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3  2024-10-28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
四川省德阳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逐题解析)
四川省德阳中学校高2024级高一上期10月月考试题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游艳 审题人:肖莉 唐营
一、现代文阅读(22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用优雅的诗词艺术来表达情感。数千年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遗产。《诗经》《楚辞》和汉魏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一个个中华诗歌艺术的高峰,风景秀丽,吸引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前往“攀登”,而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将新元素的旗帜插在高峰上,锦上添花。新时代呼唤诗歌新高峰,呼唤人们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当今对古代诗词的研究、阐释、诵读、学习与运用,是“照着说”,是“盘活存量”,可以看作是对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工作;而当代诗词创作与研究、传播运用,则是“接着写”,是“扩大增量”,可以看作是对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的工作。当然,这两方面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是有一定联系的。
历代经典诗歌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古代诗歌经典的传承,需要一代代读者予以解读,赋予诗歌以时代的新意,获得常读常新的效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治学三境界的总结,就是通过对古代词的解读而进行再创作的,也是诗词获得创造性转化的典型例证。古代诗歌经典经历代传诵,融入血脉,化为基因,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这要求我们把古老诗词和当下生活结合,达到创造性转化的目的。
学校对传承传统诗词文化起基础性作用。近年来,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古诗词的数量明显增加。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以多种方式传承中华诗词文化。比如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已连续举办多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取得较好的反响。高校举办诗词创作教育与校园诗歌征集活动,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全国性、地区性以及高校内活动,犹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一派繁荣景象。比如,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诗歌专场系列活动等。
古代经典诗词借助现代电视、网络传播媒介走向广大受众,丰富的文化视听节目演绎诗词经典,由此我国古典诗词热持续升温,这是当今对传统诗词文化创造性转化做得成功的经典例证。《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等文化节目,一次次燃起社会品读诗词经典的热情。这些都是对传统诗词文化盘活存量以丰富当代文化建设的创造性转化的工作。
在继承和传播好诗词经典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当代诗词创作、研究与传播工作。
年成立的中华诗词研究院,对促进诗词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比如,连续多年来组织诗词专家开展现当代诗词研究,相继出版了“中华诗词研究丛刊”“中华诗词普及”丛书和《当代诗词名家作品精选》等。中华诗词学会积极组织当代诗词创作与传播活动,全国各地诗词界积极开展新诗创作活动。如湖北成立聂绀弩诗词研究基金会,编选关于诗词曲赋的系列出版物;浙江推出《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和钱塘江诗路等文化带。这不仅是对古代诗歌文化的发掘利用,更有现当代诗词的新内容为传统诗词“扩大增量”。
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为当代诗词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要吸收古今中外诗歌营养,遵循艺术规律,创作出记录时代、抒写人民、歌颂祖国、礼赞英雄的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让新时代诗歌新高峰在神州广袤的雄厚的诗歌高原上拔地而起。这不仅是延续数千年诗国文脉的需要,也是在新时代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赵安民《新时代呼唤诗歌新高峰》)
材料二:
优秀的诗,都不是模仿而来的。诗的灵感是从生活中产生的,诗是生活的儿子。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从诗得来的诗不可能感染人们。”诗人固然应当向同类题材的诗作学习,但是,不应因循守旧,甚至蹈袭别人。优秀诗人懂得坚决地摆脱窠臼,务去陈言,探寻新路。没有超凡脱俗的出新,在同一题材上,诗就会撞车。唐人李翱说“创意造言,皆不相师”,清人郑板桥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均为不刊之论。
诗的语言是有节奏的。形象性和精练性是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在追求的目标,并非诗歌独有。唯有神圣的音乐性把诗和散文区别开来。内外节奏就是其音乐性的基础。翻开中国古代诗歌史,古诗词和音乐的关系从来密切。从古朴典雅的《诗经》和汪洋恣肆的《楚辞》开始,乐府诗、绝句、律诗、词曲都离不开和音乐的联姻。用耳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眼从诗形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几千年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
