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7  2024-10-14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10月联考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10月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味喻诗、以味论画无疑是中华美学叙事的一个传统。殊不知,这样一种基于类比思维的叙事方式恰好标识出了中华审美文明的固有之处,即便到了当代,也值得颂扬,堪称中华审美文明一张亮丽的名片。
说其“固有”和“亮丽”主要是与西方同比。审美无疑是一种感知活动,建基于感官快感。美学叙事主要指向视听,这是任何文明的常态,但是,以味喻美则非中华莫属。放眼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便明确拒绝了以味喻美的做法,有言“美只起于听觉和视觉所产生的”“因为如果我们说味和香不仅愉快,而且美,人人都会拿我们做笑柄”。亚里士多德虽然在很多方面批驳了柏拉图,但是,其论美还是沿袭了视觉中心主义的做法。他在《论灵魂》中讲味觉时将味觉与触觉并列,视之为直接接触物质的感知活动,以示与视觉和听觉的区别。狄德罗也认为,美不是全部感官的对象,只有视、听感官才是“审美感官”。到了黑格尔那里,情形丝毫未变,正是基于物质性程度的高低他才说道:“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
中国则相反,一开始就用味来喻美。《左传》论乐之美就明确沿着“声亦如味”的思路展开,更为著名的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将味美与视听之美相提并论近乎成了先秦诸子的通用做法。《庄子》曰:“声色滋味之于人,心不待学而乐之。”(《庄子•盗跖》)《孟子》曰:“口之于味,有同嗜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有同美焉。”(《孟子•告子》)《荀子》曰:“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荀子•劝学》)等等。东汉《说文解字》里著名的表述“美,甘也,从羊从大”,还是在以味喻美。
单纯从用词的角度看,taste(味,味觉)一词在古希腊时还未用于审美。但到了中世纪,尤其是文艺复兴以降,情形发生变化,taste一词开始出现在美学叙事中,比如霍布士、洛克、休谟,包括康德等的相关论述。但它已全然不是味觉感官意义上的用词,而是在衍生义即口味、趣味意义上来说事,话语大多指向趣味,背景是对个体生命和意义的发现。17~18世纪的欧洲,taste成了言说审美差异的一个喻词。相关美学讨论进而关注口味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本来表明人类共同味觉感知的一个词,在西方沿用到审美叙事中演变成了一个叙说差异的主词,进而在研讨道德感问题中获得了重要意义。其美学上的意义就仅指向口味、趣味,衍生义有鉴赏、鉴赏力、审美观、见解、判断、看法等。
味觉或品味这样一种官能感知在中国则完全与美相提并论,并且成为美感要义之所在,对象之所以美是因为有味。味或味觉在西方美学讨论中从未受到关注,而且由于其感物的直接性还不断被逐出美学叙事的领地,后来即便有出现也完全不是在叙说美是什么,而是在叙说审美的个体差异,即引发审美差异的主观原因。可以说,味之于美学叙事在西方是切入味觉的差异方面展开的,回答的是审美何以出现个体差异的问题,在中国是从切入味觉的共同方面展开的,回答的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中西之间之所以出现如此泾渭分明的差异,显然与不同的审美理想建构有关。历史长河中,西方主要是从视听感觉出发去建构自身审美理想的,而且从一开始就将原初意义上的味觉剔除出去;中国则主要从味觉出发,建构出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美学追求,此间并没有排斥视听领域的审美享受,只是借助味觉感知来解密视听领域的审美快感。


浏览完整试题视觉较之于味觉、嗅觉和触觉虽能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但却带着对象外显的全部丰富性。这样,对单纯感知的超越就无法在“感”这一活动内部发生,只能来自外部,来自感知之外,来自“思”。“思”与“感”是属于不同界面的东西。西方审美文明建设的核心在视觉中心主义框架下一开始就建基于思,或曰理性,是在保留对象可感丰富性的情况下,由思向感官知觉中注入精神性,这是一种外在注入,不是物自身的内在生成。
