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⑩例如杜甫的“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王安石奉为五字之模楷。它的好处就在于意象之间离合断续的关系。“钩帘”和“宿起”一写自己,一写宿鹭,表面看来没有联系,其实不然。这是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当诗人卷起帘子并把它钩上的时候,看到宿鹭飞起。也许是钩帘时惊动了宿鹭,也许不是。但帘的钩起和鹭的飞起难道没有一点类似的联想吗?“丸药”和“流莺啭”似乎也不相干,其实不然。诗人一边团药丸一边听到莺啼,团药丸时的触觉和莺啼圆啭的听觉,也有一点类似,表面看来互相孤立的意象,在深层的意义上就这样互相沟通着。 (节选自袁行霈《认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物象是客观的,但它进入诗人构思时,会受到诗人的审美经验和思想情感的加工,带上主观色彩。 B.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C. 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可直接拼合而无需虚词这类中间媒介,这导致意象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 D. 那些诗歌中看似彼此没有关联的“象”,实则在“意”的层面上钩连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象是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结合,直抒胸臆或物象自身均无法构成意象。 B. 诗人构成意象时可夸张其某方面特点,说明意象并非外在物象的机械模仿。 C. 在诗词中,字面上的词语联缀实则为在艺术构思上对意象进行的直接拼合。 D. 古典诗歌解读上的丰富可能与多样意味,与其意象间似离实合的特征相关。 3. 下列选项中,无法明显体现第⑦段所论诗词特点的一项是( ) A.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B.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C.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 物象和意象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5. 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组合很有特点,请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赏析杜甫《登高》的第二句。 【答案】1. B 2. C 3. A 4. ①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②意象在客观物象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以夸张、联想等方式对物象进行了“再创造”。 5. ①“清渚”“白沙”“盘旋低飞的鸟”,意象间直接拼合,逻辑关系很难确定。可理解为鸟儿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不住回旋:亦可理解为鸟儿因感受到小洲、沙滩的清冷而不想下落,只能在空中低飞,意蕴丰富。②三个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却在情感上相互勾连。“清渚”“白沙”以小洲清冷、沙滩空无一物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单寂寥,而“盘旋低飞的鸟”亦可视为诗人自身无处可依、漂沦辗转、迷茫失意的写照。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概念及其构成过程。作者指出,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主观情感加工后形成的艺术创造,而非对物象的机械模仿。文中解释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及其拼合特点,尤其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通过无须虚词的直接拼合,实现了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这种意象之间的深层联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多义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解读的多样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强加逻辑,“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与“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在文中是两种艺术化加工物象的方式,并非同一事。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字面上的词语联缀实则为在艺术构思上对意象进行的直接拼合”曲解文意。据原文,“字面上的词语联缀”与“在艺术构思上对意象进行组合”并非完全等同,且选项中为“直接拼合”,无法囊括诗歌意象组合的所有情况。