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 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画,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 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从前老先生们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现在一般青年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摘编自朱光潜《“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据、批评与欣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莎士比亚这门功课为例,是为了说明某些学者存在把考据当作欣赏的现象。 B. 要了解《洛神赋》就需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由此可见考据可以帮助欣赏。 C. 拉史实穿凿附会和因考据而忘欣赏,是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都会犯的两种错误。 D. 近代法国印象主义文学批评,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追求对文艺的主观体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国教授所重视的对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的研究,这些都是“考据学”功夫。 B. 就欣赏来说,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所以版本、来源及作者的生平都是题外事。 C. 对于“法官”式的文学批评和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作者完全认可后者。 D. 有文艺的嗜好就来谈文艺是不可取的,还应脚踏实地地做一些考据和批评的功夫。 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中所说的“法官”式文学批评的一项是( ) A. “法官”式文学批评讲究“法”,也便是“纪律”,相信美丑有确定标准,并只能以此来衡量一切作品。 B. “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可《麦克白》是一部好悲剧,依据是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是不能做悲剧主角。 C. “法官”式文学批评是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其所持的批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全凭直觉的。 D. “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时保持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的一致性,违背这一原则创作的戏剧不值得欣赏。 4. 文中画线句主要使用了两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欣赏不可无考据与批评,这对我们学习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有什么启示? 【答案】1. C 2. C 3. C 4. ①比喻论证。将考据癖学者比喻成食品化学专家,只研究分析而不加以品尝;将自己比喻成饕餮汉,直接获取咀嚼领略滋味。化抽象为具体,论证生动。 ②对比论证。将“食品化学专家”与“饕餮汉”进行对比,表明作者否定因考据而忘记欣赏的方式,主张走进作品主观感受作品的立场。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5. ①知人论世,结合历史知识做一些考据,如了解此词为柳永的干谒之作。 ②通过直觉领略作品美,如感受此词中的自然风光之美、声韵之美等。(“注重自我的情感和作品的交流或把自我放到作品中去感受美”亦可) ③能对此词之美作欣赏表达,如表达此词呈现出来的手法之丰、构思之妙等。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文学欣赏、考据和批评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考据能帮助欣赏,但不等同于欣赏,强调欣赏美感经验应关注作品的形象本身。此外,文章批判了一些学者和文学批评的执着,如过分注重版本和作者生平、“法官”式批评对创造性的限制,提倡以个人体验为基础的印象派评判。最终,作者倡导一种平衡的方法,即欣赏作品时结合考据和批评,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和美的体验。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 .“是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都会犯的两种错误”错误,原文是“一般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通常都不免犯两种错误”,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作者完全认可后者”错误,原文为“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作者倾向于印象派,但也认为它有缺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全凭直觉的”错误,原文有“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全凭直觉是印象派文学批评的欣赏态度,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而我是饕餮汉”为比喻论证。