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  2025-07-24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
江苏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迎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A卷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迎考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密封线内。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有人可能觉得匠人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的荨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人民日报》)
材料二: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凡是获得“工匠”和“劳模”荣誉称号的工人,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很多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之久,干出了一番事业。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工匠”,就在于他对自己产品品质的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努力把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对于“工匠”来说,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是获得各类“工匠”荣誉称号的工人的共同特点,这也是他们能身怀绝技,在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各种技能大赛中夺金戴银的重要原因。
和传统工匠不同,新时代工匠尤其是产业工人的生产方式已不再是手工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他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比如“复兴号”列车,一列车厢就有三万七千多道工序,这三万七千多道工序,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由车间或班组亦即团队协作来完成。团队需要的是“协作共进”,而不是各自为战。
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祖传父、父传子、予传孙,是传统工匠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摘编自郑大发《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人民政协报》)
材料三:
对于教育而言,弘扬工匠精神就是精心培育每一位学生,培养出致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浏览完整试题弘扬工匠信仰坚定、矢志报国的爱国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弘扬工匠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典型引路、正向激励等多种措施,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倡导通过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着力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主流意识,真正让劳动成为最光荣的价值追求,让劳动者成为社会最受尊敬的人。
工匠的成长路径和事迹表明,一勤天下无难事,成功之路就在脚下;只要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就能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把传播工匠故事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工匠进学校、工匠进讲堂等活动,组织老师学生聆听工匠事迹,弘扬工匠精神,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和工匠的事迹引导青年大学生勤勉为人、勤奋学习、勤恳工作。
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着急功近利、急于成名的浮躁情绪和心态,广大教师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匠精神,在长期的教书育人中形成自身的价值追求。广大教师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坚持以师德建设为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建立完善的师德激励机制,重师德激励,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摘编自李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弘扬工匠精神》《工人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工匠与新时代新世界有些脱节,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丰富了人类文明。
B. 坚守“工匠精神”,要以强化中国制造、传承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力量为落脚点。
C. 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继承,时移世易,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则只追求创新。
D. 只要广大教师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就可克服目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和心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新时代,“工匠精神”须追求极致、一举取得成功。
B. 新时代工匠大多承担大机器生产下众多工序中的一环,产品须靠团队协作生产。
C. 培育工匠精神,教育重点要放在政治素质、劳动情怀、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方面。
D. 学校践行“工匠精神”,要强化思想引领,也要传播工匠故事,还要践行工匠品格。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赞美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
A. 精雕细琢鲁班传,欲抱不平牵苦缘。造就斧斤单面砍,休从墨线两头弹。栋梁有榫知轻重,案几无钉试易难。鸡翅紫檀桔品鉴,钩心斗角悟方圆。
B. 华夏从来多匠人,情怀悠悠默无闻。春秋梓庆削钟诫,篼业兽形工鬼神。爵禄不怀名利澹,巧拙己忘敬畏真。术达极致近于道,专注走心风骨魂。
C. 今逢华诞意如潮,放眼中华尽舜尧。北斗神舟天际显,脱贫除恶战旗飘。繁荣富裕民心悦,舒畅和谐积弊消。国阜政廉家运畅,复兴大梦看今朝。
D. 先辈唯求制器真,考工铸范戒肷心。曲突徙薪治未患,琢磨切磋郢匠斤。邀利目前失大义,内诚外信可为根。既急蹄乃需徐步,勇毅笃行工匠魂。
4. 请结合材料二,概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5.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工人日报》三家媒体对于“工匠精神”报道的侧重点各有什么不同?