所以,西方美学讨论中,柏拉图对理念,亚里士多德对必然律以及后来对想象等问题的关注,都在凭借“思”或理性的力量向官能快感中注入精神性内涵。而中华审美文明从一开始就开辟出了以味喻美的路径,虽然拒斥了视听感官的主导,放弃了贴近具体物的感性丰富性,但还是经由味感留在了感知层面。西方审美的感性机制经由视觉中心主义建基在了物本身的感性丰富性上,超越物的精神性只能由“思”注入;中华审美的感性机制经由味觉中心主义建基在了对物之变的感知上,超越就在感知本身发生,无须外在注入。西方审美理想是感性(物)+精神(思),中华审美理想是本身内蕴精神的感性,或曰感性内蕴着精神。前者机械,外发生;后者有机,内生成。
(摘编自王才勇《以味不以形:中华审美文明的标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较于西方文明的美学叙事,以味喻美是中华美学的显著特征,即便到了当代,也有其特有的价值。
B.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虽然有很多分歧,但都反对把味觉视为审美感官,由此可推测他们也会反对“以味喻诗”。
C. 表明人类共同味觉感知的“taste”,经过了从古希腊时期到欧洲的17~18世纪的漫长演变,才有了“以味喻美”的内涵。
D. “以味喻美”虽放弃贴近具体物的感性丰富性,但经由味觉留在了感知层面,超越就在感知本身发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美学中,味觉或品味是美感要义所在,对象之所以美,是因为有味。
B. 西方美学以视觉为中心,外形在审美中尤为关键,而中国审美则可以摆脱外形。
C. 西方审美以理性为基础,在保留对象可感丰富性的同时,向感官知觉中注入精神性。
D. 西方的审美理想感性与精神二分,中华则二者合一,前者机械,后者有机。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文中中国审美观点论据的一项是( )
A.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B.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钟嵘《诗品》)
C.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D. “文所以载道也……文辞,艺也;道德,实也。”(周敦颐《通书•文辞》)
4. 文章从哪些方面论述了“味”在中西方美学叙事中的不同?
5.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主办方以音乐剧的形式,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激昂的歌声再现了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自由引导人民》,传递了法国人民自由、平等、博爱的民族精神。如果中国是主办方,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样的设计传递中国的民族精神?并请结合本材料内容说说你的设计理由。
【答案】1. C2. B
3. D4. ①对待“味”的态度方面。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排斥以味喻美,中国则一开始就青睐用味来喻美。
②切入角度/具体内容方面。西方是切入味觉的差异方面展开的,回答的是审美何以出现个体差异的问题;在中国是从切入味觉的共同方面展开的,回答的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5. 设计方式参考:通过舞蹈演员在徐徐展开的画卷中,用简笔勾勒出水墨洇染的山川图,传递崇尚自然、重视和谐、追求内心平静的民族精神。
原因解释:
①中华审美的感性机制是建基在了对物之变的感知上,超越就在感知本身发生。中华审美理想是本身内蕴精神的感性,或者说在感性中本身内蕴着精神。(意思对即可)
②本设计表现了“以味不以形”的审美追求,抽象的简笔的线条本身就内蕴着中华审美理想,传达着其本身内蕴着的精神内涵。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美学传统,探讨了“味”在审美文化中的独特角色。文章指出中国自古以来便以味觉作为审美的重要维度,强调其内在感知与精神体验的融合,使得审美成为一种内生成的过程。相对而言,西方美学自柏拉图以来侧重视觉与理性,强调外部注入的精神性,与中国的内在感知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分析揭示了中西方审美理想在感性与精神结合上的差异,对理解两种文化的美学追求有重要启示。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内容的能力。
