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王阳明将道德自觉与道德践履置于文字记诵、文义理解之先,这对人们在读书活动中超越文本局限,从而挺立自我意识并以解决实在问题为指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摘编自朱承《记得、晓得与明得:王阳明论读书三境》) 材料二: 朱熹认为,读书做学问即“致知力行”。他说:“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这一解释比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更接近于“学习”的本义。在朱熹看来,学习既包括“求知求能”,也包括“力行”。他认为:“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在读书做学问的具体方法上,朱熹提出读书须立志自主。朱熹认为,“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事”。朱熹所说的“立志”,就是要树立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他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朱熹认为立志对于读书来说意义重大,“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重视读书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别人不能包办代替:“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这种对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倡导,符合教学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朱熹倡导读书要虚心。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近见学者,多是卒然穿凿,便为定论;或即信所传闻,不复稽考,所以日诵圣贤之书,而不识圣贤之意,其所诵说,只是据自家见识杜撰成耳,如此岂复有长进?”朱熹所说的“虚心”,有“不先立论”和“专心致志”两层意思。“不先立论”指不预设立场,认真体会书中原意。“专心致志”指不被杂念干扰,一心一意读书。他说:“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摘编自马有《朱熹论读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得”之说体现了王阳明对读书之境界的认识,“记得”“晓得”“明得”是由低到高的三种不同读书境界。 B. 王阳明认为,读书人不读儒家经典,而把粉饰自我、取悦当世作为读书作文的目的,这是儒学渐渐衰落的原因。 C. 就“学习”的本义而言,把“学”解释为“求知求能”,把“习”解释为“行之不已”,比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更恰切。 D. 朱熹认为,“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别人不能越俎代庖。这个观点对今人读书治学也有重要的意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若苦于“不记得”,那么王阳明不是合适的请教对象;若苦于不能“明得自家本体”,那么王阳明是合适的请教对象。 B. 王阳明对学生讲“四书”“五经”时常常作出新解,他希望学生能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而不只是拘泥于文句。 C. 材料一中“行走的书柜”所使用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这种用法和材料二中“虚心”所用引号的用法相同。 D. 材料一、材料二都引用了相关文献资料,这和文章的写作内容有关,同时也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 下列选项,符合王阳明所论述的“晓得”境界的一项是( ) A. 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领悟圣贤之微言大义,方得。 B.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C. 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的一般。 D.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4. 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请结合司马迁的这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关于读书问题的论述,其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概括说明。 