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文心雕龙》之所以成为具有现代价值的文论经典,与其综合全面的话语体系密不可分。由于西方传统一向对系统诗学评价甚高,自上世纪中叶起,西方学者们的研究触角已从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论这一“以西释中”的传统研究模式,开始转向中国文论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的影响研究。于是在《文心雕龙》海外传播近百年的历史拐点和时代吁求之下,海外学者对《文心雕龙》有机的话语体系展开了跨语际研究。这些反向研究中国传统文论的“他者”视角,为我们研究中国文论在海外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中国文论的现代价值提供了可资参鉴的镜像。 就文学功用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两种诗歌观,即“教化说”(文以载道)和“唯我说”(诗言志)。前者认为诗歌主要用于道德教化;后者认为诗歌是自我表现的途径。刘若愚认为刘勰是力图使两种诗歌观协调起来的典范。如《明诗》开篇他引用《尚书•舜典》大舜之言对诗歌作了定义:“诗言志,歌永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里刘勰的诗言志阐明诗歌的定义,指明其教化作用。接着刘勰又提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里又将诗歌的定义关联到表现自我的“情性”。刘若愚指出此处刘勰试图在保持“唯我说”和“教化说”两种诗歌观所固有的状态下进行调和,平理若衡。那些字面看似矛盾的说辞,实际是刘勰综合文学观的体现。刘勰在《情采》篇中指出两种诗歌观的结穴在于诗歌创作要表达真实的情感,并以此抨击当时文坛“为文造情”的浮靡之势。由此,刘勰不仅巧妙地缓解了两种诗歌观之间的张力,还使论说回归全书“正体”这一主线。 海外学者从文学功用向度,深入考察《文心雕龙》的有机话语体系,尝试发掘有别于西方而具有世界性价值的中国文学话语体系,这是一种“共同而有差异”的原则选择,这一选择所带来的开创性研究,不仅给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重要视角和条件,也为海外非专业人士接触中国文论提供了新的契机。 (摘编戴文静《<文心雕龙>话语体系的现代阐释》)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薮,承载了古圣先贤的智慧,具有超越时空的传世性,堪称“恒久至道”。 B. 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的《文心雕龙》依然优美耐看,因而激发了人们阅读和研究的兴趣,并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 C. 海通以来,“西学东渐”。目前,学术界研究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著作比研究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影响的要多得多。 D. 对于诗歌的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认为诗歌主要用于道德教化的“载道”和表现自我的“言志”两种观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代替了传统的“诗文评”,由此带来的范畴、表述方式等方面的转换具有正面意义。 B. 尽管某些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切割与中国传统文论的联系,但通行的文学理论教材吸纳了“意境”等中国文论范畴,保持了民族特点。 C. 自上世纪中叶起,西方学者们首先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论,然后研究中国文论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的影响。 D. 《文心雕龙》中刘勰试图保持“唯我说”和“教化说”两种诗歌观,目的是为了调和这两种诗歌观固有状态下的矛盾。 3. 根据材料一的有关论述,下列《文心雕龙》篇目都属于“文术论”的一项是( ) A. 《征圣》《宗经》《正纬》《辨骚》 B. 《风骨》《比兴》《养气》《夸饰》 C. 《乐府》《铨赋》《杂文》《章表》 D. 《论说》《史传》《丽辞》《声律》 4. 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文中主要阐述的《文心雕龙》的特点。 5. 习近平主席倡议“用古老智慧照鉴人类文明未来之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请结合材料,就当下如何发挥中华经典的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B 2. A 3. B 4. ①具有严谨与绵密的系统性和自治性。②具有综合全面的话语体系。 5. ①深入挖掘,重新阐释中华经典的精义妙理。②重视研究中华经典对西方文化的影响。③发掘有别于西方而具有世界性价值的中华经典话语体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强加因果,依据“这条精雕细刻的‘文龙’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依然优美耐看,‘灵动多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兴趣和研究是现代的,不但承认过去东西的存在并且认识到过去东西里的现实意义’”,可知“《文心雕龙》依然优美耐看”不是“激发了人们阅读和研究的兴趣,并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的原因。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吸纳了‘意境’等中国文论范畴”错,依据“尽管通行的文学理论教材也吸纳了‘意境’等个别中国文论范畴”可知,扩大范围,变“个别中国文论范畴”为“中国文论范畴”;“保持了民族特点”错,依据“其实不过是给西式文论做注脚”,可知没有“保持了民族特点”。 C.“西方学者们首先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论,然后研究中国文论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的影响”错,曲解文意,依据“自上世纪中叶起,西方学者们的研究触角已从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论这一‘以西释中’的传统研究模式,开始转向中国文论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的影响研究”可知,是这个时候西方学者们的研究触角从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论,转向研究中国文论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的影响。 D.“目的是为了调和这两种诗歌观固有状态下的矛盾”错,依据“刘勰试图在保持‘唯我说’和‘教化说’两种诗歌观所固有的状态下进行调和,平理若衡”,可知“试图保持两种诗歌观所固有的状态下进行调和”,并不能说明目的是“为了调和这两种诗歌观固有状态下的矛盾”;“刘勰试图保持‘唯我说’和‘教化说’两种诗歌观”,是刘若愚的观点,不一定就是刘勰本人的追求。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 属于“文原论”; C.属于“文体论”; D.《论说》《史传》属于“文体论”,《丽辞》《声律》属于“文术论”。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依据材料一“这种‘内义脉注’‘首尾一体’的严谨与绵密彰显了中国文论的系统性和自洽性”,可知《文心雕龙》具有严谨与绵密的系统性和自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