C.“才有了‘以味喻美’ 内涵”错误。根据“17~18世纪的欧洲,taste成了言说审美差异的一个喻词”“其美学上的意义就仅指向口味、趣味,衍生义有鉴赏、鉴赏力、审美观、见解、判断、看法等”可知,表明人类共同味觉感知的“taste”在西方其美学意义仅指向口味、趣味等,并不是有了“以味喻美”的内涵。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中国审美则可以摆脱外形”错误,中国审美虽从味觉出发建构美学追求,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外形,只是借助味觉感知来解密视听领域的审美快感。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讲出中国绘画中不追求形似的特点,即材料中所说“放弃了贴近具体物的感性丰富性”;
B.以滋味论五言诗,是中国审美中“以味喻美”的典型表现;
C.强调中国审美不以理取胜的特点;
D.“文所以载道也”是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注重道德内容,与中国以味喻美的审美观点无关。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对待“味”的态度方面: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便明确拒绝以味喻美,亚里士多德、狄德罗、黑格尔等也沿袭视觉中心主义,排斥以味喻美;而中国从先秦诸子开始就用味来喻美,如《左传》《论语》《庄子》《孟子》《荀子》等,东汉《说文解字》也以味喻美。


展开余下试题切入角度/具体内容方面:西方是切入味觉的差异方面展开的,关注口味是天生还是后天、是客观还是主观,回答的是审美何以出现个体差异的问题;中国是从切入味觉的共同方面展开的,认为对象之所以美是因为有味,回答的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设计方式参考:通过舞蹈演员在徐徐展开的画卷中,用简笔勾勒出水墨洇染的山川图,传递崇尚自然、重视和谐、追求内心平静的民族精神。这个设计将舞蹈与绘画相结合,以简笔勾勒的水墨山川图体现了中国审美对物之变的感知和对内在精神的追求。
原因解释:从中华审美感性机制角度看,中华审美的感性机制建基在了对物之变的感知上,超越就在感知本身发生。舞蹈演员在画卷中勾勒山川图的过程,就是对物之变的一种动态呈现,通过简笔勾勒和水墨洇染,展现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知。
从中华审美理想角度看,中华审美理想是本身内蕴精神的感性。简笔的线条和水墨的韵味本身就内蕴着中华审美理想,传达着崇尚自然、重视和谐、追求内心平静等精神内涵,体现了“以味不以形”的审美追求。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苘麻
陈年喜
峡河这地方有些奇怪,比如有些草草木木连当地人都说不清所以然,比如苘麻。那时候,峡河两边的坡坡畔畔生满了这种说不上高大也说不上矮小,说不上有用也说不上无用的植物。它们从坡底向坡顶上铺展,空地上长,树底下也长,庄稼林里长,没啥泥土的地坎上也长,强势得不得了。
至于苘麻什么时候、从哪里来的,有什么属性和危害,人们一无所知。就是说,①苘麻是熟人里的陌生人,大家虽然年年岁岁相处,但彼此都因无关紧要而漠视。
胡二是我爷爷的朋友,我见到他那年,他大概就已经有六十岁了。胡二非常能活,活到了八十二岁。在我们家乡,我没见活到八十岁的人,感觉那是一个妖精。胡二是邻省河南人,虽说是另一个省,其实就隔着一座山,他家那地方叫沙河。二十年后,我去灵宝打工,有一回通往卢氏县城的西安岭修路,车走沙河。车跟着沙河走啊走,我看见沙河和洛河汇在了一起,变成了另一条大河。沙河清澈极了,沙子白亮白亮的。②两边的房子和人烟又老又旧又哑,像一串梦。我努力猜想胡二的住处,想着他的房子的样式和他在里面的生活,可怎么也猜想不出来,那时他已死了好几年。
胡二怎么和我爷爷成了生死之交,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胡二每年会从沙河买了麦子给爷爷背过来,也不多,每年两三斗。那时候峡河缺粮食,也没有谁敢交易粮食。其实沙河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但那边政策松一些,自由一些,那边的镇上三天逢一次集市。关于为什么两省那么近政策却松紧不同的问题,我专门请教过读过很多杂书的大伯,他的回答是:陕西出过秦始皇,秦始皇对人狠,所以陕西的政策从来没有松过。而河南出了赵匡胤,赵皇帝是游侠出身,见过民间的苦,他心软,就对百姓没那么严。我觉得没啥道理,又觉得有道理,因为讨饭的人年年往河南走。
