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国潮”,不是什么舶来品,是新时代背景下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潮流,是综合国力、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在血脉中流淌,由内而外涌现甚或喷射而出的心理倾向,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质。 文化,一旦有效有形地彰显出来,足以激发众多个体共鸣,也足以让品牌符号更为鲜活,更显价值。中国“国潮”产品以美好的品质,切合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它凸显了消费者内在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国潮”产品作为国粹文化的可视载体,除了在外在形式上有活泼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将真情实感真正融入了其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时空转换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无论是时间脉络上文化气质的变化,还是以某种单一形式为载体的文化演变,如戏曲、刺绣、古董等,有无限空间等待我们去了解与挖掘。我们要以虔诚与敬畏的态度,精巧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将其在“国潮”上表现出来,其中无疑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消费观念因人不同,存在多元化、个性化。自然,一千个人眼里也会有一千种“国潮”,但中国“国潮”产品的根本都是一样的,不可动摇。那就是,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皈依于其中,并得到普遍的认同认可。中国“国潮”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国潮”产品站位高,舞台广。不难发现,除了大红大紫的故宫文创IP、国际时装大秀上的李宁,还有许许多多“国潮”品牌、跨界合作正在给我们带来一波又一波令人梦牵魂萦的惊喜。 浩浩荡荡的中国“国潮”,是中国心灵、中国灵感与中国文化的交汇与交响,既然来了,就如嘹亮的中国歌谣,众口同声,和合有序,抑扬顿挫;有致有情,势不可挡。 (摘编自程立峰《国潮,文化自信的光芒》,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国潮”风起云涌,已成为一种时尚,它是仅与年轻人相关的消费品,但人们对其定义目前并未形成一致看法。 B. 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国潮”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被广大民众认可的时尚,不是舶来品。 C. 中国制造行业虽然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仍然有高质量和创新型的产品,它的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肯定。 D. 中华优秀文化可以依托中国“国潮”产品发扬光大,而后者也会因前者的附着而产生更好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潮”产品涉及范围很广,既可以是复古型的,又可以是创新型的;既可以是中国新制造,又可以是中华老字号。 B. 虽然“国潮”代表着一种时尚潮流,但传统文化与这种时尚潮流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在“国潮”品牌产品中得到完美统一。 C. “国潮”热虽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但也给“中国制造”带来了历史性突破,导致中国正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D. “国潮”不是来自国外,它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要做好“国潮”产品,可以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旦得以充分释放,14亿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为本土市场注入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品牌想象力。 B. 未来品牌小众化、个性化、定制化、各种潮牌成为大趋势,商家也更注重与年轻人的互动,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化传播,从而打动消费者。 C. 中国本土品牌“国潮”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新品牌中,用年轻化的形象演绎中式情怀,引领潮流营销,纷纷走向广阔的国际舞台。 D. 现在不管是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抑或是其他一些平台,都在抢滩“小镇青年”市场,三线及以下消费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4. 中国“国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 A 2. C 3. C 4. ①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高,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高品质国货赢得了市场,中国制造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经济成功转型。 ②国人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转向了注重品质消费。 ③中国“国潮”产品和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相切合,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民族文化有了高度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得到了充分提升。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两则材料解析了“国潮”现象及其兴起背后的文化和经济动因。材料一着重分析了“国潮”的定义、内涵、表现形式及其对中国经济和文化自信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国潮”热中面临的挑战。材料二则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讨了“国潮”作为中国文化和创新的交汇点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两个材料共同强调“国潮”不仅是时尚潮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心的象征。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它是仅与年轻人相关的消费品”错。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营销的卖点”和材料二第一段“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仅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等可知,选项缩小范围。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导致中国正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错。根据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中国‘国潮’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的信息可知,中国“国潮”是“中国制造”历史性的突破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这里因果倒置,曲解文意。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国潮”彰显了文化自信,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质。 A.表达的是中国本土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 B.表达的是未来品牌的变化趋势以及商家采取的措施。 C.表达的是中国本土品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于创新品牌之中,体现了文化自信,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二观点。 D.表达的是销售平台抢占消费市场。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展开余下试题①由材料一第三段“‘国潮’的迅速火爆看似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其实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背后有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动因。‘国潮’热标志着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高品质国货赢得了市场,中国制造已经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速度’正在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经济在转型中实现了成功起跳”可知,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高,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高品质国货赢得了市场,中国制造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经济成功转型。 ②由材料一第四段“‘国潮’的兴起,是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偏好,转向注重品质消费的必然结果”可知,国人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转向了注重品质消费。 ③由材料一倒数第二段“‘国潮’不仅可以用年轻人的语言诠释古老文化赋予现代的美感,也可以表现为将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的创意。‘国潮’热展现的是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文化自信的提升”可知,中国“国潮”产品和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相切合,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民族文化有了高度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得到了充分提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大妈 茹志鹃 一个黑黑瘦瘦的解放军,胸前挂满了勋章,急急地跑上小土坡,就见一座朝南的新瓦房。这军人煞住了脚,慢慢推开院门。院里寂静无人,堂屋的门敞着,一眼就望见上面的大牌匾,上面矫健的五个大字“游击队之母”。这里就是关大妈的家,就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 七年前,新四军北撒后的第三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大家都叫它“穷鬼滩”。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唉声叹气,也没嚎哭,只是发愣。 关大妈在这一带,真是个出名心软命硬的人。她二十三岁那年,刚怀了孕,丈夫就死了。