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取材于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 材料三 意象是关于美的本体形态的指称。审美主体对自然物象、社会事象和艺术品等的鉴赏,以意象的创构为旨归。陆时雍说:“诗之可观者,意象之间而已。”把意象看成诗歌可观的风采。罗庸则将其推及一切艺术,认为:“意象是一切艺术的根源,没有意象就没有艺术。”在文艺创作中,艺术家的感发在意象创构中起着主导作用。意象中的象,既包括艺术家感官所感受到的物象和事象,也包括艺术家的拟象。意与象交融为一,正是艺术家的情意与艺术家所体悟的物象、事象和拟象的浑然一体。 审美主体通过意象建构的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就是意境。境在审美对象中通过“象”得以呈现,经由审美主体基于感性又不滞于感性的超感性体悟在心中成就意境。境既有疆域、界限的意思,也有层次的意思。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的整合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并在意象所依托的时空中得以体现。意境中的形象包含着真情实感,创作者情真意切,方能创构真境界。 总而言之,意境是意象的境界,是审美主体在欣赏中由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所创构的整体效果。艺术家通过情景交融创构了意象,而意境则是意象或意象群作为具体感性形态在特定时空氛围中所呈现的整体效果。意境以意象的具体感性形态为基础,乃是艺术家即心即境、即象即境的产物。意境侧重于意象内在的度,是对其抽象特质的指称,从而有力地拓展了意象范畴。 (取材于朱志荣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意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象”的作用与地位体现在文艺创作中,也体现在文学鉴赏中。 B. 早在晋代,挚虞就提出了“意象”这一概念,可见它出现得很早。 C. “意象”先是哲学、文化概念,后演变到了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 D. “意象”不是那种一般意义的具体形象,而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 2. 根据材料二,下列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经过情感的过滤的景物不能成为意境中的景物。 B. 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所以自然是它的根本特性。 C. 意境创造中,只要有思想感情,自然会有笔墨技巧。 D. 意境的高低,关键在字数的多少,字数少则意境高。 3. 根据材料三,下列诗句或词句中不能体现“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的整合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的一项是( )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B.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C.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D.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三中,罗庸认为意象是“一切艺术”的根源,可见材料一从文学评论角度来谈意象有些狭窄。 B. 材料三中谈到的“拟象”可以理解为材料一中所说的艺术家们营构审美意象过程中的“胸中竹”。 C. 材料三中所说的意境中的形象所包含的“真情实感”与材料二里形象中寄托的艺术家的感情暗合。 D. 材料三中谈到的意境是“即心即境、即象即境”的产物,印证了材料二中运用技巧创造意境之说。 5. 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地说明杜甫《登高》中 “风急天高猿啸哀”这句诗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的原因。 【答案】1. B 2. A 3. A 4. C 5. 这句诗中,诗人营构了急疾的风、高远的天、哀切的猿啸声等能唤起读者审美感受的意象,读者在欣赏这句诗时通过这些密集的意象建构了一个满含真情的意境,这意境中包含着风、天、猿啸等生动形象的情中景,寄托着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是诗人用三个紧凑的主谓短语组合起来的艺术创造,含蓄而意蕴丰富,所以这句诗能引起读者强烈的艺术美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挚虞就提出了‘意象’这一概念”错误。由原文“将‘意’和‘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和‘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可知,挚虞并没有提出“意象”这一概念,他是只将“意”和“象”这两者分着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人,而南朝梁代的刘勰才是第一次将“意”和“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的人。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 B.“所以自然是它的根本特性”错误。由原文“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可知,意境中的形象虽然来自自然,但又能超脱自然,它从属于表现情感,所以自然并不是它的根本特性。 C.“只要有思想感情,自然会有笔墨技巧”错误。由原文“如果没有笔墨技巧,只有思想感情,只有胸中对景物的感受,也形成不了作品的意境”可知,思想感情与笔墨技巧之间不存在这种条件关系。 D.“关键在字数的多少,字数少则意境高”错误。虽有“意则期多,字惟求少”之说,但字数的多少不是评判意境的高低的标准,至少不能说“关键在”,字数少而意境低甚至无意境的文字也是有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该选项主要是客观地叙述了主、客的行踪及状态,虽隐含着一定的“意”,但缺少“象”,不能体现“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的整合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可见材料一从文学评论角度来谈意象有些狭窄”错误,材料一中不只是从文学评论角度谈意象,也包括从文学创作角度谈意象,而该选项却说“材料一从文学评论角度来谈意象”,这是该选项的第一个错误点;再有,材料一主要是从文学创作及鉴赏角度切入来谈意象的,这是作者对谈该问题的角度的选择,与材料三中谈到的罗庸将意象推及到一切艺术不在同一个出发点上,不顾出发点的不同而随意地将二者放在一起谈论是该选项的第二个错误点。