【答案】1. B 2. C 3. A 4. ①经典中所记载的事理是圣贤良知的体现,《诗》三百篇也是如此,它是圣贤内心忧愤的文字化表达。②阅读《诗》等经典时应把经典所体现的圣贤良知和自身相比照,加以反思审察,以此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5. ①都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②都强调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倡导“知行合一”。③都强调领悟圣贤著书立说的本意,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B.“读书人不读儒家经典⋯⋯这是儒学渐渐衰落的原因”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儒家的圣学之所以逐渐式微,正是因为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大行于世”可知,儒学渐渐衰落的原因是“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大行于世”。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C.“用法相同”错误。两处引号的用法不同,“行走的书柜”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虚心”的引号表示引用。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王阳明所论述的“晓得”境界是指读书能够理解经典文义,读懂书中所阐发的根本道理。 A.强调读书要理解文义,懂得书中道理,符合“晓得”境界; B 强调读书须静心等; C.强调读书要熟读; D.强调读书贵有疑。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意思是《诗经》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经典中所记载的万事万理,是人之良知的文字化”强调经典中所记载的事理是圣贤良知的体现。无论是“良知”,还是“愤懑”,二者都是人内在情感认识的体现。
展开余下试题“如果不能够与自家良知相印证,纵记得千言万语,也不能于自己德性证成增添分毫”强调应把经典所体现的圣贤良知和自身相比照,读者应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性”修养,即阅读《诗》三百篇时,要能够将文中的思想情感与自己“良知相印证”,增添自己的“德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一开头提出王阳明的观点“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成就道德意义上的理想人格”;材料二第二段“朱熹所说的‘立志’,就是要树立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可知,二则材料都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 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读书是为了帮助人明白自家的良知本体,因此证明良知本体之所在并着实按照良知行事才是读书的第一义”,材料二第一段“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可知,二者都强调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倡导“知行合一”。 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王阳明对学生讲‘四书’‘五经’常常作出新解,即是希望学生晓得文辞背后的意涵所指,即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材料二第二段“‘不先立论’指不预设立场,认真体会书中原意”可知,都强调领悟圣贤著书立说的本意,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苍苍 徐则臣 从五斗渠到大渠之间,浩浩荡荡地生着一片芦苇。在村庄方圆几里内,那是最为高大茂盛的芦苇。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长出了第一棵,什么时候又蔓延了这么一大片。父亲小时候到田里捡麦穗,遇上了几十年都罕见的大冰雹,就是躲在那片芦苇荡里。父亲说,谁会想到中午出门时还艳阳高照,傍晚就降下了满天鸡蛋大的冰雹呢。他把柳条编的小篮子顶在头上,捡了一个下午的麦穗撒落一地,篮子被砸坏了,他只好钻进芦苇丛,把自己裹在里面使劲地摇动芦苇,用枝叶扫荡出一块安宁的空间。几十年后父亲说,起风了,大风把芦苇荡卷起来,像煮沸的开水,发出鬼哭一样的呜咽声。若干年后,我七岁,一个人在黑夜里经过那片芦苇荡两次。 我记不起来父亲出去干什么了,只有我和姐姐在家。母亲一个人在田里。