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⑦段所论诗词特点是: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和词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中间的媒介。 A.“梧桐更兼细雨”中,“梧桐”与“细雨”间并非直接拼合,而是以词语“更兼”相勾连。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结合“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意象的基础”可知,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 ②结合“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可知,意象在客观物象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以夸张、联想等方式对物象进行了“再创造”。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根据“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中间的媒介。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分析,“渚清沙白鸟飞回”中“清渚”“白沙”“盘旋低飞的鸟”,意象间直接拼合,逻辑关系很难确定。“渚清”“沙白”描绘了清澈干净的自然环境,营造了宁静的氛围。“鸟飞回”则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的美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②根据“表面看来互相孤立的意象,在深层的意义上就这样互相沟通着”分析,三个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却在情感上相互勾连。这句诗通过“渚清”“沙白”“鸟飞回”三个意象组合,描绘出一幅清新明朗的江渚景象。三个意象虽然彼此孤立,但在情感和意境上形成了内在联系。“清渚”“白沙”以小洲清冷、沙滩空无一物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单寂寥,而“盘旋低飞的鸟”亦可视为诗人自身无处可依、漂沦辗转、迷茫失意的写照。
展开余下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磨盘山 闫耀明 磨盘山是村子南边的一座山,也是奶奶一辈子向往的地方。 奶奶说,磨盘山好呢,到了山上,可以看到好景致,可以吃到红苹果,还可以采到草药。如果天气好,还可以望见大海。 奶奶一边咳嗽一边说着上面这些话。奶奶的身体弱,总是念叨着要上磨盘山去看看,采些草药回来,煮水喝,治她的病。 我听奶奶念叨要上磨盘山时,奶奶并不老,完全可以爬到山上去,去看景致,吃红苹果,采草药。 母亲说,奶奶念叨去磨盘山,已经快念叨一辈子了。 我爬过磨盘山,和小伙伴一起上山去玩。 从村子里望过去,磨盘山并不高大,圆滚滚的,我们觉得爬上磨盘山一定很容易的。于是我们决定去磨盘山上玩。 那是春天。我们几个男孩子走出村子,踩着田地中间细窄的小道,走过农田,来到磨盘山脚下。我看到的磨盘山挺高的,和我们在村子里望的磨盘山完全不一样。我们踩着一条小路上山,可是走了一阵,才发现那根本不是小路。我们拨开浓密的荆条,躲避着野山枣树上不容易被发现的尖尖的刺,艰难地往山上走。脚下会时常有一些石头,不大,白白的,却又圆又硬,踩上,脚下就会打滑,身体就会倒下。我们走得很慢,也很吃力。还没走到半山腰,大家就已经累得直喘。我的手腕被干硬干硬的荆条划红了,疼便慢慢地洇开。小腿呢,也疼。那是被野山枣刺扎的,只是那疼很尖,很锐。一下一下地跳。 其他小伙伴和我一样,也都受了伤。但是我们没有放弃,继续登山。 终于,我们登上了山顶。 我果然看到了奶奶说的好景致。我站在山顶,觉得自己好高好高。我看到山脚下是大片大片的农田,绿绿的,平展展的,比学校的大黑板还平。一条公路在田地中间穿过去,不时有汽车无声地驶过,慢悠悠的。再远一点的地方是我家住的村子,长方形,横在田地的一边。一排排房子分布得很整齐,有很多树,高大着,浓密着,把有些房子遮挡住了,却遮挡出我说不清的意味来。女儿河弯弯曲曲的,白白亮亮的,比母亲扎在头上的头巾还要长,在长方形的村子中间穿过去,弯向东边,和猫尾巴一样漂亮。更远的地方,还是农田,隐约可见一排电线杆在农田中起起伏伏。我把目光放得更远更长,我居然望到了一片影影绰绰的白色,不,是淡蓝色!我猛地明白了,那看上去在不停摇晃的淡蓝色,就是奶奶说的大海! 我望到了大海! 我连忙指着大海让小伙伴们看。 果然是好景致呀!我忍不住大声叫起来。 奶奶说得没错,到了磨盘山上,可以看到好景致。更为美妙的是,我看到的农田啊公路啊村庄啊河流啊,还有远方的大海,都是小小的,像玩具一样,好像我一伸手,就可以拿到手里! 这种感觉太好啦,太有意思啦! 我已经十岁了,还头一次产生这种美妙的感觉呢。 我和小伙伴们在磨盘山上玩了大半天,才很不舍地下了山。 遗憾的是,我没有吃到红苹果,因为那是春天,山坡上的苹果树才刚刚长出绿叶来。还有,我也没有采到草药,因为我不认识草药。 回到家里,我给奶奶讲磨盘山,讲自己看到的好景致。 奶奶听着,①脸上的阳光一跳一跳的。 我说,奶奶,你不是向往磨盘山吗?我领你上去看看吧。 ②奶奶没有回答我的提议,只是笑。③我看到奶奶脸上的阳光在她的笑声中一块一块地滑落下来。 ④奶奶脸上的阳光落了,奶奶的身体也渐渐不行了。不久,奶奶就去世了。 母亲说,奶奶辛苦一辈子,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把孩子们都养大了。奶奶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磨盘山上看看,去看看山上的好景致,去采草药,去吃红苹果。