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0  2025-01-26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语文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拥堵的早高峰,打辆“空中的士”去上班;饥肠辘辘的中午,叫架无人机来送餐……曾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景正随低空经济的发展一步步走进现实。
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空域是指1000米高度以下,根据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高度的空域。低空飞行活动不仅涵盖低空空域内的传统通用航空活动(泛指除军事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还包括新兴的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的飞行活动。低空经济连接了“天”与“地”,涉及数量众多的地面制造、保障与服务业态,具有极强的产业带动能力。
低空空域和土地、海洋一样,是一种自然资源。我国地域辽阔,低空资源丰富,这种自然资源一旦转化为经济资源,人类的活动范围就由“平面”转向“立体”,人类活动的效率可以实现指数级增长。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理论强调,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手段,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低空飞行活动与各相关产业的联合发展,可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配置,使低空空域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从而服务于广大民众的生活。
当低空与经济相遇,低空资源得到充分释放,这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首先,低空经济塑造发展新动能。低空经济与信息通信、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业态相融合,可拓展出“低空+物流”“低空+巡检”“低空+文旅”等各类应用场景,激活新型消费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低空经济加速相关技术突破。低空飞行活动的强烈需求,刺激以eVTOL为代表的新型低空飞行器技术升级,同时促进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转化,形成空天地一体化低空智联网。此外,低空经济带动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现有产业走向智能化、绿色化。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在无人机应用技术、导航与控制技术、电动能源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核心竞争力。强力的政策支持和坚实的技术基础,使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可能。
(取材于周钰哲、沈海军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低空经济开启了万亿级市场的新赛道,各地纷纷抢抓产业机遇,竞逐“天空之城”。不过,受产业链长、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低空经济发展之路还面临诸多的堵点与痛点。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包括航空材料、芯片以及电池等的研发与制造;中游主要是航空器,包括无人机、eVTOL以及各类配套设施的研发与制造;下游聚焦于产业融合,即如何将中游生产的产品服务应用于各个场景中。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和综合服务产业四大板块。在产业链的牵引下,各板块资源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系统,共同构建出良好的产业生态,才能使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关键要素的共同演化。低空空域作为基础资源,为航空器技术创新以及新场景探索提供了充足的物理空间。空域的精细化管理和适度开放,可吸引更多企业进行新产品试飞,从而进一步促使企业主动创造新场景。以低空飞行器技术为代表的低空技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低空技术的不断突破可以带动低空经济场景的拓展,还可以为低空空域的管理提供新思路。低空经济场景是低空领域新技术、新载运装备、新商业模式实际应用的具体情境或环境,是发展低空经济的根本与落脚点。新技术在实际的场景应用中实现迭代优化,才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浏览完整试题当下,很多城市直面挑战,积极探索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良策。深圳市在核心零部件和整机制造上实力强劲,还拥有大疆、丰翼科技等领军企业和1700多家低空经济链上企业,因此,深圳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开发、改进适应各种场景的低空飞行器,并研发出智能融合低空系统以提升低空空域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合肥以场景应用为引领,专门设立了场景公司,在骆岗公园开通国内首个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应用场景,以场景来倒逼技术创新,并积累空域管理经验。而北京、上海、杭州等15座城市则宣布携手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
低空经济竞争就是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竞争。各地需要根据产业优势和自身禀赋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形成错位发展。地区间需要加强协同互动、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向“天上一张网,地上一盘棋”的产业协同生态迈进。
(取材于欧阳桃花、孟培军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属于低空经济的一项是( )
A. “挑山工”机械狗登泰山运输货物,降低运输成本。
B. 国产大飞机C919陆续交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 电力公司使用无人机巡查输电线路,提升巡查效率。
D. 神舟飞船携带数万颗种子飞入太空,助力太空育种。
2. 下列对材料一第三段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国低空空域和土地、海洋一样是自然资源。
B. 低空资源可转化为经济资源并拥有经济价值。
