易民视,令海内昭然咸见本朝之所贵,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然后大化可成,礼让可兴也。
(取材于《汉书•匡衡传》)
注释:【1】上:汉元帝。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年大赦 比:接连地、频繁地
B. 此殆导之未得其务也 务:要领
C. 则民不争 争:争辩
D. 或见侈靡而放效之 放:通“仿”,仿效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所遇之时异也 由此观之
B. 奸邪不为衰止 臣愚以为宜壹旷然大变其俗
C. 陈之以德义 人自以将见太平也
D. 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 然后民知所法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民淫祀
于是百姓就大肆祭祀
B. 非家至而人说之也
不是传到每一家,人们就都会谈起它
C. 是以百姓安,嘉祥见
因此百姓安乐,喜庆吉祥的气象出现
D. 偃武行文
停止武力,推行文治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匡衡指出元帝大赦天下之举并没有改变社会不良风气。
B. 第三段引孔子语表明凭礼治谦让治国就没有什么难事。
C. 如果不先端正教化的根本、风俗的关键,不利于治国。
D. 匡衡认为朝廷的混乱所引起的异象会减损元帝的寿命。
10. 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匡衡为皇帝提出了哪些中肯的建议。
【答案】6. C 7. D
8. B 9. D
10. ①明晰风俗的重要性,制定适宜的行为规范,根除世风之弊。②以崇尚道德的行动教化百姓,让百姓有所效法。③通过减省靡费、考订制度、治理内外、重用忠良等举措弘扬正风正气。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争”,争斗,争夺;句意:那么百姓就不会互相争斗。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结构助词,的/语气助词,无义。句意:所遇到的时代变化了。/由此看来。
B.介词,因为/动词,认为,在句中与其前面的‘以’合用。句意:奸猾邪恶之人没有因之减少。/我愚昧地认为应大刀阔斧地大改社会风气。
C.介词,把,用,拿/动词,以为,认为。句意:把道德仁义陈述给他们听。/人人都以为将要看到太平盛世了。
D.均为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句意:治理天下的人只需审察社会所崇尚的事物而已。/这样之后百姓才知道所要效法的。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B.“家至”,宾语前置句,到每一家;“人说之”,宾语前置句,对每一个人呢说教。句意:不是每一家都要到,对每一个人都去说教。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朝廷的混乱所引起的异象”“减损元帝的寿命”均错。由原文“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上克暴”可知,“上”是崇尚的意思,所以当今庸俗的官吏治理国家,都不遵循重礼谦让(的原则),而推崇苛刻暴力。所以并不是匡衡认为朝廷的混乱所引起的异象会减损元帝的寿命。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纲纪失序。不改其原,虽岁赦之,刑犹难使错而不用也”“臣愚以为宜壹旷然大变其俗”可知,明晰风俗的重要性,制定适宜的行为规范,根除世风之弊。
由原文“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迁善日进而不自知。是以百姓安,嘉祥见。今长安天子之都,亲承圣化,然其习俗无以异于远方,郡国来者无所法则,或见侈靡而放效之。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以崇尚道德的行动教化百姓,让百姓有所效法。


展开余下试题由原文“宜遂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外内,近忠正,以崇至仁,匡失俗,易民视,令海内昭然咸见本朝之所贵,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然后大化可成,礼让可兴也”可知,通过减省靡费、考订制度、治理内外、重用忠良等举措弘扬正风正气。
参考译文:
这时,发生了日食、地震等灾异变化,皇上询问这些变化与政治得失的关系,匡衡上疏说:
臣听说五帝的礼教不同,三王的政教各异,民情风俗很不同,(原因在于)所遇到的时代变化了。陛下亲施圣德,怜悯触犯了法律禁令的愚昧官吏和百姓,连年频繁地大赦,天下蒙受着大大的幸事。(然而)臣私下看到大赦之后,奸猾邪恶之人没有因之减少,今天大赦,明天又犯法,这大概是劝导百姓不得要领吧。一般说来,教养百姓,“把道德仁义陈述给他们听”,“把好坏标准公布给他们看”,观察他们的过失而制定适宜的行为规范。现在天下的风俗(是)贪取财利鄙视仁义,喜好声色,崇尚奢侈靡费,廉洁知耻的节操淡薄,邪恶邪僻的意念放纵,伦理法纪失去秩序。(如果)不改变它的根本,即使每年都大赦一次,刑法仍然很难使(它被)放置而不用。
臣愚浅地认为应该一概地、全然地改变这种风气。孔子说:“(如果)能凭礼治谦让治理国家,(还)有什么(难事)呢?”朝廷,是支撑天下的梁柱。公卿大夫之间(如果)相互遵循礼节,恭敬谦让,那么百姓就不会互相争斗;(如果)爱好仁义,乐于施舍,那么下位之人就不会使用暴力;(如果)崇尚道义,高扬节操,那么百姓就会注重品行;(如果)宽宏柔顺,和悦仁爱,那么百姓就会相互爱护。以上四点,是开明的君主之所以不行使严厉的刑法而能改变天下风气的原因。当今庸俗的官吏治理国家,都不遵循重礼谦让(的原则),而推崇苛刻暴力,贪取财利并倾慕权势,因此犯法的人很多,奸邪不能制止,即使使用严厉的刑法,仍然不能改变。这不是他们的天性,而是有原因导致这样的。
