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其二,贵“通”。先立其大,再贯乎通。具体而言,所谓“通”,首先要“博通”,即大量搜辑考察各类尤其一手材料或原始遗迹,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贯通”,即综合研究有关材料或遗迹,通过归纳概括引出结论;再次为“通识”,即注重在综合贯通中求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会通”,既把天、地、人作为整体,又将天道、地道、人道联系起来、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思维与整体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对中华文明探源过程启示很大。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绝非一人、一学科、一团队、一时代之事,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久久为功,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其三,崇“德”。可大可通,于是历史自然显露出德之光辉,我们的文明亦因之可亲可久。对待人类的文明历史,要能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谋私利,不求速达,这样我们那些最为珍贵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才能如玉石般温润可亲,似高山般坚韧可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注重揭示与阐释自身优秀的思想元素和文化基因,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求其大者,贵其通识,崇尚德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展现既有史学传统之重光,并赋予其新意,这正是“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的深厚意蕴所在。 (摘编自王学斌《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清代龚自珍认为研究历史是掌握大道的重要前提。 B. 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 C. 无论治史还是治国,都需要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 D.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可以借鉴中华民族的某些悲画意识,也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整合价值,其他势能发挥包容、平衡作用。 B. 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是对乒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性的自信自觉。 C. 材料二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和对比等论证方法来论证研读历史要求“大”。 D. 不抱偏见、不谋私利地对待一国的文明历史,有益于该国文化精髓的传播。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龚自珍《定盒续集》卷二《古史钩沉论二》:“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B. 司马迁《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C. 恩格斯说:“在德国,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 D. 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圈内国家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4. 请在材料一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以提炼出这两段的分论点。 5.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大道和治史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B 2. C 3. D 4. ①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意思答对即可) 5. ①材料一论述重心是“治史”“把握大道”的具体做法,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等。(怎么做)②材料二论述重心是中国史学致用传统的三大特质,即“求‘大’”“贵‘通’”“崇‘德’”。(是什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B.“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强加因果。原文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选项前后不是因果关系。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材料二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和对比等论证方法”说法错误,“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运用举例、引用的论证方法,没有使用对比论证。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D.论述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史学无关。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结合材料一第二段“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可知这一段主要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的,可以填: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材料二第三段“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可知,主要从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方面来阐述,可以填: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材料二第三段“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可知,材料一论述重心是“治史”“把握大道”的具体做法,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等。是从“怎么做”的层面阐述的。