从此,她一个人上山砍柴,挑水煮饭,挺个大肚子,有天大的苦楚,都搁在自己心里。那年腊月初四,邻居发现她两天没出门,第三天她出来了,脸肿了,嘴唇破了,微笑着告诉大家,她生了个儿子。关大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关大妈在儿子桂平的坟前,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 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关大妈不由自主地退后几步,只见一个人,在地上直喘,肩膀上一大片血,把件蓝布褂子都渗透了。关大妈怔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住过半宿吗?突然,关大妈自己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拉住他就往桂平坟前跑。 清剿队的两个家伙,满身臭汗地跑进坟场,只见两个“老太婆”,一个趴在坟上,一个正在一边哭嚷:“好了,哭两声就算了,你总算也对得起他了。” “喂!老太婆,看见有人朝这里跑没有?” “人?”关大妈恐怖地叫了一声,说道:“老总啊!这里是多年的乱坟场,到了月初月半,连大白天都会出游魂的,老总,你可不能吓我这老太婆呀!” 天色更黯淡,更阴沉了,枯草瑟瑟地摇摆着。 两个贼兵向四周瞅了两眼,慌慌张张地跑起来,活像后面有人追似的,一直跑出了坟场。 “孩子,我们快回去吧。” 她话还没说完,自己就坐在地上,腿软得怎么也站不起来了。 一路上,两个人也不知谁扶着谁,跌跌撞撞地走着,走进那所孤单单的草房。 关大妈活了五十多岁,很少这样欢喜,原来自己救的小伙子,就是敌人悬赏十两黄金的新四军游击队员倪老虎,老百姓都叫他猫子。 在游击队活动的边缘区里,新增加了一个红色的“点”。这就是土坡坡上关大妈的那所茅屋。 她还是吃素,也常到儿子坟上去,不过除此之外,到陌生的村里捡牛粪,也会突然地到敌人据点里去买一篮子豆腐回来。 冻结了的大地,给太阳融化了。剩下最后一点凉意,也叫春风吹跑了。一九四九年的春天黎明前的夜。伴随着长江两岸的炮声,来到了江南人民的心里。 黎明前的夜,更黑更深。清剿队不分日夜,不管大小道路,到处闻着,嗅着,埋伏着。 猫子已有两个月没到关大妈家来了。这一天早上,乡长金克已,脸色刷白,气喘喘地站在门外,门一开,就拉着关大妈往里跑。一边跑,一边摸出一个折得四方的、像豆腐块的硬纸,塞给关大妈,一边急急地说道:“妈妈,不要怕,今晩猫子会到你这里来,把这东西交给他,告诉他,这东西是用命换来的!” 关大妈回到屋里,慢慢地把纸摊开,上面划满了歪歪扭扭的点点线线。关大妈猛然想起:“这大概就是人常说的地理图吧。” 这一天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慢,特别安静。直到天黑透了,才见猫子急匆匆地进来。他接过纸去,慎重地和关大妈说:“妈妈,我去了,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再过些时候。这里天亮了,日子就好过了。” 不知哪里惊起一群宿鸟,呱呱地掠过屋顶,朝后山飞去。 “孩子,快走吧!” 话音还没落地,就听外面的狗,远远近近一齐狂叫起来。猫子从门缝张望了一下,就见几十个清剿队的家伙正包抄村子。 江边的炮声,隐隐地响着。 微微的星光下,薄薄的茅屋顶变得灰白。残缺的茅屋屋檐的影子,投在屋子当腰的泥墙上,就像一道奇妙的花边。 关大妈定了定神,看住屋边那堆草,心里镇静下来,慢慢从身上摸出了一盒火柴…… 黑烟冲上天,火光照亮了院子,村子,烧红了半个天。火,在跳着,火舌舐到了屋檐。 “救火啊!着火啦!” 从院子到河边,都是人,都是水,喊的叫的,火光冲天。 猫子早挤到河边,有些在家过夜的年轻人,也趁乱悄悄地跑了。 江边的炮声,隆隆滚来,正像久旱后的雷声。 阳光从天窗上,斜斜地透进来,匾上“游击队之母”五个大黑字,显得更加光辉灿烂。那军人肃然地站在横匾下,把自己胸前的勋章,一个一个摘下来,放在长条桌上。背后的院门推开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稳步走了进来,她眯缝着眼,盯住这军人看了半晌,才轻声说道:“猫子,可把你盼来了。”那里,五个黄灿灿的勋章,静静地摆在母亲的桌上。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两处“黑黑瘦瘦”写出了两个不同的人的共同的外貌特征,意在突出游击队生活的艰苦。 B. 小说使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关大妈的身世经历。“心软命硬”表现了关大妈坎坷而悲苦的命运。 C. 桂平牺牲前的话,显示了桂平对敌人的仇恨,为下文关大妈救助受伤遭追捕的猫子埋下了伏笔。 D. 唬走贼兵,瘫软在地的描写,丰富了关大妈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可靠,符合人物的身份。 6. 关于文中环境描写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乌云”“满天灰沉沉”烘托了关大妈内心的沉痛与悲伤。“老鹰在低空盘旋”烘托了关大妈内心的仇恨与愤怒。 B. 阴沉的天色,瑟瑟地摇摆着的枯草,写出了坟场的压抑、荒凉恐怖的氛围,烘托了贼兵内心的胆怯与他们的愚蠢。 C. “冻结了的大地,给太阳融化了”“黎明前的夜”既是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也象征了人民即将胜利的时代背景。 D. 江边的炮声由“隐隐地响着”到“隆隆滚来”,暗示以关大妈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展开余下试题7. 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8. 随着革命进程的发展,关大妈内心情绪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请简要分析关大妈内心情绪的变化。 【答案】5. A 6. D 7. ①七年前,关大妈在给儿子上坟时;②一九四九年的春天,关大妈担负起传递情报的职责;③关大妈为帮助猫子顺利离开而烧了自己的房子。 8. ①儿子牺牲后的万念俱灰;②关大妈救下倪老虎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③最后帮助倪老虎顺利离开而烧了自己的房子,这表明关大妈从容镇定。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写出了两个不同的人的共同的外貌特征”错误。