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2 2025-04-21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
2025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5年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首发经济是以企业为主体,围绕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等要素展开的经济活动,涵盖从首次发布到首店开设、研发中心成立的全过程。它强调创新、时尚和品质,是促进消费升级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首发经济强调高创新性和独特性,其核心在于通过“首次亮相”创新消费场景,迎合当前时尚化、体验化和多样化的消费趋势。
以DeepSeek为例,其研发的AI大模型性能媲美ChatGPT,但成本仅为后者的7%。这一技术突破通过多层次传播策略迅速引发市场关注,官网流量激增300%,并与吉利、东风等车企达成合作,带动产业链新增3000个就业岗位。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强烈,相关股票普遍上涨,甚至引发国际科技巨头的市值波动。这种“鲶鱼效应”不仅验证了本土技术的竞争力,还推动了全行业研发投入的增加。另一典型案例《哪吒2》则以传统文化为内核,通过诙谐角色塑造和现代视觉技术,斩获125亿元票房,刷新国产动画票房纪录。其衍生经济效应同样显著:周边商品销售额破亿元,主题旅游搜索量增长5倍,出品方光线传媒股价单日涨幅达15%。这些成功案例表明,首发经济既能通过技术突破树立行业标杆,也能通过文化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最终形成多维度的经济辐射效应。
首发经济不仅仅关注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亮相,更在于如何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利用心理杠杆作用、预期理论、信号理论及传导机制等多重因素,构建一个完整的信心传导闭环,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心理杠杆作用是首发经济的核心机制。通过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首发经济能够有效传递市场信心,形成长期增长预期。这种机制的工作原理在于:消费者对首发产品的积极体验会触发乐观预期,进而转化为即时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预期理论为首发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撑。根据这一理论,消费者行为具有显著的前瞻性特征,未来预期会显著影响当前决策。在首发经济背景下,首发产品获得的正面市场反馈会形成积极预期,这种预期不仅促进现有产品销售,更会为后续新品开发创造有利市场环境。例如科技产品的良好市场口碑往往会形成“买账效应”,使得消费者对相关品牌和领域保持持续关注和期待。
信号理论强调首发企业通过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释放积极市场信号。这种信号不仅传递企业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还能产生显著的市场信任溢价。首发企业通过持续推出创新性首发产品,能够有效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好感度,这种正向信号会带来多重积极效果:吸引消费者关注、赢得资本市场青睐、获得技术合作伙伴认可等。这种信号机制的有效运作是首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发经济中的心理杠杆作用具有显著的累积效应。伴随首发产品持续推出和良好市场反馈,消费者对国内市场和本土品牌信心将不断增强。这种信心提升不仅带动消费市场升级,更会刺激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进而促进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本土车企通过持续推出技术领先的新产品,不仅培养了庞大的消费群体,更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投资热潮。这种信心积累效应充分体现了首发经济的持久影响力。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王元地、周剑《首发经济的自信效应研究》)
材料二:
以中外潮流相汇而闻名的上海,现正精准定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其中,首发经济被视为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1269家,高能级首店占17%——以此计算,上海平均每天迎来3家以上的首店。
走在上海街头,时不时就能遇见一个首店。法国高端护肤品牌亚洲首家品牌城堡店最新落“沪”,不远处,西班牙奢侈品牌亚洲最大精品店正式启幕……各类新品首发更是精彩纷呈,有的以中国文化元素为创新灵感,有的则主打“在中国,为世界”。
增加首发经济新供给,地方政府推出了不少“组合拳”。2024年,上海推出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将打响“首发上海”品牌,在每年的3月到5月集中打造“首发上海•FIRST in Shanghai”新品首发季活动,并向全球推介。
