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童作焉《新世纪诗歌写作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 材料三: 新诗的精神重建不是口号,而是呼唤我们诗坛曾有的但已经缺失了的精神内涵。诗歌有了精神有了内涵,才有了新的面貌。在当下困顿的诗坛重提现实主义精神,其目的就是为新诗重建找一条道路,使得新诗重建变为现实。 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精神不同于现实主义。后者是一种创作方法,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文学要忠实地反映现实,强调的是冷静、客观地模仿现实世界,要“按生活本来的面貌反映生活”;而前者更强调一种姿态——批判、介入、关怀现实和责任的承担。因此,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后者指的是一种创作方法,前者指向的是创作的精神和态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属于叙事文学,而现实主义精神属于一切文学和艺术。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文学都离不开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精神是一种独立的理性批判精神,既不媚雅又不媚俗。现实主义精神不一定必须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可以用暗示、反讽、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现实主义精神是超越一切创作方式的,它的具体写作方式可以是现实主义,也可以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等。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作品,都必须以现实主义精神为精髓,诗歌也莫能例外。目前诗坛的困境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中国新诗要二次复兴,走出目前的低谷,必须进行精神重建,而笔者认为现实主义精神就是其精神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不是歌功颂德,要做到社会的关怀性与诗歌独立性相结合。“文革”时期的诗歌写作可以称之为“意识形态”写作,诗歌成了时代的传声筒,写作失去了独立性,也就丧失了现实主义精神。 (摘编自令狐兆鹏《中国新诗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需要及时介入现实,但作为文学概念的一种,诗歌进入现实需要沉淀,以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 B. 语言承担的使命是发现、记录和引领,诗人运用语言进行创作,创作的内容必须是关于当前的时代和生活的。 C. 材料二从“为什么”的角度进一步阐明材料一的观点,并指出诗人要增强深入现实、关心时代和人民的主动性。 D. 针对材料二的观点,材料三有不同意见,其提出的“现实主义精神”概念与材料二中“现实关怀”的概念本质不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秀的诗人要清楚现实的表面变化和内在演进,并及时介入;没有真正的介入,就没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B. 紧扣时代脉搏和当代现实,才能将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表现出来,成就伟大的诗歌。 C. 我们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引导诗人走向当代诗歌的精神重建,但这并不否定诗人主体和诗歌创作的独立性。 D. 现实主义精神比现实主义更强调积极介入的姿态,因此当代诗歌创作需要的是现实主义精神而不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写什么’和‘怎么写’,一个是写作立场和态度问题,一个是写作技术问题。要考虑‘怎么写’,更要考虑‘写什么’。” B. “诗歌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都通过诗歌使心灵安静,就能够抵抗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社会认同,使诗歌具有社会稳定功能。” C. “坚守古典诗歌 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坚守革命文学的传统,面对传统的坚守姿态,中国诗坛没有缺席。” D.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惑,拒绝官腔套话的侵蚀,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4. 诗歌回归现实能否改变目前诗坛的困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8题。 文本一: 最美是百合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最不知深浅的要算妻子肚子里的宝宝了,他已茁壮地长到了八个月,在我们的日子最缺少色彩的时候,他强大的胎音使我们义无反顾地握紧了生活的画笔。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阿纯的进驻,使我们的小家增添了许多笑声。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了商店。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展开余下试题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 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文字有删改) 文本二: 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选自《百合花》) 5.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篇小说选材精巧恰当,篇幅紧凑短小,结构严谨,主题突出,讲述了一对夫妻和一位假期打工女生短暂相遇的故事。 B. 本篇小说情节简单,但是主题非常鲜明,通过对生活的真实刻画,在娓娓道来中引起读者共鸣,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本篇小说,从开书店、为阿纯发工钱、去商店看花布却舍不得买等情节看出小说 主人公妻子是一个勤劳、节俭、善良的人。 D. 本篇小说中的阿纯是一个热爱读书、热爱生活、乐观开朗、心地善良又美好的女生,她的形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6. 下列与文本中加点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中为了解除生活上的困窘,“我”和妻子千方百计谋求出路,“义无反顾”强调了当时的“我们”直面生活的坚定态度。 B. 文本一中“进驻”指军队开进某一地区驻扎下来,文中大词小用,突出了阿纯的到来对“我们”家不同寻常的意义。 C. 文本二中对“布片”的描写,表现了小战士天真质朴的心理及回部队时的乐观情绪,推动后文情节发展。 