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032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2]
兴业县2005年秋季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兴业县2005年秋季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语 文
(总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题目 一 二 三 三 总 分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请在下面供选的有关中国书法的名言中任选一条,用你认为最好的字,抄写在方格内。 (3分 )
供选名言: ①圆中规 方中矩 须知不是两笔
②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寒噤(jn) 诘问(ji ) 霹雳(l) 狼藉(j)
B、交卸(xi) 颓唐(tu) 琐屑(su) 匀称( chng )
C、轩榭(xu) 嶙峋(ln) 两栖(q) 褶皱(zh )
D、潮汐(x) 荒谬(mio ) 惶恐(hung) 尴尬( gn )
3.下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3分)
A、锐不可挡 荡然无存 巧妙绝纶 微不足道
B、长途跋涉 惟妙惟肖 触目伤怀 重峦叠嶂
C、周而复始 张惶失措 天衣无缝 束手无策
D、充耳不闻 相安无事 消声匿迹 大庭广众
4.语言综合运用。(3分)
听下面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对话,然后按试卷上的要求回答问题。
甲:现在条件好了,不少人家里有了电脑,还上了互联网,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还能丰富
知识,培养个人的工作能力,多好啊!
乙:电脑是好东西,可是害处也不少,咱们班里有两位同学迷上网吧,学习成绩直线下
降 ,这和迷上电子游戏差不多呀。
丙:可不是吗,我还听说有一位同学,由于迷上网吧,在网上聊天,日久天长,结识了一
些不良的网友,最后上当受骗,被骗到广州差点丢了命。
甲:这不是耸人听闻么?有这么严重吗?
乙:耸人听闻?你看报纸听广播就会知道,多少人由于迷上网吧造成恶果。有的荒废学业,有
的上当受骗,严重的差点被卖掉。不能只看电脑的用处而看不见它的害处呀。
甲:电脑的用处大了,网上的信息多了,还是好处多啊!有点害处不算什么。
丙:电脑的应用是广泛的,益处是多方面的,但也要认识到它的害处,比如对我们的身 体、学习和思想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等等。
(1)这几同学谈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请概括写出来。(1分)
(2)根据几位同学的看法,用一句话简要说说你的认识。(2分)
5.根据你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过的有关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答题。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1分)
浏览完整试题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3分)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2分)
6.填写出下列空缺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8分)
①坐观垂钓者, 。
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④大漠孤烟直, 。
二、古诗文阅读与欣赏。(1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成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对杜甫的《望岳》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望”,眺望;“岱宗”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B、"青未了":未了情,表明对齐鲁大地的感情深厚。
C、首两句用疑问的语气,勾勒出泰山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尽头的情景。
D、三、四句写景,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
得有情。
E、最后两句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蕴含人生哲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13分)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
③宜乎众矣。 宜: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9.下列各项“之’字的用法和例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渔人甚异之。
10.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描写莲的形象时,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各个方面,赋予莲以
美好的品格。突出莲的高洁可爱。
B、“噫!”一叹词,表示深沉的感慨。一叹爱菊者“鲜”,“鲜”不仅有“少”之意,更有
“难得”之意;可见作者对陶渊明隐逸的生活向往。
C、文中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又从衬托中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
度,表示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D、本文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它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好是作者的自况。
11.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
①在我国大陆最南端,湛江雷州半岛徐闻县西海岸,有一个闻名全国,被誉为“水族大观园”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区内的珊瑚礁绵延20多公里,面积达2000公顷。据专家研究,珊瑚礁已有近万年的发育史。
②徐闻西海岸一带岸礁众多,海水清澈,水温、盐度稳定,非常适合珊瑚虫的繁殖生长:多年来当地一直十分注重生态的保护,保护区内的珊瑚种类繁多,达五十多个品种。其中软体珊瑚有千年佛、白汽泡、鸡冠花,硬体珊瑚有角星、海脑、扇形,等等。
③当艳阳高照,风平浪静的日子,乘着小船在珊瑚丛上面缓缓滑行,犹如在一片美丽的丛林中漫游,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触手可及。还有散落在“丛林”中的“翡翠”、“玛瑙”,形态各异;时稳时现的“鲜花”,橙黄蓝白红,煞是可爱,美不胜收。不时还可见五彩缤纷的鱼儿与游船一起穿梭漫游,构成一幅奇异的海底风景画。
④珊瑚礁群向来被海洋学家称为海上“热带雨林”。它占海洋面积不到0.2%,却栖息了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供养着9万多种鱼类。我国的海南岛沿岸本来有中国最大的珊瑚礁群,历史在十万年以上,但因过度开发,仅10多年有的地方已成了海底废墟。而徐闻的珊瑚礁群作为目前祖国大陆保存最完好的珊瑚自然生长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为了永远给子孙后代保留这一片天赐的生态自然景观,当地政府已制订了以保护为前提,结合生态和环境旅游的利用计划,要让这一颗明珠永远闪亮在祖国大陆南端的西海岸边。
12.文中为什么称珊瑚礁群(区)为“水族大观园”和“热带雨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①②段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4分)
答: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末段写海南岛珊瑚礁群受损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父亲不写信
①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展开余下试题
②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③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④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⑤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⑥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⑦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⑧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⑨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⑩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⑾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15.读第②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3分)
16.第⑤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3分)
17.第⑧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的含义是什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
的事例得来的?(6分)
18.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
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3分)
19.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共5分)
(1) 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2分)
(2)谈及两代人的关系,“代沟”往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请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
认识。(3分)
四、作文与修改(48分)
20、按要求修改下面作文。(8分)
小风波
家中,有一块属于我的小天地。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幅窗帘,一盏台灯,一只小花瓶。面对它们,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纯洁和宁静。
一天,在郊游中,我从野草丛中采下了一把绿得可爱的荆棘。当我把它们拿回家中,插入小花瓶,往桌子一放,我的小天地好像顿时立刻充满了春意(A),在纯洁和宁静之外,又多了一点生气。
几天后,我突然发现,那把可爱的荆棘悄无声息地默默消失了(B),桌上只剩下花瓶孤零零地站着。我找遍家中的每一个角落,还是没找到。
我想到了妈妈,便跑去问她。
“是那把野草吗?”妈妈慢不经心地说:“我扔了,赃死了,还把我的手扎了呢?”(C)
“放在那儿不是挺好看吗?”我愣了一下,大声地问道。
“好看?”妈妈撇撇嘴,也不说什么,只管做她的事。
“那是我的,你怎么问都没问一声就扔了呢?”我已经很不平静了。
“你怎么能这样对妈妈说话?”妈妈放下手中活儿开始训话。
我不想和她争,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
又有几天过去了。一天中午放学回家,走进我的房间,觉得眼前一亮:咦,那花瓶上不是插着一束野花吗?啊!真美,白的,粉的,红的…… 花朵不大,但显示出生命力。我的小天地又一次充满了春意和生气。
我知道这一次是妈妈放的。经过这一小小的波折,我觉得自己更加热爱生活中的美,也更明白:理解是多么重要。
①画线C处有两个错别字, 应改为 ; 应改为 。(2分)
②文中画线A、B句语言不够简洁,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2分)
A句:
B句:
③画线C处有标点符号用得不正确,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2分)
④这篇作文虽然有多处地方需要修改,但感情真挚,能打动人,请你说说这篇作文的 优点?(2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40分)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以“我长大了”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自选,所写内容不能超出话题范围,写一篇不少于550字作文。
上一篇:
北师大平谷附中2006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篇:
泸州市2006级高考语文模拟训练(一)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兴业县2005”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