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7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7]
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第一卷(45分)
一、(18分,每题3分)
1.选出加粗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亏空(kòng) 舌苔(tāi) 咄咄怪事(duó) 天遂人愿(súi)
B.叨扰(tāo) 祛暑(qū) 哄堂大笑(hòng) 扪心自问(mén)
C.症结(zhēng) 请贴(tiě) 呼天抢地(qiāng) 茹毛饮血(xuè)
D.火钵(bō) 咯血(ké) 虚与委蛇(wěi) 惊魂甫定(bǔ)
2.选出有两个错别子的一组( )
A.返老还童 飞短流长 横七竖八 前车之见
B.济弱除强 恪勒恪俭 攻城掠地 沸反盈天
C.奴颜婢膝 攀龙附凤 俯首帖耳 并驾齐趋
D.以身示法 熙来攘往 贻人口实 披肝砾胆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科学家弗里克曾将人肺纤维细胞的分裂与增值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推算人类寿命的方法。
B.为何伪劣商品如此之多,屡禁不止?一方面,少数人利欲熏心,置道德法律于不顾。此外,广大消费者没能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也使得这些坑骗者肆无忌惮。
C.从前,这里只有一条街比较繁荣,别处就很冷清;现在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城建和环卫部门必须协调一下,立即解决永安路口污水井往外冒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中日两国人民通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保持睦邻友好关系。
B.昨日是南浦大桥通车的第一天,记者来到公交二线起点站,只见这里人满为患,人人喜笑颜开,都想乘车去参观。
C.一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自我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D.他在出版了一部描写农民现状的小说《空魂》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接二连三的完成了另外两部作品。
5.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
A.定于9月5日上演的大型实景歌剧《图兰朵》日前;正在紧张排练中,主要歌唱演员及艺术总监祖宾梅塔近日将到位。
B.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在我党幼年时期,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C.海口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抗御外侮、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今天,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为27名“换肾人”进行讲座,帮肾友了解有关的知识。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晨,稻地野滩的草棚院里,雄鸡的啼声互相呼应着,在大平原的道路上听起来,河水声和鸡啼声是那么幽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星一批接一批,从浮着云片的蓝天上消失了。东方首先发出了鱼肚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空气又是这样的清香,使人感到分外凉爽、舒畅
②使人感到分外凉爽、舒畅、空气又是这样的清香
③霞光辉映着朵朵云片
④朵朵云片中透射出霞光
⑤还没消雪的奇形怪状的巅峰中也透射出霞光
⑥辉映着还没消雪的奇形怪状的巅峰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7—10题。


浏览完整试题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灯具,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精美。如出土的中山国古墓中银首人俑灯和十五连枝铜灯,已不是原始阶段的灯具了,可以说是中国灯具中的精品。在它们以前,灯具的发明和演变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当时期,因此,灯的出现应早于战国中晚期,有人认为它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
任何一件发明都不是从天而降、突然产生出来的,总是由某一件东西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灯的出现也不例外。灯的最早称呼不是“灯”,而是“镫”。《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意思是泽兰炼的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在周朝,“镫”字与“登”字是通用的。《尔雅•释器》中有“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可见“登”一是种叫“瓦豆”的东西。那么,瓦豆与灯具有什么关系呢?瓦豆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食器,其形状是上面有一个敞口钵,底下有一个喇叭形底座,到了商朝,瓦豆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上部的敞口钵变成直而深的腹壁,下部的喇叭形底座也成了带有弦纹的高圈足。
瓦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盛行于商周。后来不知是谁最早在瓦豆中置一灯芯用来点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瓦豆也就被演变成照明的工具——灯了。在战国的墓葬中,有一种陶质细把豆,它最早的形状是浅盘,平坦底,尔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盘底中央呈乳状突起,可以插灯芯的瓦豆。瓦豆的这种变化可能就反映出它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灯具的演化方向。因此,最初,人们把灯称之为“镫”也是不无道理的。这正反映了灯的演变发展的过程——从瓦豆演变成灯,现在看来,无论从文字学的角度推测,还是从瓦豆的演变发展的过程来看,在我国灯的发展史上,灯恐怕就是由这种瓦豆(又称陶豆)东西演变过来的。
(摘自《古灯小史》)
7.选出对“兰膏明烛,华镫错些”这句话所反映的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说明在春秋时期,已经有相当华丽精美讲究的灯具了。
B.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从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从它的制作工艺来看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精美。
C.“泽兰练的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说明战国时期灯具已经非常讲究、华美了。
D.用《楚辞》中的材料说明“灯”原来与“镫”通用。
8.灯的最早称呼不是“灯”,而是“镫”,这个称呼说明( )
A.任何一件发明都需要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
B.灯具不是突然产生出来的,而是由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食器发展演变而来的。
C.“镫”是早于“灯”发明出来的一种用具。
D.“镫”与“登”相通,是一种叫“瓦豆”的东西。
9.选出对文中关于“瓦豆”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瓦豆是一种叫“登”的东西。它原是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食器。后来有人在瓦豆中置一灯芯用来点灯,也就被演变成照明的工具了。
B.瓦豆原始的形状是上面的一个敞口钵,底下一个喇叭形底座。到商朝时形状变成了上部是直而深的腹壁,下部是带有弦纹的高圈足。
C.浅盘、平坦底,演变成盘底中央乳状突起,可以插灯芯这种形状的变化反映出瓦豆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的灯具的演化方向。
D.瓦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盛行于商周,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演变成灯具。
