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②拉沃卡常常提到,我们应当出于对虚构的热爱而捍卫虚构,这种为虚构的辩护并非出于某种功利主义的动机,而是出自人类热爱虚构的天性。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出发,拉沃卡提出这一行为的原因:悖论和矛盾会产生特定的认知活动,使人为之寻求合理的解释,并致力于解决它们。可以说,构成虚构性的悖论要么不会被注意到,要么反而会特别显眼——甚至如时空旅行的时间悖论会引发摧毁虚构世界的危险。可以说,在虚构悖论的破坏性和读者的善意解释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虚构的热爱,同时也促使虚构得到阐释或得以调整,使虚构有了可能性。 ③然而在现实层面,虚构的存在却曾备受攻讦,在很多社会和时代,虚构本身的发展也常常受到限制。譬如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无视甚至敌视虚构的风潮,拉康的“真实,就是不可能”的口号揭开了泛虚构主义的序幕——虚构被等同于一种叙述,于是一切都被视为虚构。虚构的概念也因此被消解,“泛虚构主义”的论调从理论层面限制了虚构的发展。 ④正如阿兰•巴迪欧所提出的,21世纪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对真实充满激情”。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领域,人们都开始对虚构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出疑问,叙事文学的趋势“从‘离心’(将真实的经验投射到一个想象的世界)走向‘向心’(真实的经验和历史)”,作家试图通过非虚构的方式进行文学书写,涌现出游记、调查文学、诉讼文学、田野调查等一系列写作形式,文学因此成为记录现实的一种技术手段。与此同时,由于在后现代理论家那里,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确定的真实似乎成了难以企及的虚幻目标,即使是以真实为目的的写作也仍旧无法摆脱虚构的色彩。 ⑤“真实的虚构或虚构的真实”似乎成为这类文学创作的一体两面,成为虚构与真实边界难以辨别、难以确定的写照,而文学对真实的书写首先便表现为对虚构与真实的处理,即如何将真实元素放在虚构的故事中,以及如何通过虚构的素材和手段来重现真实。因而在拉沃卡看来,无论是虚构所引发的无尽讨论,还是虚构新用途的不断丰富与增多,都足以证明虚构不息的生命力,而真正需要捍卫的,或许是虚构与现实的边界,换言之,只有认识到边界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认识虚构的存在。 ⑥在“泛虚构主义”的概念之下,事实与虚构两者之间被认为没有差别,从菲利普•索莱尔斯到菲利普•福雷斯特,都表达了一种“万物皆虚构”的信念,同时对虚构——特别是叙事性、沉浸式或与表演相关的虚构,即公众欣赏的电影或文学虚构作品——表现出极大的敌意。然而如果一切都是虚构的,作为现实世界投射的想象世界便丧失了它的独立性和价值,这也与拉沃卡长久以来的理念背道而驰,于是她试图探究这种拒绝虚构的明显悖论的渊源及其后果。 ⑦“可能世界”理论为拉沃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点,通过对这些世界在逻辑上的构建方式、对这些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途径的思考,拉沃卡阐明了“跨小说性”(人物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转移)、反事实和转叙等修辞手法。将虚构作品视为世界,从隐喻的角度看,意味着边界的必然存在,为了理解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过渡(比如跨小说性和转叙),就必须确保起点和终点世界是不同的,因而从概念上看,它们也必须是有边界的。对本书作者而言,虚构和现实之间的边界实在难以被消弭,虽然作家们经常去突破事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文学奖项也更倾向于非虚构作品,但这种与边界游戏的方式也需要以边界的存在为前提。这似乎构成了一个悖论,因为一旦边界真的消失,这种写作方式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换言之,正是因为边界的存在,文学虚构的游戏才有意义。 ⑧溶解现实与虚构的边界,也就溶解了虚构观念本身。虽然虚构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厘清事实与虚构的边界同样十分重要,它是新闻从业者防止虚假新闻泛滥的职业操守,是历史学家揭示过往真相的伦理责任,是法律层面对个体的尊重与保护,是玩家穿梭边界内外体验游戏乐趣的前提,甚至也是认知科学判断精神健康的标志。 ⑨回到本书的出发点,《事实与虚构——论边界》的标题还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辨清虚构与事实的边界?在一些读者看来,似乎此书更多表现了虚构学发展的历史,而非界定事实与虚构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实际上,通过对虚构学历史流变的梳理,通过对虚构本质的界定,作者帮助我们厘清了文学虚构的方法。让读者知道文学作品通过何种方式来虚构化,实际上也就是澄清了虚构的边界所在。 (有删节) 3. 第③⑥两段中都出现了“泛虚构主义”的概念,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解事实与虚构间的边界是“泛虚构主义”的主要表现。 B. “泛虚构主义”的流行推动了对“虚构”理论的深入研究。 C. “泛虚构主义”客观上证明了“虚构”具有不息的生命力。 D. 在“泛虚构主义”语境下文学叙述中的真实是不存在的。 4. 下列是小明阅读《事实与虚构——论边界》之前设定的阅读“预期”,请依据本文以及相关阅读经验判断,不适合的一项是( ) A. 加深对《红楼梦》虚构手法的理解,把握其价值意义。 B. 借鉴文学艺术研究的路径,为艺术手法课题研究准备。 C. 解决非虚构 方式写作的问题,把握相关写作的技巧。 D. 探究虚构学的发展规律,明确虚构的内涵及适用范围。 5. 能够依据本文内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拉沃卡认为人们热爱虚构的原因是虚构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B. “可能世界”理论的研究是拉沃卡展开虚构领域研究的诱因。 C. 以虚构方式进行写作将在虚构理论厘清后成为未来写作的主流。 D. 原书中探讨了新闻、历史、法律等多个领域内有关虚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