【答案】1. B 2. A 3. C
4. ①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②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③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④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5. ①《人民日报》侧重从个人、企业、国家层面论述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②《人民政协报》侧重从“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创新精神”四个角度阐释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③《工人日报》侧重论述践行工匠精神在教育层面的实践路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尽管工匠与新时代新世界有些脱节”错误,由原文“有人可能觉得匠人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可知,原文说“有人可能觉得匠人同世界脱节”,这是一种片面认识。
C.“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则只追求创新”错误,由原文“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可知,原文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只追求创新”。
D.“只要……就……”错误,充分条件不成立,由原文“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着急功近利、急于成名的浮躁情绪和心态,广大教师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匠精神,在长期的教书育人中形成自身的价值追求。广大教师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可知,原文没有说只要广大教师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就可克服目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和心态。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A.“追求极致、一举取得成功”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 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可知,“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材料二强调精益求精,追求“永远在路上”,产品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
C.“北斗神舟天际显,脱贫除恶战旗飘。繁荣富裕民心悦,舒畅和谐积弊消。国阜政廉家运畅,复兴大梦看今朝”的主旨是赞美“国家的强大”,而不属于赞美“工匠精神”。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由原文“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凡是获得‘工匠’和‘劳模’荣誉称号的工人,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很多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之久,干出了一番事业”可知,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展开余下试题由原文“对于‘工匠’来说,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追求极高一致、精益求精,是获得各类‘工匠’荣誉称号的工人的共同特点”可知,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
由原文“和传统工匠不同,新时代工匠尤其是产业工人的生产方式已不再是手工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他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团队需要的是‘协作共进’,而不是各自为战”可知,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由原文“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可知,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归纳文章内容能力。
由材料一“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可知,《人民日报》侧重从个人、企业、国家层面论述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
由材料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爱岗’,就是……所谓‘敬业’,就是……凡是获得‘工匠’和‘劳模’荣誉称号的工人,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工匠’,就在于他对自己产品品质的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和传统工匠不同……团队需要的是‘协作共进’,而不是各自为战”“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可知《人民政协报》侧重从“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创新精神”四个角度阐释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由材料三“对于教育而言,弘扬工匠精神就是精心培育每一位学生,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可知,《工人日报》侧重论述践行工匠精神在教育层面的实践路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洗澡
阿城
中午的太阳极辣,烫得脸缩着。半天的云前仰后合,被风赶着跑,于是草原上一片一片地暗下去,又一片一片地亮起来。
我已脱下衣服,前后上下搔了许久。阳光照在肉上,搔过的地方便一条一条地热。云暗过来,凉风拂起一身鸡皮疙瘩,不敢下水。
这河大约只能算作溪,不宽,不深,绿绿地流过去。牧草早长到小腿深,身上也已经出过两个月的汗,垢都浸得软软的,于是时时把手伸进衣服里,慢慢将它们集合成长条。春风过去两个月,便能在阳光下扒光衬衣裤,细细搜捡着虱子们。
远远有一骑手缓缓而来,人不急,马更不急,于是有歌声沿草冈漫开。凡开阔之地的民族,语言必像音乐。但歌声并无词句,只是哦哦地起伏着旋律,似乎不承认草原比歌声更远。
骑手走近了,很阔的一个脸,挺一挺腰,翻下马来,又牵着马,慢慢走到河边,任马去饮。骑手看看我,说:“热得很!”我也说:“热得很。”他又问:“要洗澡?”我说:“要洗澡。”他一边解开红围腰,一边说:“好得很!好得很!”
骑手将围腰扔在草上,红红地烫眼睛。他又脱下袍子,一扔,压在围腰上。围腰还是露出一截,跳跳的。
骑手把衣服都脱了,阳光下,如一块脏玉,宽宽的一身肉,屁股有些短,腿弯弯地站在岸边,用力地搔身上。
他又问:“洗澡?”我说:“洗澡。”他就双手拍着胸,向水里蹚去。水没到小腿的一半。
忽然他大吼一声,身子一倾,扑进水里。水花惊跳起来,出一片响声。不待水花落下去,他早又在水里翻过身来,双手挖水泼自己,嘴里嗬嗬地叫着。
我站起来,也不由用手拍着胸腹,伸脚向水里探去,但立刻觉得小肚子紧起来。终于是要洗,不能管凉,慎慎地往下走。
冷不防身上像火烫似的凉得抖一下,原来骑手在用力挖水泼过来。我脚下一个不稳,跌到水里。
水还糊住眼睛,就听得骑手在嗬嗬大叫。待抹掉脸上的水,见骑手埋在水里,只露一张阔脸在笑。
我说:“啊!凉得很!”骑手说:“凉得很!”
我急忙用手使劲搓胸前,脸上,腿下,又仰倒在水里。水激得胸紧紧的,喘不出大口的气。天上的云稳稳地快跑。
骑手又哦哦地唱起歌,只是节奏随双手的动作在变,一会儿双手又随歌的节奏在搓。发现我在看他,很高兴地大声说:“干净得很!”
