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香港市民在深入了解国家发展、见证国家成就的过程中,不断筑牢国家认同、激发家国情怀。“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最近一段时间,“时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动在香港引发热烈反响。“月壤入港”活动,一票难求、场场爆满;“天地对话”现场,近300名香港大中学生、科技工作者踊跃参与,“大国航天”成为网络热词;短短6天的大国建造主题展,吸引了3万多市民、200多个团体参观……祖国内地与香港血脉相连、人文相通、经济相融,在同呼吸、共命运、齐奋斗中涌动着深厚爱国情感,凝聚着一股奋进力量,推动香港创造美好未来。 日前,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在香港上映,有香港观众观影后直呼:“这是最好的国民教育课!”主旋律电影在香港受到广泛好评,反映的是香港观众“身为中国人的骄做”。香港同胞素来有爱国爱港的传统,爱国爱港是主流民意。近期,从《国旗及国徽(修订)条例》刊宪生效,到香港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化、常态化;从学校课程增加国情教育、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内容,到公营学校新聘教师均须通过基本法测试;从国家“十四五”规划在多领域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爱国爱港,繁荣发展,在点滴行动中化作了具体的政策,于落地落实中收获实效。在“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上,在“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指引下,香港各界爱国力量广泛凝聚,爱国正气持续上扬,为香港重塑新优势、书写新传奇提供重要保障。 香江潮涌起新航,爱国深情永不变。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擦亮爱国底色,激发爱国热情,以奋斗者的姿态向未来奔跑,就一定能共享祖国的尊严与荣耀,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摘编自2022年12月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与材料二都属于消息,简明扼要地将香港回归祖国的具体场景及回归后的香港繁荣昌盛的状况报道了出来。 B. 彭定康离开时,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这说明彭定康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 C. 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充分显示了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正在缩小。 D. 材料二写香港市民热烈欢迎内地奥运健儿访港、浸会大学附校用普通话演唱歌曲,充分展现出香港民众的爱国之情。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当降旗的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他没有把悲伤表现出来。 B. 材料一认为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材料二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真实地报道香港回归祖国后的一系列发展状况,新闻语言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 D. 材料二末段与题目相照应,在肯定香港同胞爱国深情的同时,号召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尽职尽责,砥砺前行。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歌曲《前》,唱出了香港市民历经风雨见彩虹、携手同心向前进的共同心声。 B.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深圳和香港青年在深圳仙湖植物园,按照中国版图的轮廓种下1997棵土沉香树以志纪念。 C. 建筑设计师严迅奇说:“我认为香港最大的魅力不在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在于城市的体态、密集和便利性。” D. 一法安香江,香港国安法就像阳光驱散了黑暗,成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给香港带来朗朗晴空。 4. 这两则材料都是新闻报道,但它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香港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化、常态化”的意义。 【答案】1. D 2. C 3. D 4. ①材料一主要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客观记叙了末代港督离开总督府,英国国旗降下,“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的情况,从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视角表现英国经历这一历史时刻的感受,并在报道中特意表明了英国对香港的贡献;②材料二主要采用了议论,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于香港回归20多年后,议论回归后的香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更加繁荣璀璨的道理,直接抒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5. ①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升起五星红旗,意味着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升挂国旗制度化、常态化是对香港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措施。 ③升挂国旗制度化、常态化是香港中小学对《国旗及国徽(修订)条例》的具体落实。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与材料二都属于消息”错误,《别了,不列颠尼亚》属于消息,材料二属于通讯。 B.“彭定康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错误,于文无据。材料没有提到“彭定康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且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后,彭定康的命和职责也就结束,不可能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 C.“显示了英国在世界舞台上 作用正在缩小”错误,文中说的是“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新闻语言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错误,“香江潮涌起新航,爱国深情永不变”“就一定能共享祖国的尊严与荣耀,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和使命”带有抒情色彩。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重在强调香港在祖国的带领下正繁荣发展,ABC均未涉及发展。 D.“香港国安法就像阳光驱散了黑暗,成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给香港带来朗朗晴空”属于香港繁荣发展的内容,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达方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