C. 资源配置理论在低空经济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D. 低空飞行活动可服务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开产业链的牵引,低空经济产业四大板块资源将无法发挥作用。
B. 产业链上游与中游实力强劲是深圳打造“天空之城”的优势之一。
C. 低空经济产业链长,使得各地在产业竞争中的错位发展成为可能。
D. 构建产业协同生态有利于解决低空经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4. 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 分析和评价,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低空经济带动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表明低空经济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B. 材料二中“合肥以场景应用为引领”的案例,可印证材料一“低空经济塑造发展新动能”。
C. 材料二中15座城市宣布携手共建的事实,说明一座城市不能建立完整的低空经济生态圈。
D. 材料一探讨了何为低空经济及其为何能发展,材料二则探讨了如何让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5. 根据以上材料内容,在第一小题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并按要求回答第二小题。
(1)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关键要素包括低空空域、 ① 和 ② 。
(2)请从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关键要素共同演化的角度,结合链接材料的相关内容,为延庆区低空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链接材料】
延庆区有中国民航局首批、北京市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有374平方公里的独立空域。延庆还拥有八达岭长城、龙庆峡、野鸭湖湿地公园等丰富的文旅资源。延庆低空经济产业园已经集聚无人机企业近百家,各企业正不断加强技术攻关,力争到2026年,提升无人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答案】1. C 2. B
3. A 4. C
5. (1)
①低空技术
②低空经济场景
(2)
①延庆低空经济发展应依托低空空域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对空域的精细化管理;
②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无人机的研发、试飞,从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③延庆还应凭借丰富的文旅资源,积极拓展“低空+巡检”“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
④并在场景应用中不断积累、完善空域管理经验。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通过探讨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景与挑战,展现了一个新兴经济领域的蓬勃生机。材料一聚焦于低空经济的定义、优势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强调其在技术与产业融合方面的潜力。材料二则分析了产业生态的构建,讨论了各地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及面临的问题。整体上,文章传达出低空经济的创新性和未来发展空间的重要性,激发读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思考。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不属于。“挑山工”机械狗登泰山运输货物,这是地面上的活动,并不涉及低空空域内的飞行活动,所以不属于低空经济。
B.不属于。根据材料一“低空飞行活动不仅涵盖低空空域内的传统通用航空活动,还包括新兴的无人机、eVTOL等的飞行活动”,公共航空运输不属于低空飞行活动的范畴,因此不属于低空经济。
C.属于。根据材料一“低空飞行活动不仅涵盖低空空域内的传统通用航空活动,还包括新兴的无人机……等的飞行活动”,所以这一活动属于低空经济。
D.不属于。神舟飞船携带数万颗种子飞入太空,这是太空活动,远远超出了低空空域的范围,因此不属于低空经济。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不恰当。虽然第三段开头确实提到“我国低空空域和土地、海洋一样是自然资源”,但这只是该段内容的一部分,并未全面概括该段主旨。
B.恰当。第三段首先指出低空空域是自然资源,接着说明这种资源一旦转化为经济资源,就能极大地提升人类活动效率,并服务于广大民众的生活,这都体现了低空资源可转化为经济资源并拥有经济价值。此选项正确概括了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C.不恰当。第三段中虽然提到了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理论,但主要是为了解释低空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后能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配置,从而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资源配置理论并非该段的主要内容。
D.不恰当。第三段确实提到低空飞行活动能使低空空域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从而服务于广大民众的生活,但这只是该段内容的一部分,且是转化后的结果,并非该段的主要内容。
故选B。
【3题详解】


展开余下试题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
A.“离开产业链的牵引,低空经济产业四大板块资源将无法发挥作用”错误。由材料二第二段“在产业链的牵引下,各板块资源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系统,共同构建出良好的产业生态,才能使低空经济健康发展”可知,这并不意味着离开产业链的牵引,四大板块资源就完全无法发挥作用,而是无法形成有机系统,无法共同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从而影响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评价文章内容的能力。
C.“说明一座城市不能建立完整的低空经济生态圈”错误。材料二中提到15座城市宣布携手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这并不能直接说明一座城市不能建立完整的低空经济生态圈。实际上,这15座城市携手共建可能是出于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考虑,或者是因为某些城市在某些方面存在短板,需要与其他城市合作来完善低空经济生态圈。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