我也周身仔细地搓,之后站起来。风吹过,浑身抖着,腮僵得硬硬的,缩缩地看一看草原。
忽然发现云前有一块黄,惊得大叫一声,返身扑进水里。骑手看看我,我把手臂伸出去一指。
对岸一个女子骑在马上,宽宽的一张脸,眼睛很细,不动地望着我们。
骑手看到了她,并不惊慌,把手在胸前抹一抹,阔脸放出光来,向那女子用蒙语问,意思大约是:没有见过吗?
那女子仍静静跨在马上,隐隐有一些笑意。骑手弯下腰去掬一些水,举到肩上松开手,身上沿着起伏处亮亮地闪起来。
女子说话了,用蒙语,意思大约是:这另外一个人是跌倒了吗?骑手嗬嗬笑了,说:“他恐怕吓着你!”
我分明感到那女子向我盯住看,不由更向水里缩下去。
那女子又向骑手说了:“你很好。”骑手一下子得意得不行,伸开两条胳膊舞了一下,又叭叭地拍着胸膛,很快地说:“草原大得很,白云美得很,男子应该像最好的马,”他的声音忽然轻柔极了,只有蒙语才能这样又轻又快又柔,“你懂得草原。”
那女子向远处望了一下,胯下的马在原地倒换了一下蹄子。她也极快地说:“草原大得孤独,白云美得忧愁,我不知道是不是碰到了最好的马,也许我还没有走遍草原。”
骑手呆住了,慢慢低下头去看河水。那女子声音极高地吆了一下马,马慢慢地摆着屁股离开河边跑去。骑手抬起头来,好像在看天上的河水,忽然猛猛地甩甩头发,走到岸上,很快地把衣服穿起来。又一边慢慢裹着围腰,一边看着远去的黄头巾。骑手一摇一摇地去牵走远了的马,唱起歌来,那大致的意思是:
最好的马在呼伦贝尔/马儿在呼伦贝尔最好/因为呼伦贝尔草原最好
最好的马在呼伦贝尔/马儿在呼伦贝尔最好/因为呼伦贝尔骑手最好
那女子走得极远了,停下来。骑手一直在望着她,于是飞快地翻上马去,紧紧勒住皮缰,马急急地刨几下蹄子。骑手猛一松缰,那马就箭一样笔直地跑进河里,水扇一样分开。马又一跃到对面岸上,飞一样从草上飘过去。
阳光明晃晃地从云中垂下来,燃着了草冈上一块红的火,一块黄的火。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缓缓而来,人不急,马更不急”,“慢慢走到河边”,描述了一位悠闲自得、心情舒畅的骑手。
B. “我”入水洗澡是“伸脚向水里探去”,“慎慎地往下走”,而骑手是“埋在水里,只露一张阔脸在笑”,表明骑手的强壮。
C. 女骑手与“我”的对话,基本属于礼貌打招呼,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与骑手的对话不仅含义丰富,而且充满了诗意。
D. 得到女骑手鼓励时,骑手“得意得不行”,语速加快,声音轻柔。受到女骑手委婉的拒绝时,骑手“呆住了,慢慢低下头”,表明他放弃了。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对骑手洗澡时的描写,以及与“我”的对比,塑造了一个性格豪爽的骑手,也为遇见女骑手时两人的反应做了铺垫。


展开余下试题B. 骑手下水洗澡之后,看到“我”仍然不敢下水,便用冷水泼“我”,这说明骑手内心对怯弱的“我”是十分鄙夷的。
C. 小说的语言简洁质朴,多短句,多口语,作者对日常语言的巧妙活用,既提高了小说语言的表现力,也展现出小说语言原始的感染力。
D. 小说大量地采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草原的自然风光,并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使自然景物极富画面感。
8. “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三次写到骑手唱歌,其意图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B
8. ①“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或参与者),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显得更加真实;
②“我”是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我”与骑手的偶遇、对话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③“我”与骑手的形象形成对比,衬托出骑手的粗犷、豪放;
④“我”是骑手与女子互相产生情愫的见证者,小说的后半部分借助“我”的视角使读者感受到了骑手对爱情的憧憬和女子对爱情的大胆炽烈。
9. ①第一次是骑手骑着马在远处出现的时候,烘托出骑手的豪放;
②第二次是在洗澡的时候,表现骑手内心的欢乐,凸显骑手的强壮、粗犷;
③第三次是在被拒后,歌曲内容赞美草原和骑手,表现出骑手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自身的信心。
【解析】