这一政策不仅以“真金白银”支持具有引领性的国内外品牌在沪开设高能级首店,还明确鼓励更多高品质、高流量的国内外品牌来沪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按照活动的新品能级、参与人数、活动效益、媒体宣传等维度进行评价,对活动主办方场地租赁、展场搭建、宣传推广等按实际投入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
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以“质塑新境•建所未见”为主题,集结原创设计、先锋品牌等不同细分品类的近百场首秀发布;小红书设立“小红书全球品牌主理人引育计划”推广周,计划扶持100个服装、美妆、家居领域的全球主理人品牌……上海推动潮流活动提质升级,让首发经济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摘编自《首发经济:激活“新引擎”,撬动“创新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前的消费市场呈现时尚化、体验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这需要企业创新消费场景。
B. 首发经济要形成多维度的经济辐射效应,既离不开技术突破,也离不开文化创新。
C. 首发企业通过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所释放出的正向市场信号,会带来多重积极效果。
D. 众多国际品牌落户上海的新品首发活动精彩纷呈,呈现在华推广本土化的新模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DeepSeek成功发布为案例,旨在说明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可重塑行业信心。
B. 材料二以具体的数据为支撑,真实展现了上海借力首发经济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举措。
C.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出发,介绍首发经济如何促进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
D. 材料一中的电影《哪吒2》和材料二中的各类首发新品,是从中国文化元素中汲取了灵感。
3.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不属于首发经济的一项是( )
A. 《哈利•波特》全系列8部电影于2024年10月11日起在中国内地影院上映,这是该系列影片在内地的首次大规模院线重映。
B. 成都东郊记忆园区聚集了近300家商铺,其中全国首店11家、西南首店15家,打造汉文化主题餐饮秀,成为新的流量“王者”。
C.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5年11月在上海举办,其通过集中展示全球新品和新技术,吸引了消费者和采购商的关注。
D. 首个开放式穹幕沉浸式空间“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亮相文博会,该空间采用无感交互等新技术,引领观众探索黄山魅力。
4. 首发经济利用心理杠杆作用等多重因素,所形成的完整信心传导闭环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
5. 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作为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上海首发经济的实践经验可以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1. B 2. B
3. A 4. ①企业通过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释放积极信号;
②积极信号引发消费者乐观预期;
③乐观预期进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④消费和投资促进新产品研发和服务提升。
5. ①依据地方特色,聚焦优势产业;
②强化政策支持,构建激励机制;
③平台助力推广,推进品牌建设。
【解析】
【导语】这两篇材料围绕“首发经济”展开,从理论阐释到实践案例,形成互补视角。材料一以学术化笔触系统论述首发经济的定义、机制及效应,通过DeepSeek和《哪吒2》案例,揭示技术创新与文化IP的双轮驱动模式;材料二则聚焦上海实践,用首店数据、政策细则和时装周等鲜活素材,展现城市如何将首发经济转化为消费升级引擎。两文共同凸显首发经济“首次亮相”的创新特质,既构建了“理论-案例-政策”的完整逻辑链,又体现了从宏观价值到微观落地的思考维度。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既离不开技术突破,也离不开文化创新”错误。材料一明确提到“这些成功案例表明,首发经济既能通过技术突破树立行业标杆,也能通过文化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原文为并列关系,而非必要条件。因此“既离不开…也离不开……”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
A.“旨在说明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可重塑行业信心”错误。根据“这种‘鲶鱼效应’不仅验证了本土技术 竞争力,还推动了全行业研发投入的增加”,DeepSeek案例侧重说明“鲶鱼效应”和产业链带动,非“低成本重塑信心”。
