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4  2025-08-03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期末试卷
重磅: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
江苏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密封线内。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植物不仅能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从1753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一种植物的消失,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单一物种的消亡,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植物的大量灭绝将会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由于遗传基础狭窄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事件。拥有相同基因的植物,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有专家认为,从野生植物的基因中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如籼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籼稻获得了人们所期望的性状,但也失去了部分野生稻特有的基因,其中包括抗病虫、抗逆、高蛋白含量等优良基因。因此,对于育种专家而言,不适合食用的野生稻可以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丰富的基因源,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生植物的种子提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而坐落于云南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也是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子。种子大约出现在3.6亿年前,是陆地植物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的高度复杂而精妙的结构,包含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通常,成熟的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但有时,种子也会因进入休眠状态而无法萌发。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自身的原因,如胚还需要继续发育或被种皮密封而未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另一种则是外部的原因,种子已充分成熟,只因环境不具备萌发所必须的条件而被迫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这两种因素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复合作用,使种子进入不同深浅程度的休眠状态。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
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子采集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对于大多数种子而言,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其萌发过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代谢,也会导致出现霉变等问题。相比之下,种子更喜欢干燥低温的贮藏环境。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降低5℃,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干燥间进行脱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那么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


浏览完整试题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也就是把“沉睡”的种子“唤醒”,使原本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比如一种叫白楸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能萌发。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子的含油量特别高。冷藏之后,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发生凝固,而在进行萌发实验的25℃的条件下,凝固的油脂没有熔化。当把环境温度升高至45℃时,种子细胞内的油脂仍处于凝固状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才逐渐萌发。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模拟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通过变换温度,让它们能够萌发。
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研究人员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但这也正是物种保护工作的乐趣之一——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一步了解自己要保护的对象,窥探大自然的秘密。
(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军覆没”在文中指有相同基因的植物受疾病侵袭,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
B. “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是种子入库前的第一道程序。
C. “心腹之患”在文中指种子的内部含水量过多,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
D. “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
2. 根据材料中白楸种子萌发实验记录的相关图文,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冷藏后白楸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凝固,由此可见,现有保存技术在改变种子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其内在状态的变化。
B. 温度为45℃时白楸种子不萌发,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它才开始萌发,因而当种子未被“唤醒”时,不能简单判断其已失活。
C. 白楸种子被“唤醒”后的萌发率即使达到最高值,也较冷藏前明显下降,这提示我们有必要在采集时确保种子的数量足够多。
D. 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5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3. 下列选项,和文中画横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
B. 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C.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
D. 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4. 根据材料中对种子库工作流程的介绍,下列填入方框中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
B. 种子在不具备萌发条件时会选择休眠
C. 在安全范围内,创造干燥、低温的储藏环境
D. 打破种子的休眠条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5. 本文兼具科学性与社会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D 3. C 4. A
5. 科学性:
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从1753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举例子(“如籼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等,使文章准确具体。