10.根据文章内容,选出对其信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最早的灯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是“灯”演变的关键,作者从考古发现、文字学、瓦豆的演变等角度进行了科学分析。
B.从作者的分析可看出,最早的“灯”可能是瓦豆,它出现于新石大路时代晚期,盛行于商周。
C.从中山国古墓出土的灯具非常精美,说明在当时灯具的发展和演变已经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期。
D.有人认为灯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在此之前出现的瓦豆变化过程反映出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的灯具的演化方向。
三、(20分,选择题每题3分,主观题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6题。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父协,武功郡守。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上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文帝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帝与仆射周惠达伦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帝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
上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乃召绰问,具以状对。上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辨,应对如流。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上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封美阳县伯。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已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上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己。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北史•苏绰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在官岁余,未见知 谁与卿为此议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独乐乐,与民乐乐,孰乐
A.两个“见”相同,两个“与”也相同。
B.两个“见”相同,两个“与”不同。
C.两个“见”不同,两个“与”相同。
D.两个“见”不同,两个“与”也不同。
12.对下面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除著作佐郎 寻:不久
B.博求贤俊,共弘政道 弘:改变
C.而无间言焉 间:嫌怨
D.上乃起,整衣危坐 危:端正
13.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B.绰性俭素,不事产业
C.上亦推心委任 D.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


展开余下试题14.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绰受到欣赏和重用的一组是( )
①文帝乃为行台郎中 ②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
③上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 ④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⑤独绰意与上同,遂并力拒窦泰 ⑥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③④⑥
15.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绰之所以能做官,是因为他的堂兄苏让的推荐。开始,他并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后来因为许多官员找他解决疑难问题,才逐渐引起皇帝的注意。
B.苏绰非常有才学,尤其对于政治和历史有独到的见解。在随皇帝去昆明池的时候,苏绰详细陈述了帝王安帮定国的根本道理,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享乐误国。
C.大统三年齐兵入侵,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挡,只有苏绰的想法得到了周文帝的认同,结果证明苏绰的计策是正确的。
D.苏绰为人俭朴,不经营私人田产,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为国家广泛寻求优秀人才,周文帝也是诚心诚意地委任他,有些事情,甚至可以不经皇帝,由他做主安排实行。
16.解释下面的句子:
①不觉膝之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卷(105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17—20题。
呼吸英雄的气息
[法]罗曼•罗兰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欲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止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他们身上,无益地消耗着他们的精力,没有希望,没有一道欢乐之光,大多数还彼此隔离着,连对患难中的弟兄们一援手的安慰都没有,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在苦难中蹉跌。他们求助,求一个朋友。
为了援助他们,我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一般英雄的友人,一般为了善而受苦的伟大的心灵。这此“名人传”不是向野心家的骄傲申说的,而是献给受难者的。并且实际上谁又不是受难者呢?让我们把神圣的苦痛的油膏,献给苦痛的人罢!我们在战斗中不是孤军。世界的黑暗,受着神光烛照。即是今日,在我们近旁,我们也看到闪耀着两朵最沌洁的火焰,正义与自由;毕加大佐和薄尔民族。即使他们不曾把浓密的黑暗一扫而空,至少他们在一闪之下已给我们指点了大路。跟着他们走罢,跟着那些散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孤独奋斗的人走罢。让我们来摧毁时间的阻隔,使英雄的种族再生。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能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此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这些传记中的人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磨折,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一锻练;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戕害,内心为之碎裂,他们永远过着磨难的日子;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罢;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毋须探询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眼里,他们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末幸福。
在此英勇的队伍内,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他在痛苦中间却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阻碍,竭尽所能的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难,完成了他所谓“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之后,这位胜利的普罗米修斯,回答一个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时说道:“噢,人啊,你当自助!”
