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1  2024-10-28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24级高一上学期学科素养绿色评价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10分
命题教师:王丽 审题教师:朱珮珮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背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淘炼出来的结果。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摘编自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农耕文明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礼俗、民族心理等文化形态。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无一不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鲜明标签和重要表现。
农耕文明不仅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还间接影响并塑造了中华文化的个性和特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及其他文化经过不断碰撞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家国一体、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和谐向善、诚信包容、尊尊亲亲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早已渗透进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氓黎。”……品味着这些古老的歌谣,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绵延千年的农耕文明演变图景。在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当代,古老的农耕文明并没有过时,反而愈发彰显出独到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农耕文明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


浏览完整试题因此,我们必须将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一方面,要善待历史的馈赠,切实发掘好、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积极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去滋养农耕文明,推动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节选自《传承千年余韵,凝聚文明之光——中华农耕文明发展历程速览》)
材料三:
农业生产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本。从生活角度来观察农业生产行为,可以称之为“农活”。在这一过程中,有人与动植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创造性劳作中对生活真谛的体悟。因此,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其独特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对“完整的人”的设计与培养。然而,现代化的魔力、经济利益的驱使正挑战着祖辈固守的农耕传统。那些没有经济价值或低产的品种被迅速淘汰,如何利用新技术脱贫致富、增加产量是从事生产的终极追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传统的农耕技术被摒弃,顺应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农耕制度被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改写。大棚技术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周期,激素饲料缩短了家禽、家畜的出栏时间。这种生产方式的革新,改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人们对科技的笃信与虔诚,也使农事信仰对人的约束与规范日趋松弛。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耕作制度中所蕴涵的生态文化观已明显淡化,农耕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是空白,迫于生计外出打工使他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丧失了与自然和农业接触的机会。
如果我们的子孙丧失了对这些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承能力,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疏离。就此而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表面上是保存农村文化,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另一半文明,更为长远的意义则在于存留现在的生活状态与过往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是农耕民族生存与发展之根。
(摘编自孙庆忠《乡土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 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C. 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 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 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农耕文明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不断碰撞,进而造就出精耕细作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内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旨在重振农耕文明,既要传承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也要运用现代文明价值理念推动农耕文明创新性发展。
C.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脱贫致富、增加产量是从事生产的终极追求,传统的生态文化观和农耕经验已被淡化。
D. 存留过往的生活方式是农耕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外出务工者增多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下列选项不能证明材料三中“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的一项是( )
A. 《诗经•芣苢》篇描写妇女边采芣苢边唱歌的场面,展现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B. 内蒙多地以农家乐等旅游资源为依托,凭借生态园种植与采摘,发展乡村旅游业。
C.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业生产让人们体悟到了许多生活真谛。
D. 经历过完整的春种秋收的人,就更加知道珍惜粮食,懂得尊重农民,尊重劳动。
4. 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小说《哦!香雪》中所展现出的中国乡土社会特征。
【答案】1. D 2. C
3. B 4. ①小说《哦!香雪》中的台儿沟曾是一个封闭在大山深处的农业村落,香雪和她的父老乡亲小姐妹所有的生活和生产都与世代定居的乡土紧密相关,因此,火车的出现带来了陌生的人和事物,与这里常态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依土而居的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②小说《哦!香雪》中的台儿沟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小说中的乡民彼此信任,重视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尊重长辈和传统,强调劳动和勤奋,这些都体现了乡土社会的规矩。
【解析】
【导语】材料一和材料二着重探讨了中华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 内涵和特征。材料一分析了乡土社会中人与土地的紧密关系,突出了乡村社会中熟悉性的亲密关系和信任机制。材料二则阐述了农耕文明的深刻影响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呼吁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农耕文明。材料三从农业劳动的角度揭示出农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讨论了在现代化背景下农业传统的挑战和传承的重要性,强调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是因为城里人认为……”错误。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可知,“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并非“城里人认为”的。
B.“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错误。根据原文“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可知,选项和文意相反。
C.“因而”前后内容因果倒置,根据原文“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可知,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所以导致了任何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进而造就出精耕细作式的农业生产方式”错误。根据原文“中华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及其他文化经过不断碰撞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家国一体、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和谐向善、诚信包容、尊尊亲亲等独特的文化内涵”可知,中华农耕文明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不断碰撞是形成独特的文化,而非造就农业生产方式。


