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66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6]
2005-0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试卷
高二直升班语文期中试卷
第I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错的一组是( )
A.凋谢(diāo) 似的(sì) 廿四桥(niàn ) 瑕疵(cī)
B.驯鸽(xún ) 混沌(hún) 潜意识(qiǎn) 惩创(chuàng)
C.矫正(jiáo) 平仄(zè) 潭柘寺(zhé) 俯瞰 (kàn)
D.分泌(bì) 着衣(zhuó) 一椽破屋(chuán) 歆享(x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洗涤 振惊 蓬蒿 怨天尤人
B. 菲薄 妇孺 颔首 芸芸众生
C. 屠戳 悠闲 颓废 风餐露宿
D. 喋血 郁结 落莫 冥顽不灵
3.填入文中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文中马区夫人对女儿说的两句话,全班同学读了又读,感到无尽的 。
(2)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 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
(3)略略交流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 。
(4)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是历史需要 清高的样板。
A 启事 反而 品味 竖立 B 启事 因而 品位 竖立
C 启示 因而 品味 树立 D 启示 反而 品位 树立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
B 对于外国冒险家的文化侵略,王道士不但未作抵抗,反而开门揖盗,频频点头,深深鞠躬。
C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D 近年来,这种欺上瞒下的虚假繁荣现象不但没有得到遏制,相反还蒸蒸日上,大有蔓延之势。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B 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醉半开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C 看着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D 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且是思想家。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B.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C. 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
浏览完整试题
D. 这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火箭发射为什么会诱发雷电
大气中没有雷电的情况下,由于人的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大气电场而产生的雷电称为诱发雷电。
1969年11月14日上午11时22分,由美国土星V运载的“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竖立在肯尼迪试验场的第39号发射架上准备发射,火箭连同飞船全长111米。这是阿波罗计划的第五次飞行,也是第二次载人登月飞行。当时发射场的天气情况是:在距地面240~250米及650~33000米之间有两层云,发射场周围细雨绵绵,在发射前后6小时内,周围无雷电,地面风速每秒7米。基本符合允许发射的气象条件。火箭发射时,一切正常,飞行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100多米长的火箭和飞船逐渐变远、变小,火箭尾部喷出的火焰似乎在告诉人们它正按预定程序飞向太空,成功的喜悦,愈来愈多地占据着人们的心田。可是,天公发怒了,当计时秒针走到第36.5秒、火箭飞行高度达到1920米时,从云层到火箭直到地面之间发生雷电现象,只听到一声霹雳,就见两道平行的闪电从云中直劈下来,发射场上的4台摄像机,都拍下了瞬间出现的雷电现象。至52.5秒,飞船高度达到4300米时,又一次闪电击中飞船,这便是有名的大型火箭——载人飞船遭雷击事件。
由于雷击,飞船的电源被破坏,飞行控制中心的遥测信号突然消失,飞船的制导导航系统失效,飞行平台失控。幸亏飞船上装有备用电源,宇航员们及时修复了被损坏的设备。使“阿波罗”12号飞船按时完成了飞行计划。美国及其他国家在导弹试验或发射导弹时,也曾发生过类似事故,由于诱发雷电,导致飞船失败。
为什么火箭发射易诱发雷电呢?