胡二每年都来爷爷这儿住一个月,他炸狐狸。那些年,山里狐狸多,炸狐狸卖狐狸皮也算一门营生。
胡二每年来这边的时间是八月。八月连阴多雨,他天天披一件苘麻蓑衣。苘麻蓑衣被雨水淋湿了有一股臭味,这种臭味没法说出来,是臭味里的另类。我之所以一直记得胡二,是因为记得他身上散发的味道。至于炸狐狸为什么是八月最好而不是别的时节,这是另一门学问,这门学问随着胡二的死永远消失了。
胡二会制一种炸药,黄红色,体量很小,威力很大。它非常敏感,两根指头一捻就会爆炸,所以只能包在纸里,封在蜡丸里,不敢示人。若干年后,我成为一名职业爆破工,对各种炸药都有研究,但依然对胡二的那种炸药无解。我听爷爷说过,那种炸药里饱含了硝和瓷粉,不是一般的瓷器的粉,是青瓷的,一片瓷渣,碾碎成粉,只有它才粉而不腻,保持着锐性。
胡二个子不高,又瘦,披上苘麻蓑衣像一个幽灵。他白天睡觉,晚上出去布置炸药。我见过他制作炸弹的过程:一个指头大小的蜡丸,里面灌满黄色的炸药、青色的瓷粉,用肉汤煮过的棉纸将其一层层包裹,最后再用一片煮熟的猪肉裹住,整个过程又小心又神秘,仿佛怕狐狸看见,据说狐狸是世上最有灵性的东西,可以穿墙窥物。他把炸弹放置在了哪些地方,只有他知道,连我爷爷也不告诉。他整夜不睡,入夜把炸弹放下去,清早把炸弹收回来。因为肉经过了日晒会坏掉,发臭的肉狐狸不吃,另外一方面,可能是怕白天上山的人踩到,那很危险。
那时候山上的狐狸特别多,神出鬼没,三天两头总有谁家的鸡被拖走。狐狸拖走了鸡,并不急于吃掉,它会埋在某个沙坑里,过了某个时辰才会吃。鸡主人跟着鸡毛和鸡血一阵追赶,有时候会找到,害得狐狸白忙活一场。因此上,胡二每年都会炸到狐狸,没有空手回去的。
我听见过胡二和我爷爷的一段对话,在东头的茅屋里的炕边。爷爷问:“几个了?”胡二答:“三个了。”爷爷说:“还弄不?”胡二说:“够了。”爷爷说:“再炸几个,山上多着呢!”③胡二说:“老天不答应呢!”我知道他们说的是狐狸。似乎懂一点,又似乎一点不懂。
胡二最后一次来峡河炸狐狸,是1983年,那时他已经有些跑不动路了。那一次他空手而归,大约也是唯一一次空手还乡,他把苘麻蓑衣留了下来,大约是觉得自己再也用不上了。这件蓑衣还很新,我披在身上试了试,有一点小。披肩的部分很精致:横的纬,竖的经,密密实实,雨水在这里可以停留而不浸。蓑衣被爷爷挂在了门前的核桃树丫上,他一次也没有披过。下雨或不下雨,它都会发出气味,淋雨后的气味和太阳晒出的气味泾渭分明,一个臭,一个淡淡的香。
过了一年,蓑衣不见了,又过了一年,人们在松树坳上捣了一个狐狸洞,发现那件蓑衣在狐狸窝里,上面卧着两只毛没长全的小崽子。
已经有二十年没见过狐狸了,也二十年没见过苘麻编织的蓑衣了。据说有一年,在丹江口,一帮人坐轮渡过江,天落着雨,他们个个披着蓑衣,像一大家子。船老大把他们送到河岸,船到江心回头看,④发现是一群狐狸进了山林。
在峡河这地方,很多年很少见过苘麻了,只有芦苇一年比一年恣肆,在遍地的花花草草中日益独大。苘麻这种用处日少的东西,最终注定是要消失的。但它毕竟和我们一起头顶过同一片日子,一同在泥水风光里荣过,枯过,如今回望它们,也是回望我们自己。
(选自陈年喜《峡河西流去》,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解释为何两省粮食政策不同时,大伯的分析看似不合逻辑,却符合大伯的身份特征,也十分贴合乡土社会的文化背景。
B. 苘麻蓑衣在阴雨连绵的八月会有一股臭味,而八月是炸狐狸最好的时节,作者有意用另类的气味暗示对炸狐狸一事的不满。
C. “我”既作为亲历者讲述过去的故事,又作为回忆者站在现在的角度回溯故事,使故事的叙述兼具真实感和沧桑感。
D. 文中多次出现“据说”,表明作者并不能保证故事的确切性,这样既保留了故事的神秘感,又使故事具有相对客观性。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苘麻是熟人里的陌生人”,既点出了苘麻随处可见的特点,又说明了人们对于苘麻知之甚少,形象地概括了村民与苘麻之间的关系。
B. 第②句“两边的房子和人烟又老又旧又哑,像一串梦”,用“老”“旧”“哑”表现出沙河村落的破旧,同时以梦作比,表现了我遥远而模糊的乡愁。


展开余下试题C. 第③句“老天不答应呢!”,是胡二对自己不过度捕杀狐狸的解释,说明他虽然以卖狐狸皮为生,但也对生命与自然怀着朴素的敬畏之心。
D. 第④句“发现是一群狐狸进了山林”,为故事带来奇幻的色彩,但也呼应了前文所说“狐狸是世上最有灵性的东西”,使人读来并不觉突兀。
