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大同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历代贤人志士为此前赴后继。其中最著名的是康有为和孙中山。康有为写了《大同书》,设想未来的大同社会是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剥削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很高。国界消灭,全世界统一于一个“公政府”之下,没有战争。政治上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没有贵贱等级。男女完全平等,家庭已消灭,不存在父权、夫权压迫。孙中山的大同理想主要内容是:土地国有,大企业国营,但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存在,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两个阶级继续存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生活普遍改善,国家举办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公共福利事业供公民享用。孙中山把“博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视为终生奋斗的理想,他说,努力普及博爱思想,使“地尽五洲,时历万世,蒸蒸芸芸,莫不披其泽惠”成为“人类之福音”。可见,孙中山的“博爱”思想是超越国界的。 今天,大同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的文化遗产,对解决全球发展的难题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 (摘编自李广星李之文《论墨子的兼爱大同思想》)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照着讲”注重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主要是为了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为后继的思想发展提供理论之源。 B. “接着讲”不仅要突破诸子之学原有的内在品格,还要突破诸子之学原有的思想范围,并实现与西方思想的逐步融合。 C. 墨子的“兼爱”思想具有清晰的历史渊源,它超越了儒家“仁爱”的保守和狭隘,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思想的创造性。 D. 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有超越国界建设“大同社会”的理想,但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二人提出的设想有着很大的区别。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内涵完全不同又无法分离,二者呈现出辩证统一的关系。 B. 要实现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有必要把“诸子之学”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C. 材料二多次引用《墨子》的原句来阐释“兼爱”思想,这本身就是“照着讲”的体现。 D. “兼爱”大同思想过于理想化,脱离社会实际,所以中国历史选择儒家作为正统思想。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D.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4. 为什么说墨子的兼爱思想“给大同社会绘制了详细的蓝图”?请结合材料二举例说明。 5. 面对当前全球发展的“四大赤字”(指治理、信任、和平、发展赤字),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呼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坚持公正合理,坚持互商互谅,坚持同舟共济,坚持互利共赢。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 B 2. C 3. D 4. (示例)①兼爱思想打破了亲疏和等级之间的差别,是《礼记•礼运》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思想的来源。②兼爱思想打破了穷富界限和强弱界限,对穷苦人民和弱小国家兼爱,是“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思想的来源。 5. (示例)①“四个坚持”是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的体现,是墨子、康有为、孙中山等人思想的延续,具有“照着讲”的特征;②“四个坚持”的目标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的是解决当前全球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具有“接着讲”的特征。 【解析】 【整体分析】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探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材料一阐述了“照着讲”和“接着讲”两种研究方法的辩证关系,强调了思想的历史承继性和创造性。材料二则具体分析了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其对大同社会的构想,展示了其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比儒家和墨家思想,揭示了思想的突破与发展,并结合现代背景,探讨了这些古代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整体结构清晰,论证严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能力。 B.“‘接着讲’不仅要突破诸子之学原有的内在品格”有误,材料一开头说“其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可知,“突破性”是诸子之学原有的内在品格,所以“接着讲”不是要突破其内在品格,而是“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 A.“内涵完全不同”有误,根据材一“ ‘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可知,二者相互渗入和包含。 B.“逐渐过渡”有误,材料一指出两者“无法分离”,“逐渐过渡”意味着二者的分离,选项与原文矛盾。 D.“脱离社会实际”有误,墨家关注穷苦人民和弱国,不能说是脱离社会实际,这点所谓的不足更不是造成中国历史选择儒家作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是对待贤明者的态度: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B.是对待学问的态度: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没有思想的突破,仍然是‘照着讲”的表现。 C.是对待老师和真理的态度。 D.强调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守正”“尊古”接近“照着讲”,“不守旧”“不复古”接近“接着讲”,最符合材料一最后一段“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相互渗透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