我们对他这句豪语应当有所感悟。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17.本文是为一名人传写的序言,你认为是哪个名人的传记?(2分)
18.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6分)
①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
②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会罢。
19.请简要分析本文中的“英雄”具体指哪类人,并分条陈述他们所具有的优秀品质。(6分)
20.选出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4分)( )
A.本文是一篇序言,却写得生动淋漓,富有感召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英雄的形象格外瞩目
B.这篇文章融抒情与议论与一体,言辞优美,结构严谨,文章着意对环境的渲染,字里行间带有悲凉的色彩。
C.在这篇序言中,作者以热烈愤激的抒情笔调表达了对所处社会环境中“沉重的空气”、“重浊与腐败的气氛”、“鄙俗的物质主义”、“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的丑恶现象的无情鞭挞与揭露。
D.文章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亟待“呼吸英雄的气息”的强烈渴望,最终表达了对伟大的英雄人物的讴歌与赞美。
E.作者所讴歌的英雄,并非是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以仁慈和受过长期的磨难锻炼称雄的人。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一种清明的力。
五、(10分)
21.请在横线处填写下面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①文章千古事,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偶题》)
②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末立见。(史记《毛遂自荐》)
③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________。(归有光《项脊轩志》)
22.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段赏析这首词意境的文字,不少于100字。(6分)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六、(12分)
23.下面这段文字有两处毛病,请用横线画出,并加以改正。(4分)
这幅题为《个性》的漫画,描述了两只颇有个性的鸟儿,笼里的鸟儿往笼外飞,笼外的鸟儿往笼里飞。两者的差别是悬殊的。
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概括出来,不超过25个字。(4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25.根据下面的句子所给的信息,为“本体性知识”写一个定义。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4分)
本体性知识是有关本专业的知识,专业发展的需要和专业水平的展示是其目的。它包括了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前沿性是基本特征。


展开余下试题六、(60分)
26.作文:
做过的事情,要反省一下,是否正确,是否还有缺漏;学过的知识,要反省一下,是否掌握,是否记得扎实;面对自我,要反省一下,是否正直,是否真诚坚强。个人,要反省;国家,也是反省;只要智慧存在的地方,就都少不了——反省。
请以“反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1.只要与所给的话题有关就符合题意。
2.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750字。
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18分)
1.C(A项“咄”读“duā”,“遂”读“suì”;B项“哄”读“hōng”;D项“咯”读“kǎ”,“委”读“wēi”;“甫”读“fú”。)
2.D(A前车之鉴,B济弱锄强、克勤克俭、攻城略地,C并驾齐驱,D以身试法、披肝沥胆)
3.D(A项“将”改为“对”B项“此外”改为“另一方面”;C项“繁荣”改为“繁华”。)
4.D(“城下之盟”意思是“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盟约”;“人满为患”是批人多得不合适,带来了麻烦;C项“先生夺人”是指做事抢先一步,在别人之前,与全句意思不合。)
5.B(A项“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表示时间已经过去,“正”表示行为正进行中,两个词在时态上是矛盾的;“近日”意思是“最近过去的几天”,与“将”时态矛盾。C项“分……组成”属于结构杂糅;D项“进行讲座”搭配不当,可改为“举办讲座。”)
6.A(“空气”一句与上句句式结构一致,也是下句“使人感到分外凉爽……”的原因之一,所以选①③⑥句都有是从观察天边的角度来写,陈述主体一致。)
