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22  2024-09-17
标签:统编版 高二 必修上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A10联盟2024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让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①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这里所谓的“私”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②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③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④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⑤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
⑥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浏览完整试题⑦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未轮轮波纹的差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是和西方团体格局不同的差序格局。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记”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⑧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我们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大家可以牺牲族……这是一个事实上的公式。在这种公式里,你如果说他私呢,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当他牺牲国家为他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时,他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其实当西洋的外交家在国际会议里为了自己国家争利益,不惜牺牲世界和平和别国合法利益时,也是这样的。所不同的是,他们把国家看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为这个团体,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但不能牺牲它来成全别种团体。这是现代国家观念,乡土社会中是没有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洋社会组织中的每位成员,就如同柴捆中的一根根柴,如果没有其他规定,他们和团体之间的关系相同。
B. 英美国家的家庭有严格界定,如果一个家庭包含夫妻和未成年的子女,那么夫妻外访不能用“家庭”名义。
C. 中国家庭的界限远比西洋模糊,外出访友只有用“阖第光临”等词语,才能清楚告诉别人到底去了哪些人。
D. 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国家利益至上;而差序格局里,虽然公私相对,但现代国家概念,在乡土社会并不存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与西方的社会结构不同,从而让世人误以为“私”是中国乡下人最大的毛病。
B. 差序格局下,人们的亲属关系可以不断向外延伸,一个乞丐甚至可以和皇帝产生联系。
C. 虽然两个人的社会关系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亲属关系越近,他们的圈子重合度就越高。
D. 中国人的私德其实与其所给世人的印象相反,具有相对性和灵活性,因而要优于西方。
3. 下列选项,最能说明乡土社会差序格局富有伸缩性的是( )
A. 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就拉倒。 B.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C.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D.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4. 本文多处使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请结合材料分析其论证效果。
5. 如何理解“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
【答案】1. C 2. B
3. D 4. ①比喻论证,如把西方社会的秩序比喻成田里捆柴。生动形象说明西洋社会史团体格局。②对比论证,如文章将中国乡土社会和西方社会的不同进行对比,使两者的区别清晰而明了,更好说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里“私”的问题。
5. ①“如此”指的是,社会关系像一张网络,人是这张网的中心,每个人的这张网都不相同,这张网具有伸缩性。②从亲属关系上说,没有两个人的亲属是完全相同的,因而他们的社会关系也就不会完全相同。③从地缘关系上来说,因为地缘关系构成的社会关系,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而且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因而也并不相同。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通过对比中西方社会结构,深入探讨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私”与“公”问题。作者以捆柴和水波纹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西方团体格局和中国差序格局的不同。文章指出,中国社会的亲属和地缘关系具有伸缩性,公私界限相对模糊,强调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通过对比和比喻,作者有效地揭示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论证严谨,逻辑清晰。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C.“用‘阖第光临’等词语,才能清楚告诉别人到底去了哪些人”错误。根据第③段“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可知,使用“阖第光临”并不能清楚地告诉别人到底去了哪些人,反而说明了中国家庭界限的模糊性。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A.“乡土社会与西方的社会结构不同”错误。根据第①段“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可知,作者并未表明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导致了世人对“私”的误解,而是直接指出“私”是中国乡下人普遍存在的问题。
C.“亲属关系越近,他们的圈子重合度就越高”错误。根据第⑤段“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可知,即使亲属关系越近,也不能保证两个人的圈子重合度就越高。