将考据癖学者比喻成食品化学专家,“袖手旁观,不肯染指”,指对作品只研究分析而不加以品尝;将自己比喻成饕餮汉,“伸筷子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指对作品直接获取咀嚼领略滋味。此处化抽象为具体,引人联想,易于理解且论证生动。, ②对比论证。将“食品化学专家”是“袖手旁观,不肯染指”,与“我”这一“饕餮汉”“伸筷子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进行对比,生动鲜明地呈现出“我”和考据癖学者的不同。表明作者否定因考据而忘记欣赏的方式,主张走进作品主观感受作品的立场。 比喻和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孰优孰劣一看就很明显,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文中有“很重视‘作者的生平’”“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这启发我们要知人论世,结合历史知识做一些考据,如了解此词为柳永的干谒之作。柳永一直不得志,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柳永到杭州后,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想去拜会孙何。于是写了这首词,想以此吸引孙何,故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②文中有“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这启发我们可以通过直觉领略作品美,如感受此词中的“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等自然风光之美,以及声韵之美等;
她正心魂凄迷的时候,船夫已来催上道,凌峰懒懒出了枫林,走到湖边,再回头一望,红蓼鲜枫,都仿若英雄的热血,她不禁凄然长叹。上了小船,船夫洒然鼓桨前进,不问人是何心情,他依然唱着小调。只有湖上的斜风细雨,助她叹息呢! (原载1927年6月《蔷薇周刊》,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 凌峰于深秋之际来到秋瑾坟前,回想五年前曾在墓前低吟“秋风秋雨愁煞人”,表现出她对表姐秋瑾的深切怀念。 B. 秋瑾辞别信里表达了推翻满清统治、光复神州、以身许国的爱国情怀,也表达了对亲人的眷念和未能报恩的遗憾。 C. 秋瑾狱中吟诵的诗句,表面是指被关押重牢时秋风秋雨让她发愁,实则是对自己深陷牢狱生死未卜的担忧和绝望。 D. 凌峰冒险保护、缅怀追思革命者秋瑾,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一定清醒的认识,但也为之感到迷惘苦闷,不免叹惋。 7.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凌妹真险”,称呼后未用标点加以停顿,这符合秋瑾被追捕时的紧迫氛围,为读者留下了想象当时追捕具体情景的空间。 B. 小说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描述了舅母惊醒后听说秋瑾遭追捕的危险情形后的反应,表现了舅母对秋瑾的担忧与关切。 C. 小说结尾,船夫洒然唱曲,看似闲笔,实则将他的惬意潇洒与凌峰的凄迷长叹形成对比,反衬了凌峰祭奠烈士的沉重心情。 D. 庐隐客观冷静地叙述了秋瑾逃难、被捕,亲人营救、探视,秋瑾被害等情节,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革命志士形象。 8. 文中看客“女人也做革命党,真是破天荒的新闻!”这句话,意蕴丰富,谈谈你的理解。 9. 文本使用了哪些技巧使结构紧凑?请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D 8. ①看客话语流露对“女人也做革命党”的惊讶,②可见民众的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③也说明革命无法得到群众的理解(革命任重道远),④反衬革命者为国献身的悲壮与崇高。 9. ①扫墓始扫墓终,情节前后照应。
展开余下试题②反复使用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勾连多个场景。 ③在现实中穿插回忆,凌峰扫墓过程中回忆秋瑾就义之事。 ④运用书信方式,交代秋瑾被捕前后内容。 【解析】 【导语】《秋风秋雨愁煞人》通过对秋瑾为革命献身的历史事件描绘,展现了其无畏的爱国精神。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秋瑾在狱中的凄凉以及亲人们的无奈与悲痛,突出人物的高尚情操。自然景物描写与人物心理活动相结合,增强氛围的沉郁感。凌峰在秋瑾墓前的追思,既表达了对烈士的怀念,也对时代的反思,展现了社会动荡中的人心摇曳。小说以生活细节、环境气氛描写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 .“绝望”错,应是对祖国前途的担忧,是她爱国精神的体现。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D.“客观冷静地叙述”错。叙述中带着抒情意味,如“凌峰想到这里,但见荒草离离,白杨萧萧,举首天涯,兵锋连年,国是日非,哪里是理想的共和国家?她不由得悲绪潮涌”便满含着对多灾多难的国家的忧虑。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①由“破天荒的新闻”的感叹可知,看客话语流露着对“女人也做革命党”的惊讶; ②看客的话表明他认为革命类的事应该是男人的事,女人就不该如此张扬和抛头露面,可见当时民众的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 ③有如此惊叹,说明群众并不理解革命的内涵和意义,对革命行为更是无法理解,可见革命任重道远; ④革命者就要为他们全力救助的国家和民众牺牲,而民众却不理解他们;即使得不到理解,革命者照样前仆后继,为求得光明义无反顾,看客的话反衬革命者为国献身的悲壮与崇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结构特点的能力。 ①文章开头有“凌峰吩咐船夫将船拢了岸,踏着细草,走过一箭多路,来到一座孤坟边”“女烈士秋瑾之墓”“‘哦,女英雄!’她轻轻低呼着……”,结尾为“她不由得悲绪潮涌,叩着那残碑断碣,慨然高吟……回头一望,红蓼鲜枫,都仿若英雄的热血”,文章扫墓始扫墓终,情节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②“五年前曾在此地低吟‘秋风秋雨愁煞人’”“她坐在墙特角里,黯然吟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她不由得悲绪潮涌,叩着那残碑断碣,慨然高吟道:……更兼这——秋风秋雨愁煞人!”,文中反复使用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把五年前英雄在监狱中的场景、入葬后的场景和如今扫墓的场景勾连起来,使结构紧凑。 ③“那夜微冷的西风,吹拂着庭前松柯……”“母亲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父亲就到处去托人求情”“行刑的头一天,她的舅父托了许多人情”“秋瑾的尸骸,由她舅父装殓后,便停在普救寺里”,在现实中穿插回忆,凌峰扫墓过程中回忆秋瑾就义之事,使前后内容更具整体性。 ④在秋瑾离开舅舅家,大家都不知道秋瑾安危的情况下,运用书信方式,交代秋瑾被捕前后内容,使内容前后连贯。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管仲寝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可讳也。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将安移之?”管仲未对。公又问曰:“不幸而失仲父也,二三大夫者,其犹能以国宁乎?”管仲对曰:“鲍叔牙之为人也好直,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宁戚之为人也能事,孙在之为人也善言。”公曰:“此四子者,其孰能一人之上也?寡人并而臣之,则其不以国宁,何也?”对曰:“鲍叔之为人也好直,而不能以国诎。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而不能以国诎。宁戚之为人也能事,而不能以足息。孙在之为人也善言,而不能以信默。臣闻之,消息盈虚,与百姓诎信,然后能以国宁勿已者,朋①其可乎!朋之为人也,动必量力,举必量技。”管仲又言曰:“今夫易牙,子之不能爱,将安能爱君?君必去之。”公曰:“诺。”管子又言曰:“今夫竖刁,其身之不爱,焉能爱君?君必去之。”公曰:“诺。管子又言曰:“今夫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事君,是所愿也得于君者,将欲过其千乘也,君必去之。”桓公曰:“诺。” 管子遂卒。卒十月,隰朋亦卒。桓公去易牙、竖刁、卫公子开方。五味不至,于是乎复反易牙。宫中乱,复反竖刁。利言卑辞不在侧,复反卫公子开方。桓公内不量力,外不量交,而力伐四邻。公薨,六子皆求立,易牙与卫公子,内与竖刁,因共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故公死六十七日不敛,九月不葬,孝公奔宋,宋襄公率诸侯以伐齐,战于甗,大败齐师,杀公子无亏,立孝公而还。 (节选自《管子•戒》) 材料二: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邪? 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节选自苏洵《嘉佑集•管仲论》) 【注】①诎:委屈。②朋:隰朋,齐国大夫。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桓公幸A而听B仲C诛此D三人E而其余者F仲能悉数G而去之邪? 11. 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息,文中意为“停止”,与《陈情表》中“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的“息”意思不同。 B. 千乘,中等国家,与《论语》中“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的“千乘”意思相同。 C. 反,通“返”,使……返回,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反”用法不同。 D. 乃,副词,意为“竟然”,与《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用法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除了慰问,更重要的是想要和管仲讨论接任的宰相人选,管仲在当时的地位可见一斑。 B. 管仲比较肯定隰朋在政治上的能力,认为他懂得量力而行,能使国家长久安宁,而对前面所提四人给予了完全否定。 C. 管仲临死前叮嘱齐桓公要免去竖刁、易牙、开方三人的官职。苏洵认为即使没有这三人,也会有其他人来祸害国家。 D. 从齐国结局来看,贤能的政治人才对国家十分重要,这也正是苏洵在论断中强调的,《六国论》中也有这种观点。 13. 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夫竖刁,其身之不爱,焉能爱君?君必去之。 (2)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14. 材料二中苏洵的论断依据和材料一中的相关记载是否完全相符?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10. CEF 11. D 12. B 13. (1)现在竖刁都不爱惜自身(自己的身体),又怎能尊爱君主呢?您一定要免除他的官职(免去他)。 (2)齐桓公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开美色,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 14. 不完全符合。 ①相符之处:材料二中苏洵认为管仲临终应举贤而非“去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