展开余下试题B.“旨在重振农耕文明”错误,根据原文应是“传承和发扬”而不是“重振”农耕文明。
D.“外出务工者增多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错误。根据原文“迫于生计外出打工使他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丧失了与自然和农业接触的机会”可知,外出务工者是丧失了与自然和农业接触的机会,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描写了劳动中的愉悦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农业劳动带来的情感体验,符合“综合的人性”。
B.体现的是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能体现“综合的人性”。
C.表明了农业生产中时间与劳动的重要关系,体现了劳动过程中人对自然规律的体悟,也符合“综合的人性”。
D.直接强调了通过劳动获得的生活体悟,体现了劳动对人性和价值观的教育作用。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原文“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可知,材料一中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有“乡土性”,村庄的居民世世代代依靠土地为生,生活的中心围绕着农业生产和日常劳作。小说《哦!香雪》中的台儿沟是一个大山深处的农业村落,香雪和她的父老乡亲小姐妹所有的生活和生产都与世代定居的乡土紧密相关,因此当火车这一新生事物出现时,引起了香雪们的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行为的变化,火车的出现带来了陌生的人和事物,与这里常态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依土而居的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根据材料一原文“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还有“熟人社会”,人们通过日常接触形成了信任,这种信任并非建立在契约或法律基础上,而是靠规矩维系。小说《哦!香雪》中的台儿沟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小说中的乡民彼此信任,重视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尊重长辈和传统,强调劳动和勤奋,这些都体现了乡土社会的规矩。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
茹志鹃
1946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我背上背包,跟通讯员走了。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原来他还是我的同乡呢!
“家里还有什么人呢?”
“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你还没娶媳妇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我们到包扎所,已是下午两点钟了。因为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我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同乡,请他帮我动员几家再走。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
我们先到附近一个村子,分头行动。不一会儿,我已写了三张借条出去,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我们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开口叫他,他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待了一会儿,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又好笑,又觉得可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帮我们打水,烧锅,做些零碎活儿。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
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我拿着小本子,去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轻伤的问问,重伤的就得拉开他们的符号,或是翻看他们的衣襟。


展开余下试题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回转身看见新媳妇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低声地对新媳妇说:“不要缝了。”新媳妇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新媳妇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干部慰劳战士们几个干菜做的月饼,反映了鱼水情般和谐的军民关系。
B. “我”看到某营负重伤的“通讯员”时感到心惊肉跳,表现了对同乡小战士的担心。
C. 妇女们都抢着烧锅而不愿做处理伤员的工作,是因为她们对浑身是伤的战士感到恐惧。
D. 小战士扑在冒着烟的手榴弹上而壮烈牺牲,表现了他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通讯员以保持一定距离的方式来表示对女同志的关心,体现出他的胆怯与木讷。
B. 小说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设为背景,将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碰壁的冲突作正面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取材是非常讲究的。
C. 作者着力描写通讯员牺牲过程,并集中写新媳妇的种种行为和反应,让小说的高潮部分弥漫着深深的忧伤和悲凉的气氛。
D. 小说对前来帮忙的妇女们的描写既有群体描写,也有特写新媳妇,突出了新媳妇的形象,《哦,香雪》中也有类似手法。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通讯员为借被子向“我”求助时欲言又止;“我”向新媳妇解释后,她只是笑,却不说明第一次借被子时的情形,这两处“留白”都引发了读者联想。
B. 通讯员枪筒中插的树枝,他衣肩上的破洞,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等细节,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前后呼应,渲染情境气氛,使作品极富感染力。
C. 小说的语言,不论叙述还是描写,都给人华丽典雅之感,使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充满了诗意,特别是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
D. 小说以“我”的视角叙事写人,不仅巧妙地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穿针引线,而且将“借被”“献被”的情节天衣无缝地连接起来,使结构严谨有序。
8. 茅盾对《百合花》这样评价:“作者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请结合本文节选部分任选两处加以分析。
9. 以“百合花”为题,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答案】5. C 6. D
7. C 8. ①对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的细节描写,反映了一个年轻战士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优美情趣,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的天真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
②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的细致化描写,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革命同志的关心。
③对通讯员衣服上破洞的细节描写,写出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憨厚和执拗,新媳妇一针一针地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体现出了她的纯洁美好的心灵以及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
9. ①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寄托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
②百合花白净纯洁,象征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朴实美丽、纯洁无瑕的心灵。
③表现军民之间的感情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
④歌颂战争年代里善良而崇高的人性美。
【解析】
【导语】小说《百合花》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战争环境中的人性和情感。故事通过通讯员的英雄壮举和新媳妇的无私举动,将个人情感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百合花象征纯洁与牺牲,映射出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叙事视角带来真实感,使读者感受到深切的温暖与悲壮。小说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充满诗意。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是因为她们对浑身是伤的战士感到恐惧”错误,根据原文“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可知,妇女们抢着烧锅而不愿做处理伤员的工作,主要是因为她们对浑身是伤的战士感到羞涩和害怕,并不完全是恐惧。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体现出他的胆怯与木讷”错误,应该是“体现出他的羞涩与拘谨”。
B.“将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碰壁的冲突作正面描写”错误,作者将小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碰壁的冲突作了暗场处理,并没有作正面描写。
C.“作者着力描写通讯员牺牲过程”错误,作者对小通讯员的牺牲,只简单说明通讯员扑倒在即将爆炸的手榴弹上献身牺牲的过程,叙述只用了几十个字,谈不上“着力描写”。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都给人华丽典雅之感”错误,应该是“自然、清新、柔和、优美之感”。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的能力。
①对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的细节描写,在小说中前后出现了两次,这些树枝和野花是生命的象征,它反映了一个年轻战士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优美情趣和对战斗的乐观情绪,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的天真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
②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的细致化描写,小说中前后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革命同志的关心。第二次“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馒头已经干硬,就像通讯员已逝的生命,更加剧“我”痛失战友悲愤心情。
③对通讯员衣服上破洞的细节描写。前后四次出现,第一次,通讯员接过新媳妇的被子后急急忙忙想要离开,不料衣服被挂下一片布来,这表现了他的腼腆、憨厚和执拗,并略带对新媳妇的愠意。第四次,“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这中间包含着对当初使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包含着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合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