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是,那种教条化的传统已经被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一切复零,从头开始”“怎么都行”“唯我独尊”摧毁,斯文扫地,烟消云散。《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礼失而求诸野”,《论语》回到了“野”,可以像它刚刚说出来的时代那样去倾听,去拜读了。完全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颜渊、子路、闪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 (摘编自于坚《可以读〈论语〉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阳货》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场戏剧性对话,氛围由轻松到肃穆,塑造了真实亲切的孔子形象。 B. 《论语•子罕》篇以水流寄寓生命哲思,以松柏歌颂君子人格,借日常平实之物表达了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 C. 《论语》不作结论性的“指示”,却成为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及国民性格的“指示”,彰显了以“文”化人的魅力。 D. 《论语》“温故而知新”一说,与西方文艺复兴汲取古希腊文化养料有相似之处,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以“氛围感”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流行语,生动简洁地表达了对《论语》深刻思想性的肯定。 B. 材料二中,针对《论语》这一经典被随意调侃、否定的现状,作者以口语化的文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不满之意。 C. 材料二以随笔式的语言,论及《论语》成为经典、经历失位、回归生活语境的过程,看似零散琐碎,实则脉络清晰。 D. 两则材料都力图拉近《论语》与当代文化生活的距离,从不同角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对传统经典进行创新性阅读。 3. 下列选项与材料二的立场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 A. 《几何原本》是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张卜天根据数学史家希思的英译本,将其翻译为中文。 B. 《史记》涉及许多历史材料,但司马迁并没有照搬史料,而是采用汉朝的语言讲述历史,并于其中渗透自己对文献的当代理解。 C. 在公祭孔子大典上,两百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儒生分列曲阜尼山孔庙道路两侧,朗诵《论语》,展现了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 D. 河南卫视播出了端午特别节目《洛神水赋》,片中“洛神”绝美登场,娉婷袅娜,衣袂翩跹,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的神韵。 4. 关于读《论语》等“中国书”这一话题,鲁迅与于坚的观点是否存在矛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5. 在传统经典作品研习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需要完成《论语》导读资料的撰写任务,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为该导读列出要点。 【答案】1. D 2. A 3. B 4. 示例一:矛盾。①鲁迅认为,“中国书”大多是一些陈腐的观点,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教条,颓废和厌世的气息,故而不建议青年读中国书,而建议读更有生机活力的外国书;②于坚则认为《论语》已从教条僵化中解脱出来,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这个时代能读《论语》了。 示例二:不矛盾。①虽然从表面上看,鲁迅与于坚在是否读《论语》等中国书这一问题上是矛盾的,但其实质都是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②二者表面上的分歧,是源于不同时代的特点。在鲁迅的时代,“中国书”是僵化的,远离生活与时代,而当下在怀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曾被教条化的《论语》回归了现实生活的土壤。 5. ①价值及特点简介:《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具有文学性,如简约生动的人物塑造方法,运用日常景物作比等。②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论语》,应与时代背景、个体经验相结合,在思考中形成个性化的体会,挖掘《论语》对当下生活的启示性意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错,二者的原则并非“拿来主义”,而是认为传统文化可转化为先锋思想。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对《论语》深刻思想性的肯定”错,“氛围感”这一网络用语所表达的是对《论语》文学性的肯定。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立场是:以当代人在经验、思考解读经典,让经典与时俱进。 A.立场是借鉴外来文化,吸取其精华; B.“渗透自己对文献的当代理解”,立场与材料二最为接近。 C.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刻与再现,与材料二立场不一致。 D.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刻与再现,与材料二立场不一致。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这种崇高地位也令《论语》成为令人窒息的教条”“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可知,鲁迅认为,“中国书”大多观点陈腐、令人窒息,充满颓废和厌世的气息,不建议青年读中国书,而建议读更有生机活力的外国书。其实质是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 结合材料二“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是,那种教条化的传统已经被……摧毁,斯文扫地,烟消云散”“《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可知,于坚认为《论语》已从教条僵化中解脱出来,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这个时代能读《论语》了。其实质也是认为《论语》并没有脱离生活和时代,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 这是一种探究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根据以上内容,从“矛盾”与“不矛盾”两个角度切入分析均可。