D.“中国人的私德……要优于西方”错误。根据第⑧段“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在这种公式里,你如果说他私呢,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可知,作者并未表达中国人的私德要优于西方的观点,而是阐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私”的相对性和灵活性。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这句俗语描述的是血缘关系随代际逐渐疏远的现象,强调的是血缘关系的自然衰减,并非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B.这句俗语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即关注自身事务,不干涉他人事务,与差序格局的伸缩性无关。
C.这句俗语强调的是地理位置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即地理距离越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同样与差序格局的伸缩性无关。
D.根据第⑥段“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可知,这句俗语反映的是社会地位、财富状况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这句俗语体现了差序格局的伸缩性特征。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根据第②段“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可知,作者使用比喻论证,将西方社会的秩序比喻成田里捆柴,形象地描绘出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即社会是由一个个界限清晰、成员明确的团体组成的,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归属感,增强了论述的生动性和可理解性。
根据第③段“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可知,这里通过对比西方家庭与中国的家庭定义,突显了两者在家庭结构上的差异;再结合第⑥段“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可知,通过对比乡土社会的地缘关系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强调了乡土社会中地缘关系的灵活与伸缩性。这种对比论证方式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在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有助于深入探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里“私”的问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关键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根据第⑤段“……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第⑥段“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可知,这里的“如此”指的是前文描述的亲属关系的特点,即社会关系像一张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络,每个人的网络都不相同,且具有伸缩性。
根据第⑤段“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和“这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可知,在亲属关系上,没有两个人的亲属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他们的社会关系也就不会完全相同。
根据第⑥段“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和“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可知,在地缘关系上,因为地缘关系构成的社会关系,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而且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因此每个人的地缘关系网也并不相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原味
柴亚娟
奶奶佝偻着身子在她的樟木箱子里翻找半天,据说这箱子是她的陪嫁品,建了新房有很多旧东西都被母亲扔了,唯有这个用了六十年的箱子保留了下来。尽管母亲给奶奶的卧室打了一溜吊柜,可奶奶依然坚持用她的箱子。
在箱盖和箱壁的连接处有一把黄铜锁,因年久失修,锁其实只是个摆设,而钥匙早不见了。奶奶从里面拿出一个木质文具盒,那是干净的,但奶奶还是用手不断摩挲。半个世纪过去了,文具盒上的花纹依稀可见。奶奶双手捧着文具盒,表情平淡,像是看惯了春月秋风,人世间的事物再也引不起她的兴趣,她明明知道我在她身边看着她,可她的目光里自始至终都没有我……
我知道她又想起了她的童年好友麦花,那个和她共用一个文具盒的小女孩。也许我这样说不够准确,她是梦见了麦花。
你没看见过吧?你肯定没看见过,其实呢,麦子也开花,你想想整片麦田一片黄,铺天盖地的,把你的眼睛都遮住了,你想不哭都不行。这是奶奶给我重复了无数次的一个画面,在她有限的审美意识里,没有比麦花更好看的花了。奶奶说完她的梦境,依然拿着木质文具盒来回地晃动。
麦花父亲是附近有名的木匠,会雕工,会画,至于软桌儿活,那更不用说了。这个文具盒就出自他的手。麦花喜欢,我奶奶更喜欢。据我奶奶说,麦花——开始想把这个文具盒送给她,被她拒绝了。这么贵重的礼物她怎么好意思要?那时候别说文具盒,有人上学连书包都没有,只用包袱皮包。文具盒可算奢侈品了。但奶奶太喜欢这个文具盒了,她和麦花同桌,只要麦花把文具盒放在桌上,她便忍不住拿在手里看。
后来麦花的文具盒丢了,看来不只是奶奶喜欢这个文具盒,大家都喜欢。那天应该是奶奶童年时代的高光时刻,她说,不论你们谁拿的,只要放学前偷偷把文具盒还回来,那就不算偷。要不然我去告诉二叔,让他来学校破案。所有的同学面面相觑不敢说话,因为大家都知道奶奶的这个二叔是公安,专门抓小偷,很有名气。
奶奶给麦花找回了文具盒,麦花自然对奶奶十分感激,接下来她又想把文具盒送给奶奶。她说,咱俩这么好,我本来是要送给你的。现在丢了又被你找回来,如果你再不要,那我可生气了。奶奶说,好玩意儿谁不想要,说不要那是假的,可你把文具盒给我,你也没啥使。
那时候同学们的文具大部分都用一块布或者手绢什么的包着,用了打开,不用再包上,其实也挺方便的。奶奶没有文具盒,她的文具一直是用手绢包着的。麦花看着奶奶说,要不然这样,咱俩共使一个文具盒,反正这个盒子大,能装。
奶奶说,你不知道两人用一个文具盒也有好处,不像你们现在一人一个笔袋,自己使自己的,我们,得在一起做作业,因为文具都在一个盒子里装着嘛!时间长了我们也分不清你的笔我的笔,拿过来就使,我的也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我们不但作业完成得好,关系也比以前更好了。当然也有不便的时候,麦花心粗,那天轮到她带文具盒了,她居然没来上学,我只好跟同学借了半截铅笔将就着把课上完。我本来是要兴师问罪的,可她把一条红丝带扎在我的辫子上,然后搂住我一个劲儿地笑。
麦花家搬走得很突然,眼看她们小学要毕业了,麦花忽然对奶奶说她家要回辽宁老家。奶奶说,你能不走吗?说完这句话奶奶的泪水就流了出来。麦花说,你当我愿意跟你分开?说完她也跟奶奶一起哭。奶奶说,要不你在我家住……这太不现实了,两个孩子临别难舍难分的,奶奶一直跟着马车送到镇上。麦花说,我还会回来,两座山到不了一起,人要见面还不容易吗?