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是诗家语的美学特征。诗人身上,总是存在两种相反品格的统一:内心倾吐的慷慨和语言表达的吝啬。从中国诗歌史看,中国诗歌的四言、五言、七言,还有近体诗、词、散曲和新诗,一个比一个获得倾吐复杂情感的更大的自由,这样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生活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遥相呼应。可是从表达着眼,与诗歌内容的由简到繁正相反,诗家语却始终按照由繁到简的方向发展。
作为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新诗同样需要确立诗之为诗的文体规范,反对确立这个规范是没有依据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这个规范不是理论家说了算,而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里逐渐形成的。诗歌像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永远是求新求变的。然而在变中总会有一些常态的诗歌元素不变常的内容之一就是文体规范。重新认领这些常,守常求变,是当下发展新诗的重要话题。无变之常,是僵化;无常之变,是闹剧。新诗在变中有时时回望的必要。没有文体规范,质量低下的诗就有了生存空间,写诗就成了世间最容易的事了。必须提高写诗的难度,在诗歌文体规范里寻找张力,在诗歌审美法则里寻找自由。
(摘编自吕进《新诗创作的“破”与“立”——诗话八则》)
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今,对古代诗词的“盘活存量”与对当代诗词的“扩大增量”这两个方面是毫无联系的。
B. 学校对传承传统诗词文化起基础性作用,我们将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继续增加古诗词数量。
C. 没有超凡脱俗的出新,在同一题材上,诗就会撞车,所以诗人应避免向同类题材的诗学习。
D. 中国诗歌应守常求变,无变之常与无常之变都是不行的,新诗在变中有时时回望常的必要。
2.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首先提出新时代呼唤诗歌新高峰,呼唤人们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然后指出要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工作和创新性发展工作。
B. 材料一从赋予诗歌时代的新意、学校传承传统诗词文化、借助现代媒介升温古诗词热等方面阐述了做好创造性转化工作和创新性发展工作的原因。
C. 两则材料都谈到新诗,材料一侧重从时代呼唤的角度,阐述我们需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材料二侧重从新诗创作的角度,阐述要力求创新,注重节奏,追求语言简约,讲究文体规范。
D. 材料二在论证方法上采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论证语言简且丰,有些句式整饬而优美,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 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一中“创造性转化”范畴的一项是( )
A. 中华诗词学会组织当代诗词创作活动,全国各地开展新诗创作活动。
B. 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以多种方式传承中华优秀诗词文化
C. 创办《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等文化节目。
D. 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实施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传播了诗词文化。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讨论诗歌的传承与创新。材料一聚焦于新时代诗歌高峰的呼唤,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诗词的创新性发展,强调教育、传播媒介在此中的作用。材料二则侧重新诗创作的理论探讨,强调创新、节奏感及文体规范的必要性。总体而言,两文共同呼吁诗歌创作需在继承传统中创新突破,以符新时代需求。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这两个方面是毫无联系的”错误。由原文“当然,这两方面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是有一定联系的”可知,两者是有联系的。
B.“我们将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继续增加古诗词数量”错误。原文“近年来,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古诗词的数量明显增加”,只提到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诗词数量有增加,并未提及“继续增加”,属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C.“所以诗人应避免向同类题材的诗作学习”错误。原文是“诗人固然应当向同类题材的诗作学习,但是,不应因循守旧,甚至蹈袭别人。优秀诗人懂得坚决地摆脱窠臼,务去陈言,探寻新路。没有超凡脱俗的出新,在同一题材上,诗就会撞车”,指出诗人不应该因循守旧,但并未说应完全避免向同类题材诗学习,选项曲解了原文的意思。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
B.“阐述了做好创造性转化工作和创新性发展工作的原因”错误。原文“历代经典诗歌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古代诗歌经典的传承,需要一代代读者予以解读,赋予诗歌以时代的新意,获得常读常新的效果”可知这是需要读者做的事情,由“学校对传承传统诗词文化起基础性作用”可知这是转化过程中的一个实践方式,及“古代经典诗词借助现代电视、网络传播媒介走向广大受众,丰富的文化视听节目演绎诗词经典,由此我国古典诗词热持续升温,这是当今对传统诗词文化创造性转化做得成功的经典例证”都属于诗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所做的具体措施而非原因。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能力。
A.“中华诗词学会组织当代诗词创作活动”错误。根据“当今对古代诗词的研究、阐释、诵读、学习与运用,是‘照着说’,是‘盘活存量’,可以看作是对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工作”可知,“创造性转化”的对象是“古代诗词”,主要是“照着说”,而选项中的“当代诗词”属于“创新性发展的工作”的对象,“创作”也属于“创新性发展的工作”中的“接着写”。
故选A。
(二)小说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农历八月十四日,双水村沉浸在一片无比欢乐和热闹的气氛中。一年一度打红枣的日子到来了——这是双水村最盛大的节日!