我私下里研究《国风》,其中的《周南》《召南》受圣贤之人的教化很深,因此在行动上显得忠厚,在脸色上显得正直。郑庄公崇尚勇武,于是其国人就空手搏虎;秦穆公注重信誉,于是士人就大多以死相从;陈夫人爱好巫术,于是百姓就大肆祭祀;晋侯喜好节俭,于是他的百姓就积财聚物;周太王躬行仁义,邠国人就崇尚宽恕。从这些来看,治理天下的人只需审察社会所崇尚的事物而已。时下的虚伪浅薄、忌恨损害,以及不谦让(之风)到了极点。我听说教化的普及,不是每一家都要到,对每一个人都去说教。(只要)贤德的人处在正位,有才能的人安排适合的职位,朝廷崇尚礼节,百官慎重谦让。道德教化的推行,由内到外,从身边开始,这样之后百姓才知道所要效法的,一天天地向和善的境地发展而不知不觉。因此百姓安乐,喜庆吉祥的气象出现。现在长安是天子的京师,亲自承受圣上的教化,但是长安的习俗却与僻远之地没有什么区别,从所辖郡国来(长安)的人没有所效法的,有的看到奢侈靡乱的风气反而仿效它。这是教化的根本,风俗的关键,是应该先端正的。
我听说天地与人之间,在下面(地面上)的人所做的事在上面(天上)会有征兆,阴阳相对的两个范畴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各自应和它感受到的,干旱或洪涝灾异随着同类事物到来。现在关东年年饥荒,百姓贫乏穷困,有的地方到了人与人相食的地步,这都是由于赋税太多而产生的,同时又是官吏安顿百姓工作做得不称职的结果。陛下敬畏上天的警告,爱惜怜悯百姓,自己大力节减(支出),减省甘泉、建章宫的卫兵,停罢了珠崖郡的建置,停止武力,推行文治,将要继承尧舜那样的盛世,而避免像殷周那样的衰落。大家看到罢置珠崖郡的诏书后,没有不欣喜的,人人都以为将要看到太平盛世了。(陛下)应该立即减少宫殿皇室的规制,省却奢靡华丽的装饰,考察修订规章制度,整治朝廷内外,亲近忠良正直之臣,来推崇至高无上的仁政,匡正败坏的风俗,改变百姓看重的欲望,让全国上下都清楚地知道朝廷所推崇重视的事物,(让)道德之风在京师弘扬光大,好的名声远播到国外,这样之后,宏大的教化就可以实现,重礼谦让之风就可以盛行起来。
(二)(共10分)
11. 阅读下面五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②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③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④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⑤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1)《论语》中,“文”是一个多义词,请结合上述五则材料,用三个词或短语罗列出《论语》中“文”的三个含义。
(2)对材料①,程子作注曰:“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请立足原材料并结合该注答出“文”与“行、忠、信”的关系。
(3)孔子在不同情境下谈到“文”时有不同的认识与见解,请结合材料②至材料⑤,用自己的话对这些认识与见解作一梳理。
【答案】(1)《论语》中,“文”有①历史文献(文献知识、文化知识)、②文采(文饰)、③礼乐制度(礼乐文明、礼乐文化)等方面的含义。
(2)用文(学文)来指导行(修行、实践)(认为学文与修行是并列关系亦可),在学文、实践中实现心存忠信的目标,其中忠信是根本,学文、实践是途径。
(3)在学文问题上,孔子认为君子要广泛地学习,而年轻人则要在行孝悌仁爱等之余来学文。在文采和质朴的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二者要恰当配合。在看待周礼问题上,孔子认为周礼借鉴于夏商两代,是丰富而有文采的。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②③中“文”,历史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④中“文”,文采(文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
⑤中“文”,礼乐制度(礼乐文明、礼乐文化)等方面的含义。句意: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
“教人以学文修行”,即教给人要先学文并去践行,或者用学文来指导行;“而存忠信也”,就能心存忠信的目标;“忠信,本也”,其中忠信是根本。
再结合原文“文、行、忠、信”的顺序,可分析出,文、行是前提,忠、信是目的,学文、实践是拥有忠信的途径。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观点的能力。
结合“君子博学于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知,在学文问题上,孔子认为君子要广泛地学习,而年轻人则要在行孝悌仁爱等之余来学文。
结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知,在文采和质朴的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二者要恰当配合。
结合“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可知,在看待周礼问题上,孔子认为周礼借鉴于夏商两代,是丰富而有文采的。
参考译文:
①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②孔子说:“君子如果能广博地学习文献,并且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违背正道了吧!”
③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房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