我和姐姐把晚饭做好后,等母亲回来。天很晚了,通常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吃晚饭了,周围的邻居也早早收工,无数条炊烟飘摇在低矮的屋顶上。可是母亲还没回来。我和姐姐都急了。小时候我十分依赖母亲,一天见不到心里就发慌。每次母亲出门回来迟了,我都要站在家门口张望,直到她走进巷口我才安心。如果出远门,比如去外婆家,更不得了,走之前我要问清楚什么时候回来,到了母亲回家的那个傍晚,我会一个人沿着母亲回家的路一直走到村头,扶着那棵歪脖子小树向前望去。 姐姐让我再等等,她问过前面小四子的妈了,说母亲正在赶活儿,趁着有点月亮干完了就算了。母亲还让带来话,叫我们先吃,不等她。可是我等不下去,我要去湖地里找,我坐在锅灶旁感到一阵阵干冷,我想,母亲一定也很冷,我要把她找回来。其实那会儿刚入秋,可我的赤脚在鞋子里直冒冷汗。姐姐问我害不害怕,我说不怕。姐姐说那你一个人去吧,我把猪给喂了。我拿了母亲的一件衣服出了门。 从家到母亲干活的田地大约四里路,先过后河的一座桥,再穿过平旷的打麦场,上了五斗渠直往北走,一直走下去,向右拐就到了。但是我从来没在晚上一个人去过。真正的一个人,过了后河桥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出村的时候一点不害怕,满脑子里都是尽快找到母亲。我一路飞奔上了打麦场。村庄在我身后,狗叫和小孩的啼哭也在身后,听起来极不真切,像是跑进了另一个世界,然后我听见了自己的脚步声,在打麦场上产生了更巨大的回声,好像有许多人随我一起跑,我出哪只脚,他们也出哪只脚。最可怕的莫过于只听见自己的声音。我停下来,看清了七岁时的那个夜晚。它比我想象的要黑,月光是那个夜晚的同谋,暧昧的光亮只能增添旷野的恐怖。周围的树木和草堆黑殿默地排列成一个圈,我站的地方仿佛是世界的中心。树木和草堆板着黑脸,在风中摇头晃脑,我意识到这个夜晚风很大。我继续往前走,抱紧了母亲的衣服。 真正的恐惧和我相遇在五斗渠上,我终于面对了那片芦苇荡。我得说,真是像海,它是一片桀骜不驯的翻腾的巨浪。风也许并不像我当时认为的那么猛烈,只是田野过于平坦辽阔,风可以像旗帜一样从远处卷来,而那片芦苇又过于惹眼,它是野外唯一的一堵墙。风必须经过它。于是我看见从第一棵开始,风拉弯了所有芦苇的腰,大风水一般地漫过它们,使之起伏具有了水一样的柔韧的表情、浪一样痛苦的姿势。弯下又挺起,涌过去又退回来。恐惧终于降临,我把自己送到了一头奔腾的巨兽跟前,听到它在黑夜里粗重又狂乱的呼吸,像一片森林突然倒下,像整座山峰缓缓裂开。 因为一片芦苇,大风得以在我七岁的夜晚存活。我听见了风的声音,杂乱,深不可测。如果有人告诉我,黑暗里藏着十万魔鬼,我信。芦苇的声音比芦苇本身更像魔鬼。我后悔出门过于轻率,因为恐惧而发抖,刚刚满怀的焦急和寻母的使命感被大风一扫而空。我不能半途而废,我对姐姐说了,我不害怕,我一定要把母亲找回来。我把衣服缠在手上,贴着远离芦苇的路的那一边磕磕绊绊地跑。跑几步就停了下来,也就是从那次起我知道,恐惧时不能跑,越跑越害怕。我努力放轻脚步走,坚持忍着不回头看。身旁的一大片庄稼像缓缓起伏的海,我听到风声、芦苇声、庄稼声和我的心跳声,感觉自己是走在梦里,整个身心失去控制似的摇摆不定。 那大概是我有记忆以来走的最长的一段路,好像怎么也走不完。当时我什么都想到了,包括死。 而且有关死想得最多,没有排除任何一种我所知道的死法。我想,如果我死了,母亲该到哪里找我呀。我没有死,走到大渠上的老柳树下我停下来,我还活着,一屁股坐到地上,衣服被汗溺透,牙咬得两腮生疼。 我没找到母亲,她从另一条路回家了。而我又从原路返回,同样是一身冷汗。我想,走过了黑夜里的芦苇荡,任何恐怖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了。但是当我走进村庄,看到第一户人家门缝里透出来的灯光时,还是忍不住哭了,一直哭到家里。母亲站在门口远远地问是不是我,我一声不吭,进了门就爬上了床。那个晚上我始终没说一句话,晚饭也没吃就睡了。夜间我的梦里长满了无边无际的芦苇和风,浩浩荡荡的黑夜之声贯穿了整个梦境。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小时候很依赖、担心母亲,每次母亲出门回来晚了,“我”都会到家门口甚至村头去张望。 B. 母亲在地里干活很晚没回来,姐弟俩都很着急,但姐姐要喂猪,便叫“我”独自去找妈妈。 C. “我”七岁时 一个夜晚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大风席卷芦苇荡的恐怖,后悔自己出门找妈妈。 D. 以儿童视角写儿时的寻母经历,“我”感悟到走过黑夜里的芦苇荡,不再害怕任何恐怖的东西。 7. 关于文中第一自然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代生活环境,展现故事背景,为下文讲述“我”儿时一个人在黑夜里两次经过那片芦苇荡作铺垫。 B. “中午”与“傍晚”对比,突出时间之短;“艳阳高照”与“鸡蛋大的冰雹”对比,突出天气变化之大。 C. “像煮沸的开水,发出鬼哭一样的呜咽声”用比喻、比拟等修辞,表现风中芦苇荡给孩童造成的恐惧。 D. 父亲小时候遇到几十年都罕见的大冰雹时躲进芦苇荡,用篮子保护头,反衬“我”小时候的胆小怕事。 8. 文章为何说“那大概是我有记忆以来走的最长的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