展开余下试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价值及特点简介:结合材料一“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如《子罕》篇中出现了两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材料二“《论语》在中华文明中,曾经有着崇高地位”可知,《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具有文学性,如简约生动的人物塑造方法,运用日常景物作比等。 ②阅读方法指导:结合材料二“读《论语》要思,要体会”“《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论语》已从教条僵化中解脱出来,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这个时代能读《论语》了。阅读《论语》,应与时代背景、个体经验相结合,在思考中形成个性化的体会,挖掘《论语》对当下生活的启示性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跑南海 蒋冬梅 他在南海打鱼的时候,大马哈鱼正肥美,它们满满地铺在海底,像扯着一面色彩鲜艳的旗。鱼像听到什么召唤一样,迎着浪头逆水而行,向乌苏里江洄游。打鱼人并不急着下网,他们只等在河口,把白色的渔网撒成半开的花朵,网住的鱼一个人就已经拉不动了。产卵后死去的鱼漂满河面,连它们红色的尸身都是美的。他知道所有的大马哈鱼攒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把它们送回乌苏里江。 乌苏里江畔的男人,顺着大马哈鱼的来路,坐一条杨木船去跑南海。那里有肥美的海参和森林一样的海菜。他们把自己“卖”给渔头,预支了银钱交给女人,打着单薄的背包去搏命。他也在一张薄薄的的契约上,像他的父亲那样,按下半只手掌的印子,把自己交给了大海。 母亲穿着棕色的袍子在江边送他,站成一块风化的石头。从送走父亲的那一年开始,这块石头就伫立在江边。十几年的江风吹过,把石头吹矮了,终有一天会变成一颗石子,等着父亲回来握在手里。 坐上杨木雕下海时,他穿着一件鱼褂子,持一柄钢叉,扎水底白沙上黑宝石一样的海参。人们看到他手臂上凸起石头一样的肌肉,就喊他“石头”。南海上的人,都忘记了本来的名字,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他们渔帮里有一个老头,年老打不动鱼了,人家可怜他,让他蹲在杨木雕里绑海菜,一喊他就叫“绑菜”。“绑菜”沉默寡言,好像他不会说话一样。不只是“绑菜”,打鱼的人互相也不常说话。 母亲说过,南海码头上的女人,是缠人的绳子,缠住了父亲的腿。有时候母亲又说,是南海的海菜缠住了父亲的腿。他刚一到南海,就急着向人打听父亲,可他又说不清父亲的样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时父亲的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他才发现,父亲就像一幅洇了水的画,色彩和线条全被冲毁,只剩下一个斑驳的影子。这让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大马哈鱼,用面目全非的样子,把自己交回故乡。 他向人描述着父亲,酱色的脸庞,山石一样的身体,一顿能喝下一坛烧锅酒,用一只手就能拉上来一网大马哈鱼。人们听了指着“绑菜”说,他当年就是那样子啊。“绑菜”蹲在船头,像什么也没有听见,木然得像块石头,一双粗黑的大手,加紧在绑着海菜。那些海菜长得能绑住这片海,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绑完。“绑菜”站起身来,弯曲的身体像一只青虾,常年漂在海上的人,骨头都被海里的湿气弄变形了。不只是“绑菜”,打鱼的人个个都被蚀成海边的断崖。那时的“绑菜”踩着船像踩着一片树叶,吹着哨子,举着手里的鱼叉,有海豚涌过来敲击船帮,一齐引来硕大的海狗。“绑菜”会握紧鱼叉猛刺向海狗,胳膊上的肌肉凸起,像坚硬的石块。 没有人见过他的父亲,打鱼人都不打听别人的事,譬如问他的家乡,问他的女人,问他的儿女。他们只说受了一天的海风,于是晚上点起火,围着喝酒。 从前,父亲教他唱渔歌调子“跑南海”时就唱过:“东道走来,西道往来,海参崴①呀,撒大网呀。打好鱼来,大马哈来,叉海参呀,拧海菜。”父亲说,大马哈鱼群里,能游回乌苏里江的都是最勇猛的鱼。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大马哈鱼能跳过瀑布,跃过桥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它们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沙砾里安静下来,产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叶。他无数次地想,父亲为什么不是最勇猛的大马哈鱼呢,是不是他忘记淡水的气息了。 有一天他路过出海口,看见大马哈鱼正在洄游,它们逆水冲浪,聚成一团,像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嘶鸣。“绑菜”很少见地居然没有绑海菜,他蹲在船头,望着碧青色的海水,突然说了一句:“一条鱼都知道回家。”听他说这话,杨木雕上的人都停了手里的活,望着海口的浪头。谁也不知道,从前和“绑菜”一起打鱼的人都去了哪,他们只知道,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绑菜”。 “石头”踩着杨木雕靠过来,他突然对“绑菜”说了一句:“乌苏里江抚远来过一个林绍春,一顿能喝一坛烧锅酒,一只手能拎上一网大马哈鱼。” “绑菜”垂着头,俯身又开始从船帮往上拉海菜。他背朝着“石头”,背朝着出海口,背朝着大马哈鱼群,踩着杨木雕,在灰黑的大海上渐渐漂远了。 (有删改) 注:①海参崴,即符拉迪沃斯托克。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从“他”到南海打鱼写起,再介绍“他”的家庭情况,然后写“他”前来南海的目的,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父亲”和其他奔赴南海打鱼 人一样,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为生活所迫,先从渔头那里预支银钱给家人,其实就是把命交给渔头,难以翻身了。 C. 母亲对父亲是十分惦念的,文中“站成一块风化的石头”一句生动形象地将母亲眺望父亲归来的深情期盼表达了出来。 D. 尾段写“绑菜”踩着杨木雕在海上消逝的场景,极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从和“绑菜”类似的打鱼人的灰暗人生中看到了一丝光亮。 7. 关于文中父亲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自离家外出跑南海打鱼后,十多年来从没有回过乌苏里江畔的故乡。 B. 父亲见“他”来寻找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脸面见儿子,于是他躲了起来。 C. 父亲久不归家让母亲心生怨言,由此便引起了母亲对父亲未回家原因的猜测。 D. 辛苦而贫困的“绑菜”是千千万万个在南海打渔的父亲这类人的缩影。 8. 文中多次提到了“大马哈鱼洄游”之事,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9. 有评论家称《跑南海》是“散文化小说”,请结合文章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答案】6. D 7. B 8. ①用“大马哈鱼洄游”来揭示主旨,从而表明思念故乡、盼望回故乡的主题。②用“大马哈鱼洄游”的艰难来比喻跑南海的渔人的回乡之难。③多次提到“大马哈鱼洄游”,并以此串联起文章内容使得文章结构完整,相互呼应。 