8.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苘麻“强势得不得了”,而在结尾却又说苘麻“最终注定是要消失的”,这两处表述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9. 有学者曾评论陈年喜的文章“呈现了中国人悲怆又炽烈的生命力”,请结合本文,谈谈文章中“悲怆又炽烈的生命力”有哪些体现。
【答案】6. B7. B
8. 不矛盾。
①“强势得不得了”是指苘麻的生命力旺盛,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可以大量生长。
②“注定是要消失的”是从苘麻的功用来说的,苘麻蓑衣越来越少,苘麻对人的作用越来越小,因而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③前后对比,更加突出了苘麻的生长状态随时间推移的变化之大,有助于表现文章“回望”的主题,表达作者对曾经常见事物逐渐消失的失落感。
9. 悲怆:①人物生活艰难,物质条件落后。②时代发展中,旧事物逐渐消失,人事和记忆也在时代裹挟中迷茫与遗忘,具有悲怆的失落感。
炽烈:③在艰苦的环境中,峡河人依然在努力生活,体现炽烈的生命力。④物质条件艰苦,但人的精神世界充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炽烈而真诚。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苘麻、胡二以及峡河的回忆,描绘了一幅富有地域特色的乡土画卷。苘麻象征着地方性的顽强生命力,与胡二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粗犷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生命存在。文章的叙述充满了民间故事的色彩,从苘麻的臭味到胡二的炸狐狸经历,展现出一代人携手同风雨的岁月,并反映出时代变迁对地方物种与生活方式的影响。文章表面上描述消失的苘麻与狐狸,实则在追忆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故乡的关系。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
B.“作者有意用另类的气味暗示对炸狐狸一事的不满”错误,实际上,文中描述臭味主要是为了刻画胡二的形象以及当时的生活环境。胡二披着苘麻蓑衣的形象和蓑衣散发的独特气味,更多的是用来表现那个时代的一种生活状态和记忆中的细节,并非直接暗示对某一行为的态度。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B.“表现了我遥远而模糊的乡愁”错误,“两边的房子和人烟”描绘的是沙河的景象,而我的故乡在峡河,所以并不属于我的“乡愁”;同时,此句景象是作者当时的所见所感,并不属于“乡愁”的范畴。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作答时首先明确观点:不矛盾。
①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到苘麻“强势得不得了”,是在描述苘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强调其生命力旺盛,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长,不受限制地蔓延开来。这是一种对植物生长特性的描绘,表现了苘麻在特定时期内的普遍性和适应能力。
②在结尾部分,作者说“苘麻这种用处日少的东西,最终注定是要消失的”,则是在讨论人类社会变化对植物命运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物品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使用价值,例如由苘麻编织的蓑衣已经不再常见。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过去依赖自然材料制造生活用品的习惯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导致像苘麻这样的植物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③前者是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后者则是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的角度来观察。前后对比,更加突出了苘麻的生长状态随时间推移的变化之大,有助于表现文章“回望”的主题,作者对植物生长特性的描绘,表现了苘麻在特定时期内的普遍性和适应能力。表达了作者对曾经常见事物逐渐消失的失落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解答本题抓住“悲怆”和“炽烈”两个词语。