奶奶说,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一辈子,本来说好写信,可她一封也没写,我想写又不知道地址。我说,奶奶你怎么知道她没写?也可能她写了很多但都没寄到……
奶奶说,她是怕我惦记啊……这人也真是的,怎么不为人家想想?
我说,这不挺好吗?你想着她,她肯定也想着你,要是你们频繁走动,有了物质关系,那就变味了。
奶奶像是没有听见我的话,把文具盒放在木箱里,扣上锁,然后看着春风恣意地拍打窗棂。她喃喃地说,又到清明,该播麦了。


展开余下试题不知为什么,这个故事我听了无数遍,以至于有的细节我比奶奶讲得还要好,可只有这次入心了。我似乎真的看到了麦花,一朵一朵地在我眼前飘拂晃动。
(有删改)
文本二:
哦,香雪(节选)
铁凝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尽管不爱说话是她的天性,但和台儿沟的姐妹们总是有话可说的。公社中学可就没那么多姐妹了,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饭?”她不明白她们的用意,每次都认真地回答:“两顿。”然后又友好地瞧着她们反问道:“你们呢?”
“三顿!”她们每次都理直气壮地回答。之后,又对香雪在这方面的迟钝感到说不出的怜悯和气恼。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又问。
“那不是吗。”香雪指指桌角。
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是做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嗒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很久以后,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香雪的小木盒,尽管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可在这儿,和同桌的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嗒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妈妈知道樟木箱里有奶奶收藏了50年的文具盒,所以建了新房仍然把它留了下来。
B. 作者有意回避时代特征而专心讲述个人的记忆,使作品情感更细腻,更能打动读者。
C. 麦子开花时“铺天盖地”“一片黄”,既表达奶奶对麦花的思念,也与最后一段相照应。
D. 麦花与奶奶分别后,从此音讯皆无,给读者留下不尽的想象,也使小说主题变得沉重。
7. 关于文本二中香雪和同学们关于一天几顿饭的对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明知香雪来自于贫困地区,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却仍然向她发问,带有嘲讽的意味。
B. 香雪并未觉察同学们的真实用意,每次都认真作答并友好地反问,体现了她的单纯和质朴。
C. “故意”“友好”“理直气壮”等词语,带有强烈 感情色彩,直接呈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D. 这段对话运用对比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性的善良与丑陋,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8. 文本二“它在一阵嗒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赏析。
9. 斜升反转是微型小说情节结构的主要类型之一,即抓住一个核心细节,先反复渲染,再进行反转,形成意外结局,作家刘海涛认为《原味》就属于这种结构。请结合文本一加以阐释。
【答案】6. C 7. D
8.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羞涩”赋物以人的情态,使语言生动形象,也表现香雪在受到同学们嘲讽时的自卑。②运用了拟声词“嗒嗒”,生动描绘出同桌文具盒发出的声响,在这种声响中,更显得文具盒的笨拙和陈旧,揭示了香雪感到自卑的原因。
9. ①核心细节:麦花有一个精美的文具盒,当她得知“我”的奶奶也喜欢时,就提出要把文具盒送给奶奶。②反复渲染:奶奶觉得文具盒很贵重,就拒绝了礼物;后来奶奶帮助麦花找到了丢失的文具盒,麦花又打算将文具盒送给奶奶,奶奶再次拒绝。③情节反转:两人打算一起使用文具盒,结果因为麦花突然转学,奶奶被动接受了麦花的文具盒,并保存了50年。
【解析】
