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关键要素,本质是生产工具的革命。新质生产力“质的跃升”,在技术特征上,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边际革命,它表现为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涌现及其应用,既是质态跃迁的先进生产力,又是生产力系统的整体跃升,正在以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的形式演进;经济特征上,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发生转变,形成以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新的跃升;社会特征上,是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总体上看,生产工具的革命性演变作为新质生产力“质的跃升”,将改变生产工具的形式和功能,改变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同时对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影响。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它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智能制造、新一代通信技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新发展模式,也包括对传统产业的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有力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新三样”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使我国在全球合作中保持竞争优势。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工具的智能化将人类的智识能力扩展至数据分析和复杂决策领域,形成“人机协同”的新型生产力。 总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生产力革命的“质的跃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抉择。 (摘编自李国强《从生产工具演变的大历史视角,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质的跃升”的划时代意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曲辕犁结构上的改进和完善节省了人力和畜力,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B. 技术人员负责绘制纹饰、设置丝线,织女负责操作提花机,分工协作,职责明确。 C. “双向塑造”是指生产工具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人类文明推动生产工具革新。 D.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工具的普及应用,人不再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的现象,得益于曲辕犁等生产工具的改进。 B. 控制机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说明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动力机和操作机。 C. 如果使用颠覆性技术改进了生产工具,就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大幅解放。 D. “新三样”的广泛使用,能有助于加速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进程。 3. 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材料二中新质生产力“质的跃升”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团队发展“农业+物联网+生物技术”智慧农业,逐渐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增加了农业收益,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B. 某企业集团通过引进西方生产技术,优化工作流程,及时维护、定期保养生产线中的动力装置,生产效率和效益得到提升。 C. “具身智能”的发展,会让人工智能拥有实体,让它们像人类一样具备感知、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影响社会和生活。 D. 物流园通过“5G+AI”遥控无人车,调度机器人对包裹进行安检、分拣和配送,构建的智能物流系统,快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4. 材料一中引用《全唐文》《天工开物》等历史文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生产工具革命的本质是人的延伸。”请结合两则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案】1. D2. B 3. B4. ①增强权威性:引用《全唐文》《天工开物》等典籍,佐证曲辕犁、提花机的技术成就,体现严谨性。 ②补充技术细节,增强真实性:如《全唐文》详述曲辕犁结构改进,《天工开物》解释提花机操作流程,使内容更具体真实。 ③凸显技术进步:通过对比古代工具与现代科技(如提花机与计算机编程),强调古代智慧对后世的影响。 5. ①体力延伸:如古代曲辕犁改进构造,节省人力畜力;工业时代蒸汽机等动力机,突破人类体力限制,使人们能完成重体力劳动 ②技巧延伸:如提花机将复杂织锦技巧转化为机器操作流程,织女无需掌握复杂技术;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将人类手工操作技巧转化为机器动作。 ③智识延伸:信息时代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工具智能化实现“人机协同”,控制机用算法决策替代人类经验判断,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章分别从历史与现代的角度,探讨了生产工具对人类文明和生产力的深远影响。材料一通过《胤禛耕织图》和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展示了传统农耕和纺织技术的智慧与进步,强调了工具革新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材料二则聚焦于现代生产工具的演变,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揭示了生产工具在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两篇文章共同体现了生产工具作为人类能力的延伸,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跃升和文明的进步。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D.“人不再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错,材料二说“生产力中人与生产工具是核心要素,本源是人”,可见,人依然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