首先分析“悲怆”:
胡二利用自制的炸药炸狐狸,“他天天披一件苘麻蓑衣”自制炸药和苘麻蓑衣表明人物生活艰难,物质条件落后。
“若干年后,我成为一名职业爆破工,对各种炸药都有研究,但依然对胡二的那种炸药无解”这些句子表明,时代发展中,旧事物逐渐消失,“胡二最后一次来峡河炸狐狸,是1983年,那时他已经有些跑不动路了。那一次他空手而归,大约也是唯一一次空手还乡,他把苘麻蓑衣留了下来”,胡二最后的空手而归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事和记忆也在时代裹挟中迷茫与遗忘,具有悲怆的失落感。
然后分析“炽烈”:
文章通过对胡二披苘麻蓑衣和自制炸药炸狐狸的描写,表现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峡河人依然在努力生活,体现炽烈的生命力。
“胡二是我爷爷的朋友”“胡二是邻省河南人”“胡二怎么和我爷爷成了生死之交,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胡二每年会从沙河买了麦子给爷爷背过来,也不多,每年两三斗。那时候峡河缺粮食,也没有谁敢交易粮食”胡二来自邻省,与作者的爷爷成为朋友,每年跨省为爷爷送粮食,这显示了即使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人们之间仍然可以建立深厚的情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炽烈而真诚。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养德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养力者,养气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怀,或可以力摧。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二国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此有德守,无力备者也。夫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敌也。韩子之术不养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驳,各有不足。偃王有无力之祸,知韩子必有无德之患。凡人禀性也,清浊贪廉,各有操行,犹草木异质,不可复变易也。狂谲、华士不仕于齐,犹段干木不仕于魏矣。性行清廉,不贪富贵,非时疾世,义不苟仕,虽不诛此人,此人行不可随也。太公诛之,韩子是之,是谓人无性行,草木无质也。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使无二子之类,虽养之,终无其化。清廉之行,人所不能为也。夫人所不能为,养使为之,不能使劝;人所能为,诛以禁之,不能使止。然则太公诛二子,无益于化,空杀无辜之民。赏无功,杀无辜,韩子所非也。太公杀无辜,韩子是之,以韩子之术杀无辜也。
(节选自《论衡•非韩篇》,有删改)
材料二:
昔徐偃王以仁义朝天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子哙行仁而亡,哀公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灭亡削残,暴乱之所致也,而四君独以仁义儒墨而亡者,遭时之务异也。非仁义儒墨不行,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禽矣。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改)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徐偃王修行A仁义B陆地C朝者D三十二国E强F楚闻之G举兵H而灭之。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以德自立”与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24~2025”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