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弘扬工匠信仰坚定、矢志报国的爱国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弘扬工匠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典型引路、正向激励等多种措施,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倡导通过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着力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主流意识,真正让劳动成为最光荣的价值追求,让劳动者成为社会最受尊敬的人。 工匠的成长路径和事迹表明,一勤天下无难事,成功之路就在脚下:只要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就能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把传播工匠故事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工匠进学校、工匠进讲堂等活动,组织老师学生聆听工匠事迹,弘扬工匠精神,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和工匠的事迹引导青年大学生勤勉为人、勤奋学习、勤恳工作。 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着急功近利、急于成名的浮躁情绪和心态,广大教师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匠精神,在长期的教书育人中形成自身的价值追求。广大教师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坚持以师德建设为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建立完善的师德激励机制,重师德激励,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摘编自李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弘扬工匠精神》《工人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工匠已经与新时代新世界脱节了,但他们却用自己 行动丰富了人类文明。 B. 坚守“工匠精神”,要以强化中国制造、传承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力量为落脚点。 C. 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继承,时移世易,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则只能追求创新。 D. 只要广大教师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就可克服目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和心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新时代,“工匠精神”须追求极致、并一定能一举取得成功。 B. 新时代工匠大多承担大机器生产下众多工序中的一环,产品须靠团队协作生产。 C. 培育工匠精神,教育重点要放在政治素质、劳动情怀、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方面。 D. 学校践行“工匠精神”,要强化思想引领,也要传播工匠故事,还要践行工匠品格。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赞美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 A. 精雕细琢鲁班传,欲抱不平牵苦缘。造就斧斤单面砍,休从墨线两头弹。栋梁有榫知轻重,案几无钉试易难。鸡翅紫檀精品鉴,勾心斗角悟方圆。 B. 华夏从来多匠人,情怀悠悠默无闻。春秋梓庆削钟鐻,簨业兽形工鬼神。爵禄不怀名利澹,巧拙己忘敬畏真。术达极致近于道,专注走心风骨魂。 C. 今逢华诞意如潮,放眼中华尽舜尧。北斗神舟天际显,脱贫除恶战旗飘。繁荣富裕民心悦,舒畅和谐积弊消。国阜政廉家运畅,复兴大梦看今朝。 D. 先辈唯求制器真,考工铸范戒欺心。曲突徙薪治未患,琢磨切磋郢匠斤。邀利目前失大义,内诚外信可为根。既急蹄乃需徐步,勇毅笃行工匠魂。 4. 请结合材料二,概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5.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工人日报》三家媒体对于“工匠精神”报道的侧重点各有什么不同? 【答案】1. B 2. A 3. C 4. ①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②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③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④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5. ①《人民日报》侧重从个人、企业、国家层面论述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②《人民政协报》侧重从“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创新精神”四个角度阐释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③《工人日报》侧重论述践行工匠精神在教育层面的实践路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工匠已经与新时代新世界脱节了”错误,由原文“有人可能觉得匠人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可知,“有人可能觉得匠人同世界脱节”是一种片面认识。 C.“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则只能追求创新”错误,由原文“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可知,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只能追求创新”。 D.“只要……就……”充分条件不成立,原文为“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着急功近利、急于成名的浮躁情绪和心态,广大教师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匠精神,在长期的教书育人中形成自身的价值追求。广大教师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追求极致、并一定能一举取得成功”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可知,“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同时,材料二中说明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追求“永远在路上”,产品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运用文中信息进行判断的能力。 C.主旨是赞美“国家的强大”,不属于赞美“工匠精神”。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凡是获得‘工匠’和‘劳模’荣誉称号的工人,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很多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之久,干出了一番事业”可知,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由原文“对于‘工匠’来说,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追求极高一致、精益求精,是获得各类‘工匠’荣誉称号的工人的共同特点,这也是他们能身怀绝技、在国际、全国或省的各种技能大赛中夺金戴银的重要原因”可知,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