②语言准确严谨,如“大约”“大致”“一定的范围”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社会性:
①文章关注到地球上物种加速灭绝的现状,以及植物大量灭绝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②提出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种子库的方法,以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体现了对人类未来的关注和责任感。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详细介绍植物种子库的建设和运作,强调了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文章从植物灭绝的危机出发,阐述了种子库在保存植物基因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具体的实验记录和科学数据,文章展示了种子保存和萌发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整体结构清晰,内容科学严谨,兼具科学性和社会性,既普及了科学知识,又引发了对环境保护的深思。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以偏概全,由原文“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可知,“全军覆没”指的是该植物以及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而非仅仅是“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
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以偏概全,由原文“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可知,此处漏掉了“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的内容。
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曲解文意,由原文“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 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可知,“一睡不醒”指的是有些种子“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无中生有,材料中白楸种子萌发实验 相关图文只能说明“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5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并不能得出“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这一结论,文中也未出现此说法。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说明方法的能力。
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A.“珍贵礼物”“果实”是打比方。
B.“每隔5—10年”是列数字。
C.“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是举例子。
D.“泡热水澡”是打比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分析图表的能力。
A.“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以偏概全,由“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可知,“健康饱满”概括不完整,除了这一条件外,还要“成熟度较好”,同时,“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到。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科学性: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如“从1753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介绍种子植物灭绝情况是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准确的数字,增强了语言的科学性。
②语言准确严谨。“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文章使用“大约”“大致”“一定的范围”“一般情况下”等修饰限定性的语言,体现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呈现实证研究的科学结果,具有科学性。
社会性:①“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文章关注到地球上物种加速灭绝的现状,以及植物大量灭绝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②“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这些内容涉及人类的生活实际,是结合了社会事实,从物种保护的社会事实出发进行阐述。据此可知,本文选题聚焦物种保护的时代关切,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社会性。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哀伤
【俄】契诃夫
旋匠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这个当年在加尔钦乡里早已出名的出色手艺人,同时又是早已出名的最没出息的农民,此刻正赶着一辆雪橇把他生病的老伴送到地方自治局医院去。
这段路有三十来俄里,道路糟透了,连官府的邮差都很难对付,而旋匠格里戈里则又是个大懒汉。迎面刮着刺骨的寒风。空中,不管你朝哪方看,到处都是密密层层飞旋着的大雪,雪大得叫你分不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上刮起来的。除了茫茫大雪,看不到田野、电线杆和树林。每当强劲的寒风袭来,弄得格里戈里都看不见眼前的车轭。那匹瘦弱的老马一步一步吃劲地拖拉着,它的全部精力全耗在从深雪里拔出腿来,并扯动着头部。
旋匠抽他的瘦马,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弄得他现在怎么也不能清醒过来,平静下来,认真想一想。在此之前,他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像处在醉后那种昏昏沉沉的状态,既不知道哀伤,也不知道欢乐,可是现在却突然感到心情沉重,十分痛苦。这个无忧无虑的懒汉和酒鬼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一个人,居然忙碌起来,心事重重,急着赶路,甚至跟暴风雪对着干了。
“你呀,玛特廖娜,别哭了……”他小声嘟哝,“你忍着一点儿。上帝保佑,我们会赶到医院的。你的那个病……巴维尔·伊凡内奇会给你药水喝,或者吩咐人给你放血,或者他老人家高兴,用酒精给你擦身……可是巴维尔·伊凡内奇会把眉头一皱,嚷道:‘我早就知道你!大概你一路上进过五家酒馆吧!’我就对他说:‘您老人家!难道我是坏蛋,还是异教徒?我的老太婆正在把灵魂交给上帝,快死了,我还有心从这个酒馆到那个酒馆!您这是什么话呀,求主恩典吧!什么酒馆不酒馆,滚它的!’于是巴维尔·伊凡内奇吩咐人把你抬进医院里去,我呢,在他的面前跪下来……”
“你呀,玛特廖娜,那个……”他又小声嘟哝,“要是巴维尔·伊凡内奇问起我打不打你,你就说:‘从来没打过!’往后我再也不打你了。我凭十字架向上帝起誓!再说,难道我是生性狠毒才打你的?随手就打了,没有道理。我心疼你哩。换了别人就不会这么伤心,可我现在急着送你去看病……我尽力了。瞧这风雪,好大呀!上帝啊,你发怒吧!只求你保佑我们别迷路。玛特廖娜,你怎么老不答应?我问你呢:腰还痛吗?”
他感到奇怪,老太婆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奇怪,那张脸不知怎么显得特别瘦削,灰白里透着蜡黄,面容严厉而刻板。
旋匠放下缰绳,犹豫起来。他不敢回头看一眼老太婆:他害怕!问她什么,她不答应,同样叫人害怕。最后,为了探个明白,他没有回头,只是去摸她的手。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一样落下去。
“这么说她死了。麻烦事!”
这下旋匠哭了。他不只可怜老太婆,更感到懊丧。他想:这世上的事变得真快!他的哀伤刚开了个头,怎么立即有了结尾。他还没来得及跟老太婆好好过日子,对她表表心意,疼爱她,怎么她已经死了。他跟她共同生活了四十年,但这四十年像在雾里一般过去了。酗酒,打架,受穷,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而且,像故意气他似的,正当他感悟到要疼爱老太婆,离了她就没法生活,他实在对不起她的时候,老太婆却死了。
“是啊,她还常常去讨饭!”他回想往事,“是我打发她去向人家讨面包皮的,麻烦事!她,蠢婆娘,再活上十年就好了,要不然,恐怕她以为我当真是那种人。圣母娘娘,我这是往什么鬼地方赶呀?现在不用去看病了,现在该下葬了。往回走!”