【导语】《原味》通过奶奶对童年好友麦花的回忆,展现了纯真年代的友情和对往昔的怀念。樟木箱和木质文具盒作为重要意象,象征着珍贵的记忆和情感。奶奶与麦花共用文具盒的细节,体现了那个年代的质朴与真挚。故事结尾奶奶对麦花的思念与清明时节的播种相呼应,增添了情感的厚度。《哦,香雪》则通过香雪在学校的经历,反映了城乡差异和人性的复杂。两篇文章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铺陈,打动读者,引发共鸣。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A.“所以建了新房仍然把它留了下来”错误,强加因果,根据第一段“奶奶佝偻着身子在她的樟木箱子里翻找半天,据说这箱子是她的陪嫁品,建了新房有很多旧东西都被母亲扔了,唯有这个用了六十年的箱子保留了下来”可知,妈妈留下奶奶的樟木箱,是因为这是奶奶的嫁妆,用了几十年了。
B.“有意回避时代特征”错误,无中生有。作品写了时代变迁中奶奶和朋友的深情厚谊,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D.“主题变得沉重”属于过分解读,小说写了奶奶和麦花的一段跨越50年的思念和友谊,讴歌了人性的美好,并没有使小说主题变得沉重。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D.“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性的善良与丑陋,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错误,同学们通过嘲讽香雪来展现优越感,不属于人性的丑陋,另外这段文字,也看不到人性善良的一面,更不是写作目的。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含意,赏析句子含义的能力。
这段文字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香雪的小木铅笔盒以情感色彩,“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羞涩”赋物以人的情态,使语言生动形象,也形象地表现出了香雪内心的感受。这里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物品的状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香雪内心的自卑感以及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
在这个场景中,运用了拟声词“嗒嗒”,生动描绘出同桌文具盒发出的声响,使香雪的小木铅笔盒与同桌的现代铅笔盒形成了鲜明对比。香雪的铅笔盒是由她当木匠的父亲专门为她制作的,然而,在公社中学这样一个更加现代化、物质条件更为丰富的环境中,香雪的铅笔盒显得格格不入,“嗒嗒”的声响,更显得文具盒的笨拙和陈旧,反映了香雪与同学们之间物质条件上的差距,揭示了香雪感到自卑的原因。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分析题干可知,本题包含“核心细节”“反复渲染”和“情节反转”三个重点内容,作答时从这三方面分别分析。
核心细节:《原味》这篇小说的核心细节是围绕着奶奶和麦花共用的木质文具盒展开的。这个文具盒象征了两位主人公之间的友情,以及那个年代物质匮乏背景下珍贵物品的意义。麦花有一个精美的文具盒,当她得知“我”的奶奶也喜欢时,就提出要把文具盒送给奶奶,奶奶没有要,后来奶奶和麦花两人同用这个文具盒,再到两人分别后再未相见。故事通过回忆的方式,反复渲染了奶奶对这段友情的记忆,特别是对文具盒的情感依恋,以及麦花搬家后两人未能再相见的遗憾。
反复渲染:文中两次写到麦花想把文具盒送给奶奶,都被奶奶拒绝。第一次是奶奶看到麦花精致的文具盒非常喜欢,麦花要把文具盒送给奶奶,奶奶觉得文具盒很贵重,就拒绝了礼物;第二次是麦花的文具盒丢了,奶奶帮助麦花找到了丢失的文具盒,麦花对奶奶十分感激,又打算将文具盒送给奶奶,奶奶再次拒绝。
情节反转:文章情节反转体现在故事中奶奶对文具盒的珍惜和对友谊的怀念,以及最后奶奶对文具盒和那段逝去时光的感慨。故事前期通过奶奶多次讲述与麦花共用文具盒的故事,以及文具盒在两人之间的重要性,逐渐建立起读者对这份友谊和文具盒象征意义的认识。后来因为麦花突然转学,奶奶被动接受了麦花的文具盒,并保存了50年,表现出了奶奶内心深处对那份纯
标签:统编版 高二 必修上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A10联”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