①低空技术:由材料二第三段“以低空飞行器技术为代表的低空技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可知,“低空技术”是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②低空经济场景:由材料二第三段“低空技术的不断突破可以带动低空经济场景的拓展,还可以为低空空域的管理提供新思路”可知,低空经济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2)
①依托低空空域资源优势,加强空域管理。延庆区拥有中国民航局首批、北京市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及374平方公里的独立空域。这是延庆区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延庆区应加强对空域的精细化管理,确保空域的安全、高效利用。同时,延庆区应积极吸引更多的无人机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试飞。这些企业可以依托延庆区的空域资源优势,进行新技术的试验和验证,从而推动低空技术的不断突破。
②推动低空技术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创新是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延庆区应鼓励和支持无人机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延庆区可以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减免税收等,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汇聚到延庆区。同时,延庆区还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低空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③拓展低空经济场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延庆区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如八达岭长城、龙庆峡、野鸭湖湿地公园等。这些资源为延庆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延庆区可以积极拓展“低空+巡检”“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通过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旅游服务。同时,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也可以为无人机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利润空间。在拓展应用场景的过程中,延庆区应注重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可以与旅游业、信息通信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和转型升级。
④积累空域管理经验,完善服务体系。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空域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在不断增加。延庆区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积累空域管理经验,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这包括建立完善的空域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空域监管和安全保障、提升空域服务效率和质量等方面。通过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延庆区可以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环境和条件。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季孙欲以田赋【1】,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敛从其薄。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弗听。
(取材于《左传•哀公十一年》)
(二)
君子者,正天下之疑者也。疑于善与,殆犹其未善与,则进而访于君子,得一言以折中【2】其从违,而即毅然以必为而必去。君子所乐以其正待天下之疑问,唯此之为无吝矣。若夫知其必见可于君子也,勿待问也,而犹问焉,则是欲暴其是于君子,而邀君子之赞誉也;夫挟一得之詹詹【3】,而取必于君子以为之誉,君子固不为其所邀矣。夫知其必不见可于君子也,勿庸问也,而抑问焉,是其欲屈君子以从己也,不则欲引君子之辩而以利口穷之也;夫君子固不为之屈,而亦恶屑为无益之辩,以滋匪人【4】之利口哉!斯二者,皆自绝于君子,而君子固弗答焉。
季氏之欲用田赋,此不问而知夫子之必不见可者也。冉有不审,贸贸然而亟为之访,三发而不置。自恒情言之,此鲁之所由以兴替,民之所由以死生,圣人知不可为者也,则何爱一言而不以救垂堂之坠乎?即勿听也,民死于季氏之政,而生于夫子之言,亦讵不可以自尽与?然而夫子必勿之答,非圣人之仅不欲为小人辱也,夫圣人亦如天而己矣,天无绝物,而物有绝天;物绝天,而天又奚劳邪!
且使夫子而正告以不可也,季其悛乎?季之弗能悛也,非处心积虑之久而以取必者乎?弗能悛而必访,访而不可,则比匪之党利口蜂起,而与夫子竞其短长。夫小人之词岂足以穷君子哉?然而操一相穷之心,则苟可以逞而犹为之一掉【5】也。如是,则言愈长而是非愈紊。故曰:圣人犹天也,天不能竞虺蜴之毒,争虎狼之暴,而亦姑听其自已。
(取材于王夫之《续春秋左氏传博议》)
注释:【1】以田赋:按田亩征税,指季孙采取的赋制改革。【2】折中:取正,作为判断事物的准则。【3】詹詹:喋喋不休的样子。【4】匪人:行为不端,不怀好意的人。【5】掉:鼓动、逞口舌之能。
6. 下列对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则周公之典在 典:典故
B. 则是欲暴其是于君子 暴:显露
C. 三发而不置 置:放弃
D. 季其悛乎 悛:悔改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施取其厚,敛从其薄
给予好处要力求多,收取租税要尽量少
B. 而即毅然以必为而必去
就果断地决定是一定做还是一定不做
C. 圣人知不可为者也
圣人知道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
D. 亦讵不可以自尽与
(孔子)又怎么能不尽一下自己的力量呢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季氏如因贪图财利而进行赋制改革,那么,这样的改革仍将无法满足他。
B. 王夫之认为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是正确的,却要问君子,不过想得到君子称赞罢了。
C. 王夫之认为,季氏想要进行的赋制改革是关系到百姓生死、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
D. 王夫之批评了季氏等人企图以巧言为难君子的行为,赞扬了君子讷言敏行的品格。
10. 季氏想进行赋制改革,派冉有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并没有公开回应,王夫之是如何理解孔子这种态度的?
