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5  2024-10-16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第四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中第四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校:伦教中学 审题校:青云中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阳明以“读书学圣贤”为人生“第一等事”,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成就道德意义上的理想人格。他将读书之境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记得”,二是“晓得”,三是“明得”。他主张读书不是为了“记得”,也不仅仅是“晓得”,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明得自家本体”。
“记得”是指以记诵辞章为目的的读书。时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总是熟读经史并反复背诵,在考试中熟练地引经据典,以此显示自己在读书上所花的工夫。有人天赋异禀,读书能够过目不忘,成为“行走的书柜”,但更多的人需通过寒窗苦读、反复记诵,才能亲近经典。王阳明弟子中就有人苦于读书“不记得”,向他请教记诵之法。向王阳明请教记诵之法,大概是问错了对象,因为他从根本上就反对记诵式读书。在王阳明看来,儒家的圣学之所以逐渐式微,正是因为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大行于世,引得天下读书人尽入“百戏之场”,以读书作文来粉饰自我、取悦当世,导致儒门正学被人淡忘,更导致世风日下。人们以为记诵经典、训诂经典乃至引经据典就是“尊经”“通经”,实际上这是对经典的割裂毁弃。经典中所记载的万事万理,是人之良知的文字化,如果不能够与自家良知相印证,纵记得千言万语,也不能于自己德性证成增添分毫。
“晓得”是指以理解经典文义为目的的读书。与“记得”相比较,“晓得”是更高的读书之境。“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明义意味着理解经典文字背后的蕴涵,由此来理解圣贤著书立说的本意所在。换言之,通晓文义是探求本意的前提。王阳明对学生讲“四书”“五经”常常作出新解,即是希望学生晓得文辞背后的意涵所指,即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在讨论“经史关系”时,王阳明说:“‘五经’亦只是史,史以𠵘善恶、示训诫……圣人作经,固无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明白了“五经”的“明善恶、示训诫”之意,也就是“晓得”“五经”的苦心孤诣处。王阳明曾对“五经”本义做了概括式的陈述,认为“五经”的本义在于展现人之本心。“晓得”不是拘泥于文句,更不是记诵文句,而是要读懂著述者所阐发的根本道理。
“明得”是指与自己本心互相发明、明确心之本体并能落实于事的读书体验。在王阳明看来,读书不是为了记诵,领会和理解也只是读书的“第二义”。那么读书的“第一义”是什么呢?他认为,读书实际上是内在良知与经典文献相互印证的过程,读书是为了帮助人明白自家的良知本体,因此证明良知本体之所在并着实按照良知行事才是读书的第一义。王阳明认为,读书是以外在的文字来激发良知的觉醒,“读书以开其知觉”。良知一觉,才是真正“明得”。就读书一事而言,“明得”指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意识到良知,在良知上用功能够彻底“晓得”经典之义,融会经典之义,讲求与自我意识的相互验证;另一方面则是致良知,真正超越经典文本的文义而将道德工夫用到实处,其目的是解决人生的困惑与问题。读书的“明得”之境,在于通过“读书”来激发良知的自觉,进而以经典文献验证良知之觉,并在处理伦常事务中落实良知之觉,这就是真正的“明得”,也才是“知行合一”。进而言之,在读书的过程中,“记得”“晓得”都服从于“明得”;一旦“明得”,则“记得”“晓得”无须刻意计较。


浏览完整试题王阳明将道德自觉与道德践履置于文字记诵、文义理解之先,这对人们在读书活动中超越文本局限,从而挺立自我意识并以解决实在问题为指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摘编自朱承《记得、晓得与明得:王阳明论读书三境》)
材料二:
朱熹认为,读书做学问即“致知力行”。他说:“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这一解释比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更接近于“学习”的本义。在朱熹看来,学习既包括“求知求能”,也包括“力行”。他认为:“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在读书做学问的具体方法上,朱熹提出读书须立志自主。朱熹认为,“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事”。