诱发雷电的出现是与大气电场的被迫改变分不开的。通常,将一根长导体放在电场为每米1万伏的大气中,若导体头部的电压发生突然变化超过100万伏时,就能诱发雷电。据研究,此次阿波罗雷击是火箭起飞后,由火箭及其火焰导致大气电场改变造成的。发射时,地面电场为每米3000伏,云中电场为每米10000伏,火箭起飞后,由于火焰及气流也能导电,使火箭这一导体长度不断增加,结果造成两端的电场急剧增大,火箭顶端和地面之间的电场达每米200万伏,这足以使大气击穿而产生诱发雷电。由此可见,为防止和减少火箭飞行中出现诱发雷电事故,在发射场附近有雷电时或云层厚度超过1500米时,应停止发射,在发射火箭前,可以用小火箭、飞机、雷达等来测量大气电场强度,若大气电场强度超过诱发雷电的临界值时,必须停止发射。
——选自《天文爱好者》杂志
7、下列对“诱发雷电”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人为的情况下,人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法来使大气电场中产生出雷电来就称为诱发雷电。
B、大气中没有雷电的情况下,只由于发射火箭的活动改变了大气电场而产生的雷电称为诱发雷电。
C、大气中没有雷电的情况下,由于人的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大气电场而产生的雷电称为诱发雷电。
D、在人为的情况下,只由于发射导弹的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大气电场而产生的雷电称为诱发雷电。
8、文中对为什么火箭发射容易诱发雷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根导体放在电场为每米1万伏的大气中,如果导体顶端的电压发生突然变化超过100万伏时,就能诱发雷电。
B、由于火箭及其火焰导致大气电场改变造成的此次阿波罗遭雷击,是火箭起飞后发生的。
C、由于火焰及气流也能导电,使火箭这一导体长度不断增加,结果造成两端的电场急剧增大,地面和火箭顶端之间的电场达每米200万伏,这足以诱发雷电。
D、火箭发射能够诱发雷电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大气中的电场要在不断地主动地改变着,如果大气电场不变就不会有诱发雷电的产生。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阿波罗”12号发射时,当时天空有两层云:一层距离地面约240米或250米,另一层距离地面650米或33000米。
B、基本符合允许发射火箭的气象条件是:要在发射前后6小时内,周围无雷电,地面风速每秒7米等。
C、美国“阿波罗”12号发射时,当时遭到了两次雷击:一次是在第36.5秒、火箭飞行高度达到1920米时;另一次是在第52.5秒,飞船高度达到4300米时。
D、发射火箭时,如果在发射场附近有雷电或云层厚度超过1500米时就应停止发射,以避免诱发雷电事故。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诱发了雷电,便导致了美国在1969年11月14日上午发射的“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失败。
B、雷击很有可能会使飞船的电源系统遭到毁坏,所以宇宙飞船都要设计装备备用的电源系统以防不测。
C、科学家们发现不只是发射火箭时会诱发雷电现象,在导弹试验或发射导弹时,也会发生诱发雷电的现象。
D、科学家们在发射火箭前,一般都会先用小火箭、飞机或雷达等来测量大气电场强度,如果大气电场强度超过诱发雷电的临界值时,就应暂停发射。
三、(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王 维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①所。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请舍宅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
展开余下试题
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行在:皇帝驻留的地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岁知属辞 属:撰写
B.同诣九公主第 诣:前往,到……去
C.擢右拾遗,迁给事中 迁:降职
D.笃志奉佛 奉:信奉,尊奉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延于上座曰 维扈从不及,为所擒
A B
访风景于崇阿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 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
C D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维诗、画、音律等突出才能的一组是
①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
②“子诗清越者,……同诣九公主第”
③“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④悉召梨园诸公合乐,维痛悼赋诗曰……
⑤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
⑥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14.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则传记在叙述人物一生大要的同时,更着重反映人物突出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作者通过选取典型材料,突出表现了王维诗画俱能,兼通音律,笃信佛教,温和的个性中蕴含着刚强的性格特点。
B.王维在参加乡试前,听从岐王建议,让乐工将自己的诗歌作品演奏给九公主听,得到了九公主的肯定与极力推荐。后来他在开元十九年考取了状元,并官居要职。
C.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京城,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落入叛军手中。他拒绝与叛军合作,服药假装不能说话,但仍被安禄山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于普施寺。
D.叛乱平定以后,凡是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定了罪,只有王维因为皇上爱惜其突出的才能,得以幸免。后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晚年笃信佛教,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他的弟弟王缙将其诗文编纂成集共十卷,献给皇上,并流传于世。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上面文言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5分)