C.“均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出发,介绍首发经济如何促进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错误,材料一为理论+案例,材料二纯实践,未涉及理论层面。
D.“材料二中的各类首发新品,是从中国文化元素中汲取了灵感”错误,材料二是“有的以中国文化元素为创新灵感”,仅部分新品“以中国文化元素为灵感”,不能概括为全部。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哈利•波特》全系列重映”不符合材料一对首发经济的定义中“首次发布新产品/模式/业态/技术”。重映是旧内容再发行,无创新要素。
B.符合“首店开设”(西南首店15家)和“新业态”的特点。
C.符合“新技术/新品集中展示”的特点。
D.符合“新技术”(无感交互)和“首次亮相” 特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展开余下试题
①从企业,结合“信号理论强调首发企业通过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释放积极市场信号”可概括出,企业通过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释放积极信号;
②到消费者,结合“消费者对首发产品的积极体验会触发乐观预期,进而转化为即时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可概括出,积极信号引发消费者乐观预期;
③到市场,结合“这种信心提升不仅带动消费市场升级,更会刺激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可概括出,乐观预期进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④到企业,结合“进而促进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可概括出,消费和投资促进新产品研发和服务提升。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文中有“以中外潮流相汇而闻名的上海,现正精准定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知,要依据地方特色,聚焦优势产业;
②文中有“这一政策不仅……还明确鼓励更多高品质、高流量的国内外品牌来沪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按实际投入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可知,要强化政策支持,构建激励机制;
③文中有“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以‘质塑新境•建所未见’为主题,集结原创设计、先锋品牌等不同细分品类的近百场首秀发布;小红书设立‘小红书全球品牌主理人引育计划’推广周,计划扶持100个服装、美妆、家居领域的全球主理人品牌”,可知,要平台助力推广,推进品牌建设。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静地走向一头牛
范晓波
①如果油菜花谢时能找到一片开花的湖滩,如果湖水清澈到足以把湖滩边上翠绿的山林复制成上下对称的两份,如果山林和野花之间有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有若干斑鸠在低空聒噪,那么,再纷乱混浊的情绪,也能渐渐平复沉淀下来。
②去余干县三塘乡找一片开满数千亩油菜花的河湾,在三月中上旬,它鲜嫩得像一块奉献给天空的蛋糕,明亮、灿烂。此前一直抽不出时间专程造访,等我赶到时,夜间的强降雨把金黄冲刷殆尽,只剩深绿的底色,像是一块洗干净的调色板,而创作者早已收工离去。
③幸好二十分钟车程外有这么一片小湖,湖在村庄和一片树林之间,高大茂密的乔木沿着南岸延伸,屏风一样整齐地排列铺展。村庄很小,十几栋新旧不一的房子在湖的另一边散落着。我把车子停在一块水泥地前,取了设备朝湖滩走去。湖滩就在前方,却没有直接抵达的路,一条布满牛蹄印和牛粪的泥路似乎是朝那个方向去的,却要穿过一片低矮的灌木和藤蔓,最高处只有牛背那么高,只能猫着腰钻进去。钻出来,就看见了本文开头的场景。
④铺满金黄野花的湖滩丰水期淹在水底,冬季水位后退,把浸泡得松软的腹部露了出来。这些地方沉积了各种有机肥,春季气温升高,阳光和雨水轮番浇灌,青草和野花的种子纷纷发芽,以喷涌之势铺满了湖滩。
⑤两头黄牛一左一右,站在湖滩上埋头吃新草,身影倒映在水中,远远望去,像是剪纸。我忽然想到一个构图,如果从湖对岸的视角看过来,草洲上的场景就是一个宽幅的油画,远景是深绿的山林,中景是牛和湖滩,近景是水面。如果一个人从画幅的左边缓慢地走向右边的那头牛,油画就会变成电影感很强的一段视频。
⑥升起无人机飞过湖面,掉头看过来,构想得到验证。只是水中的倒影消失了,因为湖面起了微风,把光滑的镜面吹出了皱巴巴的涟漪。就站在油画里等,等破镜重圆,再继续往前挪动脚步。温软的春风像故意捣乱的孩子,来无影去无踪,让这个走向牛的过程变得漫长而小心,像是举行一个仪式,也像是一个心脏不好的盗墓贼小心翼翼地接近一个神秘的宝库。
⑦那头棕黄色的牛可能也没见过如此奇怪的人,本能地后撤半步,见我的肢体语言中没有任何敌意,比鸡蛋还大的漆黑瞳仁里也流露出好奇,一直愣愣地张望着,纤长的睫毛偶尔扇动一下,以驱赶试图停留其上的飞虫。这种互动感很强的画面实在难得,在第一块电池快耗光时,我收回无人机换了电池,重新拍摄了这个过程。
⑧无人机桨叶搅动湖上的寂静,电机的嗡嗡声比平常显得更响亮,两只小土狗从村中跑到湖对岸,做出防守的样子,对着无人机不停吠叫。然后,有两三个人影从屋内闪出,聚在一起冲着我的方向指指点点。
⑨当天晚上,我以《安静地走近一头牛》为题,剪了一个三十多秒的短视频,后期调色后,湖滩的油画效果更明显了。视频发布后,有人留言表示很想了解走近一头牛的后续故事是什么,有人担心我被牛兜一脚,有人则问我有没有带着一把琴。我知道大家想象和期待的氛围是什么,简要地说出结果后,评论区里一片惊讶和欢腾,也更加理解了视频的导语:掏心掏肺地走近一个人,不如安静地走向一头牛。