朱熹所说的“立志”,就是要树立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他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朱熹认为立志对于读书来说意义重大,“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重视读书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别人不能包办代替:“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这种对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倡导,符合教学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朱熹倡导读书要虚心。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近见学者,多是卒然穿凿,便为定论;或即信所传闻,不复稽考,所以日诵圣贤之书,而不识圣贤之意,其所诵说,只是据自家见识杜撰成耳,如此岂复有长进?”朱熹所说的“虚心”,有“不先立论”和“专心致志”两层意思。“不先立论”指不预设立场,认真体会书中原意。“专心致志”指不被杂念干扰,一心一意读书。他说:“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摘编自马有《朱熹论读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得”之说体现了王阳明对读书之境界的认识,“记得”“晓得”“明得”是由低到高的三种不同读书境界。
B. 王阳明认为,读书人不读儒家经典,而把粉饰自我、取悦当世作为读书作文的目的,这是儒学渐渐衰落的原因。
C. 就“学习”的本义而言,把“学”解释为“求知求能”,把“习”解释为“行之不已”,比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更恰切。
D. 朱熹认为,“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别人不能越俎代庖。这个观点对今人读书治学也有重要的意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若苦于“不记得”,那么王阳明不是合适的请教对象;若苦于不能“明得自家本体”,那么王阳明是合适的请教对象。
B. 王阳明对学生讲“四书”“五经”时常常作出新解,他希望学生能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而不只是拘泥于文句。
C. 材料一中“行走的书柜”所使用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这种用法和材料二中“虚心”所用引号的用法相同。
D. 材料一、材料二都引用了相关文献资料,这和文章的写作内容有关,同时也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 下列选项,符合王阳明所论述的“晓得”境界的一项是( )
A. 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领悟圣贤之微言大义,方得。
B.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C. 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的一般。
D.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4. 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请结合司马迁的这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关于读书问题的论述,其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概括说明。
【答案】1. B 2. C
3. A 4. ①经典中所记载的事理是圣贤良知的体现,《诗》三百篇也是如此,它是圣贤内心忧愤的文字化表达。②阅读《诗》等经典时应把经典所体现的圣贤良知和自身相比照,加以反思审察,以此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5. ①都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②都强调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倡导“知行合一”。③都强调领悟圣贤著书立说的本意,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B.“读书人不读儒家经典⋯⋯这是儒学渐渐衰落的原因”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儒家的圣学之所以逐渐式微,正是因为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大行于世”可知,儒学渐渐衰落的原因是“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大行于世”。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C.“用法相同”错误。两处引号的用法不同,“行走的书柜”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虚心”的引号表示引用。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王阳明所论述的“晓得”境界是指读书能够理解经典文义,读懂书中所阐发的根本道理。
A.强调读书要理解文义,懂得书中道理,符合“晓得”境界;