旋匠掉转马头,使劲抽他的马。道路变得越来越难走了。现在,连车轭都看不见了。雪橇有时撞到小枞树上,黑糊糊的东西擦伤他的手,在眼前闪过。视野之内又变得白茫茫一片,风雪飞旋。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
密密层层的大雪渐渐变得灰暗了。黄昏已经来临。
“我这是往哪儿赶呀?”旋匠突然惊醒过来,“该把她埋了,我却去医院,……像变傻了!”
旋匠又掉转雪,又抽起马来。老马鼓足全身的劲,喷着鼻子,开始小跑起来。旋匠接二连三地抽它的背……身后响起撞击声,他虽然没有回头,也知道那是死去的老太婆的头在撞着雪。天色变得越来越黑,风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刺骨……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我要添置一套新工具,接受定货……把钱都交给老太婆……是的!”
后来他无意中把缰绳弄丢了。他寻找起来,想把缰绳捡起来,却怎么也不行。他的手活动不了了……
“算了……”他心想,“反正马认路,它会拉回家的。这会儿真想睡一觉……趁下葬以前,安魂祭以前,最好歇一歌。”


展开余下试题旋匠闭上眼睛,开始打盹。不久他听到马站住不走了。他睁眼一看,自己面前有一堆黑糊糊的东西,像是小木屋,又像大草垛……
他真想从雪上爬下来,弄清楚是这么回事,可是全身懒得宁愿冻死,也不想动弹了……于是他安静地睡着了。
他醒过来时,发现已经躺在一间四壁油漆过的大房间里。窗外射进明亮的阳光。旋匠看到床前有许多人,第一件事他就想表明自己是个稳重而懂事的人。
“请来参加老太婆的安魂祭,乡亲们!”他说,“还要告诉东家一声……”“唉,算了,算了!你躺着吧!”有人打断他。
“天哪,是巴维尔·伊凡内奇!”旋匠看到身边的医生吃惊地说,“老爷哪!恩人哪!”他想跳下床,扑通一声给医生跪下,但感到手脚都不听他的使唤。
“老爷!我的腿在哪儿?胳膊呢?”
“你跟胳膊和腿告别吧……都冻坏了!唉,唉,你哭什么呀,你已经活了一辈子,谢天谢地吧!恐怕活了六十年了吧——你也活够了!”
“伤心呀,老爷,我伤心呀!请您宽宏大量原谅我!要再活上那么五六年就好了……“为什么?”
“马是借来的,得还人家……要给老太婆下葬……这世上的事怎么变得那么快!老爷!巴维尔·伊凡内奇!卡累利阿榨木烟金还没有做得,槌球还没有做得……”
医生一挥手,从病房里走了出去。这个旋匠——算是完了。
一八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注】①旋匠:对手工艺人的称呼。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作者便几笔勾勒出了主人公形象,既“出色”又“最没出息”,是一个令人赞赏又令人鄙夷的小人物形象。
B. “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是因为旋匠意识到依恋的妻子可能会死去,自此之后,他无忧无虑的生活将随之消逝。
C.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反复想着,这表现了他对妻子没能过上好日子的深深歉疚和想重新振作的愿望。
D. 小说结尾部分,从旋匠的恳切的哀求来看,他想做一个有责任心、讲信誉且对美好生活有向往追求的人。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细节描写客观、冷峻,如写旋匠老婆的死,“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一样落下去”。
B. “风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刺骨”这一环境描写为后文旋匠想捡缰绳但“手活动不了”“开始打盹”等情节埋下伏笔。
C. 作品将旋匠夫妇二人40年的婚后生活集中在一天来揭示,以一件不幸之事唤醒一个人的灵魂,叙事凝练,意味深长。
D. 大房间中医生巴维尔·伊凡内奇的言行既深化了“哀伤”意蕴,又暗示了旋匠这类小人物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8. 作品在叙述旋匠的故事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9. 契诃夫 短篇小说写作比较关注下层人物的生活,可称作“含泪的微笑”,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特点。
【答案】6. B 7. D
8. ①小说以旋匠的视角(第三人称或全知视角)叙事,使事件显示全面清晰,真实地展现人物的心理。
②大量的内心独白展现旋匠“懊丧伤感、自责悔过”等心理,塑造旋匠这一人物形象。
③运用联想和想象(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如想象与医生的对话,回顾与老太婆共同的漫长生活,勾联回忆与现实,丰富小说内容和人物形象。
④用对话方式推动情节发展,引发读者的思考。
⑤贯穿全文的风雪情景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理,暗示人物命运。
9. 本文中老旋匠悲苦的命运、巨大的哀伤是以较为诙谐的笔调写出来的。