这一天,全村几乎所有的人家都锁上了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提着筐篮,扛着棍杆,纷纷向庙坪的枣树林里拥去了。在门外工作的人,在石圪节和县城上学的学生,这一天也都赶回村里来,参加本村这个令人心醉的、传统的“打枣节”……
一吃完早饭,孙少安一家人就都兴高采烈地出动了。孙玉厚两口子提着筐子;兰香拉着秀莲的手,胳膊上挽着篮子;少安扛着一根长木棍;少平背着笑嘻嘻的老祖母;一家人前呼后拥向庙坪赶去。他们在公路上看见,东拉河对面的枣树林里,已经到处是乱纷纷的人群了。喊声,笑声,棍杆敲打枣树枝的劈啪声,混响成一片,撩拨得人心在胸膛里乱跳弹。
在孙少安一家人上了庙坪的地畔时,打枣活动早已经开始了。一棵棵枣树的枝杈上,像猴子似的攀爬着许多年轻男人和学生娃。他们兴奋地叫闹着,拿棍杆敲打树枝上繁密的枣子。随着棍杆的起落,那红艳艳的枣子便像暴雨一般撒落在枯黄的草地上。
妇女们头上包着雪白的毛巾,身上换了见人衣裳,头发也精心地用木梳梳得黑明发亮;
她们一群一伙,说说笑笑,在地上捡枣子。所有树上和地上的人,都时不时停下手中的活,
顺手摘下或捡起一颗熟得酥软、红得发黑的枣子,塞进自己的嘴巴里,香喷喷,甜咝咝地嚼着。按老规矩,这一天村里所有的人,只要本人胃口好,都可以放开肚皮吃——只是不准拿!
当少安妈、兰香和贺凤英引着秀莲进入枣树林时,马上就把所有打枣的人都吸引住了。妇女们都纷纷围过来,争着挤前去看看一队队长的媳妇人样子怎样。许多妇女开始向少安妈问有关的问题;少安妈一一回答众人的提问,简直像一个“记者招待会”。有的人眼睛老半天不离开秀莲的脸,并且互相窃窃私语,详细而挑剔地品评着她身上的一切。秀莲本来是个大方姑娘,但也招架不住双水村这种看人“功夫”。她羞得满脸通红,低下头不断用手扯着自己的花罩衫。
直到孙玉亭吼叫让大家赶快捡枣,众人才先后议论纷纷地散开了。兰香和秀莲捡了一会儿枣,就回到奶奶坐的那个草滩里。秀莲把绵软的枣剥掉皮喂给老太太——这下老人家才吃得津津有味了……
全村人一齐上手,赶后半晌就把枣儿全部打完了。
树上再也看不见那红玛瑙一样的枣儿,只剩下一些稀稀落落的黄叶。美丽而丰实的庙坪一下子衰败了下来。直要等到明年端阳节过后,这枣树才会抽出新绿;庙坪也才会开始再一次带给人甜蜜的想望……
现在,在庙坪对面一队的禾场上,已经不是一堆,而是堆起了好几堆枣子;远远看起来,就像几大堆燃旺的红火。于是,人们纷纷转回家去,拿了口袋,又都拥向了禾场。禾场上,田海民把算盘打得劈里啪啦响,嘴里叫着人名字,同时报着称斤数码。几个队干部就忙着过秤。枣堆周围,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直到掌灯时分,双水村这个非凡的“打枣节”才算结束了……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文本二:
对于搬迁的几家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动感情的日子。
是啊,离开自己住惯了的老地方,心里的确不是个滋味。他们大部分人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对这个小山嘴满怀着亲切的感情。这窑洞,这院子,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石头和土圪塔,都是他们生活的一个有机部分。失掉这些东西,多少日子他们都会感到心中空落落的,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家庭院落就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世界。和如此依恋的天地告别,那痛苦是外人所不能全部理解的。
……
在金俊文被搬迁得七零八乱的家里,俊文和他的一家人都在哭鼻子。俊武的爱人和两个孩子也都挤在这里哭成了一堆。男人们低声呜咽、女人们放声长嚎。所有哭啼的人都围在炕边的脚地上。土炕的席片上坐着金俊文的老母亲。快八十岁的老太太一边用瘦手拍着炕席片,一边咧开没牙的嘴巴哭得死去活来。现在,已故金先生的遗孀已经流干了眼泪,只是痛不欲生地喊叫着,喃喃地念叨着:“我不走呀!我就住这窑里死呀!叫他们来把我活埋在这窑里……正是因为老太太这撕心裂胆的痛哭,才把金俊文一家人都惹哭了。其实,家里所有的人都早想哭了,但硬忍着。当金老太太拒绝孙子金富背她到新居,继而放开声痛哭以后,这家人就再也忍不住了,跟着老人一齐哭开了。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4.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的“打枣节”让双水村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甜蜜。
B. 妇女们围住秀莲评头论足,体现了众人好奇、爱看热闹以及热情好客的一面。
C. 从“打枣”到“称枣”,从早上到“掌灯时分”,作者以时间为线记叙盛况。
D. 选文在“打枣节”前加上“非凡”两字,显示了打枣活动的不同寻常及意义。
5.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打枣节”,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全景描写,也有点的描写,给人留下了全面深刻的印象。