B 强调读书须静心等;
C.强调读书要熟读;
D.强调读书贵有疑。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意思是《诗经》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经典中所记载的万事万理,是人之良知的文字化”强调经典中所记载的事理是圣贤良知的体现。无论是“良知”,还是“愤懑”,二者都是人内在情感认识的体现。


展开余下试题“如果不能够与自家良知相印证,纵记得千言万语,也不能于自己德性证成增添分毫”强调应把经典所体现的圣贤良知和自身相比照,读者应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性”修养,即阅读《诗》三百篇时,要能够将文中的思想情感与自己“良知相印证”,增添自己的“德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一开头提出王阳明的观点“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成就道德意义上的理想人格”;材料二第二段“朱熹所说的‘立志’,就是要树立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可知,二则材料都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
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读书是为了帮助人明白自家的良知本体,因此证明良知本体之所在并着实按照良知行事才是读书的第一义”,材料二第一段“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可知,二者都强调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倡导“知行合一”。
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王阳明对学生讲‘四书’‘五经’常常作出新解,即是希望学生晓得文辞背后的意涵所指,即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材料二第二段“‘不先立论’指不预设立场,认真体会书中原意”可知,都强调领悟圣贤著书立说的本意,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苍苍
徐则臣
从五斗渠到大渠之间,浩浩荡荡地生着一片芦苇。在村庄方圆几里内,那是最为高大茂盛的芦苇。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长出了第一棵,什么时候又蔓延了这么一大片。父亲小时候到田里捡麦穗,遇上了几十年都罕见的大冰雹,就是躲在那片芦苇荡里。父亲说,谁会想到中午出门时还艳阳高照,傍晚就降下了满天鸡蛋大的冰雹呢。他把柳条编的小篮子顶在头上,捡了一个下午的麦穗撒落一地,篮子被砸坏了,他只好钻进芦苇丛,把自己裹在里面使劲地摇动芦苇,用枝叶扫荡出一块安宁的空间。几十年后父亲说,起风了,大风把芦苇荡卷起来,像煮沸的开水,发出鬼哭一样的呜咽声。若干年后,我七岁,一个人在黑夜里经过那片芦苇荡两次。
我记不起来父亲出去干什么了,只有我和姐姐在家。母亲一个人在田里。我和姐姐把晚饭做好后,等母亲回来。天很晚了,通常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吃晚饭了,周围的邻居也早早收工,无数条炊烟飘摇在低矮的屋顶上。可是母亲还没回来。我和姐姐都急了。小时候我十分依赖母亲,一天见不到心里就发慌。每次母亲出门回来迟了,我都要站在家门口张望,直到她走进巷口我才安心。如果出远门,比如去外婆家,更不得了,走之前我要问清楚什么时候回来,到了母亲回家的那个傍晚,我会一个人沿着母亲回家的路一直走到村头,扶着那棵歪脖子小树向前望去。
姐姐让我再等等,她问过前面小四子的妈了,说母亲正在赶活儿,趁着有点月亮干完了就算了。母亲还让带来话,叫我们先吃,不等她。可是我等不下去,我要去湖地里找,我坐在锅灶旁感到一阵阵干冷,我想,母亲一定也很冷,我要把她找回来。其实那会儿刚入秋,可我的赤脚在鞋子里直冒冷汗。姐姐问我害不害怕,我说不怕。姐姐说那你一个人去吧,我把猪给喂了。我拿了母亲的一件衣服出了门。
从家到母亲干活的田地大约四里路,先过后河的一座桥,再穿过平旷的打麦场,上了五斗渠直往北走,一直走下去,向右拐就到了。但是我从来没在晚上一个人去过。真正的一个人,过了后河桥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出村的时候一点不害怕,满脑子里都是尽快找到母亲。我一路飞奔上了打麦场。村庄在我身后,狗叫和小孩的啼哭也在身后,听起来极不真切,像是跑进了另一个世界,然后我听见了自己的脚步声,在打麦场上产生了更巨大的回声,好像有许多人随我一起跑,我出哪只脚,他们也出哪只脚。最可怕的莫过于只听见自己的声音。我停下来,看清了七岁时的那个夜晚。它比我想象的要黑,月光是那个夜晚的同谋,暧昧的光亮只能增添旷野的恐怖。周围的树木和草堆黑殿默地排列成一个圈,我站的地方仿佛是世界的中心。树木和草堆板着黑脸,在风中摇头晃脑,我意识到这个夜晚风很大。我继续往前走,抱紧了母亲的衣服。
真正的恐惧和我相遇在五斗渠上,我终于面对了那片芦苇荡。我得说,真是像海,它是一片桀骜不驯的翻腾的巨浪。风也许并不像我当时认为的那么猛烈,只是田野过于平坦辽阔,风可以像旗帜一样从远处卷来,而那片芦苇又过于惹眼,它是野外唯一的一堵墙。风必须经过它。于是我看见从第一棵开始,风拉弯了所有芦苇的腰,大风水一般地漫过它们,使之起伏具有了水一样的柔韧的表情、浪一样痛苦的姿势。弯下又挺起,涌过去又退回来。恐惧终于降临,我把自己送到了一头奔腾的巨兽跟前,听到它在黑夜里粗重又狂乱的呼吸,像一片森林突然倒下,像整座山峰缓缓裂开。