展开余下试题结合材料二第二段“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其一,求‘大’”第三段“其二,贵‘通’”第四段“其三,崇‘德’”可知,材料二论述重心是中国史学致用传统的三大特质,即“求‘大’”“贵‘通’”“崇‘德’”。是从“是什么”的层面阐述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项梁已破章邯于东阿,引兵西,北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沛公又与秦军战于雍丘,大破之,斩李由。益轻秦。宋义谏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二世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项羽、沛公攻外黄未下,去。闻武信君死,士卒恐,乃与将军吕臣引兵而东。徙怀王自盱眙都彭城。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章邯已破项梁,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大破之。赵数请救于楚。高陵君显在楚,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一》) 材料二: 楚王置宋义为上将军,又使项羽为次将,救赵。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遣其子宋襄相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今岁饥民贫,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诸将皆慑服。使报命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项羽乃遣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项羽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6.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以为楚地兵A不足B忧C乃渡河D北E击F赵G大破之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罢,是疲劳、疲乏之意,与《过秦论》“率疲弊之卒”中的“疲”意思相同。 B. 斗,指使⋯⋯争斗,与《苏武传》“反欲斗两主”中的“斗”用法不相同。 C. 甬道,原指两旁有墙或其他障蔽物的驰道或通道,文中指秦军运粮的通道。 D. 壁,本指军营的围墙,这里指营垒。文中诸侯军的应对可用“作壁上观”概括。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梁连续攻破章邯军,加上项羽、沛公又打败秦军,项梁不免有些骄傲。宋义发现这些迹象,提出警示,但项梁并不采纳,之后果然大败。 B. 宋义被任命为上将军后,领兵救赵。在战略思路上,他认为应优先保存自己力量,消耗对方实力,最终可渔翁得利。而项羽不认同这个观点。 C. 项羽看宋义派儿子去齐国,谋划造反,所以列举了宋义的战略失误和不臣之心以取得大义,然后果断出手,击杀宋义,夺取了兵权。 D. 材料二真实刻画了项羽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形象,有其勇武果决的一面,也有心机谋算的一面,栩栩如生,逼真传神。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2)不引兵渡河,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非社稷之臣。 10. 楚王重用宋义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6. CDG 7. B 8. C 9. (1)我判断武信君(项梁)的军队必定失败。先生慢点前进就能避免死亡,若快速前进就会遭受祸患。 (2)(宋义)不率领部队渡过黄河,跟赵合力攻秦,竟然说“利用他们的疲惫”,不是国家的栋梁之臣。 10. ①高陵君显向楚怀王推荐宋义,赞他预判了项梁骄兵必败,并赞其知兵。②楚怀王召见宋义与他讨论国事,欣赏其风采能力。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认为楚地的兵马不值得担忧了,就渡过黄河,向北攻击赵国,大败赵军。 “以为楚地兵不足忧”和“乃渡河”是两种行为,故中间断开,在C处断; “乃渡河”是完整的动宾结构,后应断开,在D处断; “北击赵”是完整的动宾结构,“大破之”是“北击赵”的结果,前面应该断开,在G处断。 故选择CDG。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解析文言实词及文化常识 能力。 A.正确。罢,是疲劳、疲乏之意。句意:如果秦国打胜了,他们的士卒就会疲惫。/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 B.错误。相同。斗,指使⋯⋯争斗。句意:现在不如先让(使)秦、赵两方相斗。/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谋划造反”“不臣之心”错。由文意可知,宋义身处复杂的政治斗争最前线,且怀有私心,纵有骄纵,但并无谋反之心。文中项羽说“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的话是项羽诛杀宋义后,假借楚王旨意,以期安抚军心,掌握权柄的手段。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论,判断;徐,慢;即,就;及,遭遇、遭受。 (2)引,率领,带领;乃,竟然,却;敝,疲惫、疲乏、疲劳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①“高陵君显在楚,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高陵君显向楚怀王推荐宋义,赞他预判了项梁骄兵必败,并赞其知兵。 ②“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楚怀王召见宋义与他讨论国事,欣赏其风采能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项梁已经在东阿攻破章邯军队,率兵西行,向北到达定陶,第二次攻破秦军。项羽、沛公又与秦军在雍丘作战,大破秦军,斩杀李由。项梁更加轻视秦军。宋义进谏说:“战胜敌人但将领骄纵且兵卒懈怠的会被击败。臣下为您担心这件事!”项梁不肯听从。就派遣宋义到齐国去出使,宋义在路上遇到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宋义跟高陵君显说:“我判断武信君(项梁)的军队必定失败。先生慢点前进就能避免死亡,若快速前进就会遭受祸患。”秦二世动员全部军马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在定陶打败项梁军,项梁战死。项羽、沛公攻打外黄还没有攻下来,就离开了。听说武信君死了,土卒恐惧,就与将军吕臣一起领兵向东。楚怀王从盱眙迁都到彭城。吕臣的军队驻扎在彭城东,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彭城西,沛公的军队驻扎在砀。章邯已经打败项梁军,认为楚地的兵马不值得担忧了,就渡过黄河,向北攻击赵国,大败赵军。赵国多次向楚国求救。高陵君显恰在楚国,就去拜见楚王,说:“宋义曾经判断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后来他的军队果然失败了。军队还没有接战就能预先发现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知道兵事了。”楚王于是征召宋义入朝,和他商议国事(很满意),非常高兴,于是任命他担任上将军,其他各位别将都归属宋义,号称卿子冠军。