【答案】6. A 7. D
8. C 9. D
10. ①孔子认为季氏的赋制改革是不合礼法的,而季氏也知道孔子不会同意。
②季氏派冉有征求意见,无非企图强迫孔子顺从自己的意见,这是对孔子的侮辱。
③即使孔子明确表示不同意赋制改革,季氏也不会悔改,只会通过利口与之辩论,从而混淆是非,助长气焰。或:即使孔子明确表示不同意赋制改革,季氏也不会悔改,对于,背离天道之人,与之辩论,只会混淆是非,助长气焰。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孔子和季氏赋制改革的史实与王夫之的议论,体现了圣人和君子的处事态度以及治政原则。孔子以“度于礼”为准则,反对不合理的改革,谈及仁政思想,表现出不为利口所动的贤人风骨。王夫之则结合实际剖析季氏的动机,批评其挟私欲求君子支持,揭示君子“不争”的处世智慧和理性态度,折射出对为政者德行的强烈反思。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典故”错误。“典”,法则、制度。句意:那么周公的法令就在那里。
B.正确。句意:那就是想要在君子面前显露自己的正确。
C.正确。句意:三次发问而不放弃。
D.正确。句意:季氏难道会悔改吗?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判断词,是/介词,替。句意:您是国老。/就贸然急切地去替季氏征求孔子的意见。
B.介词,用/连词,以致。句意:君子乐于用他的正直来对待天下人的疑问。/以致助长那些不怀好意之人的气焰!
C.介词,被/介词,因为。句意:如果明知自己的观点必定不会被君子认可。/但(百姓)如果因为孔子的言论而得以生存。
D.均为连词,表转折。句意:但仍然去询问。/不能悔改却还一定要来征求意见。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错误。“不可为者”,不能做的事情。句意:圣人知道不能做的事情。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赞扬了君子讷言敏行的品格”错误。由材料二第三段“如是,则言愈长而是非愈紊。故曰:圣人犹天也,天不能竞虺蜴之毒,争虎狼之暴,而亦姑听其自已”可知,原文中并未直接赞扬君子讷言敏行的品格,而是批评了季氏等人企图以巧言为难君子的行为,并指出圣人对待小人的态度应如天对待万物一般,不与之竞争。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内容可知,孔子私下对冉有说:“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这表明孔子认为,如果季氏不遵循礼法,而只是出于贪婪之心进行赋制改革,那么这样的改革是无法满足其欲望的,也是不被孔子所认可的。由材料二“季氏之欲用田赋,此不问而知夫子之必不见可者也”可知,王夫之也指出,季氏自己心里也清楚,孔子不会同意这样的改革。
②由材料二第二段“然而夫子必勿之答,非圣人之仅不欲为小人辱也,夫圣人亦如天而己矣,天无绝物,而物有绝天;物绝天,而天又奚劳邪”可知,这种行为在王夫之看来,是对孔子的侮辱。因为孔子作为一代圣人,其言论和行动都应以礼法为准绳,不应被权贵所左右。季氏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孔子独立人格的践踏。
③由材料三“且使夫子而正告以不可也,季其悛乎?季之弗能悛也,非处心积虑之久而以取必者乎?弗能悛而必访,访而不可,则比匪之党利口蜂起,而与夫子竞其短长。夫小人之词岂足以穷君子哉?然而操一相穷之心,则苟可以逞而犹为之一掉也。如是,则言愈长而是非愈紊”可知,在王夫之看来,对于背离天道之人,与之辩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样的人已经失去了对礼法的敬畏之心,他们的言行只会被自己的私利所驱使。因此,孔子选择不公开回应,既是对季氏行为的无声抗议,也是对自己独立人格的坚守。
