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99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1]
马鞍山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题
"马鞍山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题
      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28分
(请将答案填入Ⅱ卷前的表格中)
 
一、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赁(lìn)屋    玉簟(tán)   暮蔼(ǎi)      万姓胪(lú)欢
B. 仇雠(chóu)   渌(lǜ)水    愆(xián)期    青青子衿(jīn)
C. 暧暧(ài)     喋(dié)血   歆(xīn)羡     逡(qūn)巡畏义
D. 齊(qí)怒     尡(kūn)黄   钟磬(qìng)    夙(sù)兴夜寐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静女其姝(美丽) 枉用相存(问候)势拔五岳(超出)添酒回灯(增加)
B.洵美且异(实在) 快弹数曲(快速)山居秋暝(住宿)出离愤怒(超出)
C.自度其曲(谱写)犹厌言兵(战争) 长歌当哭(当作)水石相搏(撞击)
D. 殒身不恤(顾虑)抱薪救火(柴火)革灭殆尽(几乎)亭亭如盖(伞)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D.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语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有缘,“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B.刚离休的老王对老伴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下来没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守卫在边疆的张连长安慰来探亲的妻子说:“为了祖国,个人的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5、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     ,无须反顾,     前面还有道路在。
②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     在北方,   感受得到底。
A.虽然  但是  只要   就
B.但是  虽然  只有   才
C.但是  因为  非要   才
D.但是  虽然  只要   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8题。(6分,每小题2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浏览完整试题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殆与余同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
D.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世所以不传也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庄宗)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同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①自以为得其实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④遏其生气,以求重价⑤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⑦我从去年辞帝京⑧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A.  ①③⑥ B. ②④⑦   C. ①⑤⑦   D. ②⑤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寒花葬志
归有光
婢魏孺人①媵②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③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注:①孺人,明清时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封孺人,也通用为妇女的尊称。②媵,yìng,指陪嫁的人。③爇,ruò,点燃。
9、给画线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
B.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
C.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
D.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
10、对加点的字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事我而不卒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③回思是时④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函梁君臣之首
12、对文章内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写在主人公----“婢”的入葬前后,从“十岁”、“十年”这两处可推知,她死时的年龄最多是二十。
B.文题中的“寒花”指写作的季节,表明作者是在冬季写了这篇悼亡的文章,寒冬中花的形象有力地烘托了作者的哀思。
C.本文写“婢”的形象,主要抓住了“持去不与”和“目眶冉冉动”等细节,生动地表现出了“婢”的天真、活泼。
D.“孺人”就是作者的妻子,她的两次“笑”中包含了许多的生活情趣。
 
(请将第Ⅰ卷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   选择题,共22分
四、(21分)
1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
译:                                                        
  (2)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译:                                                        
 
14、依据课文内容默写:(8分,每小题1分)
(1)                ,恐年岁之不吾与。
(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           。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
(4)出师未捷身先死,                  。
(5)今宵酒醒何处?                         。
(6)此情无计可消除,         ,         。
(7)《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                             
(8)《六国论》中概括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的一句话是:         
15.在划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的内容衔接、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3分)
  失败,对于强者来说,是加油站,是里程碑,是继续前进的借鉴;而对于弱者来说,则是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
                                                                            


展开余下试题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6分)
                                   蜂声  树林 
     多少年以后,人海漂浮,俗尘万斛,在疲惫袭来难当之际——或在春夜熏风微荡,或在秋晚青虫扑灯,总要无端忆起那一种奇妙喧闹的声音,那种熹微晨光所造设的苍然氛围,每每这时候,胸臆间辄生一种难言的微火缓缓燃烧,令我忆起往昔的日子。
    我十来岁时,从一所学校转到另外一所学校读书。家里离新学校很远,路上要经过一段密林小径,两侧是江南特有的杂树,枝柯槎桠,几至密不透风。因为要赶早自习,路过这里时,天色未明。小径里踽踽的脚步声似有非有,树枝偶尔拂过面孔,鸟声聒噪而悠闲,或如呜咽,或似冷啸。水沟里飘着败叶跟花瓣,无论春夏秋冬,这林子里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杂花默默开着,倘是春天,则有一种令人要凝固思维的浓郁气息;枝叶密匝匝地簇拥着,仿佛用深绿的重彩点染而成,成千上万的蜜蜂和不知名的昆虫就在枝叶中嗡鸣,它们振翅收放,震荡汇集成压抑而沉雄的力量,扩散于空气中,有一种金属薄片柔韧而刚劲的意味。听着听着,宛如跌入迷梦。那声音异常深沉、宏远、浑厚,仿佛长流不尽的渺渺钟声,又似一支完整而和谐的曲子,既神秘、荒凉而又丰富,使人期望天色不要再亮再白,这样的陶醉凝重而又久远。
没有出息的念头,于是产生。那时,我诅咒枯燥无趣的课程。林中色彩,融在夜色和晨光的结合处,那青黑的幽辉笼着梦一般的薄寒,复杂得让人难以理喻。仿佛在暗示又仿佛漫不经心,有些躁动又平静若水,它暗淡而又明晰,朦胧而又清远,叫人生发一种客心悲未央的莫名念想。蜂的嗡鸣仿佛永远冲不出这一个幽梦,因为它晕了一层薄而坚固的纱。草茎、花卉、枝叶……都毫不动颤,石头呢,大大小小,各自兀立着。虫鸣还响亮,草梢上的露珠已慢慢滑落了。彼时心中无故溢满渺远的渴望,和非尘世的荒诞梦景,它们暗影似地落在灵魂里,于是就似乎听到时间的翅在轻微地张合扑动。我觉得这氛围包容的一切离我那样亲近,又是如此遥远。蓦然,平日里所接触的事物瞬间给推得很远,感觉沉浸到忧伤中难以摆脱,我觉得这树木和我都很无助,又怕天色既明,那种恒在而又无常的美,就会像花粉一样飘飞。一种尘埃般的古怪念头钻进心里,悄悄潜伏积累起来。
蜂鸣声中的树色生机盎然,而又忧郁悲苦,肃穆厚重而又凄凉酸涩,我梦想那小道永远没有尽头,我感觉走出小道就走近拘束、无趣、单调、苦恼,即使在夏日的早晨也会感到寒冷。仿佛一切都在发抖。我来尘世做一不速之客,却再也不能化做一只蜜蜂飘游林间自由飞行,可这些念头是多么荒唐啊,实际上全部生活早已安排好了,寂寥的慰藉也只是短暂的,终究还得在令人讨厌的路上趔趄而走,忍受窘困,而有些东西却再也找不回来。多少年以后,或中夜徘徊,或悄然独坐,蜂声、树林又不请自来,围而合之,浸透思绪。
17.纵观全文,第一段中加点的“声音”“氛围”具体指什么?(4分)
“声音”指                                           。(不超过20字)(2分)
“氛围”指                                           。(不超过30字)(2分)
18.文章第三段“感觉沉浸到忧伤中难以摆脱”,请概述作者忧伤的原因。(每点不超过15字)(4分)
                                                                   