二、(12分)
7.D(A、B、C项都不是本段重点表达的内容。而且A项中应当是战国时期,因为《楚辞》所反映的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情况。)
8.B(根据本段中心句推断)。
9.A(应为“镫是一种叫瓦豆的东西”,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制食器。)
10.D(作者推测瓦豆的变化过程可能反映了演化方向。)
三、(20分)
11.B(“见”都是表示被动:“与”的意思分别是“为”,“和、跟”。)
12.B(弘:扩展)
13.C(A项“顾问”意思是“回头问”,B项“产业”意思是“私人田产和手工作业”;D项“爱人”意思是“爱护百姓”。)
14.D(①②两件事发生在苏绰受重视之前;⑤是写苏绰提出的抗敌建议。)
15.D(A项皇帝注意他主要是因为他帮助周惠达。B项没有劝谏皇帝之意。C项两人的观点本来是相同的。)
16.①不觉膝之前席:不知不觉地膝行到了前席。(本题重点是解释“膝”名词动用和“之”为动词。)
②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空白上签署自己的名号交给苏绰。
[译文]
苏绰字令绰,武功郡人,父亲名协,官任武功郡太守。苏绰年轻时很爱学习,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计算之法。他的堂兄苏让由京官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别之时,周文帝问苏让:“您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他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还没得到周文帝的常识,但行台各部门的官员遇到疑难不决的事情,总是向他求教才作决定。对各部门发送的公文,苏绰又分门别类地为他们拟定行款格式。行台官员都称赞他的才干。一次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答不上来,请允许出外找人商议,于是召来苏绰,把所讲座的事情告诉他,苏绰即刻为他酌情裁定。惠达入内呈报。周文帝连声叫绝,并向他说:“是谁替你出这个主意的呢?”惠达以苏绰作答,接着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我也听说很久了呢。”不久他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周文帝与公卿去昆明池观光打鱼,走到城西的汉代仓池故地时,周文帝环顾问询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这时有人说:“苏绰见多识广,请问他吧。”周文帝于是召开苏绰,向他询问,苏绰就把关仓池的情况一清二楚地禀告了皇帝。周文帝十分高兴,接着又向他义询问许多事,以盘古王开天地起,问到历肛兴盛衰亡的过程。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滔滔不绝。于是就把苏绰留在府内直到夜间,继续向他咨询治理国家的大政方略,自己躺下静听。苏绰向他详细陈述了帝王安帮定国的根本道理,周文帝听得竟从床上爬了起来,趔衣襟,正身长跽而坐,时而移身向前,不知不觉地膝行到了前席,这样一直谈到东方发白都不觉厌倦。第二天一早,周文帝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让他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从此周文帝对苏绰的信任、待遇日益隆重。大统三年,齐神武帝分三路入侵,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挡,只有苏绰的想法和周文帝相同。于是集中兵力抵御窦泰,在潼关将他生擒了。朝廷封苏旨为美阳县伯。
苏绰有俭约朴素的习尚,不经营私人的田产和手工作业,因而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认为四海还不安定,常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扩展富民强国的道路,凡经他推荐上去的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是诚心诚意地委任他,从不说闲话。有时我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号而交给苏绰,如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他回来,只告诉一下就行了。苏绰常认为治理国家的基本作法应是爱护民众就像一位慈祥的父亲,教导民众就像一位严格的老师。他常不分日夜地和朝廷大臣商讨问题,无论事情大小,都如筹划掌握于手掌之上。长期地用脑过主度,使他疲惫不堪,于是就得了气血不通的重病,大统十二年,苏绰死在任上,时年49岁。
四、(18分)
17.贝多芬。
18.(1)法国当时的社会环境腐朽黑暗,被物质主义(自私自利)包围禁锢着。
(2)英雄们伟大而神圣的思想(心灵)会使们们变得勇敢而坚强。(我们会从英雄们伟大而神圣的思想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哈尔滨三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