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西周时期,关于道路的命名已颇为讲究,根据宽窄不同分别称之为道、路。两辆马车可同时通行为道,“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三辆马车可同时通行为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至于小路,径、途、蹊虽均有此意,但彼此之间尚有差异。径,通常指山间狭窄仅能容纳一辆独轮车通行的小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到蔺相如派使者“从径道亡,归璧于赵”,正是利用了小径便捷隐蔽的特点,快速且安全地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使命。类似的,还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途相较于径而言稍宽,但仍只够一辆马车通行,相关的描述有《聊斋志异•狼三则》中的“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蹊,特指因人长期行走而自然形成的小路,可谓“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说。 《说文》:“街,四通道也。”古时,城里前后左右畅通无阻的主要干道以“街”冠之。街的两旁通常遍布商户,如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宋汴梁城的御街、临安城的天街、明清北京城的正阳门大街等。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就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街景。与街的繁华相反,巷多指蜿蜒曲折、狭窄幽深的小巷,在《说文》中巷被定义为“里中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斜阳余晖下草木交织的小巷图景。 进一步从方向上细究,道路又有不同称呼。田间南北向的小路唤作阡;东西向的小路称为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皆为此意。说完田间,再回看城市,道路的命名亦蕴含着方位智慧。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乃纬,《淮南子•地形训》中便有“凡地形,东西为纬,南北为经”的论述。 中文词汇之精微,无论是勾勒自然风光的写意笔触,还是对人物称谓的严谨界定,都彰显了其在表达上的无限可能,也难怪古时的考生们笔下的文章短小精悍却意涵丰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中文不仅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宝贵财富,每一个心灵都能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共鸣、收获启迪。用心传承这份来自先人的馈赠,让中文在世界舞台上继续闪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当属我辈义不容辞之事。 (摘编自宋奕璇《文言文考试指南:中文到底有多精确?》) 1. 下列选项能体现材料一中反切法注音“失效”的一项是( ) A. 部,博故切 B. 霜,师庄切 C. 鸡,古奚切 D. 条,田聊切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语,最适合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B.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D. 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并序》)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书面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口语产生的时间则更早;二者虽然在秦朝之后的变化情况不完全一致,但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得更加通俗化。 B. 我们用现代汉语朗读古诗词时会发现有些地方不押韵,读《诗经》时这一现象可能比读唐宋诗词时更普遍,只要换最接近古汉语发音的闽南语就能避免。 C. 对古代不同特点的道路,如果按其宽窄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街、巷、路、道、途、径、蹊;如果按照方向划分,一类是阡、经,另一类是陌、纬。 D. 中文用词的“讲究”体现在对人文景观的命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称谓的界定等多个方面,因此默写时出现的错别字可能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4. 按照材料一的行文思路,省略号部分可能是关于哪方面的内容?请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要阐释理由。 5. 小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一新生,看到课表上的“古代汉语”后对授课内容产生了好奇。请根据材料,帮助小慧推测这门课程包含的内容。 【答案】1. C 2. D 3. D 4. ①看法:为何古人的书面语(文言文)没有和口语一起变化(或:文言文与口语是如何逐步分离的)。②理由:材料一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文言文的定义和历史起源,并提到文言文与口语在秦朝以前保持较为一致的状态(即“言文一致”)。随后,文章指出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这一趋势和变化是连贯的,省略号部分应当是关于这一趋势的进一步阐述。 5. ①古汉语语音的知识,包括古汉语发音的历史分期,发音变化的原因以及古汉语发音与现代汉语发音的差异等。②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例如中文词汇的精确性、丰富性,以及通过具体例子来体现古代汉语词汇的表意特点等。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详实的论证与多样的例证,探讨了文言文和古汉语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阐述了汉语发音的历史变迁和文言文书写的精确性。材料一侧重于汉语发音的演变以及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借助反切法讲解古汉语发音辨识方法;材料二则详细解释了古代道路命名的精细与考证。文章旨在强调汉语言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精确性,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与文化意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中的反切法注音“失效”是由于汉语发音的变化。 C.“鸡”用反切法,取“古”的“g”和“奚”的“ī”,切出来的读音是“gī”,与现代汉语的读音“jī”明显不同。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内容,可以用作论据的应是“道路”“途径”“阡陌”“经纬”这类双音节词语,构成词语的两个语素的本义既属于同类事物,又有一定的区别。 D.“亲”指父系亲属,“戚”指母系亲属,二者都指亲属,但又有所区别。最适合做材料二的论据。 其余像“妻子”“非常”“夫人”非同类事物,不适合做材料二论据。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但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得更加通俗化”错,材料一原文只说“唐宋以来……口语越来越通俗化”,并未说书面语和口语在秦朝之后都是往通俗化方向发展。 B.“只要换最接近古汉语发音的闽南语就能避免”错,材料一原文是“最厉害的是闽南语,里面居然还保留着一些上古音”,闽南语只是保留了一些上古音,但古代汉语发音分为上古音、中古音和近代音,而中国古代诗词并不全是使用上古音写作,所以这样做并不能彻底解决不押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