开头“一个黑黑瘦瘦的解放军,胸前挂满了勋章,急急地跑上小土坡,就见一座朝南的新瓦房”和结尾“关大妈怔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住过半宿吗?”,两处都为同一人——新四军游击队员倪老虎。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D.“暗示以关大妈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错误。江边的炮声由“隐隐地响着”到“隆隆滚来”体现了战争状况越来越激烈。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 原文“七年前,新四军北撒后的第三年”“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唉声叹气,也没嚎哭,只是发愣”“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关大妈不由自主地退后几步,只见一个人,在地上直喘,肩膀上一大片血,把件蓝布褂子都渗透了。关大妈怔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住过半宿吗?突然,关大妈自己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拉住他就朝桂平坟前跑”可知,关大妈在给儿子上坟时,救下新四军游击队员倪老虎。 原文“一九四九年的春天,伴随着长江两岸的炮声。来到了江南人民的心里”“这一天早上,乡长金克已,脸色刷白,气喘喘地站在门外,门一开。就拉着关大妈往里跑。一边跑,一边摸出一个折得四方的、像豆腐块的硬纸,塞给关大妈一边急急地说道:‘妈妈,不要怕,今晚猫子会到你这里来,把这东西交给他,告诉他,这东西是用命换来的!’”可知,关大妈担负起传递情报的职责。 原文“这一天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慢,特别安静。直到天黑透了,才见猫子急匆匆地进来”“关大妈定了定神,看住屋边那堆草,心里镇静下来,慢慢从身上摸出了一盒火柴”可知,关大妈为帮助猫子顺利离开而烧了自己的房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原文“那年腊月初四,邻居发现她两天没出门,第三天她出来了,脸肿了,嘴唇破了,微笑着告诉大家,她生了个儿子”可知,生儿子的不易;原文“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唉声叹气,也没嚎哭,只是发愣”可知,儿子牺牲后的万念俱灰; 原文面对清剿队清剿大队盘问时,关大妈从容镇定的回答,这让关大妈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原文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关大妈由一个普通农妇向革命者靠拢,最后帮助倪老虎顺利离开而烧了自己的房子,这表明关大妈从容镇定、无畏牺牲。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白,字太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①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②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材料二: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白》) [注释]①靧(huì):洒(水),洗脸。②擿(tī):挑剔,指摘。 9.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时宋若思A将吴兵三千B赴河南C道D寻阳E释囚F辟为参谋G未几H辞职 10.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古人除了使用帝王年号纪年,还常使用干支纪年。 B. 故,因此、所以,与《归园田居(其一)》中“池鱼思故渊”的“故”词义不同。 C. 为,表示被动,与《短歌行》中“但为君故”的“为”用法不同。 D. 卒,死,古代表示死的隐晦说法很多,如不禄、薨、崩,其中“薨”指帝王之死。 11. 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州里推举有道科,李白不应举;益州长史苏颋见到李白而感到奇异,认为他已能比肩司马相如;后来李白到了长安,贺知章称赞他的诗文。 B. 唐玄宗下诏命李白为翰林院供奉,皇帝曾突然心有感慨,想叫李白撰制乐章,于是召他入宫,当时李白已经醉倒,他稍稍醒酒后挥笔成文。 C. 永王李璘兵败,李白应当被处死。郭子仪为李白赎罪,皇帝就下诏将李白流放夜郎。恰逢大赦,李白回到寻阳,又因事获罪而下狱。 D. 李白带着醉意跨坐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审问,李白在供词中写有“贵妃捧砚,力土脱靴”等事。 12.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2)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13. 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李白 形象。 【答案】9. CEG 10. D 11. A 12. (1)(李白)前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惊叹地说;“你,是(天上)谪居人间的仙人啊!” (2)县令(看后)又吃惊又惭愧,行礼道歉说:“不知道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离开了。 13. ①文学天才,天赋异禀。 ②为人傲慢,放荡不羁。 ③一生漂泊,仕途坎坷。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材料展现了李白的传奇一生和独特个性。李白以才华横溢、狂放不羁著称。他年少成名,被誉为“谪仙人”,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受到朝廷厚待。然而,因个性张扬,与权贵关系不睦,屡遭贬谪。他的诗文充满才气,即使醉酒也能挥笔成章,显示出超凡的文思。他不拘小节、藐视权贵的行为反映了不畏权势的精神,塑造了一位豪迈、洒脱的诗人形象。 【9题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