9. ①虚化人物。小说中的人物连姓和名字都没有,都是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儿子向人打听父亲,可父亲始终没出现,其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符合散文化小说虚构性的特点。②淡化情节。小说只有儿子找父亲、“绑菜”绑海菜、渔人跑南海等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的叙写,没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趋向散文化。③营造意境。着力于对“大马哈鱼洄游”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有散文的特点。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使读者从和‘绑菜’类似的打鱼人的灰暗人生中看到了一丝光亮”错误,于文无据。“绑菜”踩着杨木雕在海上消逝的场景,在这里只是强化了悲剧的色彩,并没有光亮色彩出现。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 B.“父亲见‘他’来寻找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脸面见儿子,于是他躲了起来”错误。从文中信息来看,“他”没有找到父亲,而父亲也并不知道“他”来寻找自己,更谈不上躲起来。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 情节结构方面看,从文章第一段“鱼像听到什么召唤一样,迎着浪头逆水而行,向乌苏里江洄游”、第五段“这让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大马哈鱼”、第八段“大马哈鱼能跳过瀑布,跃过桥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第十一段“背朝着大马哈鱼群”可知,“大马哈鱼洄游”之事在文章中反复被提及,以此串联起文章内容,使得文章结构完整,相互呼应。 从艺术手法方面看,从文章第一段“他知道所有的大马哈鱼攒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把它们送回乌苏里江”和第八段“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可知,大马哈鱼溯回出身地产卵的历程是多么的艰辛,而跑南海的人正如这大马哈鱼一样,把自己“卖”给渔头,对他们来讲,回乡之路正如这大马哈鱼的溯游之旅一般艰难。文章通过“大马哈鱼洄游”的艰难来比喻跑南海渔人的回乡之难。 从文章主旨方面看,从文章第九段“一条鱼都知道回家”可知,“回家”是每一个奔波在外的游子内心最渴望的事情,本文用“大马哈鱼洄游”来揭示主旨,表明即便路途艰辛,也应该有一颗回乡的心,进而表明思念故乡、盼望回故乡的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和体裁特点的能力。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其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淡化情节,多片段,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无完整的情节链。②虚化人物,无主要人物或主要人物无明显特征。③营造意境,摆脱对现实的叙写,着重营造……的氛围。④抒情性强,小说语言叙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家直接的议论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就本文而言,根据“南海上的人,都忘记了本来的名字,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可知,小说中的人物连姓和名字都没有,都是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根据“可他又说不清父亲的样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时父亲的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他才发现,父亲就像一幅洇了水的画,色彩和线条全被冲毁,只剩下一个斑驳的影子”可知,儿子向人打听父亲,可父亲始终没出现,其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这些都符合散文化小说虚化人物的特点。 本文多片段描写,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无完整的情节链。小说的主线是儿子找父亲,其中穿插了对“绑菜”绑海菜、渔人跑南海等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的叙写,没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些手法来淡化小说的情节,使得小说趋向散文化。 根据“它们满满地铺在海底,像扯着一面色彩鲜艳的旗”“产卵后死去的鱼漂满河面,连它们红色的尸身都是美的”“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大马哈鱼能跳过瀑布,跃过桥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它们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沙砾里安静下来,产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叶”可知,作者着力于对“大马哈鱼洄游”的描绘,“色彩鲜艳的旗”“像秋天的落叶”等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同时又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通过这种手法使小说摆脱对现实的叙写,具有散文化的特点。 所以,本文也可以称之为“散文化小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总共4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郑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B.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C.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D.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扁鹊,本指黄帝时的名医;战国时,秦越人医术神奇,亦号“扁鹊”。文中指秦越人。 B. 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蔡桓侯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C. 鄙人,原为居住在郊野的人,后引申指粗俗浅薄没有见识的人,文中用引申义。 D. 后稷,古代周族始祖。善于耕种,担任舜的稷官,主管农事,教民稼穑,故名后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圭巡视大堤时,要求堵塞由蝼蚁造成的小洞;老年人防范火灾,就用泥涂封好烟囱上的缝隙。 B. 扁鹊在蔡桓侯病重时,不愿意给予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