②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3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①,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①带郭,意思靠近外城。
(1)(3分)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4分)
(1) ,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2) ,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3)舞榭歌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凭箜篌引》)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雨 中 的 紫 荆 关
水 荻
(1)想紫荆关,想了很久很久。
(2)那个落英缤纷的日子,车轮伴着不期而至的春雨送我到紫荆关。长城众多关隘,我选择了紫荆关,选择了宁静和恢宏,古老与淳厚,选择了辽远天际下一缕挥不去的静静情思。
(3)南雾里,下车前行,满眼黄土地黑石头的冀北,一如睡狮。
(4)攀着紫荆岭黑石头的山路向上走。山风怡人,树木葱郁。丝一样的雨帘里,一座古老的小村庄依山而卧,尽展朦胧恬静之美。我问路边一个脸色黝黑眼睛很亮的男孩:“知道紫荆关吗?”他用手一指:“那就是。”
(5)我急步奔跑。刹时间,我看到一副苍老却精神矍铄的面庞,不朽的身躯。我兴奋。
(6)人迹罕至,留给紫荆关一份固有的宁静。辽如天界,令紫荆关气势宏大。长天里,高峻巍峨的城墙兀自挺立,硕大的墙砖叠印着历史的絮语。一望无际的绵延山岭,填满寂静空旷的情怀。高远里,只有我与古老城墙的对话在山谷中回荡。“你姓什么?”“中国。”“你叫什么?”“中国人。”“你为何而来?”“寻根。寻一种精神。”
(7)梦一样的紫荆关,在母亲宽阔的脊梁上,历经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仍一身傲骨,几世威名。
(8)雨中的紫荆关多了一份空蒙灵秀之美。我久久地立于城墙下,深情地抚着一段段伤痕累累的城墙。我分明触到了历史的沧桑,摸到了荡气回肠的画面:“风萧萧兮易水寒”,我似乎看到壮士荆轲大步出关;似乎听到无数抗日志士冲出关去的呐喊,我动情了。我摸到了身心从未有过的感觉。强大。自尊。高贵。
(9)强大,给中国人以公平。
(10)自尊,给中国人以志气。
(11)高贵,给中国人以正义。
展开余下试题
(12)我们需要落叶和鲜花,和平与安宁,我们更需要不屈的民族意志,不死的民族精神。我看到天际之下,一股博大淳厚的民族之魂在这里弥散。
(13) 我忽然想起一首歌,很美的词:“走过了四季如风,走过了岁月匆匆,寻到梦的家园,不再沉寂的中国……”
(14)紫荆关停下脚步,停下时间。细雨里,古老的紫荆关,复苏了我的生命。我的心醉了,随着那雨丝轻快地飘荡,飞翔。
(15)站在雄伟秀丽的紫荆关,遥望远方逶迤的山脉。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你我恋守的家园。我的根在这里,生死相依的精神在这里。
(16)随轻飘飘的雨下山,我陡然间开始讨厌我自认清高的一点点文人雅士的淡淡伤感.开始崇尚一种磅礴之美。旷达的紫荆关令人心也旷达。
(17)紫荆关,雨中的紫荆关,我清晰地听到你独对长天震惊世界的雄壮吼声。
18.第六自然段中说“硕大的墙砖叠印着历史的絮语”,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十三自然段中作者引了一首歌词,引用这首歌词的作用是什么?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开头说“想紫荆关,想了很久很久”,联系全文内容看,作者为什么这样“想紫荆关”?(6分)
答:这样“想紫荆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写雨中的紫荆关,不仅使它多了一份空蒙灵秀之美,而且春雨滋润、雨丝轻飘,为抒情营造了很好的意境。
B.作者选择寻访紫荆关,是因为这里人迹罕至,有一份固有的宁静,可以抒发思情。
C.写荆轲出关、抗日志士冲出关去的呐喊,如见其人,似闻其声,蕴含着对民族之魂的礼赞。
D.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热爱祖国山河和赞美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E.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把紫荆关写得有人格、有生气,很好地表达了向往、敬爱之意。
六、语言运用:(12分)
22.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4分)
例:懒惰是人生的盗贼,窃去了多少美好的时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文意,在文段末尾写出一个结论性的句子。(4分)
对《唐吉诃德》,17世纪西方文学评论家认为这是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则看出他的理性和可敬的品质,19世纪的浪漫派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对他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在原苏联,有人认为他是没落阶级的人物。在中国,鲁迅先生既肯定他的志向,又批评他的主观盲动。茅盾先生则对他基本持否定态度,而周扬先生对他称赞非常之高……众多的中外文学大家都对唐吉诃德有着浓厚的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50个字)
24.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句,每句均以“静”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以“静”为自己独特的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树的方向决定于风。
水的形状取决于瓶。
那么,人呢?
请以“方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高二直升班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1.B(А似shì,B 驯xùn ,混hùn
上一篇:
2005-06学年下学期高二月考
下一篇:
2006年中考模拟测试题一(含答案)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05-06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