可是奶奶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去过磨盘山。 奶奶终于是来到了磨盘山上。奶奶的坟,就在山坡的东侧。 奶奶向往磨盘山,却一辈子没有上过磨盘山。现在,奶奶终于来到了磨盘山。 我对母亲说,奶奶终于看到了磨盘山上的好景致。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简洁明了,点明了磨盘山和奶奶的关系。奶奶向往磨盘山,在小说中一再出现,成为小说的线索,使小说叙事紧凑。 B. 奶奶向往磨盘山的原因有很多,如看看磨盘山的风景、吃到山上的红苹果、采草药治自己的病等,但终其一生都未能成行。 C. 文章写我和小伙伴们登磨盘山,登山的过程及登上山顶后的所见所感均与我之前对磨盘山的想象不同,前后形成了强烈反差。 D. 小说最后三行,连用三个“终于”,既有对奶奶死后葬在磨盘山也算实现愿望 宽慰,也有对奶奶不能在生前实现愿望的遗憾。 7. 下列对文章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奶奶“脸上的阳光一跳一跳”,生动表现出奶奶听我讲述好景致时的兴奋。 B. 句子②中奶奶“只是笑”,表现出奶奶听到我要带她爬山后,为我的孝心深感宽慰。 C. 句子③中阳光“滑落下来”,写出奶奶知道自己已无法登上磨盘山,感到无奈失落。 D. 句子④中“阳光落了”,既照应了前文奶奶的心境,又暗示了奶奶生命力的流逝。 8. 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是如何体现出十岁孩子的语言腔调的?请简要分析。 9. 小说用大量笔墨写“我”登山的经历,这一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6. C 7. B 8. ①词句稚拙、朴实、直白。②多用叠词和反复,符合孩子说话的口吻。③描写时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家常事物比喻,不求雅致新颖,只求好懂。 9. ①详写“我”登山经历及山上所见美景,照应了奶奶登磨盘山的愿望,增强了对奶奶不能实现登山愿望的伤感以及我们的愧疚之情。②小说详写登山的经历,多写喜悦与快乐,简写奶奶老去时的哀戚、悲伤,使小说叙述保持平静的语调,情感表达深沉、内敛。③小说写用大量笔墨写“我”登山的经历,叙写细致,描写充分,节奏很慢,与后文在写奶奶老去时没有过多的停留、叙述节奏加快形成对比,使小说叙述节奏出现变化,避免了单调。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通过孩童视角讲述奶奶对磨盘山的向往,描绘了奶奶的一生与磨盘山的情感联结。小说开篇简洁,抓住磨盘山这一象征展开叙事。通过孩子的登山经历,将生活的体验与奶奶未竟的愿望形成对比,体现出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深思。对景物的描绘细腻传神,带有童趣的语言增添了叙事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结尾部分对奶奶心愿的象征性实现,既是安慰又是遗憾。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登上山顶后的所见所感均与我之前对磨盘山的想象不同”“前后形成了强烈反差”错误,“我果然看到了奶奶说的好景致”“奶奶说得没错,到了磨盘山上,可以看到好景致”,可见与我之前对磨盘山的想象相同。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B.“深感宽慰”错,奶奶的“笑”中主要是一种无奈,而非宽慰。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词句稚拙、朴实、直白。划线句中“好高好高”“有很多树,高大着,浓密着”“在长方形的村子中间穿过去”词句稚拙、朴实、直白。没有任何的铺陈与渲染,手法符合十岁孩子的语言强调; ②多用叠词和反复。划线句中“好高好高”“大片大片的”使用重复的修辞,“绿绿的,平展展的”“一排排”“弯弯曲曲的,白白亮亮的”“影影绰绰的”多用叠词,口吻稚嫩,符合孩子说话的腔调;
展开余下试题③划线句中“比学校的大黑板还平”“比母亲扎在头上的头巾还要长”“和猫尾巴一样漂亮”等物象的选取,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家常事物进行比喻,这样的词句虽然做不到雅致新颖,但是贵在好懂,这页符合孩子说话的腔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详写的内容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就本篇文章来说,文章详细写了我登山的过程和快乐,略写了奶奶去世的情节。 ①文章开头写“奶奶说,磨盘山好呢,到了山上,可以看到好景致,可以吃到红苹果,还可以采到草药。如果天气好,还可以望见大海”,所以详细描写“我”登山的经历以及山上所见到的美景,以我的视角来展现奶奶所向往的山顶的美景,更能增强对奶奶不能实现登山愿望的伤感以及我们的愧疚之情。 ②文章写登山的经历,我与小伙伴结伴而行,虽然路途中遇到荆棘丛,受了伤,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一路上登去,直到山顶,之后“我果然看到了奶奶说的好景致”“果然是好景致呀!我忍不住大声叫起来”“这种感觉太好啦,太有意思啦”,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渲染登山的喜悦与快乐。但是对奶奶去世简单表述,这样安排使小说叙述保持平静的语调,情感表达深沉、内敛。哀而不伤。 ③文章第8段详细描写了我跟小伙伴登山的过程“踩着田地中间细窄的小道,走过农田”“踩着一条小路上山”“拨开浓密的荆条,躲避着野山枣树上不容易被发现的尖尖的刺,艰难地往山上走”“脚下会时常有一些石头……”“走得很慢,也很吃力”“还没走到半山腰,大家就已经累得直喘”“我的手腕被干硬干硬的荆条划红了,疼便慢慢地洇开。小腿呢,也疼。那是被野山枣刺扎的,只是那疼很尖,很锐。一下一下地跳”“我”登山的经历,叙写细致,描写充分;文章10-17段写登上山顶后的所见、所思、所感,整个过程节奏很慢;而写到奶奶去世时,只用了“奶奶脸上的阳光落了,奶奶的身体也渐渐不行了。不久,奶奶就去世了”这一段。这样安排使得前后节奏形成对比,使小说叙述节奏出现变化,避免了单调。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藉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 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然时有恃才肆意,亦有盩孔、孟之旨。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撰碑以实之;李贺父名晋,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辨》,令举进士: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缪者。时谓愈有史笔,及撰《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颇为当代所非。 (《旧唐书•韩愈传》)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洎举A进士B投文C于公卿间D故相郑余庆E颇为之F延誉G由是H知名于时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跟从,材料中“吾从而师之”与“养于从父兄”的“从”均为此意。 B. 寻,不久后,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寻”意思相同。 C. “迁、雄之气格”与《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之”用法不同。 D. “无以过之”与《劝学》“无以成江海”中的“无以”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 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认为,从师学习时应以“道”为标准,道理存在之处,便是老师存在之处,而不应顾虑自己与对方地位孰高孰低、年龄孰长孰少。 B. 韩愈的父亲没有显赫的名声地位,在他三岁时便去世了。因自念年幼丧父,韩愈从小便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依赖别人的奖励督促。 C. 大历、贞元年间,独孤及、梁肃的学问最深奥,受到读书人推崇,韩愈常同他们的弟子游玩,希望自己得以在一代人中崭露头角。 D. 韩愈很善于教导勉励后辈,将其中很多人安置在自己家中,作为宾客对待,即使自己早餐也吃不上了,仍和颜悦色、毫不在意。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 14. 请概括材料二对韩愈文章的评价。 【答案】10. BDG 11. A 12. C 13. (1)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2)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得志还是潦倒,他的态度都不会改变。 14. ①韩愈之文有独特的追求,自成一家,且影响了当世很多文人。②但其文亦有不足:有时恃才肆意,有时违背孔、孟的宗旨:作史繁简不当,拙于取舍。 【解析】 【导语】材料一出自韩愈的《师说》,强调从师的重要性,阐述了道是求学的核心,传道授业乃为师之本职,不分贵贱贫富,这一观点体现了韩愈的尊师重道理念。材料二是《旧唐书》中关于韩愈的传记,展现了他的学术成就和性格特点,韩愈为文主张摆脱近体的拘束,力求自成一家,尽管偶有失误,但终以文采著称,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两文共同凸显了韩愈的学识与人格魅力。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及至应进士科考,文章投递到公卿之间,前宰相郑余庆极力为他播扬声誉,因此韩愈一时便出了名。 “举进士”是动宾短语,其后B处断开; “投文于公卿间”中“公卿间”是“投文”的对象状语,用“于”联系紧密,其后D处断开; “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中,“故相郑余庆”作主语,“延誉”作谓语,其后G处断开。 故选BD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含义不同。跟从/堂房亲属(从父兄,即堂兄)。句意: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寄养在堂兄家中。 B.正确。句意:不久后,韩愈便中了进士。/不久因病去世了。 C.正确。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独。句意:司马迁、扬雄的气韵风格。/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D.正确。都是“没有用来……的”。句意:没人能超过他。/就无法汇成江河大海。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