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8  2024-03-15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
2024.0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上生发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浓厚底蕴。我们不再把传统看作“死”的、过去的东西,而是更加自觉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进行建设性地系统吸收。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方能更好创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正式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第二个结合”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意义,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继承发展关系,并推进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到一个新阶段。
文化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结合”,集中表达、系统呈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华文化主体性植根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并呈现出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的独特魅力。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改编自敏言《赓续文脉,于守正中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材料二: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项宏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的综合,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作。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有所创造有所发展;也不免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变形。有人把后一种情况看得很严重,并因此而悲观失望。其实,按照解释学的观点,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都是正常的。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在接收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文化之前,头脑都不是一块白板,因而它对新思想、新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不免受到由头脑中本有的东西所决定的“视界”的局限。只要摆脱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清楚地意识到上述两种情况的同时存在,问题并不难解决。而综合创造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反思和学习,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文化; 要用新的视角、方法去学习、接受。这样循环往复下去,扭曲变形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浏览完整试题16世纪以来,在引进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科学、民主、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以后所要做的工作,一是要对已经建立起来的一切进行反思,巩固那些吸收得正确、理解得正确、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得好的东西,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清除那些思想文化垃圾,纠正那些扭曲变形的东西; 另一方面,要广泛引进新的东西,特别是因“左”倾教条主义束缚而被冷落了的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
“五四”以来,在运用近现代科学方法、科学观点,研究、分析、整理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做出了可观的成绩。旧的思想文化体系结构已经消解,精华与糟粕也得到了初步的鉴别。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少。由于“左”的和右的“形式主义”的干扰,出现了一方面是文化断裂,另一方面是大量封建文化糟粕以“旧用而不知”的形式继续毒害人们的局面。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可能用遗忘的方法摆脱掉,也不可能用全盘否定的方法否定掉,只有积极地批判继承,才能实现辩证的否定,即既克服又保留、提高。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分析、整理,也存在一个视角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既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又有许多独特的内容。如果用西方的模式剪裁材料,也会出现扭曲变形乃至附加的问题,特别是容易遗漏那些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粹的东西。这种情况,不仅在许多用学来的近现代西方方法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中见到,在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学者中也不鲜见。由于受视角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还没有被挑选出来,有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领域的分析整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文化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理论框架和一定的文化研究方法。历次文化论争中的分歧,在相当程度上是根源于文化理论和方法的分歧。因此,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工程。
历史的经验证明,中西文化的综合需要一个过程。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让不同来源的文化要素同时存在、自由竞争可能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对各个具体的文化要素来说,这种同时并存、自由竞争,可能出现不同的前途,一是优胜劣败,一是兼综交融,一是既相互交流又长期保持相对的独立。
