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吴晓东《印度日月神话的田野考察》) 材料三: 嫦娥奔月的故事,早在殷商易学《归藏》中就已出现,但也只是先秦诸多神话传说体系中的一个。嫦娥作为月亮人化形象的确立是在汉朝时期,唐代后月亮神话体系中又出现了“吴刚伐桂”的故事体系。中国的月亮神话发展脉络总体是根状的,但关于月亮的几大要素一直保留,如蟾蜍、玉兔、桂树等。古希腊神话从诞生之初就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神话体系,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融合发展。 两个神话体系中古人都将月亮的人形化形象视为女性。在原始宗教时代的泛灵教时期,人们会很自然地将人类本身的特征——对立的性别关系带入有灵性的事物中,使神也有性别之分。月亮本身所具有的柔和的光线、神秘的特质与女性温柔的性格相符,同时女性的生理周期也与月亮运行周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故不仅仅在中国与古希腊,在全世界的神话中,月亮神多以女性形象出现。 月亮被确定为女性的代表后,就被赋予生殖崇拜。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存条件艰难,“多子”成为原始先民保证种族延续的重要条件,因而无论哪个地区,人类对繁殖后代的渴望都成为一种信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里居住着蟾蜍与玉兔,寓意多子多福,后来它们更是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希腊神话里,阿尔忒弥斯还是丰产与孕育女神,保佑妇女生产,是古老的女性生殖崇拜的延续与强化。 中国神话中的嫦娥,本是人间英雄后羿的妻子,在服下不死药升到月亮后成为神灵;吴刚也是因为其在修仙过程中触犯禁忌而被罚到月宫砍桂树。中国的神本身多是肉体凡胎,依靠某种超自然力量而成为永生不死的“神”。他们获得永生后就不再干预人间事务,与人类建立起一层隔阂,供人们瞻仰。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则更多体现了“人”的性格,能随意干涉人间事务,本质上是神的人性化。阿尔忒弥斯经常出没于人间狩猎,会参与人间纷争,能随意给予人类恩泽或惩罚。人与神之间共处一个时空,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有力量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古希腊民主平等的思想。 (摘编自胡宇坤《试比较中国与古希腊的月亮神话》)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阴阳观念形成的文化体系,至今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发挥作用,让人们自然地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 B. 人们把月亮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赋予它女性特征,代表隐秘的生存形态。 C. 在神话研究中,我们一般只关注印度对中国的影响,月蟾神话起源研究则能看出中国对印度也是有输出的。 D. 在原始社会时期,生存条件极为艰难,因而人类赋予了月亮生殖崇拜,从而保证种族更好地繁衍延续下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材料一中,作者引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艾瑟•哈婷的话,以支撑“月亮成为女性的象征”的观点。 B. 在材料二中,作者从语言发音、语义辨析等角度,推断出中国和印度月亮神话之间存在着关联。 C. 在材料三中,作者以“根”作比,指出了“中国月亮神话发展脉络”的总体特征,语言生动形象。 D. 三则材料均是从中西方神话传说出发,结合各国的文化特征,探究月亮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3. 下列故事中的形象最符合材料三中有关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的一项是( ) A. 神农氏遍尝百草,帮助老百姓识别草药。 B. 文王拘差里,观天象卜罾草而推演周易。 C. 老子骑牛出关紫气东来,被奉太上老君。 D. 关羽殁后被尊为武财神,受到后世供奉。 4.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认为“月亮是女性的代表”,但论述角度不同,请分别概括。 5. 学校组织“中西方文化交流”游学活动,你计划运用以上材料中的说法向外国友人解读《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的“月”。请结合诗句,列出发言要点。 【答案】1. D 2. D 3. C 4. 材料一:从阴阳文化体系和月亮象征内涵的角度加以论述。 材料三:从月亮自身特征和运行规律的角度加以论述。 5. ①月亮与女性温柔的性格、形象联系紧密,如“应照离人妆镜台”。 ②月亮象征生命的永恒,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 ③月亮有神秘、感伤的诗意,如“皎皎空中孤月轮”。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神话中的月亮形象,探讨了月亮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材料一强调月亮与女性的联系,体现了阴阳文化体系的影响;材料二则从语言和神话传说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和印度月亮神话的关联;材料三比较了中国和古希腊月亮神话中的神性特征,揭示了不同文化对月亮的生殖崇拜和神人关系的理解。整体上,文章展示了月亮在全球神话中的多重象征意义和文化共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因而人类赋予了月亮生殖崇拜,从而保证种族更好地繁衍延续下去”因果关系不当,曲解文意。由原文“月亮被确定为女性的代表后,就被赋予生殖崇拜。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存条件艰难,‘多子’成为原始先民保证种族延续的重要条件,因而无论哪个地区,人类对繁殖后代的渴望都成为一种信仰”可知,是因为原始社会人类对繁殖后代的渴望都成为一种信仰,所以才在月亮被确定为女性的代表后,就被赋予了生殖崇拜,但赋予月亮生殖崇拜并不能保证种族更好地繁衍延续下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三则材料均是从中西方神话传说出发”错误,材料二和材料三是从中西方神话传说出发的,而材料一第一段是概括说明。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中国的神本身多是肉体凡胎,依靠某种超自然力量而成为永生不死的‘神’。他们获得永生后就不再干预人间事务,与人类建立起一层隔阂,供人们瞻仰”可知,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 A.神农氏帮助百姓识别百草,仍然在干预人间事物,不符合材料中对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 B.文王没有获得永生,也没有与人类建立起一层隔阂,不符合材料中对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 C.老子被奉太上老君,成为永生不死 “神”,与人类建立起一层隔阂,供人们瞻仰,符合材料中对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