因为一片芦苇,大风得以在我七岁的夜晚存活。我听见了风的声音,杂乱,深不可测。如果有人告诉我,黑暗里藏着十万魔鬼,我信。芦苇的声音比芦苇本身更像魔鬼。我后悔出门过于轻率,因为恐惧而发抖,刚刚满怀的焦急和寻母的使命感被大风一扫而空。我不能半途而废,我对姐姐说了,我不害怕,我一定要把母亲找回来。我把衣服缠在手上,贴着远离芦苇的路的那一边磕磕绊绊地跑。跑几步就停了下来,也就是从那次起我知道,恐惧时不能跑,越跑越害怕。我努力放轻脚步走,坚持忍着不回头看。身旁的一大片庄稼像缓缓起伏的海,我听到风声、芦苇声、庄稼声和我的心跳声,感觉自己是走在梦里,整个身心失去控制似的摇摆不定。
那大概是我有记忆以来走的最长的一段路,好像怎么也走不完。当时我什么都想到了,包括死。
而且有关死想得最多,没有排除任何一种我所知道的死法。我想,如果我死了,母亲该到哪里找我呀。我没有死,走到大渠上的老柳树下我停下来,我还活着,一屁股坐到地上,衣服被汗溺透,牙咬得两腮生疼。
我没找到母亲,她从另一条路回家了。而我又从原路返回,同样是一身冷汗。我想,走过了黑夜里的芦苇荡,任何恐怖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了。但是当我走进村庄,看到第一户人家门缝里透出来的灯光时,还是忍不住哭了,一直哭到家里。母亲站在门口远远地问是不是我,我一声不吭,进了门就爬上了床。那个晚上我始终没说一句话,晚饭也没吃就睡了。夜间我的梦里长满了无边无际的芦苇和风,浩浩荡荡的黑夜之声贯穿了整个梦境。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小时候很依赖、担心母亲,每次母亲出门回来晚了,“我”都会到家门口甚至村头去张望。
B. 母亲在地里干活很晚没回来,姐弟俩都很着急,但姐姐要喂猪,便叫“我”独自去找妈妈。
C. “我”七岁时 一个夜晚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大风席卷芦苇荡的恐怖,后悔自己出门找妈妈。
D. 以儿童视角写儿时的寻母经历,“我”感悟到走过黑夜里的芦苇荡,不再害怕任何恐怖的东西。
7. 关于文中第一自然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代生活环境,展现故事背景,为下文讲述“我”儿时一个人在黑夜里两次经过那片芦苇荡作铺垫。
B. “中午”与“傍晚”对比,突出时间之短;“艳阳高照”与“鸡蛋大的冰雹”对比,突出天气变化之大。
C. “像煮沸的开水,发出鬼哭一样的呜咽声”用比喻、比拟等修辞,表现风中芦苇荡给孩童造成的恐惧。
D. 父亲小时候遇到几十年都罕见的大冰雹时躲进芦苇荡,用篮子保护头,反衬“我”小时候的胆小怕事。
8. 文章为何说“那大概是我有记忆以来走的最长的一段路”?


展开余下试题9. 本文标题“蒹葭苍苍”也可改为“寻母记”,请问哪个标题更好?请简要说明。
【答案】6. A 7. D
8. 示例:①“最长的一段路”指的是“我”在五斗渠上经过芦苇荡的那条乡间小路;②其实这段路本身并不长,只是七岁的“我”夜晚走过如巨兽般的芦苇荡时一路担惊受怕,才感觉是“最长的一段路”;③这句话是对“我”儿时一段独特经历的感叹。
9. 示例:(1)“蒹葭苍苍”更好。理由如下:①蒹葭,古代指的就是芦苇;苍苍,形容茂盛的样子。以“蒹葭苍苍”为题,符合文中描写的芦苇荡的实情。②“蒹葭苍苍”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交代了所描写的主要对象。③“蒹葭苍苍”出自《诗经》,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以此为题可以增强作品的诗情画意,提升作品的品味。
(2)“寻母记”更好。理由如下:①本文是一篇以儿童视角写的回忆性散文,以“寻母记”为题,与“我”七岁时的一个晚上去田里找妈妈的故事内容相吻合。②作为记叙性散文,其主要情节都与“寻母”(“找妈妈”)有关,包括起因、过程和结果等环节。③以“寻母记”为题,更有乡土气息和生活味道,更接地气,因而更受读者欢迎。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便叫‘我’独自去找妈妈”错,原文写的是“我要去湖地里找”“我要把她找回来”“姐姐问我害不害怕,我说不怕,姐姐说那你一个人去吧”,可见,是“我”主动要去找妈妈的。
C.“后悔自己出门找妈妈”错,原文说的是“我后悔出门过于轻率”。
D.“感悟到走过黑夜里的芦苇荡,不再害怕任何恐怖的东西”错,原文说的是“我想,走过了黑夜里的芦苇荡,任何恐怖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了。但是当我走进村庄……还是忍不住哭了,一直哭到家里”,可见不是不害怕而是敢于面对。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内容和作用的能力。
D.“反衬‘我’小时候的胆小怕事”错,从全文来看,主要是渲染大风席卷芦苇荡的恐怖气氛,为下文写“我”七岁时一个人晚上两次经过那片芦苇荡的特殊经历作铺垫。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
一般来说,回答这类问题要从表层意思、深层意思和言外意思几个角度思考。
①从表层看,“最长的一段路”指的是“我”在五斗渠上经过芦苇荡的那条乡间小路,“真正的恐惧和我相遇在五斗渠上,我终于面对了那片芦苇荡……芦苇的声音比芦苇本身更像魔鬼……我听到风声、芦苇声、庄稼声和我的心跳声,感觉自己是走在梦里,整个身心失去控制似的摇摆不定”,那段经历让人刻骨铭心;
②“大概是”“有记忆以来”表明,其实这段路本身并不长,只是当年七岁的“我”还太小,经历不多,“好像怎么也走不完。当时我什么都想到了,包括死”,感觉漫长根源是内心的煎熬,在夜晚走过如巨兽般的芦苇荡时一路担惊受怕,才感觉是“最长的一段路”;
