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2012年我国实现了粮食连续9年增产,总产量达到5.9亿吨左右,粮食供求总体基本平衡,但这是一种很紧张的平衡。所谓紧张平衡,是指粮食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而且结构性紧缺的矛盾突出。具体来看,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稻谷则长期偏紧;玉米由于饲料与工业加工需求逐年增加,供需日趋紧张;大豆已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因此,必须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路径。第一,要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第二,要大力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健全防洪抗旱减灾防灾体系,提高粮食生产用水保障能力。第三,发挥好科技对粮食增产的支撑作用,重视种业在保证粮食产业安全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完善粮食市场定价机制。粮食生产高度依赖水、土等自然资源,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大幅度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难度大,从事小规模经营的农民消化生产成本上涨的能力弱。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粮食价格就成为保障供给、平衡工农业利益的重要手段。从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平衡城乡关系的角度看,在全社会物价总水平提高的同时,应当保持粮食价格水平的稳步提高。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一是继续增加对农民种粮的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效果。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行种粮补贴政策,补贴规模从1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28亿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民因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但目前各地一般是将补贴发放给原土地承包户,而租种承包土地的农户难以享受政策优惠,补贴资金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二是健全对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粮食主产区抓粮的积极性。三是努力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进出口、市场、库存、质量等的监测监管,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摘编自韩俊《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 下列对材料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糠菜半年粮”,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文中形容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B.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意思是粮食是民生的根本,手中有了粮食,民心自然安定。 C. “脚踏实地”,意思是说我国粮食工作要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精细地安排过日子。 D. “紧张平衡”,指我国粮食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的粮食安全能力还不够宽裕,且结构性紧张的矛盾突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如1959年的年成确实比上一年要好,那么国家适当增加点粮食收购也不是不可以的。 B. 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有效保障国运民生。 C. 粮食不仅具有食物属性,还具有政治、经济、能源等其他属性,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D. 如果进口外国的粮食,必然会冲击国内的粮食生产,这不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3. 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的一项是( ) A. 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 B. 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 C.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发展农业科技和我国自己的种业。 D. 增加农民种粮补贴,健全对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强粮食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监管。 4. 材料一多处使用了选择疑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请根据材料一,谈谈毛泽东的《粮食问题》对我们“保障粮食安全”有什么启示。 【答案】1. A 2. D 3. C 4. ①选择疑问句,问话人提出可供选择的项目让对方进行选择,这样的措辞体现了毛泽东对粮食问题的深度关切和理性思考。②体现了毛泽东不把个人意志强加给他人的民主作风,读来深感平易近人。 5. 示例:①多产粮:民以食为天,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解决粮食问题,根本在于立足粮食基本自给,这就要保障粮食的基本生产条件。②多储备:不能生产多少就销售多少,拥有多少就吃掉多少,而应该留有必要的粮食储备。③要节俭:减少各种损耗,反对铺张浪费,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文中形容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错误,曲解词义。材料一中毛泽东引用“糠菜半年粮”的俗语,赋予其新的含义,意在倡导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号召大家要有大粮食观念,在国家粮食生产不够充足的情况下,用吃糠、吃菜等方式进行弥补,以期全国人民共渡难关。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D.“进口外国的粮食,必然会冲击国内的粮食生产”错误,材料二说的是“如果过度进口粮食,必然会冲击国内粮食生产”,选项没有“过度”这个限制词,曲解文意。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根据材料一分析可知,开发“零星土地”的做法“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不属于“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B.“恢复私人菜园”“酌给自留地”只是为了种菜,也不是“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D.这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几点措施,并非“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选择疑问句,问话人提出可供选择的项目让对方进行选择,让读者感觉自己是在参与决策过程,而非仅仅是接受命令或陈述。这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提出不同方案并询问可行性,体现了对于不同意见的尊重,营造出一种集思广益的氛围。这样的措辞体现了毛泽东对粮食问题的深度关切和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