(改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的正式提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B. 中华文化有了自己的主体性,就会有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并呈现出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的独特魅力。
C. 按照解释学观点,人的头脑不是一块白板,头脑中本有的东西所决定的“视界”影响着人对新思想、新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D. 文化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遗忘和全盘否定,而是要做到既克服又保留提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脉,与马克思主义共同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
B.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生命体,其目的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C. 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即使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来研究整理,也可能会遗漏我们民族所特有的部分精粹。
D. 历史证明, 中西文化的综合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让不同来源的文化要素同时存在、 自由竞争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一项是( )
A.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B. 习近平在2024元旦贺词中说,我们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为邦本”思想的发扬与光大。
C.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国的新鲜食材汇聚在满洲里,餐厅结合当地人的口味不断改良,使欧洲美食成为满洲里的一大亮点。
D. 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创造性转化《礼记》中的相关描述,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汲取《周易》中“保合太和,乃利贞”的智慧,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A 2. D
3. C 4. ①首先提出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的综合,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作”;②然后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③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巩固那些吸收得正确、理解得正确、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得好的东西;清除那些思想文化垃圾,纠正那些扭曲变形的东西;广泛引进新的东西;④指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和态度,既不可能用遗忘的方法摆脱掉,也不可能用全盘否定的方法否定掉,还应该重视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领域的分析整理工作;⑤指出应该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⑥最后总结“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让不同来源的文化要素同时存在、自由竞争可能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5. ①要自觉地建设性地系统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②坚持“两个结合”重大论断,把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③要广泛吸收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④要积极地批判继承,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挑选出来;⑤要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的正式提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错,原文“‘第二个结合’……并推进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到一个新阶段”,可见应该是“第二个结合”而不是“两个结合”。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展开余下试题A.“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共同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错,原文“中华文化主体性植根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并呈现出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的独特魅力。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可见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呈现的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而是造就了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
B.“其目的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错,原文“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可见不是“目的”而是“结果”;
C.“即使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来研究整理,也可能会遗漏我们民族所特有的部分精粹”错,原文“如果用西方的模式剪裁材料,也会出现扭曲变形乃至附加的问题,特别是容易遗漏那些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粹的东西”,可见应是“用西方的模式剪裁材料”才会出现遗漏我们民族所特有的部分精粹的情况。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使欧洲美食成为满洲里的一大亮点”没有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首先提出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的综合,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作”;
