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试卷

阅读:132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0]
原创高考模拟另附教师用卷(已发表)
"■教师用卷
200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本次考试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戏谑  虐待  疟疾  俘虏             B.狭隘  后裔  肄业  翌日
C.皈依  裨益  刚愎自用   风驰电掣    D.滂沱  疏浚  怙恶不悛  纨绔子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情况。A项分别读为xǜe  nǜe  nǜe  lǔ ,B项分别读为ài  yì  yì  yì,C项目分别读为gūi  bì  bì chè,D项分别读为pāng  jǜn  quān  kǜ。
【答案】D。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赝品  度假  白璧微暇  墨守成规     B.灰心  痉挛  相形见绌  草菅人命
C.屹立  迸裂  饮鸩止渴  粼次栉比     D.鞭笞  粗犷  好高鹜远  察言观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字的字形识记情况。错误的分别是A中的暇—瑕,暇表示空闲,瑕表示瑕疵;C中粼—鳞,鳞次栉比指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D中的鹜—骛,前者表示野鸭,后者表示追求。
【答案】B。
3.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空格上:
女人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      ,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
他犯了错误是事实,但是应当同意他申辩,这对解决问题有利,我们不应当     他为自己申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他对于书画有很深的        。
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稳”,暂不         想做奴隶而不得。
A.踌躇  阻止   癖好  至于      B.踯躅  制止   嗜好   等于 
C.踌躇  阻止   嗜好  至于      D.踯躅  制止   癖好   等于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使用近义词(包括实词、虚词)的能力。从词义的侧重、词语的搭配等角度来考察。踌躇偏重于内心的忧郁不决,踯躅偏重在行动上的徘徊不前;制止一般搭配不好的并且正在发生的事情,阻止搭配对象更为广泛,可以是发生的,也可是未发生的,可以是好的事情,也可以是坏的事情;癖好,特殊的爱好,嗜好,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至于表示达到的程度。
  【答案】A。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B.如果不是因为他必须得唱,并一唱而不可收拾,终于成为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家的话,他可能会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吧里当一辈子默默无闻的琴师。