展开余下试题材料二: 楚怀王任命宋义担任上将军,又任命项羽为次将,去援救赵国。部队出发到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进言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并非如此。如今秦国攻打赵国,如果秦国打胜了,他们的士卒就会疲惫,我们就趁他们疲惫(攻击他们);如果秦军不能获胜,我们再率领部队擂鼓西进,定能一举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使)秦、赵两方相斗。”宋义派遣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临行)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说:“现在正是荒年,百姓贫困,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宋义)不率领部队渡过黄河,跟赵合力攻秦,竟然说‘利用他们的疲惫’,不是国家的栋梁之臣。”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宋义的人头,出来向军中号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国,楚王密令我处死了他。”将领们都畏惧服从服项羽。项羽派人去向怀王报告了这件事,楚怀王就任命项羽作了上将军。项羽就派遣将领兵卒两万渡河,援救钜鹿。项羽率领全军渡河后,把船只全部凿沉,把锅碗全部砸破。这样,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的甬道,大败秦军。前来援救钜鹿的各诸侯军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的。项羽自此才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有删改) 材料二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弱,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有删改) 1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其子孙A虽有至B愚不肖者足以C亡国D而天卒不忍E遽亡之F此虑之G远者也。 1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文中表示“统一”,与《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的“一”词义不一样。 B. 祚,在文中有“皇位”之义,与《陈情表》“门衰祚薄”中的“祚”词义不一样。 C. 盖,在文中有“大概因为”之义,与《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的“盖”同义。 D. 重足而立,文中指天下之士重叠双脚站立,形象地表示出士人对秦王暴政的恐惧。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开篇指出筹划国家大事之人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也有所提及。 B. 材料一列举了秦、汉、唐等历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们之所以灭亡,正在于他们思虑不够周全。 C. 材料二中秦王、二世刚愎自用,暴虐天下,忌讳繁多,士人言未尽而身死,不敢竭忠尽智纠正主上。 D. 材料二中比较了秦国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的不同表现,阐明了秦国不察纳谏言导致亡国的道理。 1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2)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15. 材料二中说“三主失道”而天下乱。请概述两则文本中使国家安定的治国之道。 【答案】11. ADF 12. C 13. B 14. (1)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超越世人的才华,对于影响国家好坏、存亡的征兆,(他们)可以说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 (2)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审度谋略和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根据时事而变化,所以历时长久而使国家安定。 15. (1)深虑平时容易疏忽的事件,防范灾祸的发生。 (2)以民为本,用诚心、大德教化百姓。 (3)虚心纳谏,闻过则改。 (4)以前人为鉴,并与时事相结合。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言文通过对历史上多个朝代的分析,揭示了历代君主在治国过程中常犯的错误,即过于关注眼前的问题,却忽视了潜在的危机。方孝孺和贾谊分别从天命与人事、制度与人心两个角度探讨治国之道,强调了治国者需深入观察历史经验,警惕眼前顺境中隐藏的危机,且善于纳谏,以德治国,实现国家长远安定。这一论述在古代政治哲学中具有深刻意义。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他们的子孙,即使非常愚笨不贤良足够使国家灭亡的,但是上天最终不忍心立即使其国家灭亡。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 “故其子孙”中“其子孙”作后文的主语,谓语较长,可在其后A处断开; “亡国”是“足以”的宾语,D处断句; “天卒不忍遽亡之”的主语是“天”,后文主语是“此”,所以在F处断句。 故选ADF。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词语一词多义及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A.正确。统一/意动用法,把……等同起来。句意:统一天下。/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B.正确。皇位/福分。句意: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门庭衰微,福分浅薄。 C.“同义”错误。大概因为/通“盍”,何不。句意:大概因为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D.正确。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正在于他们思虑不够周全”错误。由原文“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