第二段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利”,也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然后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综合创造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反思和学习,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文化; 要用新的视角、方法去学习、接受。这样循环往复下去,扭曲变形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综合创造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反思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用新视角、方法学习、接受,从而解决扭曲变形的问题。
第三段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巩固那些吸收得正确、理解得正确、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得好的东西,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清除那些思想文化垃圾,纠正那些扭曲变形的东西”“广泛引进新的东西,特别是因‘左’倾教条主义束缚而被冷落了的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巩固那些吸收得正确、理解得正确、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得好的东西;清除那些思想文化垃圾,纠正那些扭曲变形的东西;广泛引进新的东西;
第四段指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和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可能用遗忘的方法摆脱掉,也不可能用全盘否定的方法否定掉,只有积极地批判继承,才能实现辩证的否定,即既克服又保留、提高”;指出还应该重视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领域的分析整理工作,“由于受视角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还没有被挑选出来,有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领域的分析整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五段指出应该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工程”;
最后总结“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让不同来源的文化要素同时存在、自由竞争可能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我们不再把传统看作‘死’的、过去的东西,而是更加自觉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进行建设性地系统吸收”可知,自觉地建设性地系统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可知,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
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推进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到一个新阶段”可知,坚持“两个结合”重大论断,把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由“要广泛引进新的东西,特别是因‘左’倾教条主义束缚而被冷落了的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可知,要广泛吸收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
由“只有积极地批判继承,才能实现辩证的否定,即既克服又保留、提高”“由于受视角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还没有被挑选出来,有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领域的分析整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可知,要积极地批判继承,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挑选出来;
由“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可知,要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目访琴
但及
我坐在他对面。
琴在一旁,闪着微暗的光泽。那是他自己做的琴,光洁,高雅,又蕴含了某种庄重。此刻,它仿佛成了听众,在听我们谈话。
琴师姓马,名荣盛,古琴斫制非遗传承人。
“我小时候同伴家里挂着一只琴,七根弦断了六根。我就顺手摸了一下,那个声音真的就是天籁之音。我就蒙在那里了。回家以后,当天我就把我家烧饭的风箱抽出来,把结鸡网的塑料绳拆开来,就这样开始做琴了。那天,我还被我爸揍了顿。冥冥之中,我觉得是上天注定的。”
我说,你对声音有一种天然的敏感。
他说:“艺术这个东西是很难教的,技术是可以教的。我一辈子都在追求声音,所以最满足的是,弦上完了,一弹,一种说不明白的东西会出来。我总是面对一块木头在想,我做出来的是什么声音? ”
那么,什么才是好声音呢? 我问。
“什么才是好声音? 厚重是一张琴必须具备的,就像一个人没有学问不行,但是修养深了,一个人如何更高雅呢? 就要修德了。琴也有九德:奇、古、透、净、润、圆、清、匀、芳。工厂琴是用模子生产的,是用电脑刻出来的;而一张手工制作的琴跟我们每个孩子一样,每张都不一样,声音也是不一样的。”我完全同意他的说法,这就是手工琴的魅力所在。
古琴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位列“琴棋书画”之首。伯牙、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这样的故事流传深远。最有名者当数嵇康,他与《广陵散》的故事充满神秘色彩。嵇康被人迫害,临终前从容淡定,弹奏生命里最后一曲,那就是著名的千古绝唱《广陵散》。不知是嵇康成全了古琴,还是古琴成全了嵇康,从此,古琴就再也绕不开嵇康这个传奇人物了。
马荣盛告诉我,浙江博物馆每年都有古琴演奏表演,都是历代名琴,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现场去听。我上网查到一个视频,是浙江博物馆的唐代古琴“彩凤鸣岐”演奏发出的声音。
那是唐代的琴,是唐琴发出的声音!声音既沉又稳,又通又透,就仿佛是经历了千年的智者发出的声音。
穿越一千三百年,我惊诧于声音竟这样保留了下来,如此顽强,如此有韧劲。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专门介绍了这张“彩凤鸣岐”琴。本以为一张上千年的琴会发霉,虫蛀,面目全非,哪想到竟依然散发出动人的光泽,还会发出如此饱满、沉静、有力的声音。
“越是年代久远的琴,声音越好,这里面就藏着许多秘密啊……”马荣盛说。


展开余下试题当想到这声音来自遥远的过去,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在我内心涌动……
马荣盛给我泡菊花茶,是天目山特有的大菊。水一冲,菊花在瓷杯里盛开,很快就撑满整个杯子。
我喜欢单独与他在一起。他谈琴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写作,两者是一致的,尤其核心处竟然完全重合。其实,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道理,都是在寻找那份抽象的存在,你能感知它,与它融合,又无法用语言详尽地描述它。
艺,是一种灵魂的声音。
他身上的宁静与平和,就像是古琴散发出来的气质。
他把琴与一个人相对应,还把琴竖起给我看,指哪里是头哪里是腰。