浏览完整试题C.他的词是最强烈的伤心之人的言语,满腔血泪,迸涌而出,通篇一气盘旋,曲折回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令人不堪卒读。
D.8个战士围成一圈,当面鼓对面锣地数落起来,说得小符鼻尖上直冒汗。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使用成语(俗语)的能力。“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A“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答案”是不能“呼之欲出”的。 B“不可收拾”指场面、形势等往坏的方面发展而难以控制,为贬义成语,改为“一发而不可收”。C“不堪卒读”应为“不忍卒读”。前者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后者多形容文章写得凄凉感人,使人不忍心读完。
【答案】D。
5.下列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能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两个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因为它们不是书籍名称;B中两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因为“走着”“想着”“感动着”是动词短语做谓语,同时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C、书名号改为引号,因为栏目或活动不能用书名号,同时两个冒号都去掉。) 
【答案】D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是一个偏远的小车站,对于他是很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任何落脚的地方。
B.在今年全区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各级领导要求我们,一定要改进和提高复习质量,确保学科成绩稳步上升。
C.我们文科综合的成绩能不断上升,得益于老师们不断钻研教法,学生们努力改进学法,付出了艰辛努力。
D.以上撮取几方面谈了孔子的人格魅力,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格丰富、有声有色的孔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中有主宾颠倒的错误,在“他”后加“来说”;B项中并列短语作谓语,与宾语不搭配,去掉“改进”,C项中有句式杂糅的错误,去掉“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答案】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空间和时间都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凭借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为同一个瞬间。
    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新的时空感受给很多人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觉,却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在虚拟的数码文化中漂泊无依。这样一种虚拟文化严重挑战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表面上看,信息技术使得社会的组织和结合更为紧密有效,个人自由大幅度增加,个人能力也大幅度增强,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却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导致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社会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简而言之,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提升了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在这样一种“流动的空间、压缩的时间”里,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
    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新的社会运动、国家和文明共同体理应发挥驾御和控制作用。各种新兴社会运动,如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女性运动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对抗网络社会的方式。这些运动和社会组织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性别认同和家庭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家的作用。在充满风险的、高度抽象化、分散化的网络时代,国家权威是抵制风险、保障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利和尊严的有效力量;在传统家庭解体、各种社会团体日益消解、文化与信仰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建立起恰当的国家认同感,就有可能驱除人们普遍存在的无力感,使得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选自《环球时报》2003年7月7日,有删改)
7.下面对“网络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杜会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即信息实现大量储存和高速传播。
  B.网络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固定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流动的空间” 和“压缩的时间”。
  C.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间感受,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同一个瞬间展开。
  D.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感受,人们在同一时间里,既可以在这个空间,又可以在另一个空间。
【解析】本题考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信息要点的捕捉。根据第一段“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一句,可看出“人们在同一时间里,既可以在这个空间,又可以在另一个空间”不合文意。
【答案】D。
8.对“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余下试题  A.网络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人际交往速度更快,更方便;人们更加独立自由个人能力得到更大发挥。
  B.网络社会提升了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并使信息的传播更快捷、更广泛。
  C.网络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快捷,加强了人际关系纽带。
  D.网络社会使人丧失了历史的深度和地区认同,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日益淡薄。
【解析】本题考察对语句的理解。 “加强人际关系纽带”错。第二段虽然讲人们的“交际活动”进一步加速,但第三段中讲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第四段又说“削弱了”“人际关系纽带”。)
【答案】C。
9.下面不属于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措施的一项是
  A.突破时空限制,发挥家庭的纽带作用,使人际交往更具体。
  B.开展新的社会运动,加强社会成员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C.建立恰当的国家认同感,使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D.发挥文明共同体的驾御和控制作用,强化文化认同和信仰。
【解析】本题考察对文段的理解把握。第五段谈应对挑战的办法,没有“突破时空限制”的意思。
【答案】A。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社会空间是流动的,时间是压缩的,可见网络社会的人们已经不再受到时的限制。
  B.经济活动高速有效,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这必然会消除世界不同地区的贫富悬殊。
  C.文章有较多篇幅分析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见作者对它持消极态度。
  D.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有多种方式和力量,只要找到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方式和力量,人们是能够逐步消除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的。
【解析】本段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概括能力和思维推断能力。第一段没有“人们已经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这样的绝对说法。B.全文没有“必然会消除世界不同地区的贫富悬殊”这样的绝对说法。C.与D项矛盾,且与全文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不相符合。
【答案】A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魏中书令翻之子也。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天保初,除太子庶子,以本官行博陵太守。数年,大有声绩,远近称之。皇建二年,遭母忧去职,寻复前官。未几,迁司徒左长史,加骠骑大将军,领兼御史中丞。司徒录事参军卢思道私贷库钱四十万,聘太原王乂女为妻而王氏已先纳陆孔文礼聘为定,聿修坐为首僚,又是国之司宪,知而不劾,被责免中丞。寻迁秘书监。
天统中,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独,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运送。既盛暑,恐其劳弊,往往为之驻马,随举一酌,示领其意,辞谢令还。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足,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遣,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紬为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卒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及在吏部,属政塞道丧,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能免请谒之累。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本官行博陵太守           行:代理
B. 聿修坐为首僚               坐:犯罪
C. 时望多相器待               器:器重
D. 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贻:遗留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能力,特别是对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坐”可以是犯罪,也可以是因为,联系原文语境,在这里解释为因为更为恰当。学生熟悉的诗句可为佐证:停车坐爱枫林晚。
【答案】B。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知而不劾,被责免中丞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①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        ②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C.①爰逮鳏寡孤独,皆得其欢心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①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辨析文言虚词,一靠识记,二靠语境推断。A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联系前后句可判定为转折关系;B中的“以”前者为“凭……身份”,后者为“因为”;C中的“其”前者为代词,指代“他们的”,后者为语气副词,表示“大概”;D中的“与”前者为“给”,后者为动词“结交”、“帮助”。     
【答案】A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袁聿修在官廉谨的一组是
①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②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
③聿修退紬不受                      ④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⑤为政清靖,不言而治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是聿修的清廉行为,②是大家对聿修的评价,③是聿修的具体清廉行为,④是聿修说注重行为清谨的话,⑤是大家对聿修的评价。要表现聿修的廉谨品性,应该选的是主人公的言行事迹,而不应该选旁人的评价。所以,排除②⑤。
【答案】C。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袁聿修性格深沉有见识,清净寡欲,与物无争,深受崔休赏识。
B. 袁聿修解代还京时,百姓争相送行,天很热,百姓怕袁聿修劳累,时不时地让他停马喝酒休息一下。
C.尚书邢邵与袁聿修有老交情,每次在尚书省开玩笑时,都称袁聿修为清郎。
D. 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自长吏以下,直到鳏寡孤独之人,袁聿修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概括中心等综合能力。B项理解错误,应该是袁聿修恐怕百姓们过于劳累,往往为送行的人停下马,随手喝一杯酒,表示已领受他们的好意,感谢他们的情义,并让他们回家。
【答案】B。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18分)
15.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8分)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①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②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展开余下试题①巾笥:用竹箱装着,用巾饰覆盖着。
②涂:泥。
翻译划线的句子(8分)
①愿以境内累矣(2分)
                                                                               
②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3分)                                                                            
                                                                                
                                                                                
③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①句注意添加出省略的主语,“累”是使动用法。②句中“宁”、“为”、“贵”、“曳”为重点考察词语;同时注意,“宁其”是古双音词,直接翻译为宁愿、宁肯。③注意添加出省略的主语
【答案】
①(楚王)希望将国内政事托付给你而让你劳累了。
②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
③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文言翻译参考译文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16.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题, 4分)
①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时说:“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                       ’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②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诫子书》)
③三顾频繁天下计,                         。(杜甫《蜀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掌握情况。
【答案】①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③两朝开济老臣心
17.阅读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试卷
相关:关于“原创高考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