                                                                  
19.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自己是一名“不速之客”,人生是一段“令人讨厌的路”。你对作者的这
种态度是怎样认识的?请略加阐述。(4分)
                                                                
                                                                
                                                                
20.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文章首尾呼应,“多少年以后”,儿时清晨求学途中密林的虫鸣和迷人的氛围每时每刻萦绕在作者
心头。
B.那“声音”引发了作者的“没有出息的念头”、“古怪念头”、“莫名念想”。
C.本文以“蜂声、树林”为引子,重在抒写作者的人生感悟,基调是惆怅和感伤的。
  D.文章以蜂声为线索,以抒情议论为重心,将奇妙的景物与作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
 E.文本给了读者这样的启示: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生活,哪怕是一刹那的感触,也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
 
 
六、作文(35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印度,人们常用一种特制的小盒子捕捉猴子。在安置好的盒子里放上美味的坚果,在盒子上开一个刚好能插进猴子前爪的小窗口,只要猴子抓住坚果不放,猴子的爪子就抽不出来。这样,它要么放下果子,继续自己的自由,要么就抓紧果子,等着被猎人捕捉。


展开余下试题这是一则发人深省的材料。在得与失之间,人类并不比猴子聪明。请以“得到与失去”为话题,作文。
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马鞍山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10分,每题2分)1、C   2、B   3、C.  4、D   5、C  
二、(6分,每小题2分)6、D   7、A   8、C
三、(12分,每小题3分)9、A  10、D  11、C  12、B  
四、(21分)
13、(6分,每小题3分)
(1)我从外面进来,拿(荸荠)吃,婢把瓯子拿走不给(我吃)。
  (2)渔人船工即使知道却不能用文字表述。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评分标准:重点词语的落实各占1分,语句通顺,句式正确,各占2分。
14.(8分,每小题1分)
(1)¬¬——(6)答案参见课本;(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8)弊在赂秦
   评分标准:添字、错字、漏字该句不得分,每句1分。第(8)小题的要点在“弊在赂秦”,可以增加
语句,但要和原文相同。
15.(3分)
参考答案:沉重的包袱、巨大的压力、不思进取的借口。评分标准:从“内容衔接、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来评判每一句,一句1分。
16、(4分) 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以景写情。萧萧寒声,儿童夜捉促织,相互映衬,以此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或思乡之情。
    ②动静结合。萧萧梧叶声、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
    ③悲欢对比。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
    ④通感运用。萧萧的声音,引起秋寒之感,用听觉引起触觉。
    ⑤巧用典故。诗人暗用张翰典故(秋风: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乡),不露痕迹。
    评分标准:答出某种“表现手法”,给2分;有分析,给2分。本题只要答出“答案示例”中的一种即可,如另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五、(16分)
17、(4分)
(1)林中的蜜蜂和不知名的昆虫的嗡鸣声。(或者写成“由树林里的蜂声、脚步声、鸟叫组成的天
籁” )(2分)
(2)一种躁动而又平静,暗淡而又明晰,朦胧而又清远人的令人伤感的情景。(或者写成“林中幽辉、
薄寒等景物与作者的过客之悲互相交融的情境” )(2分)
评分标准:不能突破限定的字数,意思正确可以得分。
18、(4分)
(1)无法阻止时光的流逝 (2)无法把握那种恒在而又无常的美 (3)不愿再回到拘束、无趣、单调、
苦恼的尘世(或:不满现实)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意思正确可以得分。
19、(4分)谈的主题必须是对人生的态度(无论赞同或不赞同作者的观点)(2分),言之成理(1分),有文采(1分)
例如:(1)如果你把自己看成是过客,那人生就是单调的、令人讨厌的;如果你把自己看成是主人,那
人生就是丰富的、令人欣喜的。(2)可能是作者在现实中的不如意导致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人生中虽然
有些令人痛苦的东西,但终究还是光明的。(3)人生是琐碎的、令人讨厌的,正如张爱玲所说:“人生
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蚤子”。
2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马鞍山市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