⑩回到那个下午,在开满黄花的湖滩上与牛对视了一段时间后,它不再戒备也不好奇,继续埋头从花丛下找嫩草吃。周边的鸟鸣也恢复了最初的韵律。接下来的互动,本可以深化视频的主题,但是剧本突然被修改了。
⑪一位身材单薄的老婆婆穿着雨靴迈着细碎的脚步急匆匆从村里出发,蹚浅水穿过黏脚的湖滩尾部,直奔我和牛的方向而来。我往牛的身后张望,没有看到玩耍的小孩,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⑫她的脚步在我和牛之间停住,这是我没想到的,她望望牛,又扭过头来看着我手中的无人机遥控器,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仅从狐疑的眼神里判断,她对眼前这个人缺少基本的信任。于是,我赶忙把遥控器上的显示屏给她看,告诉她我是在拍牛和地上的花。她瞄了一眼屏幕,转身蹲下去,从地上薅起一把野花,杵到我面前,那些花瓣经过拳头的挤压又重获自由,瞬间碎成一掌。
⑬有什么好看,我给你看!她以揶揄的口吻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句我唯一听懂的话。
⑭湖滩上的空气因为这突然的变奏紧张起来。
⑮我不知该如何解释,讪讪赔着笑脸。我的失语可能刚好验证了她的某种猜测,她走近牛,麻利地从草丛里揪出系牛的麻绳,牵起牛就往村里走回去,牛不知发生了什么,一边不情愿地迈腿,一边不失时机地抢吃沿途的草。湖滩左边那头黄牛一直在一棵树下吃草,与我始终有较远距离,也被另一位老妇人牵回村去了。她俩肩并肩满足地走着,像两个刚刚识破并挫败了敌人重大阴谋的乡间英雄。
⑯背起包离开湖滩时,我像个还没看清敌人就被莫名其妙缴械的残兵败将,从远处飞来的云雀抖着翅膀悬停在半空,尖声尖气的鸣叫听起来越发像是嘲讽。
⑰作为一个人,掏心掏肺地走近另一个人很难,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有时比一个人与一头牛的区别还大。安静地走向一头牛其实也不容易,你可以养牛耕田,养牛喝牛奶,甚至养牛只为吃它们的肉,但如果你把它当作暮春之美的一部分,迈着抒情的步子一次又一次地走近它,这可能就会招惹来麻烦,因为你不仅可笑,而且可疑。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设想起笔,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湖滩,三个“如果”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作者实际没能见到这番景象。
B. “油画”般的风景是作者寻求心灵宁静的载体,“我”带着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打算用无人机拍摄一段有电影感的视频。
C. 无人机的桨叶声与电机声打破了四周的寂静,村里有人冲着“我”的方向张望指点,表现出对外来事物的好奇与向往。
D. 本文与《我与地坛》一样,笔下的自然景象随着作者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借此寄寓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思考与领悟。
7. 关于“我”与老婆婆相遇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画线的部分写老婆婆从村里朝“我”所在的方向而来,这里使用不加逗号的长句,突出了老人行动的急迫性。
展开余下试题
B. “我”对老人出现在自己和牛之间感到诧异,接着急着自我辩解,然后讪讪失语,整个过程作者的情绪有所起伏。
C. 作者用“嘟嘟囔囔说着什么”“狐疑的眼神”“揶揄的口吻”等词句描写老婆婆,暗示自己对她同样抱有怀疑与不满。
D. 作者自嘲为“残兵败将”,而将两位老妇人比作“乡间英雄”,比喻的运用强化了双方姿态的对比,极富画面感。
8. 文章第⑨段跳转到作者当天晚上发布视频一事,这样写有什么叙述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文章结尾说“安静地走向一头牛其实也不容易”,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6. B 7. C
8. ①借助叙述时间的跳跃设置悬念,行文灵活跌宕,激发阅读兴趣。
②网友猜测与现实变故形成反差,文章从诗意感怀转向现实思考,深化主旨表达。
9. ①作者希望湖滩自然环境符合拍摄需要,这让他走向牛的过程变得漫长而小心。
②作者对牛的拍摄遭到干涉,隐喻着人与人之间达成理解的困难。
③作者感慨超出日常生活范式、追求诗意生活的不易。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讲述了作者在余干县三塘乡的一次特别经历。文章以油菜花田为背景,通过作者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的过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作者实际没能见到这番景象”错误。原文中作者最后是见到了湖滩等景象的,并非没见到。
C.“表现出对外来事物的好奇与向往”错误。根据村里有人冲着“我”的方向张望指点,同时结合后文老婆婆的反应,更多表现出的是对外来陌生人带着无人机这种行为的警惕和疑惑,而非“好奇与向往”。
D.“本文与《我与地坛》一样……借此寄寓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思考与领悟”错误。《我与地坛》中自然景象随作者心境变化而变化,并借此寄寓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思考领悟;而本文中自然景象更多是作为背景存在,并没有明显体现出自然景象随作者心境变化,也不是主要借此寄寓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思考。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C.“暗示自己对她同样抱有怀疑与不满”错误。作者用这些词句描写老婆婆,主要是展现老婆婆对“我”的怀疑,并没有暗示自己对她“怀疑与不满”。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