【导语】本文以草原洗澡为切入点,通过“我”与骑手的相遇,展现了草原生活的质朴与诗意。阿城用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草原的辽阔(“云前仰后合”)、骑手的豪爽(“双手拍胸入水”)和蒙族女子的灵性对话。特别精彩的是通过洗澡这一日常行为,自然引出三个角色的互动:我的拘谨、骑手的奔放、女子的含蓄,构成富有张力的草原三重奏。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D.“表明他放弃了”错误。女骑手骑马慢慢离开后,骑手“猛猛地甩甩头发”,“很快地把衣服穿起来”唱起歌来。歌声打动了已经走得极远的女骑手,她停了下来。骑手的动作变成“飞快地翻上马去,紧紧勒住皮缰”,而马“急急地刨几下蹄子”“箭一样”跑进河里,跃到岸上,“飞一样从草上飘过去”,这些都表明骑手并没有放弃。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骑手内心对怯弱的‘我’是十分鄙夷的”错误。骑手用水泼“我”是为了激发“我”的勇气。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①增强故事真实性:“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如文中“我已脱下衣服,前后上下搔了许久”“我站起来,也不由用手拍着胸腹,伸脚向水里探去”等表述,都是从“我”的视角展开,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洗澡场景,使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②推动情节发展:“我”是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我”与骑手的互动推动了情节发展。原文中“骑手看看我,说:‘热得很!’我也说:‘热得很。’他又问:‘要洗澡?’我说:‘要洗澡。’”等对话,引出了后续两人一起洗澡的情节。后来“我”发现对岸的女子,“忽然发现云前有一块黄,惊得大叫一声,返身扑进水里。骑手看看我,我把手臂伸出去一指”,由此展开了骑手与女子的交流,以及骑手最后骑马追向女子等情节,使故事得以不断推进。
③衬托主要人物:“我”与骑手的形象形成对比,衬托出骑手的粗犷、豪放。文中写“我”洗澡时“伸脚向水里探去,但立刻觉得小肚子紧起来。终于是要洗,不能管凉,慎慎地往下走”,而骑手则是“双手拍着胸,向水里蹚去。水没到小腿的一半。忽然他大吼一声,身子一倾,扑进水里”。通过“我”的谨慎胆小,衬托出骑手的豪爽大胆,让骑手的形象更加鲜明。
④见证人物情感:“我”是骑手与女子互相产生情愫的见证者。从“骑手看到了她,并不惊慌,把手在胸前抹一抹,阔脸放出光来”,到女子说“你很好”,骑手得意地回应,再到女子离开后“骑手一直在望着她,于是飞快地翻上马去……马就箭一样笔直地跑进河里,水扇一样分开。马又一跃到对面岸上,飞一样从草上飘过去”,这些情节都是通过“我”的视角展现,让读者感受到了骑手对爱情的憧憬和女子对爱情的大胆炽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第一次:原文第4段提到“远远有一骑手缓缓而来,人不急,马更不急,于是有歌声沿草冈漫开。但歌声并无词句,只是哦哦地起伏着旋律,似乎不承认草原比歌声更远”。骑手在远处就唱起歌,且歌声沿草冈漫开,在辽阔的草原背景下,烘托出骑手的豪放洒脱,展现出其自由不羁的性格特点,也让读者感受到草原儿女的粗犷气质。
②第二次:根据原文第15段“骑手又哦哦地唱起歌,只是节奏随双手的动作在变,一会儿双手又随歌的节奏在搓”,此时骑手正在洗澡,一边搓洗一边唱歌,歌声的节奏还随着动作变化,生动地表现出骑手内心的欢乐,他享受着洗澡的过程,享受着草原的生活,凸显出其强壮、粗犷的形象,也营造出一种欢快、轻松的气氛。
③第三次:原文第25段提到“骑手一摇一摇地去牵走远了的马,唱起歌来,那大致的意思是……”。骑手在被女子拒绝后唱歌,歌曲内容赞美了呼伦贝尔草原和骑手,表现出他对草原深深的热爱,同时也体现出他对自身作为草原骑手的自信,尽管遭遇感情上的小挫折,但依然热爱这片土地,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燕昭王大说,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尽复得齐城。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材料二: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王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芒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也?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部分”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