B. 文章描摹,绘声绘色,既有“喊声笑声劈啪声”的声音,也有“红艳艳燃旺的红火”的颜色,画面感强。
C. 文中写“打枣节”时人们的打枣、吃枣,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写出了打枣的欢乐。
D. 文章写“打枣”的场面时,用了“猴子”“暴雨”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人们动作之矫健和收获之多。
6. 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段的作用。
7. 请结合《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关于“乡土性”的阐释对文本一和文本二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C
6. ①内容上,写出红枣被打光后枣树的景象。
②情节上,为下文禾场上的分枣做铺垫。
③情感上,表现人们心中的喜悦与憧憬。
7. ①“打枣节”的传统活动,展现了人们“离不开泥土”,村民们参与拾枣的场景反映出他们与土地的密切关联。
②金俊文一家对旧宅的不舍,体现了基层社会的“不流动性”,人们对家园的依附和难以割舍的情感,说明他们缺乏外部流动的意愿。
③村民们的相聚、围观,展示了“熟人社会”的特征,表现了人际关系的紧密,以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熟悉的特性。
【解析】
【导语】文本一描写了双水村一年一度的“打枣节”的热闹场景,全村老少齐聚枣树林中参加打枣活动,享受欢乐与丰收的喜悦。文本二则描述了金俊文一家因搬迁而面临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的情感波动,特别是年迈的老母亲对故土的不舍,引发全家人悲伤落泪。两个文本对比了乡土生活中的快乐与悲伤,体现了深植于土地的生活情感。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热情好客”错,由“妇女们都纷纷围过来,争着挤前去看看一队队长的媳妇人样子怎样……有的人眼睛老半天不离开秀莲的脸,并且互相窃窃私语,详细而挑剔地品评着她身上的一切”,可知妇女们围过来,是出于好奇之心,想看看秀莲长得咋样,不能表现“热情好客”。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语言、心理描写”错,选文在描写打枣、吃枣时运用的是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写出了打枣的欢乐,没有运用语言、心理描写。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①内容上,“再也看不见那红玛瑙一样的枣儿,只剩下一些稀稀落落的黄叶”“美丽而丰实的庙坪一下子衰败了下来”,写出了红枣被打光后,原本“美丽而丰实”的庙坪,没有了满树红枣的映衬,景象显得有些“衰败”。
②情节上,下文“远远看起来,就像几大堆燃旺的红火”“于是,人们纷纷转回家去,拿了口袋,又都拥向了禾场”“几个队干部就忙着过秤”,这是写人们拿着口袋来分枣,所以划线句所写枣树红枣被打光的情况为下文禾场上的分枣做铺垫。
③情感上,枣树光秃了,可红红的枣子带给了人们的喜悦的心情,“庙坪也才会开始再一次带给人甜蜜的想望”,也表现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憧憬。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有三方面特点:一是基层社会的人离不了泥土,二是基层社会具有不流动性,三是基层社会是熟人社会。
①离不了泥土。在习俗上,乡村人和其居住的乡村有着很强的传统性,而且这种传统性很难被改变。如“一年一度打红枣的日子到来了——这是双水村最盛大的节日”“按老规矩,这一天村里所有的人,只要本人胃口好,都可以放开肚皮吃”“全村人一齐上手,赶后半晌就把枣儿全部打完了”等内容,极尽笔墨,刻画双水村“这个令人心醉的、传统的‘打枣节’”,尤其是村民们拾枣的场景,反映出他们与土地的密切关联,展现了人们“离不开泥土”。
②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如“离开自己住惯了的老地方,心里的确不是个滋味”“他们大部分人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对这个小山嘴满怀着亲切的感情”“和如此依恋的天地告别,那痛苦是外人所不能全部理解的”“男人们低声呜咽、女人们放声长嚎。所有哭啼的人都围在炕边的脚地上”等内容,写金俊文一家对旧宅的不舍,集中地体现了对家园的依附和难以割舍的情感,符合基层社会“不流动性”的特征。