原文第⑥ -⑧段描写作者在湖滩上与牛互动及拍摄的过程,第⑨段突然跳到当天晚上发布视频,时间跳跃让读者好奇期间发生何事,使行文不单调,灵活跌宕,激发阅读兴趣。
根据“网友留言‘有人担心我被牛兜一脚,有人则问我有没有带着一把琴’”可知,这体现了网友对走近牛后续故事诗意浪漫的猜测,而后面现实中老婆婆牵走牛等变故与之形成反差。文章从前面作者对湖滩、牛等的诗意感怀,转向结尾“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有时比一个人与一头牛的区别还大”等现实思考,深化了主旨表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温软的春风像故意捣乱的孩子,来无影去无踪,让这个走向牛的过程变得漫长而小心,像是举行一个仪式”可知,作者希望湖滩自然环境如自己构图所想,如水面倒影不破等符合拍摄需要,导致走向牛艰难。
②根据原文“她对眼前这个人缺少基本的信任”“她俩肩并肩满足地走着,像两个刚刚识破并挫败了敌人重大阴谋的乡间英雄”可知,作者对牛拍摄被老婆婆干涉,体现人与人之间难以达成理解。
③根据原文“如果你把它当作暮春之美的一部分,迈着抒情的步子一次又一次地走近它,这可能就会招惹来麻烦,因为你不仅可笑,而且可疑”可知,作者想将牛当作自然美的一部分,追求诗意生活,却招来麻烦,感慨超出日常范式追求诗意不易。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馀,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黄武元年,刘备举兵攻宜都,然督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备。然别攻破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破走。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然外救。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时卻退,郃据州上围守,然中外断绝。权遣潘璋、杨粲等解围而围不解。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两屯。魏夏侯尚等攻围然凡六月日,未退。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事觉,然治戮泰,尚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於敌国,改封当阳侯。
九年,复征租中。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甚言可谓明於见事也。”
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脩絜,其所文采,惟施军器,馀皆质素。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朱然传》)
材料二: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候,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凡将欲智而严。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而后可与之皆死。
(节选自苏洵《嘉祐集•心术》)
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此家前初A有表B孤C以为难D必E今果F如其言G可谓H用明於见事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借助,与《劝学》中的“善假于物也”的“假”意思相同。
B. “因与敌交通”与《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的“因”意思不相同。
C. 素服,名词作动词,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的“服”用法相同。
D. 制,掌握,与《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制”意思不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然素有胆识和操守,得到吕蒙的赏识与举荐。后来刘备发兵攻吴,朱然不负信任,击退了刘备。
B. 孙权倚重朱然,派他镇守城池,征讨敌军,并多次予以提拔。朱然去世以后,孙权亲自为他举行了悼礼。
C. 归义人马茂有负国恩,朱然深感不满。出征归来时,朱然让战船铺满江面,使众人了解君臣的愤怒。
D. 朱然只在军事器械上加以装饰,其他物品皆朴素无华,他立下赫赫战功,在朝廷内外都颇有威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觉,然治戮泰
上一篇:
2025届广西高三三模(4月份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篇: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标签: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25届安徽”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