展开余下试题B.“可以理解为材料一中所说的艺术家们营构审美意象过程中的‘胸中竹’”错误。据材料三中将“物象”“事象”“拟象”并列地提出,及前面的“主体所体悟的”这一修饰语来看,这里的“拟象”应指材料一中的“眼中竹”,而不是“胸中竹”。 D.“印证了材料二中运用技巧创造意境之说”错误。材料三中谈“即心即境、即象即境”是在表明心、象、境之间的关系,而材料二中谈到的运用技巧创造意境是在说创造意境需要语言技巧,二者并无关联。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在艺术欣赏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而“风急天高猿啸哀”这句诗中,诗人营构了急疾的风、高远的天、哀切的猿啸声等能唤起读者审美感受的意象;“意境是意象的境界,是审美主体在欣赏中由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所创构的整体效果”,作者连用“风急”“天高”“猿啸”这三个意象,使读者在欣赏这句诗时通过这些密集的意象建构了一个满含真情的意境;“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人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要经过情感的过滤,是情中景”,这意境中包含着风、天、猿啸等生动形象的情中景,寄托着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正是这种创造使得意境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诗人用三个紧凑的主谓短语组合起来的艺术创造,含蓄而意蕴丰富,所以这句诗能引起读者强烈的艺术美感。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是时,有日蚀地震之变,上【1】问以政治得失,衡上疏曰: 臣闻五帝不同礼,三王各异教,民俗殊务,所遇之时异也。陛下躬圣德,闵愚吏民触法抵禁,比年大赦,天下幸甚。臣窃见大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此殆导之未得其务也。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纲纪失序。不改其原,虽岁赦之,刑犹难使错而不用也。 臣愚以为宜壹旷然大变其俗。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朝廷者,天下之桢干也。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则民不争;好仁乐施,则下不暴;上义高节,则民兴行;宽柔和惠,则众相爱。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成化也。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上克暴,贪财而慕势,故犯法者众,奸邪不止,虽严刑峻法,犹不为变。此非其天性,有由然也。 臣窃考《国风》之诗,《周南》《召南》被贤圣之化深,故笃于行而廉于色。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晋侯好俭,而民畜聚;太王躬仁,邠国贵恕。由此观之,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今之伪薄忮害,不让极矣。臣闻教化之流,非家至而人说之也。贤者在位,能者布职,朝廷崇礼,百僚敬让。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迁善日进而不自知。是以百姓安,嘉祥见。今长安天子之都,亲承圣化,然其习俗无以异于远方,郡国来者无所法则,或见侈靡而放效之。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 臣闻天人之际,事作乎下者象动乎上,阴阳之理各应其感,水旱之灾随类而至。今关东连年饥馑,百姓乏困,或至相食,此皆生于赋敛多,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陛下祗畏天戒,哀闵元元,大自减损,省甘泉、建章宫卫,罢珠崖,偃武行文,将欲度唐虞之隆,绝殷周之衰也。诸见罢珠崖诏书者,莫不欣欣,人自以将见太平也。宜遂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外内,近忠正,以崇至仁,匡失俗,易民视,令海内昭然咸见本朝之所贵,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然后大化可成,礼让可兴也。 (取材于《汉书•匡衡传》) 注释:【1】上:汉元帝。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年大赦 比:接连地、频繁地 B. 此殆导之未得其务也 务:要领 C. 则民不争 争:争辩 D. 或见侈靡而放效之 放:通“仿”,仿效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所遇之时异也 由此观之 B. 奸邪不为衰止 臣愚以为宜壹旷然大变其俗 C. 陈之以德义 人自以将见太平也 D. 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 然后民知所法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民淫祀 于是百姓就大肆祭祀 B. 非家至而人说之也 不是传到每一家,人们就都会谈起它 C. 是以百姓安,嘉祥见 因此百姓安乐,喜庆吉祥的气象出现 D. 偃武行文 停止武力,推行文治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匡衡指出元帝大赦天下之举并没有改变社会不良风气。 B. 第三段引孔子语表明凭礼治谦让治国就没有什么难事。 C. 如果不先端正教化的根本、风俗的关键,不利于治国。 D. 匡衡认为朝廷的混乱所引起的异象会减损元帝的寿命。 10. 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匡衡为皇帝提出了哪些中肯的建议。 【答案】6. C 7. D 8. B 9. D 10. ①明晰风俗的重要性,制定适宜的行为规范,根除世风之弊。②以崇尚道德的行动教化百姓,让百姓有所效法。③通过减省靡费、考订制度、治理内外、重用忠良等举措弘扬正风正气。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争”,争斗,争夺;句意:那么百姓就不会互相争斗。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结构助词,的/语气助词,无义。句意:所遇到的时代变化了。/由此看来。 B.介词,因为/动词,认为,在句中与其前面的‘以’合用。句意:奸猾邪恶之人没有因之减少。/我愚昧地认为应大刀阔斧地大改社会风气。 C.介词,把,用,拿/动词,以为,认为。句意:把道德仁义陈述给他们听。/人人都以为将要看到太平盛世了。 D.均为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句意:治理天下的人只需审察社会所崇尚的事物而已。/这样之后百姓才知道所要效法的。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B.“家至”,宾语前置句,到每一家;“人说之”,宾语前置句,对每一个人呢说教。句意:不是每一家都要到,对每一个人都去说教。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朝廷的混乱所引起的异象”“减损元帝的寿命”均错。由原文“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上克暴”可知,“上”是崇尚的意思,所以当今庸俗的官吏治理国家,都不遵循重礼谦让(的原则),而推崇苛刻暴力。所以并不是匡衡认为朝廷的混乱所引起的异象会减损元帝的寿命。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纲纪失序。不改其原,虽岁赦之,刑犹难使错而不用也”“臣愚以为宜壹旷然大变其俗”可知,明晰风俗的重要性,制定适宜的行为规范,根除世风之弊。 由原文“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迁善日进而不自知。是以百姓安,嘉祥见。今长安天子之都,亲承圣化,然其习俗无以异于远方,郡国来者无所法则,或见侈靡而放效之。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以崇尚道德的行动教化百姓,让百姓有所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