③熟人社会,中国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大家长时间地在一起生活,彼此熟悉,彼此之间形成有机的团结。如“全村几乎所有的人家都锁上了门……纷纷向庙坪的枣树林里拥去了”“东拉河对面的枣树林里,已经到处是乱纷纷的人群了”“她们一群一伙,说说笑笑,在地上捡枣子”“少安妈一一回答众人的提问,简直像一个‘记者招待会’”等内容,写双水村的人这次参加“打枣节”而相聚,并因秀莲的到来而围观,大家相互熟悉、联系紧密,充分展示了“熟人社会”的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王珪,太原祁县人也。武德中,为隐太子中允,甚为建成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嶲州。建成诛后,太宗即位,召拜谏议大夫。每推诚尽节,多所献纳。珪尝上封事切谏,太宗谓曰:“卿所论皆中朕之失,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乎?”太宗又尝谓珪曰:“卿若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顾待益厚。贞观元年,迁黄门侍郎,参预政事,兼太子右庶子。二年,进拜侍中。时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戴胄与珪同知国政,尝侍宴,太宗谓珪曰:“卿识鉴精通,尤善谈论自玄龄等咸宜品藻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征。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为尽己所怀,谓之确论。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任贤》)
【乙】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①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②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节选自曹操《求贤令》)
【注释】①孟公绰:鲁国人,性寡欲,廉洁有德。②盗嫂受金:指陈平。汉高祖的谋臣陈平曾经和嫂子私通,又曾接受贿赂。魏无知了解他是个治国之才,就推荐给了刘邦,后陈平辅佐刘邦建功立业。
8.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尤善谈论A自玄龄B等C咸宜D品藻E又可自F量G孰与H诸子贤。
9.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B. 知国政,管理国政,知,主管,管理。与文中“知无不为”中的“知”意思不同。
C. 孜孜,文中指勤勉努力,毫不懈怠。与成语“孜孜不倦”中的“孜孜”意思不同。
D. 被,同“披”,指穿着。与《陈涉世家》中“身被坚执锐”中的“被”意思相同。
1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认为君王不能够让国家安定,是因为有的君王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有的知道自己的过失但没有改正。
B. 唐太宗厚待并重用王珪的原因是他为人尽职尽责,有过人的知人识人的才能,并且能忠言直谏,激浊扬清。
C. 王珪认为自己在有条理地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且向君王举例说明的能力上比不上戴胄,但也有一己之长。
D. 曹操举“孟公绰能胜任赵、魏氏的家臣,但不能胜任滕、薛两国的大夫”的例子是想阐明任用贤才的标准。
11. 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为尽己所怀,谓之确论。
(2)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12.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曹操关于求贤用贤的观点。
【答案】8. ACE 9. C
10. C 11. (1)唐太宗认为他的评论非常正确,各位大臣也认为王珪的言论说尽了他们的想法,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言论。
(2)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这是特别需要寻求贤才的紧急时刻。
12. ①君王治国需要贤才的辅佐。②君王应积极主动地求取贤才。③唯才是用。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你特别擅长探讨理论,从房玄龄开始,都恰当地评论一下。也可以估量自己与各位大臣相比谁更贤能。
“谈论”的主语是前文的“卿”,且“自”为句首词,故A处断句。
从后文得出,唐太宗要求王珪对李玄龄等人进行评价,“自玄龄等”作后文状语,故C处断句。
“宜”为“应该”,后有动词“品藻”;“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为一句,“自量”是一个词,“孰与……”为固定结构,作“自量”的宾语,“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不可分裂,故E处断句。
故在ACE三处断句。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德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