“古琴从制作之初,遵循的就是一个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的道理。比如两块木头,底为阴,面为阳,阴阳合体,才能合为一张琴。我们在做琴的过程中,阳面和阴面的配比要做到完美,它才能出来中正平和、轻微淡雅的声音。一张琴,从形体、结构都是仿人的,琴站起来跟人是一样的,头、颈、肩、腰、腿,完全一样,它还有上中下三焦。再一个,一张琴的长度,是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它上面还有十三个徽,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再加一个闰月。所以说,天地五行是蕴含其中的。一张琴要和大自然契合,出来的声音才是中和之音,我们中国的文化讲中庸之道,不能过,不能不及。”
傍晚,天目山上又起雾了。
雾气盘在山腰,一点点上升。雾变得很快,会游动,不一会儿就到了山顶。它们飘来荡去,像山林中的仙灵似的,最后把整个山林占据了。山上山下全成灰白,全被雾气裹起来了。
待院外开始树影婆娑时,书院里亮起了一盏盏微暗的灯火,用竹篾做的灯罩一长排延伸在走廊里。有飞蛾不时窜起,嗡嗡地响,撞来又撞去。
马荣盛一袭中装,坐在琴前,深情地弹琴,弹的是《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渔樵问答》。当他拨出最后一个音的时候,全场静寂,仿佛窒息一般。谁也没有发出声音。人们都沉浸在荡漾着的余韵里。
蝉声已经隐退。整个山峦安静极了,空荡,辽阔,又深邃。
我想起了惠特曼《各行各业的歌》中的几句:
音乐的全部,是你们受那些乐器提示后在你们心里醒来的东西。
它不是小提琴和号,不是双簧管和敲着的鼓,不是男中音歌手演唱美妙浪漫曲的乐谱,也不是男女合唱队演唱的乐谱。
它比这一切,更近,又更远。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顺手一摸“我就蒙在那里”,一个“蒙”字写出马荣盛被琴发出的天籁之音震撼而沉浸其中的神态。
B. 手工制作的琴之所以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每张琴都不一样,其声音独具个性。
C. 作者写菊花“在瓷杯里盛开,很快就撑满整个杯子”,暗示着琴声和古琴文化在作者的内心涌动。
D. 马荣盛认为,古琴的形体结构遵循天人合一的道理,只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声音的呈现无关。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荣盛的讲述语言大多通俗易懂,如“把结鸡网的塑料绳拆开来”“被我爸揍了顿”等语句,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B. 作者由马荣盛谈琴联想到写作,阐释了两者蕴含着共同的道理:艺是一种灵魂的声音,可以感知,却难以详尽描述。
C. 作者写“会游动”“飘来荡去”“把整个山林占据了”的雾气,并非描写现实中的雾气,而是意有所指,借此表现飘渺的琴声。
D. 结尾部分惠特曼的诗句引人深思,用“在你们心里醒来的东西”这种模糊性的表达,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
8. 从词语使用、表现手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段。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天目访琴”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答案】6. D 7. C
8. ①词语使用上,运用叠词表意,如“一盏盏”灯火,飞蛾“嗡嗡地响”,写天目山上书院的夜晚景色,增强了表达的节奏感和音乐美。②表现手法上,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写书院的静谧。马荣盛弹琴一段,则是运用的正面描写和场面。③句式特点上,更多地选择了短句形式,如写飞蛾、写马荣盛“一袭中装,坐在琴前,深情地弹琴”、写“整个山峦安静极了,空荡,辽阔,又深邃”,在突出事物特点时,既具有情感色彩,又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④语言风格上,语言简洁生动、文白相间,抒情性和哲理性兼具,在形象的表述中写出了琴声的感染力,又启发人思考。(以上几点,任选两点做赏析)
9. ①题目点明地点、对象和事件。文章写“我”去天目山访琴,在山上书院与古琴斫制非遗传承人马荣盛围绕“琴”进行交流的情景及感受,内容照应了题目“天目访琴”。②题目重在“访”,“琴”是访的核心意象。围绕“琴”,按照时间顺序写到了琴的声音、琴的历史、现在的古琴演奏表演;然后写琴的制作;最后写马荣盛深情地弹琴,以引用作结,表达“我”对“琴”的深沉感受。每一个片段都同“琴”相关,题目统领了文章各个部分。③从寓意上看,琴有着三千年历史,地位崇高,气质厚重、宁静、平和,琴声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无穷的魅力,展现了作为君子之器的用以修身养性的教化功能,体现了作者的价值追求。④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道理。作者把“访琴”的体验和自身写作加以联系,结合浙江博物馆每年都有古琴表演以及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的介绍,给读者带来了对如古琴艺术一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思考,深化了文章主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只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声音的呈现无关”错。由“所以说,天地五行是蕴含其中的。一张琴要和大自然契合,出来的声音才是中和之音,我们中国的文化讲中庸之道,不能过,不能不及”可知,谈的是闻声而知“道”的道理,与声音的呈现是有关系的。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并非描写现实中的雾气”错。写的就是傍晚天目山的景象,可以让人联想起琴声的流动性,有天琴合一之感。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所给文段,主要写景。有树影、灯火、飞蛾、蝉声、整个山峦及马荣盛一袭中装深情弹琴的情景。
词语使用上,“一盏盏”“嗡嗡地响”运用叠词表意。如“一盏盏”,突出了书院里一长排灯罩延伸着的情形;“嗡嗡地响”,指飞蛾之多,时不时地撞灯罩的情形。突出了天目山上书院的夜晚景色,也增强了表达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表现手法上。树影的“婆娑”和灯火的微暗,是视觉感受;飞蛾的窜起、嗡嗡地响声、装来又撞去,是从动作和声音两方面做的描写,兼具视觉和听觉感受。该段运用了动静结合、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马荣盛弹琴一段,用的是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一袭中装,坐在琴前,深情地弹琴,弹的是《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渔樵问答》”是正面描写;“当他拨出最后一个音的时候,全场静寂,仿佛窒息一般。谁也没有发出声音。人们都沉浸在荡漾着的余韵里”是场面描写,从氛围和听众反应方面突出弹奏的技艺高超及琴声的独具魅力。“蝉声已经隐退”是对时间流逝的交代,“安静极了,空荡,辽阔,又深邃”是对“山峦”直接做的抒情性评价和表达。
句式特点上。文段更多地选择了短句形式,如“有飞蛾不时窜起,嗡嗡地响,撞来又撞去”“马荣盛一袭中装,坐在琴前,深情地弹琴”“整个山峦安静极了,空荡,辽阔,又深邃”,在突出事物特点时,既具有情感色彩,又增加了节奏感。
语言风格上,简洁生动、文白相间,抒情性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青岛”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