D. 文本二中“多了一只野菊花”使小通讯员形象更饱满鲜活,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他对美的追求。 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8. 文本一和文本二均没有以具体事物“百合花布”“百合花被”为题,而是直接用“最美百合”或“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两个文本分别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荆州遂定。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 B. 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 C. 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 D. 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拜”,授予官职。此外,表升官或加封之意的词语还有晋、进、擢、陟、拔、升。 B. “左右”,文中意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的“左右”意思相同。 C. “中郎将”,官名。中郎将 职责是专门出使他国。 D. “耆老”,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现用来特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吕蒙出身低微。小时候,他为了出人头地,偷偷跑到姐夫邓当的手底下去打仗,即使被姐夫邓当呵斥也不改变。 B. 吕蒙轻率莽撞。年少时,邓当手下小吏轻视侮辱他,吕蒙非常愤怒,拔刀杀了小吏,然后逃跑到同乡郑长家里。 C. 吕蒙作战勇猛。带头冲锋陷阵,杀死陈就,黄祖听说陈就被杀,弃城逃跑,被士兵捉住,吕蒙因此得到孙权赏识。 D. 吕蒙严明宽厚。攻占南郡后下令军中不得干扰、冒犯百姓。他早晚亲自慰问、抚恤老人,生病的给医药,挨饿受冻的送衣粮。 12. 把文中画横线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2)“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13. 成当、宋定、徐顾三将死后,吕蒙为什么不愿收纳他们的部众?请简要概括。 三、课内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4小题,12分) 14. 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脂膏(gāo) 跬步(guǐ) 慰藉(jiè) 挥斥方遒(qiú) B. 渌水(lù) 剡溪(shàn) 娇嗔(chēn) 百舸争流(gě)
展开余下试题C. 铆钉(mǎo) 罅隙(xià) 吐哺(pǔ) 青青子衿(jīn) D. 骐骥(jì) 荫蔽(yīn) 扭怩(niǔ) 锲而不舍(qì) 15.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峥嵘 苍芒 蹉跎 浪遏飞舟 B. 褶皱 饥馑 潦到 雕栏玉砌 C. 石砾 耕耘 涉猎 投笔从戎 D. 发髻 炽热 决然 鼓瑟吹苼 16.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烛》用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为题记,沿用了“蜡炬”这一古典意象的内涵,并且每节以“红烛啊”开头,形成了浓郁的抒情气氛。 B.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以澎湃的激情热情赞颂了大自然的神力,体现了“五四”时期敢于破坏和创新的时代精神。 C. 《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典故,诗人将自己与周公进行对比,抒发了功业未就的失落之情,并表达要振奋精神、一统天下的决心。 D. 英国诗人雪莱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在《致云雀》中热情赞颂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柔美、静谧、神秘的象征。 17.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风,“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这类诗形式比较自由,没有太多格律束缚,篇幅长短不限。 B. 《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一首词可以没有词牌,但是一定要有题目。 C. 建安风骨,也称魏晋风度,代表人物有汉魏之际 曹氏父子、竹林七贤等。他们的诗文真实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渴望。 D. 古人除了名之外,往往还有“字”。一般男子20岁时束发戴冠,同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古人对平辈要称对方的字,以示尊重。 四、名句默写。(17分)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诗人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5)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6)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眠时长是 A 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 B 。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甲 )也很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其实,( 乙 )。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六、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总喜欢充满幻想的去生活,活出诗意,活成自己期望的模样。《沁园春•长沙》中,“同学少年”们具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红烛》中,“蜡烛”象征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和青春模样。《峨日朵雪峰之侧》展现了青春之时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在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时尚而美丽,有的人因奉献而光彩,有的人因知识而动人,有的人因自信而进步……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青春模样”。 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是怎样的?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呢?请以“青春模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