参考译文:
(一)
季孙想要按田亩征税,派冉有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说:“我不懂得这个。”冉有问了三次,最后说:“您是国老,等着您的意见办事,为什么您不说话呢?”孔子不作正式答复,私下对冉有说:“君子推行政事,以礼为标准,给予好处要力求多,收取租税要尽量少。如果不以礼为标准,而贪图财利不知满足,那么即使按田亩征税,也还会不够用的。况且季孙如果想按法度推行政事,那么周公的法令就在那里;如果想(不按法度)随便推行,又何必征求意见呢?”(季孙)不听。
(二)
君子,是解决天下疑惑的人。(人们)对于善有疑惑,大概就像对不善有疑惑一样,那么就去请教君子,(从君子那里)得到一句话来判断是依从了准则还是违背了准则,就果断地决定是一定做还是一定不做。君子乐于用他的正直来对待天下人的疑问,并对此毫不吝惜。如果明知自己的观点必定会被君子认可,是不需要问的,但仍然还是去询问,那就是想要在君子面前显露自己的正确,以博得君子的赞誉;他们凭借一点收获就喋喋不休地询问,想要从君子那里得到肯定来作为自己的荣誉,君子一定不会被这样的请求打动。如果明知自己的观点必定不会被君子认可,无须去问,但仍然去询问,这是他想要使君子屈服而顺从自己的观点,否则就是想诱导君子与其辩论,并用如簧巧舌来使君子陷入困境;君子一定不会被他屈服,也厌恶、不屑同他们做无益的辩论,以致助长那些不怀好意之人的气焰!这两种做法,都是自己断绝君子回答的做法,因而君子必定不会回答他们。
季氏想要按田亩征税,这是不需要问就能知道一定不会被孔子赞成的事情。冉有没有仔细考虑,就贸然急切地去替季氏征求孔子的意见,三次发问而不放弃。从常理来说,这关系到鲁国的兴衰,百姓的生死,是圣人知道不能做的事情,那么孔子为什么吝惜一句话而不去挽救这即将崩塌的局面呢?假如孔子的话不被采纳,百姓可能会死于季氏的暴政,但(百姓)如果因为孔子的言论而得以生存,(孔子)又怎么能不尽一下自己的力量呢?然而孔子坚决不回答他,这不仅仅是因为圣人不愿被小人羞辱,更是因为圣人的行事就如同天道一般,天道不会断绝万物的生机,但万物却有可能背离天道;当万物背离天道时,天道又何必去费力挽救呢!
假使孔子直接明确地告诉季氏这是不可行的,季氏难道会悔改吗?季氏不能悔改,难道不是因为他早已处心积虑,决心已定了吗?不能悔改却还一定要来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又得不到想要的答案,那么那些不怀好意的同党就会蜂拥而起,与孔子争辩是非长短。小人的言辞又怎能难倒君子呢?但是,如果这些人抱着一定要让孔子理屈词穷的心态,那么他们只要有机会就会试图挑衅。像这样一来,言辞就会越说越多,而是非也会越来越混乱。所以说,圣人就像天道一样,天道不会与毒蛇猛兽争斗,而是任由它们自生自灭。
11.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冶长》)
②季氏为无道,僭天子,舞八佾,旅泰山,……然不亡者,以冉有、季路为宰臣也。
(《韩诗外传・卷十》)
③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论语・先进》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大臣”与“具臣”的特点。
(2)结合材料及文言文(一),分条概述孔子评价冉有为“具臣”的依据。
附:文言文(一)
季孙欲以田赋【1】,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敛从其薄。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西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