③这句话是如今回过头对当时独特经历的一种感叹,表明对之记忆深刻,那段经历影响深远,意味悠长。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标题意蕴的能力。
本题为探究性质的题目,可以畅所欲言、自圆其说,只要真正读懂了作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言之成理即可。
(1)“蒹葭苍苍”更好。①蒹葭,古代指的就是芦苇;文章中写芦苇荡“芦苇荡……像海”“风拉弯了所有芦苇的腰,大风水一般地漫过它们,使之起伏具有了水一样的柔韧的表情、浪一样痛苦的姿势”,而苍苍,形容茂盛的样子。以“蒹葭苍苍”为题,符合文中描写的芦苇荡的实情;
②文章主要内容与情感就是在苍苍蒹葭里展开的,其中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芦苇,“它是一片桀骜不驯的翻腾的巨浪……起伏具有了水一样的柔韧的表情、浪一样痛苦的姿势……”,“蒹葭苍苍”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交代了所描写的主要对象;
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句出自《诗经》,读来脍炙人口,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以此为题可以增强作品的诗情画意,从而提升作品的品味,并使作品韵味悠长。
(2)“寻母记”更好。①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生“我”——一个七岁儿童视角,写的回忆性散文,记述的是“我”七岁时的一个晚上,独自去田里找妈妈,以“寻母记”为题,题目与文章主体内容相吻合,且浑然一体;
②本文为记叙性散文,开篇交代和故事背景相关的蒹葭,其后讲述故事:很晚了母亲因赶活未回家,“我”不能忍受母亲不在的时光,也是担心母亲,于是独自寻找母亲;路上走过芦苇荡,有了人生惊心动魄的经历;最终没能寻得母亲,回家时母亲已归家。故事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等环节都和“寻母”有关;
③寻找母亲应该是每一个孩子都经历过的事情,而生命的成长过程大都和母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寻母记”为题,更接近生命本身,更接近质朴的现实生活,更有乡土气息和生活味道,更接地气,读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因而更受读者欢迎。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先君尝言: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桓公伯,孔子称其仁,而不能止五公子之乱,使桓公死不得葬,曰:“管仲盖有以致此也哉!”
管仲身有三归,桓公内嬖如夫人者六人,而不以为非,此固嫡庶争夺之祸所从起也。然桓公之老也,管仲与桓公为身后之计,知诸子之必争,乃属世子于宋襄公。夫父子之间,至使他人与焉,智者盍至此乎?
《传》曰:“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何如?’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何如?’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桓公不用其言,卒近三子,二年而祸作。”夫世未尝无小人也,有君子以间之,则小人不能奋其智。《语》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管仲知小人之不可用,而无以御之,何益于事?
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於乎殆哉!
(节选自苏辙《管仲》)
材料二:
尝读《周官》《司马法》,得军旅什伍之数,其后读管夷吾书,又得管子所以变周之制。盖王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胜敌也故其为法要以不可败而已。至于桓文,非决胜无以定霸,故其法在必胜。繁而曲者,所以为不可败也;简而直者,所以为必胜也。
若夫管仲之制其兵,可谓截然而易晓矣。三分其国,以为三军,万人为一军,三军三万人,疏畅洞达,虽有智者无所施其巧。
三代之制,至于列国犹有存者。及至管仲相桓公,南伐楚,北伐孤竹,九合诸侯,威震天下,而其军垒阵法,不少概见者,何哉?盖管仲欲以岁月服天下,故变古司马法而为是简略速胜之兵,是以莫得而见其法也。
(节选自苏轼《管仲论》》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出于不得A已B而C非D以求胜E敌也F故其为法G要H以不可败而已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适,指依照,与《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适”意思不同。
B. 倍,指背弃,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意思相同。
C. 殆,指危险,与《项脊轩去》中“得不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广东省佛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