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丙)闻一多曾指出,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从烛阴、女 娲的神怪传说,到甲骨金文中的有角的龙蛇字样;从青铜器上的各式夔龙再到《周易》中的“飞龙在天”(天上)、“或跃于渊”(水中)、“见龙在田”(地面),一直到汉代艺术(如马王堆帛画和画像石)中的人首蛇身诸形象,这个可能产生在远古渔猎时期却居然延续保存到文明年代,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量,长久吸引人们去崇拜、去幻想的神怪形象和神奇传说,它始终是那样变化莫测,气象万千,它不正好可以作为我们远古祖先的艺术代表? (丁)神话传说毕竟根据的是后世文献资料。那么,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那个人首蛇身的陶器器盖,也许就是这条已经历时长久的神异龙蛇最早的造型表现?你看,它还是粗陋的,爬行的,贴在地面的原始形态。它还飞不起来,既没有角,也没有脚。也许,只有它的“人首”能预示着它终将有着腾空而起翩然飞舞的不平凡的一天?预示着它终将作为中国西部、北部、南部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一个主要的图腾旗帜而高高举起、迎风飘扬?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顶洞人对“红”色的运用,包含了某种观念含义,与欧洲洞穴壁画一样,都是潜藏的审美或艺术的体现。 B. 由于年代久远,远古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的具体形态、内容和形式早已无从确定,我们只能通过远古神话、传奇和传说约略推想其依稀面目。 C. 女娲与伏羲应该是最早期的中国远古文化的代表,因为近百万年时间差距的中国原始历史,都集中地凝聚和停留在这两位身上。 D. 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多都是“人首蛇身”,并不是真实存在,他们也许是章学诚所说的“人心营构之象”。 2.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能直接表现文本划线内容的一项是( ) A. 宓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尸子•君治》) B.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易•系辞下传》) C. 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日伏羲也。(《风俗通义•三皇》) D. 文王其囚差里,盖益易之八卦, 六十四卦。(《史记•周本纪》) 3. 请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回文本最合适的位置( ) “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第54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4. 这篇文章主体是关于中国“龙图腾”的论述,但文章开头为什么从山顶洞人喜欢用“红”色说起? 5. 今年是甲辰龙年,请结合这篇文章和你对中国龙的理解,向外国朋友介绍一下中国的“龙图腾”。 【答案】1. B 2. D 3. A 4. ①“红”色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红”色被赋予了人类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它参与了、储存了特定的观念意义。) ②山顶洞人对“红”色的运用是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萌芽,从而引出下文关于龙图腾的论述。 ③从山顶洞人写起,丰富了文本的内容,使文本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 ①从起源上看,它源于女娲、伏羲、烛龙等神话传说中“人面蛇身”的神人形象,蛇图腾又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 ②从“龙”的形象上看,它以蛇身为主体,加上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③从“龙”的象征意味上看,它不仅是一种神圣的生物,还是权力、智慧、吉祥、力量、和谐与创新精神的代表。 ④从东西方龙的差异上看,东方龙并不是邪恶暴虐的象征,中国人更看重龙所代表的智慧、吉祥、和谐。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中国远古文化中的“龙图腾”起源及其象征意义。通过分析山顶洞人对红色的运用,文章引出原始巫术礼仪的符号象征,进而探讨女娲、伏羲等神话人物的文化代表性。文章结合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揭示“龙”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演变过程,强调其在远古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持久影响。整体上,文章通过历史与文化的交织,展现了“龙图腾”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意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内容和形式早已无从确定”错误,原文是说“它们具体的形态、内容和形式究竟如何,已很难确定”,而非“已无从确定”。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划线内容主要是女娲伏羲相关的远古文化。 A.宓羲氏(伏羲)教民以猎,直接表现远古文化。 B.庖羲氏(伏羲)作八卦、以佃以渔等活动,直接表现远古文化。 C.对伏羲始别八卦及相关影响进行说明,直接表现远古文化。 D.文王在被囚时对《易》的八卦进行扩充为六十四卦,主体是文王,与女娲、伏羲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