①“含泪”指小说的悲剧内涵。本文通过旋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的人生境遇,展现了小人物人生无尽的“哀伤”:社会专制下的底层人生活的受穷、酒、打骂展示人世间的荒凉和辛酸,旋匠心灵刚觉醒而生命却义面临结束的悲哀,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向往却又无法得到的无奈等。
②“微笑”在本文中是指语言上的诙谐、轻松。如旋匠送老婆去医院途中想象与医生的对话,诙谐的话语却无法消除旋匠心中的哀伤;义如旋匠临死时与医生的对话,“你跟胳膊与腿告别吧”,戏诚滑稽的语言中呈现人世间最大的悲哀痛心。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
B.“自此之后,他无忧无虑的生活将随之消逝”错误。“旋匠抽他的瘦马,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弄得他现在怎么也不能清醒过来,平静下来,认真想一想……这个无忧无虑的懒汉和酒鬼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一个人,居然忙碌起来,心事重重,急着赶路,甚至跟暴风雪对着干了”说明“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是因为老婆的生病让他一下子无所适从。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D .“暗示了旋匠这类小人物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错误。医生的话只是揭示了小人物命运的结局是马上死亡,没有暗示了旋匠这类小人物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事特点的能力。
①文章写了老太婆病重、两人的四十年的生活状态、想象中见到医生的场面、和旋匠最后面临死亡等事件,都是以旋匠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示全面清晰,真实地展现人物的懊恼、悔恨等心理。
②文中“这世上的事变得真快!他的哀伤刚开了个头,怎么立即有了结尾。他还没来得及跟老太婆好好过日子,对她表表心意,疼爱她,怎么她已经死了”等大量的内心独白展现旋匠“懊丧伤感、自责悔过”等心理,塑造旋匠小人物形象。
③文中“要是巴维尔·伊凡内奇问起我打不打你,你就说:‘从来没打过!’……”为旋匠想象与医生的对话;“……她,蠢婆娘,再活上十年就好了,要不然,恐怕她以为我当真是那种人”为旋匠回顾与老太婆共同的漫长生活。小说运用联想和想象(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勾联回忆与现实,丰富小说内容和人物形象。
④文中旋匠和老太婆对话、旋匠和自己说话,旋匠想象着和医生说话,最后现实中医生有最后的一段对话,小说用对话方式展现小人物的悲剧命运,推动情节发展,引发读者对生活、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⑤小说中的所有情节都发生在风雪之中,“雪密密层层飞旋”“雪大到叫你分不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除了茫茫大雪,看不到田野、电线杆和和树林”等描写,渲染了沉闷、压抑、冰冷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绝望、懊恼等心理,风雪的严寒暗示人物悲剧命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特征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①“含泪”指小说的悲剧内涵。从情节中寻找“哀伤”,旋匠是一位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虽然有手艺,但生活困苦,性格上,酗酒、懒惰,生活一团糟,这展现了小人物人生无尽的“哀伤”;以旋匠这一典型人物,代表了底层人生活的现状,展示人世间的荒凉和辛酸,旋匠心灵刚觉醒而生命却又面临结束的悲哀,生活都没有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就让他面临离世,这些无奈都是悲剧的因素。
②“微笑”在本文中是指语言上的诙谐、轻松。“巴维尔·伊凡内奇会给你药水喝,或者吩咐人给你放血,或者他老人家高兴,用酒精给你擦身”“人物语言,听起来轻松诙谐,可是却无法消除旋匠心中的哀伤;“你跟胳膊和腿告别吧……都冻坏了!……”是临死前旋匠和医生的对话,医生等人的冷漠,在戏谑滑稽的语言中呈现出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和痛心。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秋七月①,壬戌,霖雨甚,屯营于贾胡堡。去霍邑五十余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部分”的其他试题
重磅: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